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1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icity price forecasting using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牛东晓 刘达 邢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316-320,共5页
A combined model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and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 was adopted to forecast electricity price in day-ahead electricity market. PCA was applied to mine the mai... A combined model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and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 was adopted to forecast electricity price in day-ahead electricity market. PCA was applied to mine the main influence on day-ahead price, avoiding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put factors that might influence electricity price, such as the load of the forecasting hour, other history loads and prices, weather and temperature; then GRNN was employed to forecast electricity price according to the main information extracted by PCA. To 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mbined model, a case from PJM (Pennsylvania-New Jersey-Maryland) day-ahead electricity market was evaluated. Compared to back-propagation (BP) neural network and standard GRNN, the combined method reduces the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about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ITY PRICE forecasting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ture evaluation and extraction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in analog circuit fault diagnosis 被引量:16
2
作者 Yuan Haiying Chen Guangju Xie Yongl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434-437,共4页
Choosing the righ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is the key to fault diagnosis in analog circuit. The feature evalua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are presented. Parameter evaluation of circuit feature... Choosing the righ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is the key to fault diagnosis in analog circuit. The feature evalua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are presented. Parameter evaluation of circuit features is realized by training results from neural network; the superior nonlinear mapping capability is competent for extracting fault features which are normalized and compressed subsequently. The complex classification problem on fault pattern recognition in analog circuit is transferred into feature processing stage by feature extraction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effectively, which improves the diagnosis efficiency. A fault diagnosis illustration validated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diagnosis Feature extraction Analog circuit neural network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based approach to sensor fault diagnosis using auto-associative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4
3
作者 Mousavi Hamidreza Shahbazian Mehdi +1 位作者 Jazayeri-Rad Hooshang Nekounam Aliakba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273-2281,共9页
Fault diagnostic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including different technique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is a linear technique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For nonlinear processes,however,the nonlinear principal ... Fault diagnostic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including different technique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is a linear technique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For nonlinear processes,however,the nonline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NLPCA)should be applied.In this work,NLPCA based on auto-associative neural network(AANN)was applied to model a chemical process using historical data.First,the residuals generated by the AANN were used for fault detection and then a reconstruction based approach called enhanced AANN(E-AANN)was presented to isolate and reconstruct the faulty sensor simultaneously.The proposed method was implemented on a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heater(CSTH)and used to detect and isolate two types of faults(drift and offset)for a senso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tect,isolate and reconstruct the occurred fault prope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diagnosis nonline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uto-associative neural net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 using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with feature extrac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M. Marsadek A. Mohame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66-479,共14页
