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5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TSO-BPNN模型的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荣鸽 刘国庆 +3 位作者 刘博 魏王颖 庄琦 靳帅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共7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增强,在役的和建设中的海底油气管道越来越多,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对于海底油气管道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极为重要。为了提高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建立了基于主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增强,在役的和建设中的海底油气管道越来越多,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对于海底油气管道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极为重要。为了提高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金枪鱼群算法(Tuna Swarm Optimization,T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组合模型PCA-TSO-BPNN。运用PCA进行数据降维,筛选出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BPNN预测模型,并采用TSO算法对BPNN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参数进行寻优;利用PCA-TSO-BPNN组合模型对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并与对比模型进行比较,验证PCA-TSO-BPNN组合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PCA-TSO-BPNN组合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8441%和0.06757,远低于对比模型,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可为海底管道内腐蚀防护和流动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金枪鱼群算法 海底管道 腐蚀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奇异值分解(SVD)-主成分分析(PCA)组合模型定量圈定与评价腾冲地块锡钨和铅锌多金属找矿靶区
2
作者 郑澳月 费金娜 +3 位作者 陈永清 宁妍云 曹一琳 赵鹏大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301,共19页
成矿元素或元素组在一个地质单元中的富集是成岩和成矿地质过程多阶段作用的产物。基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识别成矿元素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可将成... 成矿元素或元素组在一个地质单元中的富集是成岩和成矿地质过程多阶段作用的产物。基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识别成矿元素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可将成矿元素组主成分得分进一步分解为两个部分:(1)成矿元素组合区域异常分量,能够表征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或变质作用)形成的有利于成矿的高背景区域;(2)成矿元素组合局部异常分量,能够表征成矿作用引起的,叠加在成矿元素组合区域异常分量之上的成矿元素组合局部异常分量,应用局部异常分量能够识别找矿靶区。本次研究,首先基于国家1∶20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不同类型的成矿元素组;其次,利用SVD从成矿元素组的主成分得分中识别出不同类型成矿过程引起的成矿元素组合局部异常分量;最后,应用局部异常分量识别找矿靶区。最终在腾冲地块圈定15处找矿靶区,其中Sn-W找矿靶区8处,Pb-Zn-Ag找矿靶区7处。预测Sn-W潜在资源量915 Mt,Pb-Zn-Ag潜在资源量792 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D pca 成矿元素组合异常分量 地球化学块体 锡钨和铅锌多金属矿 腾冲地块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测方法
3
作者 庞岳 岳富占 +4 位作者 夏正欢 张闯 王洪强 高文宁 张瑶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树林遮蔽场景下的雷达回波信号存在信噪比低、信号幅度和相位起伏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目标检测难度。针对信号级中低分辨率雷达探测树林遮蔽目标的应用需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型主成分分析(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 树林遮蔽场景下的雷达回波信号存在信噪比低、信号幅度和相位起伏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目标检测难度。针对信号级中低分辨率雷达探测树林遮蔽目标的应用需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型主成分分析(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杂波背景下提取动目标信号,并利用改进型PCA进行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然后分别在时间维和距离维进行目标检测,并通过非相参积累方法重检测,有效排除目标混叠和虚警干扰,从而检测出目标并提取了其关注区域;最后通过自主研发的L波段全极化雷达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树林遮蔽环境下动目标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显著提升了L波段全极化雷达在树林遮蔽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全极化雷达 主成分分析 数据融合 树林遮蔽场景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与叙事设计的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4
作者 刘钊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89,共6页
研究提出PCA与叙事设计双轨驱动的方法,构建了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框架。通过PCA的量化解析和叙事设计的文化转译,结合形态重构、色彩叙事及交互赋能的三元策略,系统性地实现了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可量化解析-可感知转译-可场... 研究提出PCA与叙事设计双轨驱动的方法,构建了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框架。通过PCA的量化解析和叙事设计的文化转译,结合形态重构、色彩叙事及交互赋能的三元策略,系统性地实现了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可量化解析-可感知转译-可场景化落地”。该方法在保留文化保真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现代适应性,并为高熵值符号提出了分众转化路径。研究以淮阳泥泥狗为实证对象,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为传统工艺文创设计提供了标准化参考,并为非遗现代化创新提供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叙事设计 传统工艺 文创设计 现代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GWO集成特征选择和模型堆叠的客户流失预测
5
作者 刘梅 郑立君 +1 位作者 段永良 段红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9-342,共14页
客户的长期稳定对酒店营收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客户流失预测研究中,生产环境采集的数据存在数据量大、维度高、噪点多等问题,导致机器模型的准确率、稳定性和泛化能力下降。针对此类问题,设计了基于PCA+GWO的集成特征选择方法... 客户的长期稳定对酒店营收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客户流失预测研究中,生产环境采集的数据存在数据量大、维度高、噪点多等问题,导致机器模型的准确率、稳定性和泛化能力下降。针对此类问题,设计了基于PCA+GWO的集成特征选择方法,并用模型堆叠构建了客户流失预测模型。提出了利用Pearson系数和随机森林(RF)的特征重要性来确定需要降维特征组的方法。改进了灰狼优化算法(GWO)中的灰狼位置更新机制和收敛条件,并将其应用于选择最佳特征子集的过程中。选取了10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挑选出F1-score表现最优的模型作为基模型,进行元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某酒店客户信息数据集时,改进后的GWO算法收敛速度显著提升,且预测模型的F1-score达到了97.9%,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随机森林(RF) 主成分分析(pca) 灰狼优化(GWO)算法 模型堆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Transformer的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算法研究
6
