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明“上海三园”造园特征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向频 孙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文化的繁荣,上海私家园林的营造达到高潮,位于上海县城内的露香园、豫园、日涉园是其典型代表。三园各具特色又在造园意匠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文章从整体格局、堆山置石、园林理水、园林建筑等... 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文化的繁荣,上海私家园林的营造达到高潮,位于上海县城内的露香园、豫园、日涉园是其典型代表。三园各具特色又在造园意匠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文章从整体格局、堆山置石、园林理水、园林建筑等方面探究三者的造园手法与理念,总结"上海三园"所代表的晚明上海文人私家园林在空间与要素方面的特征,挖掘其作为江南园林组成部分的内在关联性以及自身的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上海 文人私家园林 造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明文士对江南私家园林建筑及家具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乾 袁进东 +2 位作者 戴向东 黄亚 文阳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3期14-15,共2页
晚明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政局腐朽动荡、经济发展繁荣、文化交流密切,郁不得志的江南文人士大夫们积极参与到私家园林设计及家具的艺术创作之中,将文士特有的文质融入到江南私家园林建筑与明式家具之中,为这两个建筑与... 晚明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政局腐朽动荡、经济发展繁荣、文化交流密切,郁不得志的江南文人士大夫们积极参与到私家园林设计及家具的艺术创作之中,将文士特有的文质融入到江南私家园林建筑与明式家具之中,为这两个建筑与家具历史上的高峰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士 江南 私家园林建筑 明式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末清初民间户粮推收之虚实——以休宁程氏《置产簿》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枫 陈支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3,共8页
明清时期,政府田地户籍赋税统计的失实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利用《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收录的安徽休宁程氏《置产簿》,对该家族在明末清初时期土地买卖过程中涉及的户粮推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明了政府册籍登记与民间实际情形之间存在的... 明清时期,政府田地户籍赋税统计的失实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利用《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收录的安徽休宁程氏《置产簿》,对该家族在明末清初时期土地买卖过程中涉及的户粮推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明了政府册籍登记与民间实际情形之间存在的严重差异。由于国家制度缺乏有效的掌控能力,致使民间的隐瞒田地赋役及其私相授受,成为一种较为通行的社会行为,户粮的隐瞒和责任的规避,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程氏《置产簿》 户粮推收 册籍登记 政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与日本江户时期典型私家园林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培颖 赵海河 米满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2,共4页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日本园林文化与中国园林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但由于两国园林发展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园林特色。文章基于对同时期两国私家园林造园特点的分析,找出其造园艺术的差异,并探究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日本园林文化与中国园林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但由于两国园林发展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园林特色。文章基于对同时期两国私家园林造园特点的分析,找出其造园艺术的差异,并探究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不同的生长环境造就不同的园林文化。为中国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私家园林 明清时期 江户时期 造园艺术 江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明清私家园林与日本枯山水庭院风格差异原因初探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航兵 《中国园林》 2002年第5期70-73,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创造出一种可观、可游的城市山林景象,通过各种手法创造诗意的意境;日本庭园吸取了中国古园林的内容,通过与本土文化的交融变异,与禅宗结合,创造了另外的一种禅意的庭园意境。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然环...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创造出一种可观、可游的城市山林景象,通过各种手法创造诗意的意境;日本庭园吸取了中国古园林的内容,通过与本土文化的交融变异,与禅宗结合,创造了另外的一种禅意的庭园意境。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园林主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探出两者风格的根本分歧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明清 私家园 日本 庭院 儒教 禅宗 园林风格 园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董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演剧史诸角度,探讨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的兴盛是晚明戏曲繁荣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晚明文人特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追求。...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演剧史诸角度,探讨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的兴盛是晚明戏曲繁荣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晚明文人特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追求。拍曲制乐、调教家伶、顾曲赏剧乃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文人园林社集或闲常的社交雅聚亦往往附带演戏唱曲。作为文人文化的具体表现,晚明文人颇为频繁的园林观演剧活动既是其生活情趣与艺术才华的显现,对于戏曲的发展亦有着丰富而广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文人 园林 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律结构及私法在其中的地位 被引量:8
7
作者 范忠信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3-136,共4页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法典以明律和清律为代表。明清律的基本结构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的法典编纂观念 ,稀少的民事规范在律典中杂附于刑法条文的存在方式反映了中国法律传统中民事问题刑事化的典型观念。