A comprehensiv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es low voltage, line overload and voltage collapse was presented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called as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 A comprehensiv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es low voltage, line overload and voltage collapse was presented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called as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 with incorporation of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using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formulation, the failure rate associated to weather condition of each line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probability of line outage for a given weather condition and the extent of security violation was represented by a severity function. For low voltage and line overload, continuous severity function was considered due to its ability to zoom in into the effect of near violating contingency. New severity function for voltage collapse using the voltage collapse prediction index wa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a new contingency scree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using the risk factor so as to select the critical line outages. Th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GRNN was implemented on a large scale 87-bus power system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prediction results obtained using GRNN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i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line overload low voltag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risk index voltagecollap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Swin Transformer Network的LPI雷达信号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苏琮智 杨承志 +2 位作者 邴雨晨 吴宏超 邓力洪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针对在低信噪比(SNR)条件下,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首先,引入Swin Transformer模型并在模型前端设计CNN特征提取层构建了CNN+Swin Transforme... 针对在低信噪比(SNR)条件下,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首先,引入Swin Transformer模型并在模型前端设计CNN特征提取层构建了CNN+Swin Transformer网络(CSTN),然后利用时频分析获取雷达信号的时频特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输入CSTN模型进行训练,由网络的底部到顶部不断提取图像更丰富的语义信息,最后通过Softmax分类器对六类不同调制方式信号进行分类识别。仿真实验表明:在SNR为-18 dB时,该方法对六类典型雷达信号的平均识别率达到了94.26%,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截获概率雷达 信号调制方式识别 Swin Transformer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涡轮的PCA-POA-LSTM数据驱动建模及故障预警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斌 白红艳 +3 位作者 何璐瑶 张晓北 田野 杨理践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针对传统LSTM数据驱动模型存在输入参数规模过大导致运算负担过大、超参数选择不当和涡轮系统故障发生频率、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POA-LSTM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并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了涡轮故障预警。首先,应用PCA降维... 针对传统LSTM数据驱动模型存在输入参数规模过大导致运算负担过大、超参数选择不当和涡轮系统故障发生频率、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POA-LSTM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并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了涡轮故障预警。首先,应用PCA降维技术,减少输入数据维度;其次,采用POA参数寻优方法选出最优超参数组合;然后,利用LSTM算法预测涡轮的输出参数;最后,在PCA-POA-LSTM涡轮数据驱动模型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滑动窗口法对涡轮故障进行预警,通过窗口内标准差定义报警阈值,攻克了涡轮故障预警的难题。结果表明,以PCA-POA-LSTM为基础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实现了较高的精确度,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在0.396以下,平均绝对误差均在0.809以下,平均方根误差均在1.387以下。并且故障预警方法,至少可提前173个监测点发出故障预警信号,实现了对涡轮故障预警的目的,为未来开展涡轮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鹈鹕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主成分分析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NN的桥梁爆炸荷载时程预测
7
作者 杜晓庆 何益平 +2 位作者 邱涛 程帅 张德志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共15页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桥梁爆炸冲击波反射超压时程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利用PCA降维处理时程数据,基于多任务学习的BPNN算法,提出了考虑超压峰值和冲量峰值影响的损失函数,使模型能有效预测不同入射超压下的桥梁冲击波荷载时程。通过分析多任务学习模型、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等3种BPNN模型,发现多任务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难以有效适应当前预测任务需求。采用多任务学习模型预测得到的桥梁表面各测点位置的反射超压时程、超压峰值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2和0.987,作用在箱梁上的合力时程和扭矩时程预测值也与数值模拟值较为吻合。同时,该模型对内插值预测的表现优于外推值预测,但其在预测外推值方面同样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预测 反射超压时程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rmer模型的航班延误预测
8
作者 杨新湦 游超 朱承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282-8288,共7页
