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功率分配策略
1
作者 张小莲 孙啊传 +2 位作者 陈冲 郝思鹏 许乐妍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16,共8页
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调频能力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调频功率协同分配策略,并对风电场的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该策略提出风电场调频功率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风电场各台机组的一次调频... 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调频能力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调频功率协同分配策略,并对风电场的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该策略提出风电场调频功率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风电场各台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采用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的基础上,旨在根据风电场转子动能实现按能力分配调频功率,从而有效改善风电场在频率支撑过程中的调频功率响应特性。通过仿真分析,改进后的风电场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能够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有效评估其调频能力大小;采用改进后风电场协同控制策略,风电场之间的调频功率能够实现按能力分配,调频功率得到充分利用,相较于传统协同控制,系统频率响应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能 风电场一次调频 协同控制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3算法的光伏电站参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策略
2
作者 张建华 陶莹 赵思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针对光伏电力输出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对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构成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快速频率调节方法,该方法无须依赖特定的机理模型,适用于解决与光伏发电相关的强不确定性问题。首先,构建了一个简... 针对光伏电力输出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对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构成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快速频率调节方法,该方法无须依赖特定的机理模型,适用于解决与光伏发电相关的强不确定性问题。首先,构建了一个简化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其次,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频率控制器;最后,将所提控制策略与传统下垂控制、滑模控制及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分别施加负荷单次阶跃扰动和负荷连续阶跃扰动的两种场景中,基于所提控制策略的频率偏差均明显低于其他3种控制算法,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比性能最差的下垂控制分别减小了41.7%和31.8%,充分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调频过程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一次调频 深度强化学习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综合自适应一次调频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继业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李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2334,共13页
由于传统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抑制电网频率恶化效果较差,进而限制了电池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时的性能。因此,该文提出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综合自适应一次调频策略。首先,为了减少电网频率偏差,将趋势控制策略和惯性与下垂控制策略相... 由于传统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抑制电网频率恶化效果较差,进而限制了电池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时的性能。因此,该文提出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综合自适应一次调频策略。首先,为了减少电网频率偏差,将趋势控制策略和惯性与下垂控制策略相结合,抑制电网频率恶化;其次,自适应控制储能系统出力系数,趋势系数随着电网频率加速度自适应变化,惯性系数随着电网频率变化率自适应变化,下垂系数随着电网频率偏差自适应变化,提高储能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再次,为了防止储能电池过充过放,提高荷电状态(SOC)估算精度,提出多元自适应估算SOC方法,减少SOC估算误差;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 惯性与下垂控制策略 趋势控制策略 自适应 荷电状态(SOC)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双馈抽蓄自适应调频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劳文洁 史林军 +2 位作者 吴峰 杨冬梅 李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I0005,共11页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首先,在建立考虑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动态特性的机组模型基础上,构建发电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功率指令、抽水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转速指令的调频模块.其次,分析各调频参数对于频率动态响应的影响,并以系统频率偏差最小为目标,以机组的转速及功率限制为约束,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况最优调频参数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随机组状态实时调整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最后,以含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的四机两区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频策略使机组在不同工况、不同运行状态下均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 一次调频 转速及功率限制 自适应 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周期控制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畸变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江涛 毛鹏 谢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1-56,共6页
