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王赟 王丹丹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9期792-797,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能的致病基因,以探索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2个基因表达数据集,整合数据集后获取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能的致病基因,以探索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2个基因表达数据集,整合数据集后获取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构建及hub基因筛选。结果共鉴定出29个差异基因(27个上调基因和2个下调基因)。GO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参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分化增殖、T细胞活化、细胞-细胞间黏附的正向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和趋化因子相关的分子功能。KEGG分析主要涉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造血细胞调控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受体相互作用通路。从PPI网络中筛选出5个hub基因MX1、SELL、IFIT1、IFI44L、SAMD9L。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MX1、SELL、IFIT1、IFI44L、SAMD9L基因,可能参与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敏 管海宏 +2 位作者 董震 车敦发 齐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胸腺肽属于细胞免疫增强剂,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一定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探讨胸腺肽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ngren syndrome,pSS)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2例p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 目的胸腺肽属于细胞免疫增强剂,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一定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探讨胸腺肽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ngren syndrome,pSS)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2例p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硫酸羟氯喹片加胸腺肽肠溶胶囊治疗。同时设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87.5%,优于对照组70.0%(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SS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高于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升高,而CD8+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pSS发病相关。胸腺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pSS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液布津汤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β_2-M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钱垠 金实 于佐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增液布津汤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β2-M的影响。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症状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并检测30例病人的血β2-M治疗前后数值。结果:治疗后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症状明显改善(P<0.01);血β2-M数值较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增液布津汤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β2-M的影响。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症状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并检测30例病人的血β2-M治疗前后数值。结果:治疗后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症状明显改善(P<0.01);血β2-M数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增液布津汤可以改善症状,调节免疫机能,并在降低疾病活动性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血β2-M 增液布津汤 中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腺核素动态成像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 宣丹 +2 位作者 陆进明 徐亮 程光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观察唾液腺核素动态成像在干燥综合征中的成像特点,探讨其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行唾液腺核素扫描动态成像检测。首先对患者组腮腺和颌下腺成像阳性率进行比较。其次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唾液腺核素动态成像在干燥综合征中的成像特点,探讨其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行唾液腺核素扫描动态成像检测。首先对患者组腮腺和颌下腺成像阳性率进行比较。其次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腮腺、颌下腺核素摄取速率和排泄速率的差异。结果:①干燥综合征患者组中腮腺和颌下腺核素扫描动态成像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患者组腮腺和颌下腺的核素摄取速率和排泄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唾液腺核素扫描动态成像为干燥综合征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动态成像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鑫 郑雅文 +2 位作者 赵志远 苗裔 刘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PSS-ILD)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PSS-ILD患者纳入PSS-ILD组,将同期住院的69例PSS患者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PSS-ILD)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PSS-ILD患者纳入PSS-ILD组,将同期住院的69例PSS患者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等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SS合并ILD的影响因素。结果PSS-ILD组发病年龄大于PSS组,且发病年龄≥65岁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ILD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补体C3、补体C4水平高于PSS组(P<0.05)。PSS-ILD患者抗SSA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阳性率低于PSS组(P<0.05)。PSS-ILD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发生率高于PSS组,口干、眼干、关节肿痛发生率低于P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65岁是PSS-I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33,P<0.05)。结论PSS-ILD患者发病年龄较大,WBC、N、补体C3、补体C4水平较高,更易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发病年龄大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着丝点抗体阳性的原发干燥综合征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史洪博 吕俊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9-843,共5页
目的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的原发干燥综合征(pSS)是干燥综合征(SS)的一个亚型,ACA在pSS中的临床意义尚未明确。文中旨在探讨ACA阳性pSS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8例pSS患者临... 目的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的原发干燥综合征(pSS)是干燥综合征(SS)的一个亚型,ACA在pSS中的临床意义尚未明确。文中旨在探讨ACA阳性pSS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8例pS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CA阳性患者43例(阳性组)、ACA阴性患者45例(阴性组)。对比各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差异。结果阳性组患者年龄[(63.0±11.1)岁]高于阴性组年龄[(57.7±12.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雷诺现象发生率更高(37.2%vs 15.6%,P<0.05)。阳性组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的AST、ALP、GGT、IgM水平高于阴性组,IgG和IgA水平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血清抗SSA、SSB抗体和RF阳性率低(P<0.05),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高(P<0.05)。2组间低钾血症、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受累和肿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A阳性pSS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具有特征性,患者年龄大,雷诺现象、肝损害、合并PBC较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着丝点抗体 原发干燥综合征 临床表现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颌下腺炎症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任渊 崔戈丹 高永翔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3-794,共12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由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并导致腺体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缺陷和病毒感染等导致外分泌腺慢性炎症反应有关。长期炎症使颌下腺上皮细胞凋亡加快,腺体结构紊乱,趋化因子CXC亚家族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由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并导致腺体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缺陷和病毒感染等导致外分泌腺慢性炎症反应有关。长期炎症使颌下腺上皮细胞凋亡加快,腺体结构紊乱,趋化因子CXC亚家族配体(CXCL)12和CXCL13、B细胞活化因子(BAF)、白介素-6、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在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下,诱导以B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在次级淋巴器官中成熟并迁徙至颌下腺,促进生发中心的形成和自身抗体的合成。同时,先天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也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参与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颌下腺的炎症反应。这个过程涉及JAK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BAF/BAF受体以及干扰素等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这些信号通路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导致淋巴细胞不断活化并侵袭颌下腺。本文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阐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颌下腺炎症反应的机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颌下腺 免疫细胞 炎症机制 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MRI与唇腺病理分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顾秀婷 尹笑笑 +3 位作者 王苇 李国青 孙其安 张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 比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腮腺MRI与唇腺活检的诊断效能并探讨MRI分级与唇腺病理分级(LSGB)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怀疑pSS患者92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90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5.1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腮腺MRI和唇腺活检并进行分级... 目的 比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腮腺MRI与唇腺活检的诊断效能并探讨MRI分级与唇腺病理分级(LSGB)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怀疑pSS患者92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90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5.1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腮腺MRI和唇腺活检并进行分级诊断。腮腺MRI分0~4级,≥1级为阳性;唇腺活检分0~4级,≥3级为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能。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92例患者最终确诊为pSS 63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62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5.2岁(标准差13.2岁)。腮腺MRI诊断pSS的准确度83.7%,灵敏度87.3%,特异度75.9%;唇腺活检诊断pSS的准确度79.3%,灵敏度76.2%,特异度86.2%。ROC曲线显示腮腺MRI和唇腺活检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0.812;两者在pSS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两者分级呈正相关,关联系数r为0.736(P <0.01)。结论 腮腺MRI分级与唇腺活检分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pSS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干燥综合征 腮腺 MRI 唇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