为能更加精准预测不同时段的航班延误态势,选用美国亚特兰大机场2023年全年的运行数据与相关气象数据进行实验,提出基于相关系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Informer模型的CA-PCA-Inf... 为能更加精准预测不同时段的航班延误态势,选用美国亚特兰大机场2023年全年的运行数据与相关气象数据进行实验,提出基于相关系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Informer模型的CA-PCA-Informer航班延误预测模型,采用MAE(mean absolute error)和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预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CA-PCA-Informer模型比简单的组合模型预测效果更好,与CA-PCA-LSTM和CA-PCA-GRU模型相比模型误差最低,MAE和RMSE分别降低了20.2%~20.7%和12.7%~14.1%;CA-PCA-Informer模型对预测步长为1 h时预测更为精准,该模型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航班延误态势以保证航班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交通运输 航班延误预测 Informer模型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
9
作者 张立宁 国蛟倩 +1 位作者 安晶 庄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70-2278,共9页
为准确评价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与遗传神经网络的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价模型。首先结合文献建立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价模型;为避免BP神经网络... 为准确评价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与遗传神经网络的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价模型。首先结合文献建立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价模型;为避免BP神经网络的维数灾难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先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同时为解决BP神经网络评价时已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阙值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70栋酒店建筑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PCA-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PCA-遗传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评价精度明显更高,评价相对误差仅为2.33%,且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均显著降低;通过十折交叉试验,验证了PCA-遗传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可用于实际酒店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酒店建筑火灾 应急能力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遗传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PCA-LSTM模型的垃圾焚烧炉NO_(x)排放浓度预测
10
作者 姚顺春 李龙千 +5 位作者 刘文 李峥辉 周安鹂 李文静 陈姜宏 卢志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垃圾焚烧过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出口NO_(x)排放浓度的准确预测对提高数据质量和喷氨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垃圾焚烧过程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和时间序列特性,给NO_(x)排放浓度的精准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此问题... 垃圾焚烧过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出口NO_(x)排放浓度的准确预测对提高数据质量和喷氨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垃圾焚烧过程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和时间序列特性,给NO_(x)排放浓度的精准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此问题,该文将最大信息系数(MIC)、主成分分析(PCA)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SCR脱硝系统出口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首先,采用MIC方法计算各变量间的最大归一化互信息值,选择和NO_(x)排放浓度相关性较大的特征变量,再结合最大冗余原则剔除冗余变量。随后,基于PCA方法获得各主成分方差的累计贡献率,提取主成分特征,得到最优输入特征变量集。最后,利用LSTM神经网络建立SCR出口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相比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该文提出的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其测试集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33%,均方根误差为4.71 mg/m^(3),决定系数为0.90。研究结果为实现垃圾焚烧过程SCR脱硝系统的喷氨智能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选择性催化还原 排放浓度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主成分分析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CNN-GRU-MHA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
11
作者 汪晓璐 赵筛筛 张朝龙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1,共9页
精确有效的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估计方法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重点。针对实测噪声导致难以准确估计锂电池SOH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 精确有效的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估计方法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重点。针对实测噪声导致难以准确估计锂电池SOH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ed attention,MHA)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首先,分析恒流充电阶段电池能量与电压关系,绘制等压能量曲线;其次,提取等压能量曲线的峰值作为健康因子,表征锂电池SOH退化特性;最后,采用CNN提取健康因子深层特征,构建基于GRU-MHA方法的锂电池SOH估计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实测噪声,SOH估计误差小于1%。同时,比较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SOH估计 等压能量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58,共5页
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是指通过对拖拉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传感器数据等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出发动机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及时准确地诊断拖拉机发动机故障,对于提高农机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主成分分析(... 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是指通过对拖拉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传感器数据等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出发动机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及时准确地诊断拖拉机发动机故障,对于提高农机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对拖拉机发动机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并使用BP神经网络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以实现拖拉机发动机故障的诊断。试验结果表明:PCA-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地诊断拖拉机发动机的多种故障,相比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好的泛化能力,表明PC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发动机 故障诊断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注意力1DCNN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算法研究
