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元密集型信息安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潘丽敏
罗森林
+2 位作者
张笈
明道福
仲顺安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12期67-69,共3页
探讨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结合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并构建一种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具有明显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和示范性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即多元密集型实践创新能力...
探讨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结合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并构建一种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具有明显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和示范性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即多元密集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基于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明显的特色,支持多元化的创新实践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实践资源密集型、实践活动和成果密集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和过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受益面广,在提升学生质素和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该方案社会效益明显,后效性强,具有很好的辐射示范作用,可以推广到其它专业、学科、学科群、学校,形成较为持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密集型
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
信息对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新驱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InFlow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黎景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9,共8页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解构InFlow信息素养模型八个元素,提出InFlow具有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多角色合作体系和非线性化模块灵活组合三大特征。以暨南大学InFlow模型实证研究为例,分析In Flow模型应用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解构InFlow信息素养模型八个元素,提出InFlow具有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多角色合作体系和非线性化模块灵活组合三大特征。以暨南大学InFlow模型实证研究为例,分析In Flow模型应用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应加强个人反思能力和思维形象化能力的训练,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多角色合作机制,并通过建立InFlow教学案例数据库构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的学术圈和协同创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OW
非线性模块
创新能力
反思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前置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霞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30-32,77,共4页
前置教育是指高层次人才(博士和硕士)所接受的普通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前置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基础,它影响到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塑造和提升。本文探讨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理性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前置教育是指高层次人才(博士和硕士)所接受的普通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前置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基础,它影响到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塑造和提升。本文探讨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理性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性质三个维度归纳总结当前高层次人才前置教育的基本特征,剖析前置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要素产生的重要影响。针对前置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知识体系、重视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前置教育
创新能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物元可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刘雷
詹一虹
黄英辉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从素质教育这一视角,文章运用物元可拓模型拓充了传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东、西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创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这两个方面指标最能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
从素质教育这一视角,文章运用物元可拓模型拓充了传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东、西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创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这两个方面指标最能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特征。该研究结论为新时代研究生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物元可拓
素质教育
评价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密集型信息安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潘丽敏
罗森林
张笈
明道福
仲顺安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实验示范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12期67-69,共3页
基金
"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国家级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1 种基金
北京理工大学教改立项
北京市教学名师建设项目
文摘
探讨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结合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并构建一种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具有明显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和示范性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即多元密集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基于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明显的特色,支持多元化的创新实践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实践资源密集型、实践活动和成果密集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和过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受益面广,在提升学生质素和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该方案社会效益明显,后效性强,具有很好的辐射示范作用,可以推广到其它专业、学科、学科群、学校,形成较为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
多元密集型
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
信息对抗技术
Keywords
Multi-
element
Intensive Practice
ability
to Innovate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 School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TP309-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新驱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InFlow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黎景光
机构
暨南大学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9,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产出元数据监护服务研究"(项目编号:14YJC870024)
暨南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编号:MS201524)
暨南大学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研究生科研辅助工具研究"(项目编号:14MS26)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解构InFlow信息素养模型八个元素,提出InFlow具有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多角色合作体系和非线性化模块灵活组合三大特征。以暨南大学InFlow模型实证研究为例,分析In Flow模型应用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应加强个人反思能力和思维形象化能力的训练,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多角色合作机制,并通过建立InFlow教学案例数据库构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的学术圈和协同创新的平台。
关键词
INFLOW
非线性模块
创新能力
反思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
Keywords
In Flow
nonlinear
element
s
innovative competency
reflective
abil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252.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前置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霞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30-32,77,共4页
文摘
前置教育是指高层次人才(博士和硕士)所接受的普通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前置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基础,它影响到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塑造和提升。本文探讨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理性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性质三个维度归纳总结当前高层次人才前置教育的基本特征,剖析前置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要素产生的重要影响。针对前置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知识体系、重视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前置教育
创新能力要素
Keywords
high-level talent
previous education
,
el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物元可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刘雷
詹一虹
黄英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安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基金
贵州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向素质教育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2015GH04)
文摘
从素质教育这一视角,文章运用物元可拓模型拓充了传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东、西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创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这两个方面指标最能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特征。该研究结论为新时代研究生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物元可拓
素质教育
评价
研究生
Keywords
innovative
ability
matter
element
extension
quality
education
evaluation
graduate student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元密集型信息安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潘丽敏
罗森林
张笈
明道福
仲顺安
《信息网络安全》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创新驱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InFlow模型实证研究
黎景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析前置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影响
李霞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物元可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刘雷
詹一虹
黄英辉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