关键词 明清律典 史例律 六典 民法 法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昆明明清时期寺庙部分园林艺术分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翼 刘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36-40,共5页
以昆明市明清时期的主要寺庙为研究对象,从寺庙园林的选址、空间布局2个方面对昆明市明清时期寺庙园林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昆明市明清时期的寺庙园林艺术特征,以期对昆明市寺庙园林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具有一定参考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寺庙园林 园林艺术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墨情,林泉境”:论明代园林画与私家园林构图中的节奏共生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扬元 黄雪萌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随着明代古典园林发展至高峰,园林绘画也顺势而生蓬勃发展。绘画构图与园林布局皆需要协调好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节奏与创作者内在情感节奏,才能使创作者与受众在美感与情感上达到共鸣。立足于园林画与园林发展的共生关系基础上,进一步... 随着明代古典园林发展至高峰,园林绘画也顺势而生蓬勃发展。绘画构图与园林布局皆需要协调好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节奏与创作者内在情感节奏,才能使创作者与受众在美感与情感上达到共鸣。立足于园林画与园林发展的共生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园林画与私家园林在构图布局中视觉节奏、空间节奏方面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明代园林画 私家园林 视觉节奏 空间节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浙江海盐张氏涉园平面复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晓峰 孟怡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清代是浙江私家园林建设的兴盛期,现存私家园林众多,但藏书园林因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而在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中独树一帜,且实存数量不多。浙江海盐的张氏家族为中国著名的藏书世家,其藏书地涉园也是清朝年间江浙一带有名的私家园林。根据现... 清代是浙江私家园林建设的兴盛期,现存私家园林众多,但藏书园林因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而在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中独树一帜,且实存数量不多。浙江海盐的张氏家族为中国著名的藏书世家,其藏书地涉园也是清朝年间江浙一带有名的私家园林。根据现有文献图像资料,分涉园东部、希白池、"濠濮馆""翠照三峰"南和园西部5个部分对张氏涉园的平面布局进行推敲和研究,复原出涉园的平面图,以提供研究张氏涉园及其家族藏书的基础资料,为清代浙江私家园林的研究和园林平面的复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清代 藏书家 张氏涉园 私家园林 平面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理”与“石脉”——论明清文人画与私家园林叠石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仁芳 沈永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74-178,共5页
以现存明清私家园林和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动态的研究方法从"道法自然"、"隐文化"和风格3方面分析并论述明清文人画理与私家园林叠石石脉的关系。
关键词 “画理” “石脉” 文人画 道法自然 隐逸寄情 明清私家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荫当庭”——明清江南造园中的庭荫树 被引量:3
12
作者 鲍戈平 翁子添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70,共4页
从明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梧阴匝地,槐荫当庭"的经典论述出发,以造园学的视角考察了《长物志》《闲情偶寄》《花镜》《广群芳谱》4部古典专著对庭荫树的品评;继而,从《园综》所收录的明清江南文人造园笔记中归纳出松柏、梧... 从明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梧阴匝地,槐荫当庭"的经典论述出发,以造园学的视角考察了《长物志》《闲情偶寄》《花镜》《广群芳谱》4部古典专著对庭荫树的品评;继而,从《园综》所收录的明清江南文人造园笔记中归纳出松柏、梧桐、垂柳、槐、榆5类的庭荫树的配置要点,佐以明清园亭绘画为可视化证据,试图还原江南造园中庭荫树的经典景境,为今人研究和了解明清江南文人造园中配植庭荫树的手法和评价标准提供初步系统化的史料梳理和理论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明清 江南 文人造园 庭荫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王心一归园田居看晚明江南宅园理水的变迁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祎月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0-124,共5页
明代晚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带来了江南园林在审美思想和造园手法上的深刻变化。以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归园田居为例,结合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从水的源流、类型、布局、空间形态、与其他造园要素的... 明代晚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带来了江南园林在审美思想和造园手法上的深刻变化。以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归园田居为例,结合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从水的源流、类型、布局、空间形态、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角度全面考察其理水特征,并将这一时期的园林与前后相邻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园林作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晚明江南宅园理水的变迁,并试图探讨这些变迁的成因和相关的时代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明代 园林史 江南园林 理水 归园田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的竹文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晓东 《风景园林》 2019年第4期116-119,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中竹文化的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中竹景观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的空间营造、种植形式等方面,而从品题学角度对传统私家园林中的竹文化系统研究得还比较薄弱。以明清时期江... 中国古典园林中竹文化的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中竹景观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的空间营造、种植形式等方面,而从品题学角度对传统私家园林中的竹文化系统研究得还比较薄弱。以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景点题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南园林中的竹景点、常见题名意象及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竹在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应用非常普遍,常见的题名意象主要表达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儒家的比德思想、佛教的心无思想和民俗吉祥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人阶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三教并存的宗教观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明清 江南园林 景点题名 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记忆术”的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中的园林图像制作 被引量:2
