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Zheng Chunhong Jiao Licheng Li Yongz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1期184-190,共7页
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 (SVC) has the superior advantages for small sample learning problems with high dimensions, with especially better generalization ability. However there is some redundancy among the high dim... 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 (SVC) has the superior advantages for small sample learning problems with high dimensions, with especially better generalization ability. However there is some redundancy among the high dimensions of the original samples and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amples may be picked up first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VC.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s employed to reduce the feature dimensions of the original samples and the pre-selected main features efficiently, and an SVC is constructed in the selected feature space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speed and identification rate of SVC. Furthermore, a heuristic genetic algorithm-based automatic model selection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hyperparameters of SVC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earning machines.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the Heart and Adult benchmark data se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PCA-based SVC not only reduces the test time drastically, but also improves the identify rates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eature selection genetic algorith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涡轮的PCA-POA-LSTM数据驱动建模及故障预警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斌 白红艳 +3 位作者 何璐瑶 张晓北 田野 杨理践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针对传统LSTM数据驱动模型存在输入参数规模过大导致运算负担过大、超参数选择不当和涡轮系统故障发生频率、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POA-LSTM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并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了涡轮故障预警。首先,应用PCA降维... 针对传统LSTM数据驱动模型存在输入参数规模过大导致运算负担过大、超参数选择不当和涡轮系统故障发生频率、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POA-LSTM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并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了涡轮故障预警。首先,应用PCA降维技术,减少输入数据维度;其次,采用POA参数寻优方法选出最优超参数组合;然后,利用LSTM算法预测涡轮的输出参数;最后,在PCA-POA-LSTM涡轮数据驱动模型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滑动窗口法对涡轮故障进行预警,通过窗口内标准差定义报警阈值,攻克了涡轮故障预警的难题。结果表明,以PCA-POA-LSTM为基础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实现了较高的精确度,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在0.396以下,平均绝对误差均在0.809以下,平均方根误差均在1.387以下。并且故障预警方法,至少可提前173个监测点发出故障预警信号,实现了对涡轮故障预警的目的,为未来开展涡轮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鹈鹕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主成分分析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PCA-LSTM模型的垃圾焚烧炉NO_(x)排放浓度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姚顺春 李龙千 +5 位作者 刘文 李峥辉 周安鹂 李文静 陈姜宏 卢志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垃圾焚烧过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出口NO_(x)排放浓度的准确预测对提高数据质量和喷氨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垃圾焚烧过程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和时间序列特性,给NO_(x)排放浓度的精准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此问题... 垃圾焚烧过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出口NO_(x)排放浓度的准确预测对提高数据质量和喷氨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垃圾焚烧过程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和时间序列特性,给NO_(x)排放浓度的精准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此问题,该文将最大信息系数(MIC)、主成分分析(PCA)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SCR脱硝系统出口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首先,采用MIC方法计算各变量间的最大归一化互信息值,选择和NO_(x)排放浓度相关性较大的特征变量,再结合最大冗余原则剔除冗余变量。随后,基于PCA方法获得各主成分方差的累计贡献率,提取主成分特征,得到最优输入特征变量集。最后,利用LSTM神经网络建立SCR出口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相比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该文提出的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其测试集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33%,均方根误差为4.71 mg/m^(3),决定系数为0.90。研究结果为实现垃圾焚烧过程SCR脱硝系统的喷氨智能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选择性催化还原 排放浓度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主成分分析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改进COA算法优化LS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斌 白翔旭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为解决变压器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浣熊优化算法(ICOA)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核主成分分析(KPCA)将变压器故障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降低故障数据维度;其次,应用混... 为解决变压器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浣熊优化算法(ICOA)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核主成分分析(KPCA)将变压器故障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降低故障数据维度;其次,应用混沌映射、透镜反向学习、Levy飞行等策略对浣熊优化算法(COA)进行优化,提高全局寻优能力;然后,应用ICOA算法进行LSSVM参数寻优,构建ICOA-LSSVM故障诊断模型;最后,将特征提取后的数据导入ICOA-LSSVM中并与其他模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准确率为96.19%,相比其他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故障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故障诊断 浣熊优化算法 核主成分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的配准方法研究
