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隐私计算理论的SNS用户隐私悖论现象研究
被引量:59
- 1
-
-
作者
朱侯
王可
严芷君
吴江
-
机构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9,121,共7页
-
基金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基金项目"社会化媒体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的社会计算研究"(编号:20000-54500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容关系互动下的在线医疗社区用户行为演化研究"(编号:71573197)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目的/意义]与SNS用户高度关注个人隐私的态度不同,许多用户在行为上却表现出随意地披露个人隐私,这种现象被称为隐私悖论。尝试通过实证研究解释这种现象,研究结果有助于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改进运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方法/过程]以隐私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了SNS用户隐私关注与隐私披露关系的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假设。[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用户的感知风险正向影响其隐私关注,进而降低隐私披露的行为意向;但当用户感知到较高的收益时,隐私披露意向明显增强,最终导致实际的披露行为,也就解释了隐私悖论现象的发生。
-
关键词
隐私计算理论
隐私悖论
隐私意向
社交网络服务
-
Keywords
privacy calculus theory privacy paradox privacy intentions sns
-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社交网络隐私悖论研究
被引量:61
- 2
-
-
作者
李贺
余璐
许一明
解梦凡
-
机构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
文摘
当前社交网络用户对隐私问题存在着极大的忧虑,但却仍持续在SNS中披露个人信息,这一隐私关注与披露行为的悖论引发了学界的广泛思考和探讨。本研究从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整合隐私计算、信任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验证,对隐私悖论现象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隐私关注仅对SNS用户的远期隐私披露意图产生显著影响,而远期意图又与行为不一致,因此产生了隐私关注和行为矛盾;感知收益通过影响近期意图,成为人们隐私披露行为的关键;信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使得隐私关注对披露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为社交网络隐私悖论现象及其成因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在实践层面,研究对SNS服务商优化服务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关键词
隐私悖论
解释水平理论
隐私关注
感知收益
信任
披露意图
-
Keywords
privacy paradox
construal level theory
privacy concern
perceived benefits
trust
disclosure intention
-
分类号
C913.4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