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3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oprophylaxis, diagnosis, treatments, and discharge management of COVID-19: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updated version) 被引量:7
1
作者 Ying-Hui Jin Qing-Yuan Zhan +58 位作者 Zhi-Yong Peng Xue-Qun Ren Xun-Tao Yin Lin Cai Yu-Feng Yuan Ji-Rong Yue Xiao-Chun Zhang Qi-Wen Yang Jianguang Ji Jian Xia Yi-Rong Li Fu-Xiang Zhou Ya-Dong Gao Zhui Yu Feng Xu Ming-Li Tu Li-Ming Tan Min Yang Fang Chen Xiao-Ju Zhang Mei Zeng Yu Zhu Xin-Can Liu Jian Yang Dong-Chi Zhao Yu-Feng Ding Ning Hou Fu-Bing Wang Hao Chen Yong-Gang Zhang Wei Li Wen Chen Yue-Xian Shi Xiu-Zhi Yang Xue-Jun Wang Yan-Jun Zhong Ming-Juan Zhao Bing-Hui Li Lin-Lu Ma Hao Zi Na Wang Yun-Yun Wang Shao-Fu Yu Lu-Yao Li Qiao Huang Hong Weng Xiang-Ying Ren Li-Sha Luo Man-Ru Fan Di Huang Hong-Yang Xue Lin-Xin Yu Jin-Ping Gao Tong Deng Xian-Tao Zeng Hong-Jun Li Zhen-Shun Cheng Xiao-Mei Yao Xing-Huan W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49-282,共34页
The nove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is the cause of a rapidly spreading illness,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affecting more than seventeen m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Diagnos... The nove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is the cause of a rapidly spreading illness,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affecting more than seventeen m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clinicians caring for patients are needed.In the early stage,we have issued"A rapid adv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infected pneumonia(standard version)";now there are many direct evidences emerged and may change some of previous recommendations and it is ripe for develop an evidence-based guideline.We formed a working group of clinical experts and methodologists.The steering group members proposed 29 question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management of COVID-19 covering the following areas:chemoprophylaxis,diagnosis,treatments,and discharge management.We searched the literature for direct evid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COVID-19,and assessed its certainty generated recommendations using 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approach.Recommendations were either strong or weak,or in the form of ungraded consensus-based statement.Finally,we issued 34 statements.Among them,6 were strong recommendations for,14 were weak recommendations for,3 were weak recommendations against and 11 were ungraded consensus-based statement.They covered topics of chemoprophylaxis(including agent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gents),diagnosis(includ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IgM and IgG antibody tests,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chest X-ray,and CT features of asymptomatic infections),treatments(including lopinavirritonavir,umifenovir,favipiravir,interferon,remdesivir,combination of antiviral drugs,hydroxychloroquine/chloroquine,interleukin-6 inhibitors,interleukin-1 inhibitors,glucocorticoid,qingfei paidu decoction,lianhua qingwen granules/capsules,convalescent plasma,lung transplantation,invasive or noninvasive ventilation,and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and discharge management(including discharge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lan in patients whose RT-PCR retesting shows SARS-CoV-2 positive after discharge).We also created two figures of thes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purpose.We hope these recommendations can help support healthcare workers caring for COVID-19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SARS-CoV-2 Recommendation CHEMOPROPHYLAXIS DIAGNOSIS treatment Discharge manage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DE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中西医认识及诊治概述
2
作者 徐海涛 沈毅韵 +2 位作者 黄思红 石岭 罗梅宏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66-71,共6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时期如若存在围生期因素、溶血因素、感染因素、母乳因素、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等相关因素时,将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而使体内胆红素的水平显著增高,危害患儿健康,目...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时期如若存在围生期因素、溶血因素、感染因素、母乳因素、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等相关因素时,将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而使体内胆红素的水平显著增高,危害患儿健康,目前主要治疗措施有光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中医药认为小儿“纯阳”,脏腑娇嫩,常受湿邪之犯,致使中焦、肝胆气机失调,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为黄疸,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可采用中药内服、药浴、穴位按摩、中药灌肠等多种治疗手段。应进一步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有效结合中西医治疗措施,完善新生儿高胆红血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西医认识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邢政 游雄斌 +4 位作者 沃立科 王炉依 陈灵吉 赵虹 楼丽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是一类复杂的难治性乳腺炎症类疾病,其确切的病因病机尚不清楚,常规西医治疗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创伤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明确,既保证了NPM高痊愈率和低复发率的同时也兼顾了减少疼痛、保... 