5
作者 汪卫兵 李开放 +4 位作者 赵栓峰 王渊 路正雄 李赖 郭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1-87,共7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噪声点多、轮廓结构复杂的特性和现有的点云配准算法无法适应煤流点云的快速和高精度配准问题,来对传统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待配准点云进行轴向初始对齐,采用尺度不...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噪声点多、轮廓结构复杂的特性和现有的点云配准算法无法适应煤流点云的快速和高精度配准问题,来对传统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待配准点云进行轴向初始对齐,采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来提取待配准点云的特征点,构建快速点特征直方图,以确保两个点云主轴不会出现反向的情况,提高了粗配准算法的效率。通过随机抽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搜索对应点对并计算初始刚体变换矩阵,用于实现两个点云的初步配准,为后续的精配准提供良好的初始位置。在上述粗配准的基础上,利用K-D树数据结构加速对应点的查找过程,并采用点到面的最小距离方法来提高对应关系的准确性。通过随机抽样一致算法迭代剔除错误的对应点对,以增强配准的准确性。最后,根据精确的对应点对计算刚体变换矩阵,从而实现对煤流点云数据的精细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点云配准方法相比,提出的改进配准算法在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的匹配精度和匹配效率上得到了提高,对煤流轮廓点云的体积计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煤流轮廓点云 点云配准 主成分分析法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随机抽样一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AVOA-LightGBM的混凝土坝应力预测模型
6
作者 常留红 朱勇 +3 位作者 曾子彬 尹光景 高宏宇 邬传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35,共9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非洲秃鹫优化算法(AVOA)和轻量级梯度提升学习机(LightGBM)模型构建了PCA-AVOA-LightGBM混凝土坝应力预测模型,模型采用PCA方法挖掘降维应力预测的主要影响因子,引入AVOA优化LightGBM模型超参数。依托某混凝...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非洲秃鹫优化算法(AVOA)和轻量级梯度提升学习机(LightGBM)模型构建了PCA-AVOA-LightGBM混凝土坝应力预测模型,模型采用PCA方法挖掘降维应力预测的主要影响因子,引入AVOA优化LightGBM模型超参数。依托某混凝土坝应力监测数据,将PCA方法应用于向量回归机、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LightGBM等模型中,并与PCA-AVOA-LightGBM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CA方法有效降低了各模型影响因子间多重共线性,PCA-AVOA-LightGBM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效率中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可在类似混凝土坝的应力监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超参数 应力预测 主成分分析方法 非洲秃鹫优化算法 极端梯度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不平衡条件下煤矿突水水源识别——以谢桥煤矿为例
7
作者 王彦彬 闫晓杉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53-2561,共9页
为了有效识别煤矿突水水源,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使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SMOTE)补充少数类样本,继而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模型对突水水源进行识别。试验选取96条... 为了有效识别煤矿突水水源,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使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SMOTE)补充少数类样本,继而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模型对突水水源进行识别。试验选取96条谢桥煤矿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训练集中少数类样本采用SMOTE法生成新的样本,然后采用改进混沌哈里斯鹰优化(Chaos 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 CHHO)算法结合十折交叉验证优化支持向量机惩罚因子C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核的参数γ,根据优化结果建立突水水源识别模型,对测试集中突水水源进行识别。将该方法与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本方法对测试集识别结果准确性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表明该方法在突水水源识别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突水水源识别 主成分分析 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 混沌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劣化故障预测
8
作者 柳炽伟 黄韵迪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5,共9页
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及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CA-GOA-LSSVM)的多分类器模型,用于尽早检测和预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冷却系统的劣化,减少因冷却液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机功率限制或停机状况的发生。其中主成分分析法(PCA)用于对故障特征进行... 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及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CA-GOA-LSSVM)的多分类器模型,用于尽早检测和预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冷却系统的劣化,减少因冷却液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机功率限制或停机状况的发生。其中主成分分析法(PCA)用于对故障特征进行降维重构处理,蝗虫算法(GOA)用来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参数。通过实车故障试验采集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LSSVM预测模型、PCA-PSO-SVM及PCA-GOA-LSSVM模型,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基于PCA-GOA-LSSVM的多分类器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1.41%、精确率达86.25%,高于对比的预测模型,可准确提醒及时维护车辆及有效判断故障类型;该模型能够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冷却系统性能劣化预测和故障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驱动电机冷却系统 故障预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蝗虫算法(GOA)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KPCA-ICPA-LSTM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姚钦才 向文国 +2 位作者 陈时熠 曹敬 郑涛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2,共9页