13
作者 陈蓓 蒋思远 郑恩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8-1604,共7页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因其快速、无损和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纺织、食品、制药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分析方法在处理变量多、冗余大的光谱数据时,往往存在特征提取困难和建模精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近红外光谱且无需变...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因其快速、无损和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纺织、食品、制药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分析方法在处理变量多、冗余大的光谱数据时,往往存在特征提取困难和建模精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近红外光谱且无需变量筛选的一维波长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WA-1DCNN)定量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准确率高。该研究引入波长注意力机制,通过赋予不同波长数据不同的权重,增强模型对重要波长特征的捕捉能力,从而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采用了公开的4种近红外光谱数据集,将所提出的算法与加入波长筛选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回归(SVR)、极限学习机(ELM)三种传统建模方法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并通过模型性能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对模型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没有使用波长筛选算法的WA-1DCNN建模方法性能指标均优于加入波长筛选算法的传统建模方法和1DCNN建模方法。其中在655药片数据集中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563,相比于1DCNN和加入波长筛选的PLS、SVR、ELM提升了4.34%、12.56%、18.42%、11.59%;在310药片数据集中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574,相比于1DCNN和加入波长筛选的PLS、SVR、ELM、1DCNN提升了2.72%、8.28%、7.27%、1.17%;在玉米水分和蛋白质数据集中测试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803和0.9685,相比于1DCNN和加入波长筛选的PLS、SVR、ELM提升了6.24%、1.48%、1.75%、6.08%和5.81%、1.85%、1.58%、2.96%;在小麦蛋白质数据集中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600,相比于DCNN和加入波长筛选的PLS、SVR、ELM提升了8.67%、5.79%、7.94%、0.56%。为了验证WA-1DCNN模型结构的最佳性,在4种近红外光谱数据集上进行了改变WA-1DCNN模型结构的消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波长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准确率高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对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波长注意力机制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DCNN的强噪声环境下船舶电力推进器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14
作者 尚前明 蒋婉莹 +2 位作者 周毅 王正强 孙钰波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目的]针对旋转机械在实际工作中因噪声干扰而导致的故障诊断性能下降问题,为提高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质量和故障诊断能力,提出基于Mel-frequency倒谱系数(MFCC)的并行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PDCNN)故障诊断方法。[方法]利用MFCC提取含... [目的]针对旋转机械在实际工作中因噪声干扰而导致的故障诊断性能下降问题,为提高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质量和故障诊断能力,提出基于Mel-frequency倒谱系数(MFCC)的并行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PDCNN)故障诊断方法。[方法]利用MFCC提取含噪声的振动信号特征,同时设计一种新型并行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并利用该网络进一步挖掘数据的全局特征及更深层次的微小特征,从而提高该方法在强噪声环境下的诊断性能。[结果]不同噪声环境下的实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强噪声环境下的故障诊断精度高于98%,其抗噪性能和诊断性能均明显优于其他传统方法。[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强噪声环境下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推进 齿轮箱 故障分析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rossformer伪量测构建的主动配电网预测辅助状态估计方法
15
作者 王玥 于越 +1 位作者 郭嘉辉 金朝阳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99-3009,I0031-I0033,共14页
为了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规模并网后实时量测数目缺失、传统预测辅助状态估计方法(forecasting-aided state estimation,FASE)估计精度有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Crossformer伪量测构建的主动配电网FASE... 为了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规模并网后实时量测数目缺失、传统预测辅助状态估计方法(forecasting-aided state estimation,FASE)估计精度有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Crossformer伪量测构建的主动配电网FASE方法。首先,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法(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筛选出高相关性的输入特征,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然后,通过全变差正则化技术(total variation regularized,TV)优化鲁棒主成分分析法(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构建TRPCA层,并将其嵌入到Crossformer中,以填补Crossformer无法有效处理非高斯噪声的空白;最后,利用改进的预测模型进行超短期负荷预测,经潮流计算得到节点伪量测,在量测不足情况下补全缺失数据,并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进行状态估计。在IEEE 33节点和IEEE 118节点标准配电网上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估计精度和鲁棒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为主动配电网FASE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预测辅助状态估计 伪量测构建 Crossformer 鲁棒主成分分析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的气水动态分析
16
作者 李道伦 吕茂春 +1 位作者 查文舒 沈路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832,838,共6页