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是一类复杂的难治性乳腺炎症类疾病,其确切的病因病机尚不清楚,常规西医治疗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创伤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明确,既保证了NPM高痊愈率和低复发率的同时也兼顾了减少疼痛、保护乳房外观,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NPM应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青年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更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少军 陈禄姿 +2 位作者 陈玲 黄欢 丁冠福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慢性便秘(CC)属于老年人常见综合征,CC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Ⅳ及患者自主感觉,CC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腹部胀满,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多系统疾病。目前便秘的治疗主要依赖各类泻剂,短期... 慢性便秘(CC)属于老年人常见综合征,CC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Ⅳ及患者自主感觉,CC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腹部胀满,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多系统疾病。目前便秘的治疗主要依赖各类泻剂,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毒副作用如肠道损伤、药物依赖问题。中医提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针对老年人五脏虚损、正气渐衰的体质特点,注重培调元气,瘥后防复,以防病进,在老年CC的治疗上颇具优势特色,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本文整理近5年中医药治疗老年CC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老年CC提供更规范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老年性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确定《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临床问题
5
作者 石举梅 赵婷玉 +4 位作者 杨新春 张玉 徐冉 孙伟伟 赵瑞华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指南工作组严格遵循指南制定规范,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临床问题,便于指导指南后续工作。方法:在前期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初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临床问题PICO化构建原则编制专家问卷,通过... 目的:指南工作组严格遵循指南制定规范,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临床问题,便于指导指南后续工作。方法:在前期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初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临床问题PICO化构建原则编制专家问卷,通过两轮德尔菲法确定本指南临床问题。结果:两轮德尔菲法分别向34名专家发放问卷,回收率均10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934,变异系数分别为0%~37%及16%~37%,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77及0.105(均P<0.05)。两轮德尔菲法共有30个临床问题达成共识,经指南工作组专家讨论并将部分临床问题进行合并凝练后,最终纳入9个临床问题。结论:总结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当下关注度最高的临床问题,通过两轮德尔菲法调查确定了需要纳入本指南的临床问题,为指南的后续制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立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经验
6
作者 黄蓉 卢佳 +3 位作者 孙建荣 陈冬梅 娄彦妮 贾立群(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属中医学“水肿”“脉痹”等范畴。贾立群教授认为,阳虚血虚为其本虚,水湿、瘀血阻络为其标实,治以温阳补血通络、祛湿利水通络、化瘀利水通络。临证应视病程动态辨证施治。此外,贾教授常配合温经通络散泡...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属中医学“水肿”“脉痹”等范畴。贾立群教授认为,阳虚血虚为其本虚,水湿、瘀血阻络为其标实,治以温阳补血通络、祛湿利水通络、化瘀利水通络。临证应视病程动态辨证施治。此外,贾教授常配合温经通络散泡洗直达病所,中药内外合治以达消肿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内外合治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互动探讨中医药治疗脾虚泄泻证
7
作者 朱永丽 肖开颜 +3 位作者 仇正英 何晓蓓 李玉洁 王贵波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脾虚泄泻是中医临床泄泻常见的证型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存在难点。根据笔者课题组多年的临床观察,动物的脾虚泄泻发病率逐年增加,西兽药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用药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甚至... 脾虚泄泻是中医临床泄泻常见的证型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存在难点。根据笔者课题组多年的临床观察,动物的脾虚泄泻发病率逐年增加,西兽药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用药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展为慢性腹泻等,故兽医临床脾虚泄泻的治疗需求日益迫切。中兽医学多采用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泄泻,较现代医学的对症治疗,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理、药物选择多样、疗效稳定、无明显副作用、不易复发等优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有效方法。传统中医学认为脑与肠腑经络相连,生养相通,互相联系形成脑肠互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脑肠轴调节脑肠肽,进而改善脾虚泄泻病患的胃肠动力障碍、肠道菌群失调等症状。为进一步了解中医药调控脑肠肽的情况及其对脾虚泄泻的治疗机制,梳理相关文献,从脑肠互动角度阐述脾虚泄泻的发生机制,并对中医药调节脑肠肽与治疗脾虚泄泻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从脑肠互动的角度深入探索脾虚泄泻的分子致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为疾病的靶点筛选、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精准治疗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泄泻 脑肠互动 脑肠轴 脑肠肽 中医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肺结节辨证探析
8
作者 柴智琦 田紫阳 +2 位作者 柴树艳 赵悦 庞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68-71,共4页
该文以“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探析肺结节,肺结节为肺部CT检查中直径≤3 cm的实性或亚实性病变,肺结节常因无典型症状而在体检中发现,与肺癌关系密切。CT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了检出率。考虑到西医治疗的观察随访方式可能导... 该文以“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探析肺结节,肺结节为肺部CT检查中直径≤3 cm的实性或亚实性病变,肺结节常因无典型症状而在体检中发现,与肺癌关系密切。CT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了检出率。考虑到西医治疗的观察随访方式可能导致患者情绪紧张和过度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病机复杂且体质因素与其密切相关,该文以“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与肺结节防治相结合,对其辨证分型和治则用药进行分析。结合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等体质类型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为肺结节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中医体质 辨质论治 气虚质 阳虚质 气郁质 痰湿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论治“五步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发明 高思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45-47,共3页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辨证论治“五步法”强调基于中医整体辨证观,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辨证分析,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调节。