光伏发电预测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光伏发电短期预测,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的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改进的食肉植物算法(ICPA)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光伏发电预测方法... 光伏发电预测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光伏发电短期预测,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的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改进的食肉植物算法(ICPA)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光伏发电预测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ICEEMDAN提取气象数据中非线性信号的隐含特征;其次,采用核主成分分析降低分解后产生的冗余信息,并根据主成分贡献率大小选取模型输入参数;最后,对食肉植物算法(CPA)进行改进,构建ICPA-LSTM模型,并开展了晴天、雨天、多云和多变天气4种典型天气类型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校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情况下,所提模型的决定系数R 2均大于99%,相较于对照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预测 ICEEMDAN 长短期记忆网络 食肉植物算法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OT算法的VMD-HPCA-GRU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星月 杨靖 +2 位作者 朱兆强 杨斌 覃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6-1725,共10页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OT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分层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HPCA)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OT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分层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HPCA)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子模态数,从而将具有强非线性的原始功率序列分解为一组相对平稳的子模态。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高维气象特征与功率序列的关联度值并进行排序分层,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各分层特征变量的第一主成分,实现对高维气象特征的降维。最后,引入COOT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加速模型收敛速度,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贵州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GRU模型的预测结果,所提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下降了67.41%、72.25%、45.69%,且预测精度高于其他4种组合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分层主成分分析 COOT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GA算法的贵州省水库标准化管理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康 古今用 申乾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69-576,共8页
依赖专家对标对表的创建工作中,存在专家在扣分区间内自由把控扣分程度的现象,针对所造成的因子重要性、所占总分比例、扣分区间一致,但其差异化不一致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以离散度作为表征指标,重构《贵州省水库标准化管理评... 依赖专家对标对表的创建工作中,存在专家在扣分区间内自由把控扣分程度的现象,针对所造成的因子重要性、所占总分比例、扣分区间一致,但其差异化不一致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以离散度作为表征指标,重构《贵州省水库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简写为《评价标准》),建立特征矩阵作为输入变量,利用GA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进行拟合验证。结果表明,《评价标准》因子离散程度越高,越能代表创建实际情况;GA算法通过建立解释目标与解释适应度核函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提升了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和精准度,改进后的GA-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拟合准确率达98.78%;重构后的《评价标准》拟合R2高达0.953,较重构前提升了0.107,有着更好的拟合精度。目前从因子离散度角度出发对水利工程达标创建标准解构、重组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论能够较好的辅助贵州省水库标准化管理创建、后续《评价标准》的修编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标准化 主成分分析法 离散度 遗传算法 重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体透射光谱总磷浓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国浩 王彩玲 +1 位作者 王洪伟 于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磷浓度含量的预测。具体而言,首先对测得的长江水质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在消除不同数据量级差异的同时去除了噪声,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其次,为了解决光谱数据的高维度问题,采用了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来降低数据维度并提取特征。KPCA方法通过在高维度的空间中找到一个分类平面,选出能代表原始数据99.42%信息量的前6个主成分,用于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始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粒子初始化规则、多种群竞争策略、参数自适应更新策略、种群多样性引导策略和粒子变异机制,提高了粒子群的寻优能力,降低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并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BPNN)中的初始化权重和参数大小进行寻优,从而加快网络的收敛效果,提高预测能力。最后,使用本研究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本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实验结果得到R^(2)为0.975786,RMSE为0.002242,MAE为0.001612。将本模型与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其他基准模型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预测拟合效果更好,精确度更高。在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领域中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进行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数据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核主成分分析(KPCA) 总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元启发式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500 kV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仁斌 熊卫红 +3 位作者 刘先珊 李智 邹建明 曾垂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34,共10页