作者 杨建 舒龙勇 +2 位作者 张书林 秦凯 崔聪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目前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的研究样本在特征维度及数据体量方面偏小,难以从大规模时序数据中挖掘出瓦斯浓度长时间尺度上波动规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Transformer的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算法。首先,对瓦斯浓度原始数据... 针对目前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的研究样本在特征维度及数据体量方面偏小,难以从大规模时序数据中挖掘出瓦斯浓度长时间尺度上波动规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Transformer的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算法。首先,对瓦斯浓度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采用最小−最大特征缩放标准化公式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归一化操作。然后,利用PCA对7种影响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因素(上隅角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氧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纯流量、风速)进行降维处理,有效剔除与工作面浓度相关性较低的影响因素。最后,将处理后的训练集输入到Transformer模型,通过编码器、解码器提取瓦斯浓度内在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以某高瓦斯矿井224工作面监测数据为样本,利用PCA−Transformer预测模型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PCA−LSTM及Transformer等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PCA−Transformer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03,均方误差为0.0472,运行时间为86 s,能够满足煤矿生产对瓦斯浓度预测的精度与时效要求。②相较于LSTM,PCA−LSTM,Transformer等预测模型,PCA−Transformer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瓦斯浓度变化趋势,有效识别波峰、波谷序列特征,计算耗时最少,验证了PCA−Transformer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 瓦斯时序数据 主成分分析 TRANSFORMER 降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科 吕航宇 +1 位作者 戚志鹏 刘玉姣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根据实测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PCA法对影响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的支护类型、断面形状、巷道宽、巷道高、支护部分周边长、巷道断面积和巷道长度7个因素进行降维。将降维后因... 根据实测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PCA法对影响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的支护类型、断面形状、巷道宽、巷道高、支护部分周边长、巷道断面积和巷道长度7个因素进行降维。将降维后因素的贡献率进行排序筛选,得到3个主成分指标(F_(1)、F_(2)和F_(3)),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层的神经元。利用实测数据对PC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支持向量机回归(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全因素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SVM预测模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92.9420%、93.0235%,而PCA-BP预测模型的平均精度达到了96.4325%。PCA-BP神经网络模型不但简化了网络结构,更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使预测误差更小、精度更高,为更准确地获得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 预测模型 pca-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PCA-SVM的建筑项目安全预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清 马亚冰 凤亚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3-1247,1261,共6页
为了减少建筑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提出一种基于RS-PCA-SVM建筑项目安全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粗糙集理论(rough set,RS)对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剔除交叉和冗余信息,降低输入变量维数和计算复杂度,减少训练时间;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 为了减少建筑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提出一种基于RS-PCA-SVM建筑项目安全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粗糙集理论(rough set,RS)对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剔除交叉和冗余信息,降低输入变量维数和计算复杂度,减少训练时间;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进行降维处理,除去贡献率较低的主成分,将剩余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输入变量,并选择自适应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SVM的参数,避免参数选择的盲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3.78%,相比传统方法预测精度高、计算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约简 主成分分析(pca)法 支持向量机(SVM)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EWM两级特征融合和NGO-GRU的梁桥损伤诊断
9
作者 项长生 刘辰雨 +2 位作者 赵华 刘屺阳 李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277-12286,共10页
为了提高损伤识别中单一指标对损伤的灵敏度和抗噪能力,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提出联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熵权融合(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的两级特征融合方法,并使用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为了提高损伤识别中单一指标对损伤的灵敏度和抗噪能力,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提出联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熵权融合(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的两级特征融合方法,并使用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进行桥梁损伤程度预测。首先,基于传统的模态应变能理论,构造出对角模态应变能比,由此衍生出对角模态应变能比变化率,对角模态应变能比耗散率,标准化对角模态应变能比差指标。其次,使用主成分分析实现指标内特征提取,熵权法融合指标间的特征,从而构造出加权决策指标(weighted decision index,WDI)。将单个模态应变能衍生指标输入到NGO-GRU混合神经网络中,损伤程度为输出,从而建立指标值与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损伤量化。通过三跨连续梁桥数值模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权决策指标具有良好的损伤定位能力和抗噪性,混合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损伤预测精度,预测准确率为9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梁桥 模态应变能 主成分分析(pca) 门控循环单元(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multivariate grey incidence degre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被引量:6
10
作者 Ke Zhang Yintao Zhang Pinpin Q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5期840-847,共8页
To overcome the too fine-grained granularity problem of multivariate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and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incidence analysis model, three multivariate grey incidences degree models based on princip... To overcome the too fine-grained granularity problem of multivariate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and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incidence analysis model, three multivariate grey incidences degree model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re proposed. Firstly, the PCA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extract the feature sequences of a behavioral matrix. Then, the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between two behavioral matrices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similarity and nearness measure between their feature sequences. Based on the classic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theory, absolute and relative incidence degree models for feature sequences are constructed, and a comprehensive grey incidence model is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properties of models are researched. It prove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s satisfy the properties of translation invariance, multiple transformation invariance, and axioms of the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respectively. Finally, a cas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model is effective than other multivariate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system multivariate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behavioral matri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approach for fault diagnosis of condenser system in thermal power plant 被引量:6