分析单周期控制单相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中传统单边调制方式对输入电流波形的影响,揭示输入电流中低频奇次谐波与调制方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三角波作为载波的双边调制方法,使得开关周期内电感电... 分析单周期控制单相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中传统单边调制方式对输入电流波形的影响,揭示输入电流中低频奇次谐波与调制方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三角波作为载波的双边调制方法,使得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上升与下降的过程都得到控制,从而摒除了单边调制带来的输入电流低频奇次谐波,提高了电流质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验证了双边调制单周期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单周期控制 单边调制 双边调制 低频奇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Flyback单级PFC电路的原边控制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燚 林正其 +1 位作者 张军明 钱照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5-160 178,178,共7页
针对Boost-Flyba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原边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由于Boost-Flyback单级PFC电路中开关管电流同时包含输入电感电流和反激变压器电流,传统反激式变流器的原边控制方法不再适用。本文提出并研究了适合双电感单级PFC... 针对Boost-Flyba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原边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由于Boost-Flyback单级PFC电路中开关管电流同时包含输入电感电流和反激变压器电流,传统反激式变流器的原边控制方法不再适用。本文提出并研究了适合双电感单级PFC拓扑下的两种原边控制策略,即变频控制策略和恒定频率控制策略,并对比两种控制策略的性能。为满足高精度恒流输出,高功率因数值及低谐波分量等多方面指标,本文研究不同控制策略的电路参数优化方法,特别是电感取值的优化。经对比分析,在减小输出电流纹波及提高功率因数方面,变频控制策略比恒定频率控制策略更具优势。最后在一台交流输入180~264V,恒流输出32V/0.7A的样机上对理论分析结果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 原边控制 恒流输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锅炉动态换热的超临界机组电力系统仿真建模
7
作者 徐达睿 郝玲 +5 位作者 陈磊 祁鑫 刘一峰 李江鹏 黄怡涵 徐飞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0,共10页
随着新能源并网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掌握机组调节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电力系统仿真中,适用于机电暂态和中长期动态的火电机组模型主要采用IEEE推荐的汽包锅炉简化模型和单再热器汽轮机模型。如果对直流锅炉机... 随着新能源并网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掌握机组调节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电力系统仿真中,适用于机电暂态和中长期动态的火电机组模型主要采用IEEE推荐的汽包锅炉简化模型和单再热器汽轮机模型。如果对直流锅炉机组也采用该模型,则会因为蓄热系数的动态和控制系统的偏差,机组主蒸汽压力的仿真结果大幅偏离实际,进而错估机组调节能力。基于此,采用热力学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时间尺度动态仿真的超临界直流锅炉火电机组模型。通过建立水冷壁的移动边界模型和过热器的动态热量流模型,更准确地反映直流锅炉的蓄热能力;通过加入给水控制和过热度控制,使得控制系统更符合实际机组。利用电厂运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相较于现有电力仿真模型,该模型对主蒸汽压力的仿真精度大幅提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在一、二次调频及调峰中的动态过程,有助于电力系统频率过程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直流锅炉 一次调频 AGC 锅炉主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变桨减载风电机组调频性能的模糊前馈控制
8
作者 奥博宇 陈磊 +1 位作者 闵勇 郭剑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230-4243,I0010,共15页
通过变桨减载预留备用容量是变速风电机组参与调频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案,但桨距角调节相对于电磁功率调节响应速度较慢,造成调频过程中转速波动较大,影响调频效果。而且由于风速和扰动的不确定性,一组固定的桨距角控制PI参数难以保证控制... 通过变桨减载预留备用容量是变速风电机组参与调频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案,但桨距角调节相对于电磁功率调节响应速度较慢,造成调频过程中转速波动较大,影响调频效果。而且由于风速和扰动的不确定性,一组固定的桨距角控制PI参数难以保证控制效果。该文阐述一种融合模糊前馈和原始PID控制的变桨频率调整策略。这种模糊前馈控制系统可以依据风力发电机组的风翼空气动力学特质,针对各种干扰情况提供相应的预先设定的前置桨距角度,同时利用动态前馈补偿来增强控制系统的反应灵敏度,降低调频过程中旋转速度的不稳定性,从而优化调频表现。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此方案能在各类干扰环境中成功减少系统的过冲幅度,加速调节进程,实现了相对理想的控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控制 一次调频 风电机组 模糊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凝结水节流系统优化控制及一次调频性能分析
9
作者 杨成帅 房方 何成兵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20,共13页
常规蒸汽调节阀主要承担功率调节任务,同时兼顾小范围的一次调频,凝结水节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机组的能量分布,是一种有潜力、可供选择的辅助调频手段。为深入探究凝结水节流的调频能力,剖析了其工作原理及优势,建立了凝结水节流系统... 常规蒸汽调节阀主要承担功率调节任务,同时兼顾小范围的一次调频,凝结水节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机组的能量分布,是一种有潜力、可供选择的辅助调频手段。为深入探究凝结水节流的调频能力,剖析了其工作原理及优势,建立了凝结水节流系统的静、动态模型,分析了调频特性,并给出了调频边界条件。为综合提高凝结水节流一次调频性能,将系统动态模型进行线性化,进而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切换的模糊预测控制策略:在预测控制算法中引入模糊逻辑,实时修正控制加权系数,根据工况变化,动态切换预测模型以提升控制品质。基于某600 MW机组的实际数据开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凝结水节流静、动态调频能力随着机组负荷升高而提升,具有一次调频工程应用价值;与传统PID和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相比,在不同工况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调节时间和性能指标均较优异,对于工况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一次调频 凝结水节流 模型切换 模糊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轮机调速死区和限幅优化的超低频频率振荡控制方法
10
作者 王嘉伟 章德 +1 位作者 谢宇峥 薛安成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9,共12页