传统气水分析方法主要有数值分析方法、实验模拟法等,但数值分析方法需要大量难以测量的数据,实验模拟法难以表征复杂油气开发现场,为此,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新的气水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气水动态物理模型建立的双分支卷... 传统气水分析方法主要有数值分析方法、实验模拟法等,但数值分析方法需要大量难以测量的数据,实验模拟法难以表征复杂油气开发现场,为此,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新的气水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气水动态物理模型建立的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分别对排水井和产气井进行建模,个性化表征生产井和排水井的动静态数据;将产气井的气水产量数据作为输出,实现井组动态耦合关联,建立井组气水动态分析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主动排水井组动态生产数据分析表明,该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可实现3口生产井的日产气量和日产水量的高质量预测,揭示了主动排水井组中的复杂关联,可进行气水关系动态分析,从而为油气藏工程师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动态分析 主动排水井组 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 日产气 日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同调算法的光伏热斑识别与分类方法
17
作者 孙海蓉 张洪玮 +1 位作者 唐振超 周黎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5-292,共8页
针对光伏组件中红外热斑的识别及分类需训练样本数量较大以及准确率还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持续同调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斑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拓扑数据分析中的持续同调算法,将红外热图像中RGB三通道上的数值映射到三... 针对光伏组件中红外热斑的识别及分类需训练样本数量较大以及准确率还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持续同调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斑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拓扑数据分析中的持续同调算法,将红外热图像中RGB三通道上的数值映射到三维坐标系形成三维点云,然后进行持续同调计算,预先提取出图片内部所包含的拓扑特征,再将提取出的特征向量化处理后以固定的顺序排列,映射到图像的像素中去,并与图片的亮度及对比度特征相结合,最后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入到调整后的LeNet-5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实现对光伏红外热斑的分类识别,并通过混淆矩阵计算各项性能指标,以评估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提取出隐藏在图像内部的高维拓扑特征,并与其他特征进行有利地互补结合,解决图像数据无法直接输入到持续同调算法中以及高维度拓扑特征无法直接作为深度学习模型输入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光伏红外热斑的分类识别准确率,且显著减少了所需的计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拓扑数据分析 持续同调 光伏热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持续同调-CNN的灰度化光伏红外图像的识别和分类
18
作者 孙海蓉 唐振超 +1 位作者 张洪玮 周黎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1-328,共8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对光伏红外热斑图像进行识别和分类准确率低、计算量大、光伏红外图像上热斑特征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持续同调的对灰度化光伏热斑图像提取拓扑特征的算法。首先,将光伏红外热斑图像灰度化;然后将灰度化之后的...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对光伏红外热斑图像进行识别和分类准确率低、计算量大、光伏红外图像上热斑特征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持续同调的对灰度化光伏热斑图像提取拓扑特征的算法。首先,将光伏红外热斑图像灰度化;然后将灰度化之后的图像进行持续同调计算,得到条形码,从条形码中提取其拓扑特征组成新的图像;最后,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新的图像进行识别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灰度化后的光伏红外图像是一个单通道图像,计算量更小;提取的光伏红外热斑图像拓扑特征更易识别和分类,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持续同调 拓扑数据分析 拓扑特征 识别和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EEMD-PCA-LSTM与误差补偿的光热电站短期太阳直接法向辐射预测
19
作者 张晓英 常正云 +1 位作者 罗童 张兴平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3,共9页
太阳直接法向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的变化影响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以西北某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聚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太阳直接法向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的变化影响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以西北某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聚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与误差补偿的光热电站短期DNI预测模型。首先,充分考虑影响DNI的环境因素,研究气象参数与DNI间的关系,利用近邻传播(Affinity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得到同一天气下的典型日,利用EEMD将原始DNI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各子模态,降低序列的非平稳性;其次,利用PCA得到关键影响因子,使原始序列相关性和冗余性降低,减少模型输入维度;然后,利用LSTM网络对各分解子模态建模预测得到初始预测DNI序列,将其与真实序列作差,得到两者间的误差序列,重新建立LSTM网络对误差序列进行预测,即误差补偿;最后,将初始预测DNI与误差序列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实现对光热电站短期DNI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法向辐射 光热发电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的PCANet的有遮挡人脸识别方法
20
作者 秦娥 卢天宇 +3 位作者 李卫锋 刘银伟 朱娅妮 李小薪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针对有遮挡人脸识别问题,本文将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模型(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etwork,PCANet)相结合,提出了扩展的PCANet(extended PCANet,xPCANet)模型。为了有效消除... 针对有遮挡人脸识别问题,本文将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模型(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etwork,PCANet)相结合,提出了扩展的PCANet(extended PCANet,xPCANet)模型。为了有效消除人脸图像中可能包含的遮挡信息造成的影响,通常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底层特征并构建尽可能丰富的特征。PCANet的2个不足在于:(1)由于正交性约束,各卷积层的滤波器高度相似,降低了滤波器响应的多样性;(2)在进行模式图编码时,对特征图进行了二值化处理,并采用了跨度较大的编码方式,从而丢弃了过多的信息。为了使PCANet能够更好地适配现有的CNN模型,在PCANet模型中引入了2个稠密连接:(1)在各卷积层之间引入了稠密连接,以充分利用底层卷积层提取的特征,并尽可能降低卷积层之间滤波器的相似性;(2)在PCANet的模式图编码阶段引入了加权稠密编码,以充分利用卷积层输出的特征生成更多的模式图。这2种稠密连接或编码方案都会进一步提升PCANet最终输出的柱状图特征的维度,并生成更为丰富的特征。在受控环境和有真实遮挡的人脸数据集(增强现实(AR)人脸数据集)、非受控环境和有模拟遮挡的数据集(LFW和CFP)、非受控环境和有真实遮挡的数据集(MFR2和PKU-Masked-Face)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扩展的PCANet模型能够有效处理实物遮挡和因光照引发的遮挡,也可以作为前沿方法的有效补充,提升前沿方法的遮挡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遮挡人脸识别 主成分分析模型 稠密连接 稠密编码 滤波器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