实际输电线路的覆冰监测数据为高维非线性时间序列,以某500 kV典型覆冰线路为研究对象,结合监测序列的统计特征,提出基于新型元启发算法瞪羚优化方法(GOA)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进行覆冰厚度预测.基于10个标准测试函数的最优解求... 实际输电线路的覆冰监测数据为高维非线性时间序列,以某500 kV典型覆冰线路为研究对象,结合监测序列的统计特征,提出基于新型元启发算法瞪羚优化方法(GOA)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进行覆冰厚度预测.基于10个标准测试函数的最优解求解,验证优化算法对复杂问题全局最优求解的适用性,引入该算法建立GOA-BPNN模型,仿真不同训练样本数的正弦函数,说明该方法能更快地收敛于最优解.根据线路的5 a覆冰监测数据,基于相关系数矩阵及主成分分析法,将6个主控因子降维为4个,作为GOA-BPNN模型的输入层,构建符合线路特征的覆冰厚度GOABPNN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短时间覆冰序列的预测结果比经典BPNN模型的预测值更准确,验证了其对高阶非线性覆冰时间序列的泛化学习能力.以线路的多年覆冰长时间序列为训练集,预测得到5个时刻的覆冰厚度,GOA-BPNN模型相对其他4个模型的预测值最接近实际监测值,模型对“微地形、微气象”环境中的覆冰厚度预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瞪羚优化算法 GOA-BPNN模型 主成分分析 覆冰厚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IPOA-LSSVM的变压器电热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尧 周连杰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为解决油浸式变压器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与改进鹈鹕优化算法(improved 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O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 为解决油浸式变压器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与改进鹈鹕优化算法(improved 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O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用KPCA对多维变压器故障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降低计算复杂度。其次引入Logistic混沌映射、自适应权重策略和透镜成像反向学习策略对鹈鹕优化算法(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POA)进行改进。最后建立了KPCA-IPOA-LSSVM故障诊断模型,诊断精度为94.24%,与PCA-IPOA-SVM、KPCA-IPOA-SVM、KPCA-WOA-LSSVM和KPCA-POA-LSSVM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对比,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8.31%、11.53%、11.87%、7.46%。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证明了该诊断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鹈鹕优化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核主成分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PCA-BP算法的荧光粉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令斌 田丽萍 +1 位作者 田东鹏 刘玉柱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为了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效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与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一种电子荧光粉检测与识别系统来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以3种不同型号的荧光粉(CRT-B,P43和P47)为例,采用该系统获取荧... 为了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效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与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一种电子荧光粉检测与识别系统来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以3种不同型号的荧光粉(CRT-B,P43和P47)为例,采用该系统获取荧光粉样品在200 nm~890 nm范围内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完成了对光谱谱线校正和元素标定。结果表明,荧光粉CRT-B富含元素Zn、Al,P43富含元素Gd,P47富含元素Y、Si,P47中还检测到微量元素Ce;利用PCA算法分析光谱数据,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99.769%,3种荧光粉在空间中可以被清晰地分开;建立的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CRT-B、P43及P47荧光粉的识别率分别为99.8%、100%和100%。该研究结果对工业生产生活中电子废弃物的快速检测和回收利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荧光粉检测 高精度识别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主成分分析算法 反向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进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土壤分离能力
16
作者 闫婧歆 张宽地 +3 位作者 陈俊英 王雨新 杨洋 刘娟娟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8-105,共8页
土壤分离能力(Dc)的预测一直以来都是土壤侵蚀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而近年来其与机器学习的结合,更是极大地推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机器学习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在不明晰机制原理的情况下实现对Dc的准确预测,极大地减少了试验所需... 土壤分离能力(Dc)的预测一直以来都是土壤侵蚀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而近年来其与机器学习的结合,更是极大地推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机器学习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在不明晰机制原理的情况下实现对Dc的准确预测,极大地减少了试验所需的时间与成本。该研究通过融合智能优化算法与特征降维技术,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下的高精度Dc预测模型。以研究区5类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样本为基础,通过水槽冲刷试验测定其Dc。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实现输入特征降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大智能算法优化的混合模型体系: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PCA-GA-BP神经网络,麻雀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的PCA-SSA-BP网络模型,并与传统PCA-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模型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未优化模型(BP),智能算法(GA、SSA)使均方根误差降低(31.122%~38.061%),模型拟合优度提升(15.125%~16.625%)。其中PCA-SSA-BP网络模型表现最优(Dc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933,均方根误差为0.061 kg/(m^(2)·s)),可更好适应复杂情况,实现Dc的有效预测。研究结果对黄土区土壤分离能力的预测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壤分离能力 机器学习 优化算法 数值模拟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ft均值滤波的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