11
作者 Ajami Ali Daneshvar Mah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42-251,共10页
A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 was proposed and verified a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 for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industrial systems without exact and detailed model.Actually,the aim is t... A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 was proposed and verified a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 for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industrial systems without exact and detailed model.Actually,the aim is to utilize system as a black box.The system studied is condenser system of one of MAPNA's power plants.At first,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reduce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real acquired data set and to identify the essential and useful ones.Then,the fault sources were diagnosed by ICA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 that ICA approach is valid and effective for faults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even in noisy states,and it can distinguish main factors of abnormality among many diverse parts of a power plant's condenser system.This selectivity problem is left unsolved in many plants,because the main factors often become unnoticed by fault expansion through other parts of the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ENSER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ermal power pl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entralized Fault Diagnosis of Large-scale Processes Using Multiblock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被引量:23
12
作者 ZHANG Ying-Wei ZHOU Hong QIN S. Joe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3-597,共5页
关键词 分散系统 MBKpca SPF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GWO-GRU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钰 卓晓军 +1 位作者 刘洋 李重洋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为了提高GRU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时的准确性,提出基于PCA-GWO优化的GRU模型,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GRU模型相比,经PCA-GWO算法优化的GRU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起始点为原始数据90%... 为了提高GRU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时的准确性,提出基于PCA-GWO优化的GRU模型,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GRU模型相比,经PCA-GWO算法优化的GRU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起始点为原始数据90%时,预测精度达到最大,对应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49、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036、决定系数R^(2)为0.9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GRU 灰狼算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海宁市需水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登元 鞠茂森 唐德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1,79,共5页
需水预测是地区水资源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实现水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需水量的9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并分别以海宁市2001~2014、2015~2020年数据作为训... 需水预测是地区水资源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实现水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需水量的9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并分别以海宁市2001~2014、2015~2020年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完成模型训练,其中,综合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降维后的影响因子独立预测,从而预测海宁市规划年需水量,并与传统定额法的需水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口、GDP、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公共用水量为影响海宁市需水量的主要因子;通过构建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2025、2030、2035年需水结果,比传统定额法更为真实、合理,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可为海宁市未来水资源规划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 改进pca-BP神经网络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se flight spotlight mode 3-D imaging of spaceborne SAR based on sparse spectrum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被引量:2
15
作者 ZHOU Kai LI Daojing +7 位作者 CUI Anjing HAN Dong TIAN He YU Haifeng DU Jianbo LIU Lei ZHU Yu ZHANG Runn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43-1151,共9页
Th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technology through multiple observations of the cross-track direction is designed to form the cross-track equivalent aperture,and achieve the third... Th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technology through multiple observations of the cross-track direction is designed to form the cross-track equivalent aperture,and achieve the third dimensionality recognition.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triple star orbits,a sparse flight spaceborne SAR 3-D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the sparse spectrum of interferometry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is presented.Firstly,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is utilized to reach an effective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radar image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Secondly,as a method with simple principle and fast calculation,the PCA is introduced to extract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image spectrum according to its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Finally,the 3-D image can be obtained by inver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spectrum by the PCA.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4.84 km equivalent cross-track aperture and corresponding 1.78 m cross-track resolution verify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this method on high-frequency sidelobe noise introduced by sparse flight with a sparsity of 49%and random noise introduced by the receiver.Meanwhile,due to the influence of orbit distribution of the actual triple star orbi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parse flight with the 7-bit Barker code orbits are given as a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to illuminate the significance of orbit distribution for this reconstruction results.This method has prospects for 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in high latitude areas for its short revisit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parse flight sparse spectrum by interferometry 3-D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和EEMD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选线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亚辉 韦延方 +2 位作者 王鹏 王晓卫 曾志辉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5,共11页