水轮机的调速死区及其限幅对超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较大,甚至可导致大扰动下的正阻尼系统振荡。现有的超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主要是优化水轮机调速器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参数,提高系统阻尼... 水轮机的调速死区及其限幅对超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较大,甚至可导致大扰动下的正阻尼系统振荡。现有的超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主要是优化水轮机调速器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参数,提高系统阻尼。但该方法未同时考虑死区和限幅参数。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水轮机调速死区和限幅优化的超低频振荡控制方法。首先,在含死区和限幅的非光滑单机水电系统中,分析死区和限幅参与的持续等幅振荡的形成原因与相关参数的影响,得到控制参数优化的定性需求;其次,建立包含非光滑部分的抑制效应、光滑部分的放大效应、一次调频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再次,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参数,给出了所提方法的具体应用案例;最后,分别在单机系统、四机两区域系统和某大电网的仿真系统中,将该方法与未考虑死区和限幅优化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证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一次调频性能和抗扰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区 限幅 超低频振荡 控制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低电压输出的单级式无桥buck-boost PFC变换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犇 马瑞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7-762,共6页
传统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需要额外1级DC-DC变换器才能实现低电压输出,而buck型拓扑由于在电网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没有输入电流而导致电流畸变很大,因此buck-boost型拓扑就成为在低电压输出场合实现单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的优先选... 传统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需要额外1级DC-DC变换器才能实现低电压输出,而buck型拓扑由于在电网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没有输入电流而导致电流畸变很大,因此buck-boost型拓扑就成为在低电压输出场合实现单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的优先选择。相较于经典的级联式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文中所提出的单级式无桥buck-boost拓扑所需的半导体器件数量更少,且导通回路中的功率器件个数也大大减小,从而可以降低导通损耗;加上引入了耦合电感提高了电压衰减率,因此特别适合低电压输出场合;采用了单周期控制作为功率因数校正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而且电路实现中无需乘法器,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控制电路、降低成本。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拓扑工作原理可行、结构简单;采用单周期控制实现的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可靠、电流畸变率低、功率因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式 无桥 BUCK-BOOST 耦合电感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CC(one cycle contr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压型Boost-PFC电路的频率反走临界电流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维明 肖健 张亮亮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6,共11页
临界导通工作模式下的Boost PFC电路在交流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出现开关频率过高和过零点交越失真,导致电路开关损耗增加和总谐波失真增大,为此在恒定导通时间控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流控制频率反走的控制策略。通过在交流输入电压过零... 临界导通工作模式下的Boost PFC电路在交流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出现开关频率过高和过零点交越失真,导致电路开关损耗增加和总谐波失真增大,为此在恒定导通时间控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流控制频率反走的控制策略。通过在交流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将电路从临界工作模式切换到断续工作模式的方式,降低电路在交流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开关管的工作频率,提高变换器效率;并增大交流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时电路的开关管导通时间,增加电感储能,使得二极管在交流输入过零点附近仍能导通,改善过零点交越失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运用电流控制频率反走控制策略后,在交流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电路通过切换到断续工作模式,降低了工作频率,增大了开关管导通时间。Boost PFC电路效率得到提高,电路的总谐波失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Boost pfc电路 恒定导通时间 频率反走控制 效率 过零点交越失真 总谐波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惯量飞轮与高速飞轮参与电网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
13
作者 董文琦 张东晖 +4 位作者 曹一凡 宁照轩 姜新建 李明 史学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4-1233,共10页
本文针对惯量飞轮和高速飞轮组成的混合飞轮阵列参与电网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的复杂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惯量飞轮和高速飞轮储能的概念、惯量飞轮阵列与高速飞轮阵列参与电网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的架构及其工作机理,其次建立了飞轮储能系... 本文针对惯量飞轮和高速飞轮组成的混合飞轮阵列参与电网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的复杂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惯量飞轮和高速飞轮储能的概念、惯量飞轮阵列与高速飞轮阵列参与电网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的架构及其工作机理,其次建立了飞轮储能系统数学模型及其控制模型,然后提出了惯量飞轮和高速飞轮阵列参与电网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的基于惯性控制和下垂控制的协同控制策略、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分别调节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将两种控制策略的调频效果从电网频率变化量、频率变化率和恢复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它们在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阶段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惯量飞轮 惯性响应 一次调频 下垂控制 惯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储能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14