15
作者 邰杰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中的园林图像文本作为社会空间记忆的器官和一种文化精神张力的视觉性"记忆痕迹",既是功用性的绘画,又是画匠之作的图绘文本复制,实现了特定景观艺术形象的传播流布;既是绘画技巧手册,更是造园设计图册,... 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中的园林图像文本作为社会空间记忆的器官和一种文化精神张力的视觉性"记忆痕迹",既是功用性的绘画,又是画匠之作的图绘文本复制,实现了特定景观艺术形象的传播流布;既是绘画技巧手册,更是造园设计图册,而成为了"一种知识装置",体现了属于民间工匠传统的制作技术本身的设计价值。研究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这一经典的"文本·图像"和"传统造园图式经验系统",对未来景观艺术设计具有现实性价值,即图像文本空间作为现实景观空间建构的素材,可在设计过程中成为一种用来寻找可能性、推敲设计概念、捕捉形式生成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术 明清戏曲小说 版刻插图 造园设计图册 制图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明清园林中歇山顶亭大木构架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军 蒋帅 《南方建筑》 2016年第6期45-49,共5页
苏州明清园林中的歇山顶亭具有典雅、精细、秀美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气质,以及灵活、多样、与环境巧妙结合的特性,独具一格,很值得研究。文章从吴文化与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入手,对苏州明清园林中歇山顶亭的平面形状、构架体系及构件细... 苏州明清园林中的歇山顶亭具有典雅、精细、秀美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气质,以及灵活、多样、与环境巧妙结合的特性,独具一格,很值得研究。文章从吴文化与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入手,对苏州明清园林中歇山顶亭的平面形状、构架体系及构件细部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歇山顶亭大木构架特点。本研究的开展有助于对苏州明清园林中歇山顶亭的分类与特征进行补充,并为进一步挖掘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渊源与变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明清园林 歇山顶亭 平面形状 构架体系 构件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民营药业的三重管控措施
17
作者 王洪伟 盛邦跃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2,共5页
中国古代药业可分为官营和民营两大系统。明清时期对民营药业的管控主要体现在自我管控、同行管控、政府管控三个层面。药行药店通过严格把控进货渠道、精心选取地道药材、重视鉴别药材真伪、依方依法炮制药材等进行自我管控。药业行会... 中国古代药业可分为官营和民营两大系统。明清时期对民营药业的管控主要体现在自我管控、同行管控、政府管控三个层面。药行药店通过严格把控进货渠道、精心选取地道药材、重视鉴别药材真伪、依方依法炮制药材等进行自我管控。药业行会通过统一评定药材价目、规范度量衡、管控药品质量等进行同行管控。政府通过编订药品规范、审批药行资格、制裁欺诈行为等进行政府管控。通过三重管控,民营药业实现有序运行和平稳发展。当前提高我国药品安全水平,亦可从三个层面共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民营药业 药业管理 假药防控 药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桃万株,落英缤纷——圆明园武陵春色创作意象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虎 张凤梧 张志国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武陵春色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涵纳的造园思想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该景点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为蓝本营建,在圆明园的西北部展现出一片农桑兴旺的田园风光。圆明园历经沧桑,虽然已遭毁坏,但... 武陵春色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涵纳的造园思想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该景点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为蓝本营建,在圆明园的西北部展现出一片农桑兴旺的田园风光。圆明园历经沧桑,虽然已遭毁坏,但武陵春色基本保存了其山水格局和景观特点。通过对武陵春色的历史渊源和景观意匠的分析,解读其在立意、布局等方面的创造藻思及隐含的人文思想,从而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历史依据,并希望对当代景观设计和园林创作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创作 清代皇家园林 圆明园 武陵春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庐松风水月间——明清苏州光福郊野园林考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小芳 曹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4期119-124,共6页
明清之际的苏州吴中光福一带,先后建有数十座郊野园林,其中不少被当时的文人记述过。这些郊野园林的园主多为隐退的士大夫,他们选择苏州西部的光福结庐营园,主要源于对此地自然山水的钟爱,寻求"隐于野"的佳趣。他们探梅、赏... 明清之际的苏州吴中光福一带,先后建有数十座郊野园林,其中不少被当时的文人记述过。这些郊野园林的园主多为隐退的士大夫,他们选择苏州西部的光福结庐营园,主要源于对此地自然山水的钟爱,寻求"隐于野"的佳趣。他们探梅、赏雪、登高、会友、饮酒、品茗、访古、吟咏,其多彩的园居生活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这些郊野园林,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可为相关学科提供参考,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郊野园林 苏州光福 园居生活 隐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探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珲 王云才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52,共5页
苏州明清园林作为中国古代造园的典型,在园林空间营造、园林生境创造、审美情趣塑造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造园生态智慧。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园林空间的嵌套组合、自然片段的切取、建筑空间的围合,以及人的空... 苏州明清园林作为中国古代造园的典型,在园林空间营造、园林生境创造、审美情趣塑造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造园生态智慧。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园林空间的嵌套组合、自然片段的切取、建筑空间的围合,以及人的空间感知。对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进行探索,目的在于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更多角度的认知,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阶段,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图式语言是以空间单元作为基本语汇,研究和描述空间单元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重要工具。运用空间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解读苏州明清园林造园空间生态智慧,探索古典园林生态智慧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智慧 明清园林 图式语言 苏州 园林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