柔性直流故障选线技术的发展对直流配电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现有柔性直流故障存在的可利用的故障信息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算法,该算法有效利用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算法、主... 柔性直流故障选线技术的发展对直流配电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现有柔性直流故障存在的可利用的故障信息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算法,该算法有效利用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算法、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相关系数各自的优势。首先,提取暂态电流样本信号,采用EEMD得到以正交基函数表示的数据矩阵;接着,基于PCA进行该矩阵元素特征向量到主成分的转换,将样本信号投影到主元空间实现坐标变换,从而得到对样本数据的聚类和识别结果;最后,基于相关系数进行故障线路判别。本文算法的EEMD揭露了原始历史数据的内在变化规律,PCA能够有效选择故障有效特征。大量实验表明,该新算法准确有效,与现有其他方法相比,在故障信息不明显、不同过渡电阻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故障选线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PSO-ELM模型预测地震死亡人数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韶金 刘子维 +2 位作者 周浩 江颖 翟笃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筛选42个历史地震震例,对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烈度、抗震设防烈度、震中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之差(ΔL)、人口密度以及发震时刻7个影响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构建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 筛选42个历史地震震例,对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烈度、抗震设防烈度、震中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之差(ΔL)、人口密度以及发震时刻7个影响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构建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地震死亡人数预测模型。将37个震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训练,并使用5个震例数据来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PCA-PSO-ELM组合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10.87%,相比于PCA-ELM模型和ELM模型,其平均误差率分别降低8.70个百分点和18.38个百分点。因此,采用PCA-PSO-ELM组合模型预测地震死亡人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死亡人数预测 主成分分析 粒子群优化 极限学习机 震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KNN和kernal-PCA+KNN算法的废旧纺织物鉴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宁宁 刘正东 +2 位作者 王海滨 韩熹 李文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9-1045,共7页
该研究采集了15类废旧纺织物的4 998张近红外谱图,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核主成分分析(kernal-PCA)两种不同降维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并选用余弦相似度(cosine)核作为kernal-PCA的最佳核函数,最后... 该研究采集了15类废旧纺织物的4 998张近红外谱图,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核主成分分析(kernal-PCA)两种不同降维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并选用余弦相似度(cosine)核作为kernal-PCA的最佳核函数,最后分别将PCA和kernal-PCA降维处理后的数据进行k-近邻算法(KNN)训练。结果表明,kernal-PCA+KNN的模型准确率(95.17%)优于PCA+KNN模型的准确率(92.34%)。研究表明,kernal-PCA+KNN算法可以实现15类废旧纺织物识别准确率的提升,为废旧纺织物在线近红外自动分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物 主成分分析(pca) 核主成分分析(kernel-pca) k-近邻算法(KNN)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ydrogeochemical Features in a Karst System During Storm Events as Reveal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19
作者 Pingheng Yang Daoxian Yuan Kuang Yinglun,Wenhao Yuan,Peng Jia,Qiufang He 1.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2.Laboratory of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3.The Karst Dynamics Laboratory,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Guilin 541004,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3-34,共2页
The hydro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Jiangjia Spring,the outlet of Qingrnuguan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QURS) in Chongqing,were found responding rapidly to storm events in late April,2008.A total of 20 kinds of hydrogeo... The hydro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Jiangjia Spring,the outlet of Qingrnuguan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QURS) in Chongqing,were found responding rapidly to storm events in late April,2008.A total of 20 kinds of hydrogeochemical parameters,including discharge,specific conductance,pH,water temp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FAL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soil EROSION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KARST hydrogeochemical feature Qingmugu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和ICA模式融合的非高斯特征检测识别 被引量:4
20
作者 葛泉波 程惠茹 +3 位作者 张明川 郑瑞娟 朱军龙 吴庆涛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针对无人船(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航行位姿观测数据的非高斯性/高斯性判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模式融合的非高斯特征检测识别... 针对无人船(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航行位姿观测数据的非高斯性/高斯性判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模式融合的非高斯特征检测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标准化加权平均和信息熵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其次,引入混合加权核函数并使用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PCA方法的准确性.同时,该算法采用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因子策略,提高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最后,建立了一种基于ICA和PCA联合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来实现多维数据的降维,在降维数据的基础上综合T型多维偏度峰度检验法和KS(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进行非高斯性/高斯性特征检测识别.该方法考虑了非线性非高斯的噪声对降维结果精确度的影响,有效降低了多维数据非高斯检测的复杂度,同时也为后续在实际USV位姿估计等应用中提供了保障.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为USV航行位姿观测数据处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混合核函数 灰狼优化算法 高维降维 非高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