该文探讨了辨证论治“五步法”在糖尿病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辨证论治“五步法”强调基于中医整体辨证观,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辨证分析,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调节。该文探讨了辨证论治“五步法”在糖尿病中医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其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实践经验,以期为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辨证论治 五步法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新发焦虑抑郁机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利浩 李思琦 +4 位作者 姜佳慧 杨旭娜 顾文博 陈泽宇 南寒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28-31,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现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PCI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手段,患者在术后易发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双心疾病的研究发展,医师愈加关注重视心理因素对心脏疾病的影响。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现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PCI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手段,患者在术后易发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双心疾病的研究发展,医师愈加关注重视心理因素对心脏疾病的影响。西医认为PCI术后发生焦虑抑郁主要与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神经内分泌机制以及D型人格学说有关,并基于此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本文主要对PCI术后引发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发病机制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励性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联合中医治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苏彩梅 鲍乐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手术联合中医治疗中应用鼓励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3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鼓励...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手术联合中医治疗中应用鼓励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3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鼓励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抑郁、焦虑情绪均缓解,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情绪缓解更显著(P<0.05);两组自我照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28)。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手术联合中医治疗中应用鼓励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鼓励性护理 介入术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相关研究进展及思考
12
作者 黄熠 兰小雨 +2 位作者 程沁钰 许小岑 陆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属于“燥痹”范畴。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认识,且缺乏根治方法,主要依靠对症缓解干燥症状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或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属于“燥痹”范畴。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认识,且缺乏根治方法,主要依靠对症缓解干燥症状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或生物制剂控制免疫反应。由于pSS的高度异质性,研究者们提出了基于生物标志物和症状的新分层方法,旨在构建不同的疾病“亚型”以指导临床管理。与此同时,中医在治疗pSS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其“辨证论治”理念与现代分层医学相辅相成。“证候”作为“辨证论治”的核心,探讨其本质及规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文章梳理近20余年有关pSS中医证候的近代名家经验、诊断标准化研究、证候分布特点、现代化内涵研究相关文献,并对该领域现存问题提出思考,为pSS的进一步中医诊疗与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燥痹 中医证候学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冠心病临床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廉坤 廖晓倩 +3 位作者 孟骊冲 苏畅 胡志希 李金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24-131,共8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讨中医药干预冠心病临床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7年1月至2...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讨中医药干预冠心病临床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24年5月收录的中医药干预冠心病临床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软件筛选并纳入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年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和关键词。结果筛选后最终纳入8187篇中文文献与126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波动较大。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为王阶、Xu Hao;中英文文献发表最多的机构分别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中英文文献发表最多的期刊分别是《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和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关键词分析显示,心绞痛、心力衰竭、麝香保心丸、quality of life、blood stasis syndrome和myocardial infarction等频次较高;产生20个聚类与55个突现关键词。结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原发病及并发症、辨证诊断、评估指标和中医药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药治疗 临床研究 数据挖掘 辨证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孟含姝 宋雅 +1 位作者 杨青伟 吴兴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6-8,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高发并发症,症状包括肢体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神经症状,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该文回顾总结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相关文献,分析DP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高发并发症,症状包括肢体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神经症状,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该文回顾总结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相关文献,分析DPN的病因病机、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理论基础、DPN的常用中医外治法,以期为临床诊治DPN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15
