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知识逻辑、组织定向与变革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亮 王俊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8,共9页
在数字经济社会变迁和未来教育变革的共同作用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加速实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应全球共同利益关切及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课题。深层梳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知识逻辑发现,明确新型研究型大学要高度... 在数字经济社会变迁和未来教育变革的共同作用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加速实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应全球共同利益关切及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课题。深层梳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知识逻辑发现,明确新型研究型大学要高度重视问题导向的知识分类、应用导向的知识生产、实践导向的知识传授。这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基于这一逻辑起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定向包括企业家精神导向的组织文化、体系衔接交融的组织制度、善治生态共享的组织管理。为此,新型研究型大学需通过增强超学科多元应用性,构成新型“知识生产链”,打破多主体间合作壁垒,建构资源共筑的路径体系,打造创新科技联盟,共享服务社会生态圈,全面推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常“新”常“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可持续发展 知识生产 科教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8
2
作者 解月光 孙艳 刘向永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到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性,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其根本出路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强化政府责任,在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到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性,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其根本出路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强化政府责任,在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建立农村中小学与农村社区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向薄弱学校政策倾斜扶持机制,同时促进信息化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发展,构建信息技术与人的发展之间合理样态,以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可续性发展 制约因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培军 周武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西部大开发受到水资源匮乏、教育科技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信息基础设施差、能源及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开发难度大、不合理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严重制约。因此,要使西北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明确西北部未来水资源的供需态势,采取... 西部大开发受到水资源匮乏、教育科技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信息基础设施差、能源及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开发难度大、不合理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严重制约。因此,要使西北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明确西北部未来水资源的供需态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强化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快速培养人才,调整科研体制,实现高科技产业化;信息网建设要高起点,适当超前发展;充分利用西北部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加强其勘察与开发的力度,确保国家后备自然资源基地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采取不同区域发展政策,形成特色经济为基础的不同区域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教育 科技 信息化 西北地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远工程”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晓宏 郭治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及应用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 被引量:8
5
作者 蔡冬鸣 李圭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7-139,共3页
面向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有必要加强和改善环境教育,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国环境的全面好转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污染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科普教育 被引量:1
6
作者 乔玉楼 朱照宇 +1 位作者 赵振华 刘启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民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为此需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的 ,目前宜从下列方面开展活动 :一是广泛宣传生态因素 (包括地质灾害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作用 ;二是普及... 民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为此需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的 ,目前宜从下列方面开展活动 :一是广泛宣传生态因素 (包括地质灾害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作用 ;二是普及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知识 ,特别是关注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 ,以增强民众自觉节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 地球科学 科普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敬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6,共5页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在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基础上,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产生的。小学科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有密切联系,而且具备很多渗透的优势。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要挖掘《课标》隐含...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在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基础上,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产生的。小学科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有密切联系,而且具备很多渗透的优势。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要挖掘《课标》隐含的信息,认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把握教学环节,寻求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的渗透点;结合课外活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主题活动;注重日常生活规范,养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行为;开展多元评价,突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教师知识观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林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100,共6页
根据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以"学生应该在科学课堂上学到什么"为核心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发现北京某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素养培养目标的理解是表层且不清晰的,在实践中致力于科学知识的教学,科学探究、科学情感... 根据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以"学生应该在科学课堂上学到什么"为核心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发现北京某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素养培养目标的理解是表层且不清晰的,在实践中致力于科学知识的教学,科学探究、科学情感等目标被游离。基于小学科学教师知识观的现状分析,呼吁大家重视和关心小学科学师资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问题,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以免贻误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育 教师知识观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康怀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3-574,共2页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带动了我国安全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内容有明确的知识领域与应用领域;现代安全观认为:安全就是人、经济、环境与技术综合功能的最优化。本文分析了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内...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带动了我国安全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内容有明确的知识领域与应用领域;现代安全观认为:安全就是人、经济、环境与技术综合功能的最优化。本文分析了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内容,指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进行安全观教育,二是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内容必须适当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可持续发展 安全观 教育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巴哈提古丽 曾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9期97-99,共3页
民族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我国国土面积百分之六十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任,该文以环境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环境科学人才重要性为依据,结合开展环境科学实验教学实践,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自设立以来的... 民族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我国国土面积百分之六十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任,该文以环境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环境科学人才重要性为依据,结合开展环境科学实验教学实践,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自设立以来的实验教学实践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素质教育 环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卫生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11期648-650,共3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 ,是人类发展观的革命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就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卫生事业作为社会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为指导 ,以管理、法制、教育、科技、公众参与...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 ,是人类发展观的革命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就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卫生事业作为社会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为指导 ,以管理、法制、教育、科技、公众参与作为支撑体系 ,努力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卫生事业 科技教育 法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民营院校图书馆
12
作者 覃冠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93,共3页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强调了科教兴国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在肯定民营院校及其图书馆 的主流作用的基础上,针贬了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严重背离的种种现象,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 民营院校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解读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 被引量:88
13
作者 张慧 黄荣怀 +1 位作者 李冀红 尹霞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1,共9页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双重驱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成为时代命题。在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5月在中国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并形成成果文件《北京共识》...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双重驱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成为时代命题。在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5月在中国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并形成成果文件《北京共识》。文件围绕政策制定、教育管理、教学与教师、学习与评价、价值观与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机会、平等与包容的使用人工智能、性别平等、伦理问题、研究与监测10个议题3大方面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1)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的核心价值:改善学习评价、助力个性化培养,赋能教学、辅助教师工作,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供给;(2)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4(SDG4)的实现: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促进人工智能领域性别平等,增强妇女权能;(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保障机制:制定有效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政策,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培养,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与监测机制,重视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的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人工智能 教育发展 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科技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4
作者 程卿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54-58,共5页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出发,对我国高校科技与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针对高校科技工作促进教育适应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从而提高高校自身...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出发,对我国高校科技与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针对高校科技工作促进教育适应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从而提高高校自身的竞争力,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科技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高等教育 可持续发展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特质与培养趋向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哲 徐立辉 王孙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从《21世纪议程》到《教育2030行动框架》,国际社会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整合重塑以取得创新突破;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在引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同时,日益成为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本文在梳理可持续发展教... 从《21世纪议程》到《教育2030行动框架》,国际社会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整合重塑以取得创新突破;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在引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同时,日益成为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本文在梳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了支撑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特质,从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关键能力新要求、国际工程联盟毕业生素质和职业能力框架解析、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3个方面展开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总结了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过程设计和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研究认为,我国面向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行动策略应从注重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协同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优化专业布局、发挥专业集群优势,赋能课程教学、培养优秀工程人才,强化专业认证、完善质量标准体系5个方面着手进行,以期推进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工程科技人才 需求特质 毕业生素质和专业能力框架 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课程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16
作者 黄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产生的教育新模式。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应努力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小学科学课程是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领域。小学科学教师应具... 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产生的教育新模式。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应努力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小学科学课程是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领域。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 ,挖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 ,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科学课程 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