17
作者 吴沁停 王新景 +3 位作者 潘金艳 张海峰 邵桂芳 高云龙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978,共18页
降维对于数据的可视化和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主成分分析作为最常用的无监督降维算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对噪声和离群点敏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减小整体样本的重构误差来减小离群... 降维对于数据的可视化和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主成分分析作为最常用的无监督降维算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对噪声和离群点敏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减小整体样本的重构误差来减小离群点的影响。然而,这些算法忽略了数据的固有局部结构,导致数据的本质结构信息丢失,从而影响了对噪声和离群点的准确辨识和移除,进而影响了后续算法的性能。因此,该文提出了基于Soft均值滤波的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on Soft Mean Filtering,RPCA-SMF)算法。RPCA-SMF采用Soft均值滤波的思想,通过两步走的形式,不仅在模型学习前对噪声处理,同时在模型学习后也引入了噪声处理机制。具体而言,RPCA-SMF算法首先引入了均值滤波的相关思想,通过对比样本与其局部近邻这两者和局部均值的偏差对样本进行Soft加权,从而对噪声进行判定。随后,通过第一步获取的关于噪声的“判别知识”处理噪声信息。由于均值滤波能有效保留数据的整体轮廓信息,因此对于被识别为噪声的样本,RPCA-SMF算法强调保留其低频整体轮廓信息,而非高频的噪声信息。这样能够有效地保留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对数据整体结构特征的保留能力,使得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 无监督特征提取 主成分分析 Soft均值滤波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BP组合模型的芦笋价格预测研究
18
作者 杨洁 王俊美 张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芦笋作为一种高价值蔬菜,价格走势预测对于市场分析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芦笋价格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价格预测精度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相结合的... 芦笋作为一种高价值蔬菜,价格走势预测对于市场分析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芦笋价格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价格预测精度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相结合的组合模型。研究中,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影响因素进行特征降维,随后将主成分分析后的多维特征集和经过数据融合的一维特征集分别输入优化前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输入下模型的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WOA算法优化后的模型在预测效果上显著提升。具体而言,WOA-BP组合模型相较于传统的BP模型,在均方根误差(RMSE)上提高了2.431,平均绝对误差(MAE)提高了2.55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提高了5.606,决定系数(R^(2))提升了0.131。此外,WOA-BP-fusion模型与BP-fusion模型相比,RMSE提高了1.926,MAE提高了1.638,MAPE提高了5.539,R^(2)提高了0.101。结果表明,WOA-BP组合模型在进行数据融合后,能够更有效地捕捉输入特征与芦笋价格序列之间的关系,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WOA优化算法不仅提升了BP模型的预测精度,而且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显著增强了模型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 组合模型 主成分分析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M模型的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
19
作者 徐智超 陈匀杉 +2 位作者 邓超 丁乐 计静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31-3537,共7页
为准确且高效地预测边坡稳定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ptimiz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SVM)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降维,以... 为准确且高效地预测边坡稳定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ptimiz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SVM)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降维,以提高模型的学习效率;其次,采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超参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与泛化能力。为验证模型有效性与可靠性,选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与未优化的SVM作为对比试验模型,并将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与F_(1-score)作为各模型预测性能的评价指标,以对各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PSO-SVM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与F_(1-score)分别为0.958、0.917、1和0.957,均为各模型的最高值,展现出最佳的预测性能与泛化能力。研究为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了有效参考,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边坡稳定性 主成分分析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曲线深程度耦合的页岩岩相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粤蛟 赖富强 +4 位作者 徐浩 王濡岳 张晓树 罗彤彤 杨彬跃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8-320,共13页
四川盆地渝西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是国内典型的页岩气储层,其层间强非均质性,导致采集的测井曲线信息存在大量冗余且曲线间耦合关系复杂,岩相测井识别难度高、精度低,亟需技术方法创新。本文在岩相划分与分析的基础上,联合主成分分析法... 四川盆地渝西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是国内典型的页岩气储层,其层间强非均质性,导致采集的测井曲线信息存在大量冗余且曲线间耦合关系复杂,岩相测井识别难度高、精度低,亟需技术方法创新。本文在岩相划分与分析的基础上,联合主成分分析法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一种岩相智能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井曲线进行优化,可以使测井曲线深度耦合,削减测井信息冗余及曲线间复杂耦合关系等因素对岩相识别的影响,可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②向原始数据添加不改变其岩相的微量变化,可以达到数据增强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随机森林算法由于数据集比较小或者不平衡时,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差的问题;③联合主成分分析法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岩相智能识别方法运用识别准确率达83%以上,适用性强,准确率高。该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研究区岩相识别困难的问题,也极大地提高了岩相识别效率,对促进研究区页岩气经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西区块 岩相识别 测井曲线深程度耦合 主成分分析法 随机森林算法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