作者 车思锦 李亮 +2 位作者 郭文贤 贺加贝 徐友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72-75,131,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因上气道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睡眠结构紊乱及长期间歇性低氧血症的呼吸障碍疾病,其特征为打鼾和日间嗜睡等。目前无创正压通气和手术等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因上气道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睡眠结构紊乱及长期间歇性低氧血症的呼吸障碍疾病,其特征为打鼾和日间嗜睡等。目前无创正压通气和手术等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中医药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通过内服中药、针灸、耳穴压丸、推拿等治疗手段,以简便、高效、经济著称,尤其多种疗法协同应用能实现增效及互补作用。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实施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制订和优化中医药治疗该病标准化诊疗方案和应用指南,并阐明中医证候在该疾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内在规律。本文对OSAHS的中医理论认知、病因病机、并发症及防治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OSAHS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中医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慢传输型便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雨祺 张筱慧 +2 位作者 王家恩 冯金宇 王晓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57-60,共4页
慢传输型便秘(STC)以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特征,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肠道菌群作为影响肠道功能的重要因素,与STC的发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及其通过胆汁酸与5-羟色胺信号系统发挥的胃肠动力调节作用在肠道稳态中表现出平衡倾向、相互... 慢传输型便秘(STC)以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特征,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肠道菌群作为影响肠道功能的重要因素,与STC的发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及其通过胆汁酸与5-羟色胺信号系统发挥的胃肠动力调节作用在肠道稳态中表现出平衡倾向、相互拮抗、相互促进等特点,与中医阴阳理论中阴阳的消长平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等基本规律相似。本文从中医阴阳观出发探讨肠道菌群与STC的关系,综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5-羟色胺和胆汁酸水平变化对肠道动力的调节及阴阳相应之法。在中医阴阳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药治疗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可作为临床治疗STC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肠道菌群 阴阳理论 5-羟色胺 胆汁酸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疡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7
作者 莫婷婷 陈峭 +5 位作者 钟楚文 陈依静 杨坤龙 陈思好 张婧童 张继云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76-78,共3页
胃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短期治疗能缓解胃溃疡的临床症状,并促进溃疡愈合,但效果欠理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突出,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势。本文归纳和整理有关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文献,从病因... 胃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短期治疗能缓解胃溃疡的临床症状,并促进溃疡愈合,但效果欠理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突出,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势。本文归纳和整理有关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文献,从病因病机、中药复方、自拟方、中药单体、中成药、中医外治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在肯定效果时,指出未来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中医内治法 中医外治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究中风后遗症期病机及治疗
18
作者 马玥 胡汉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对中风病有了初步认识,并根据其症状命名为“薄厥”“偏枯”等。《金匮要略》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首次详细记录了中风病名,并创立相关基本术语,描述精准简练,一直被沿用至今,如“半身... 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对中风病有了初步认识,并根据其症状命名为“薄厥”“偏枯”等。《金匮要略》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首次详细记录了中风病名,并创立相关基本术语,描述精准简练,一直被沿用至今,如“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神志异常”等。可见,经典古籍对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构建了中风诊疗体系,切合临床,为后世对中风治疗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医经典、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的归纳总结,探讨中风后遗症期与“久病入络”的内在相关性,体现“络脉以通为用”的特色辨治方略,以期更好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风后遗症 久病入络 病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金熠庭 刘立东 +2 位作者 李宗洋 谷天 尹宏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随着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FOA)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医和西医都发展出多种治疗方法,均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可观的临床疗效。但临床上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形成共识,治疗思路多样。目前,运动医学与康复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热点话... 随着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FOA)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医和西医都发展出多种治疗方法,均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可观的临床疗效。但临床上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形成共识,治疗思路多样。目前,运动医学与康复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热点话题主要为肌肉训练和运动疗法;在西医方面,手术治疗是使用占比最多的治疗方案,主要应用于髌股关节骨关节炎后期及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较差者;中医治疗的研究方向众多,主要集中在中草药治疗、针灸治疗与外治法等方面,在保守治疗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多为联合治疗,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骨关节炎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早产儿贫血预防治疗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郭晓琴 蒋黎雯 徐雪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共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的早产儿采取铁剂治疗,观察组早产儿采取铁剂+当归补血...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共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的早产儿采取铁剂治疗,观察组早产儿采取铁剂+当归补血汤治疗,疗程为连续给药8周。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血清铁蛋白(SF)水平以及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早产儿的Hb浓度、RBC、HCT、MCV、MCH、MCHC、Ret以及SF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在早产儿贫血中显示出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通过稳定血红蛋白浓度、维持红细胞计数、提高红细胞比容等血常规指标,同时促进网织红细胞生成和维持血清铁蛋白水平,安全性良好,为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有效辅助治疗思路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早产儿贫血 预防 治疗 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清铁蛋白 不良反应 中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