作者 程序 刘金品 +3 位作者 陆舆 唐舰 向永建 周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1,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运行,其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构成了严峻挑战。储能系统凭借其快速的响应特性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弥补新能源缺陷、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以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储能...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运行,其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构成了严峻挑战。储能系统凭借其快速的响应特性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弥补新能源缺陷、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以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储能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策略过于依赖参数整定,缺乏足够的自适应性和动态调节能力。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储能系统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包含储能系统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储能一次调频的预测控制模型。该模型以电网频率偏差最小化和储能出力最优化为控制目标,同时充分考虑了储能出力的约束条件。通过控制储能系统的有功输出,使其积极参与系统的频率调节过程,并采用滚动优化的方法不断求解储能的最优出力,以实现更为优异的调频效果。该文预测模型能够实时、全面地统筹考虑整个电力系统的状态信息,无需进行繁琐的参数反复调整。在确保储能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调频能力,并降低了调节过程中的损耗。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调频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一次调频 状态信息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储能的直驱型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与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桑顺 齐琛 +3 位作者 苗风麟 黄杰杰 杨德健 薛晓岑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8-1886,I0038-I0041,共13页
为使风电具备常规电源的惯量支撑、一次调频功能,面向直流侧附加储能的直驱型风电机组,提出一种构网型控制架构。然后,根据“频域模态分析法”,给出计及机侧、网侧以及储能变换器动态交互作用的小信号稳定裕度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采... 为使风电具备常规电源的惯量支撑、一次调频功能,面向直流侧附加储能的直驱型风电机组,提出一种构网型控制架构。然后,根据“频域模态分析法”,给出计及机侧、网侧以及储能变换器动态交互作用的小信号稳定裕度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复功率系数法”揭示动态交互机理,对比依靠风轮动能、电池储能2种惯量支撑方式对机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控制不仅可实现一次调频,还能够引入正阻尼、增强风电机组的小信号稳定性;利用风轮动能提供惯量支撑会引入负阻尼,而依靠储能实现惯量支撑可以引入正阻尼。最后,为进一步增强附加储能的构网型风电机组的稳定性,提出一种主动阻尼控制策略。搭建了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型风电机组 构网型控制 交互稳定性 储能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阶跃控制下系统频率最低点量化与提升方法
16
作者 伍双喜 李文博 +3 位作者 秦颖婕 闫斌杰 李佳朋 李宇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7-866,共10页
换流器型电源具有控制灵活、响应快的优点,利用其转子动能可实现对系统频率的快速支撑.针对现有方法缺乏控制对频率最低点影响的量化分析,无法在不同条件下有效提升频率最低点,提出一种基于功率阶跃控制的频率支撑策略,旨在提升频率最低... 换流器型电源具有控制灵活、响应快的优点,利用其转子动能可实现对系统频率的快速支撑.针对现有方法缺乏控制对频率最低点影响的量化分析,无法在不同条件下有效提升频率最低点,提出一种基于功率阶跃控制的频率支撑策略,旨在提升频率最低点.首先,分析功率阶跃控制下系统的频率响应,推导受扰后两次频率下跌时频率最低点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基于该表达式,结合各风力发电机(风机)可释放的转子动能确定功率阶跃控制的最优参考值,实现多风机附加功率的协调分配.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测试系统模型,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频率响应 永磁同步发电机 一次调频 功率阶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阵列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双层控制策略
17
作者 刘晓悦 陈炎 孙小菲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6-1547,共12页
随着大规模随机波动的新能源接入电网,频率波动问题愈发突出,飞轮储能阵列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可以有效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和电网的安全性。针对飞轮储能系统以及阵列中各单元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飞轮阵列损耗、减小系统频率偏差... 随着大规模随机波动的新能源接入电网,频率波动问题愈发突出,飞轮储能阵列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可以有效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和电网的安全性。针对飞轮储能系统以及阵列中各单元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飞轮阵列损耗、减小系统频率偏差以及改善火电机组出力波动的双层控制策略,上层提出动态下垂-惯性协调控制策略;下层考虑飞轮阵列损耗,通过建立飞轮阵列损耗的数学模型,基于Logistic函数建立飞轮出力不等式约束,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飞轮单体的最优分配功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同时减少整体功率损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减少火电机组磨损以及降低飞轮阵列的功率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阵列 一次调频 双层控制策略 阵列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综合惯性控制的风储系统一次调频策略
18
作者 庄凯 顾亦超 +4 位作者 刘承鑫 谢建峰 井凯凯 王思凯 章治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侧重于发掘储能侧变换器及其控制能力,分析了储能侧变换器直流电流与频率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综合惯性控制的风储系统一次调频策略。该策略中,为使储能模拟同步机惯量,储能侧变换器通过直流电流的变化响应电网频率的扰动,向电网提供... 侧重于发掘储能侧变换器及其控制能力,分析了储能侧变换器直流电流与频率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综合惯性控制的风储系统一次调频策略。该策略中,为使储能模拟同步机惯量,储能侧变换器通过直流电流的变化响应电网频率的扰动,向电网提供惯量支撑调节频率。在惯性响应模块中引入惯性元件增强系统阻尼。并在此基础上,推导新型控制的小信号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设置风储系统与无穷大系统并网,风储系统接入IEEE9节点系统工况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储能侧变换器在所设计的新控制下通过直流电流响应电网频率变化,有效地缓解了电网频率跌落,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 综合惯性控制 风储系统 储能侧变换器 系统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风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19
作者 陈将宏 袁腾 +1 位作者 童心 李雪莲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600,共9页
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下,风力发电出力的不确定会对系统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风储系统中合理协调出力比,能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该文针对风储系统协调出力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考虑风速及频率变化率等不确定因素,引入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方... 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下,风力发电出力的不确定会对系统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风储系统中合理协调出力比,能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该文针对风储系统协调出力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考虑风速及频率变化率等不确定因素,引入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虚拟惯性自适应控制策略。然后,设计一种考虑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的恢复策略;之后,引入基于频率偏差的权重因子,将储能系统下垂出力与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出力相结合。最后,基于Matlab软件搭建的风储系统仿真模型,在0.1pu的阶跃扰动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使荷电状态维持在更合理的区间内,且能迅速对频率变动作出反应,有利于稳定电网频率及机组转速;风储系统协调控制也改善了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且延长了储能电池使用年限,进而节约了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系统 一次调频 模糊控制 虚拟惯量 荷电状态 协调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ed 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 for space vehicles with RCS 被引量:3
20
作者 TIAN Jiayi ZHANG Shi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5期1022-1035,共14页
Reaction control system(RCS) is a powerful and efficient actuator for space vehicles attitude control, which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as a pulsed unilateral effector only with two states(off/on). Along with inevitab... Reaction control system(RCS) is a powerful and efficient actuator for space vehicles attitude control, which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as a pulsed unilateral effector only with two states(off/on). Along with inevitable internal uncertainti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in practice, this inherent nonlinear character always hinders space vehicles autopilot from pursuing precise tracking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most of pre-existing methodologies that passively suppress the uncertainties and disturbances, a design based on 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PFC) and generalized extended state observer(GESO) is firstly proposed for three-axis RCS control system to actively reject that with no requirement for additional fuel consumption. To obtain a high fidelity predictive model on which the performance of PFC greatly depends, the nonlinear coupl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flight dynamics model is parameterized as a state-dependent coefficient form. And based on that, a MIMO PFC algorithm in state space domain for a plant of arbitrary orders is deduced in this paper.The internal uncertainti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are lumped as a total disturbance, which is estimated and cancelled timely to further enhance the robustness. The continuous control command synthesised by above controller-rejector tandem is finally modulated by pulse width pulse frequency modulator(PWPF) to on-off signals to meet RCS requirement. The robus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design are validated by a series of performance comparison simulations with some prominent methods in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perturbations and disturbances, as well as measurement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on control system(RCS) 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pfc) generalized extended state observer(GESO) pulse width pulse frequency(PWPF)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