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早产儿不良结局的产科因素分析
1
作者 吴璠 蔡一菲 华绍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6-671,共6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发生早产儿不良结局与感染、母体疾病、治疗措施等产科因素的关联性,以期为改善母儿预后提供更准确有效的预测和干预手段。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分娩...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发生早产儿不良结局与感染、母体疾病、治疗措施等产科因素的关联性,以期为改善母儿预后提供更准确有效的预测和干预手段。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PPROM患者53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存在严重早产儿并发症(包括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败血症)或死亡等,分为不良结局组(n=121)和非不良结局组(n=41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诊治情况、羊水和胎盘感染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生早产儿不良结局相关的产科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不良结局组较非不良结局组患者分娩孕周更小、破膜距分娩的间隔更长、经阴道分娩率更低;合并子宫颈机能不全、产前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贫血的比例更高;产前硫酸镁及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使用率更高、预防性抗菌药物有效覆盖率更低;羊水细菌培养阳性率、发生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及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比例更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羊水细菌培养阳性(OR 4.602,95%CI 2.303~9.196,P<0.05)、妊娠期贫血(OR 4.192,95%CI 2.064~8.510,P<0.05)及子宫颈机能不全(OR 9.435,95%CI 1.138~78.261,P<0.05)是PPROM患者发生早产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分娩孕周(OR 0.466,95%CI 0.370~0.586,P<0.05)、产前抗菌药物有效覆盖(OR 0.286,95%CI 0.121~0.673,P<0.05)及促胎肺成熟治疗(OR 0.225,95%CI 0.107~0.474,P<0.05)则是PPROM患者发生早产儿不良结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PPROM患者早产儿的不良结局与感染、母体疾病、治疗措施等产科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羊水细菌培养阳性、妊娠期贫血及子宫颈机能不全为PPROM患者发生早产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分娩孕周、产前抗菌药物有效覆盖及促肺成熟治疗则是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儿 不良结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性
2
作者 曹君阳 马春星 刘志娜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信使RNA(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信使RNA(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合并PPROM的孕妇98例作为GDM合并PPROM组,GDM未发生PPROM的孕妇102例作为GDM未合并PPROM组、正常孕妇10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孕妇肠道菌群、血清sTREM-1 mRNA和HMGB1 mRNA水平;分析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GDM孕妇发生PPROM的影响因素及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对GDM孕妇发生PPROM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未合并PPROM组和GDM合并PPROM组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GDM合并PPROM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和GDM未合并PPROM组显著降低(P<0.05)。与GDM未合并PPROM组比较,GDM合并PPROM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GDM未合并PPROM组、GDM合并PPROM组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依次升高(P<0.05)。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与HMGB1 mRNA呈正相关(r>0,P<0.05);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与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均呈正相关(r>0,P<0.05),与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均呈负相关(r<0,P<0.05)。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sTREM-1 mRNA、HMGB1 mRNA是影响GDM孕妇发生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是影响GDM孕妇发生PPROM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血清sTREM-1 mRNA和HMGB1 mRNA联合预测GDM孕妇发生PPROM的曲线下面积(AUC)(0.922)较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各自单独预测的AUC(0.829、0.841)更高(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均呈高表达,且合并PPROM的GDM孕妇血清二者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二者与肠道菌群失衡和PPROM的发生有关,sTREM-1 mRNA和HMGB1 mRNA联合对预测PPROM发生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肠道菌群 未足月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少对胎龄<32周早产儿住院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晶文 何玺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3-618,共6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和羊水过少对于胎龄<32周早产儿住院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胎龄<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在胎膜早破分为PPROM组和正常组,将胎膜早破合并羊水过少的...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和羊水过少对于胎龄<32周早产儿住院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胎龄<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在胎膜早破分为PPROM组和正常组,将胎膜早破合并羊水过少的患儿纳入羊水过少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少对于胎龄<32周早产儿住院结局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95例早产儿,PPROM组83例,其中羊水过少22例;正常组112例。胎膜早破发生的中位胎龄为29.5(28.5~30.5)周,胎膜早破中位持续时间为48.0(13.8~85.8)小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过少是出院前死亡、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和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PROM持续时间≥168 h显著增加了PPHN的发生率(P<0.05)。与仅存在PPROM组相比,PPROM合并羊水减少组PPROM持续时间延长,发生PPROM时胎龄更小,出生时孕周也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ROM和羊水过少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不同。PPROM与早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如PPROM时间长及伴有羊水过少的PPROM对早产儿具有潜在危险。羊水过少与早产儿死亡、PPHN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羊水过少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慧丽 刘叶花 +4 位作者 何玉甜 刘传鑫 孙斌 杜培丽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有、无明显诱因导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早产合并PPROM 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7例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作为PPROM(A)组,原因不明早产合并PPROM 207例为PPRO... 目的:探讨有、无明显诱因导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早产合并PPROM 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7例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作为PPROM(A)组,原因不明早产合并PPROM 207例为PPROM(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①PPROM(A)组孕妇平均年龄及既往不良孕产史发生率均高于PPROM(B)组(29.72±4.81岁vs28.50±4.49岁,P<0.05;4.9%vs0,P<0.05);分娩孕周显著低于PPROM(B)组(33.01±2.40周vs34.01±2.29周,P<0.01)。②PPROM(A)组阴道顺产率明显低于PPROM(B)组(33.1%vs73.4%,P<0.01);剖宫产率则显著升高(63.8%vs25.6%,P<0.01)。③PPROM(A)组孕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PROM(B)组(31.7%vs21.3%,P<0.01),其中,PPROM(A)组羊膜腔感染发生率较PPROM(B)组显著升高(9.1%vs0,P<0.01)。④PPROM(A)组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PPROM(B)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则高于PPROM(B)组(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PPROM者,母儿患病率相对较高。孕妇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及母亲健康状况可能也与妊娠结局有关。针对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 妊娠结局 诱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潜伏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玲 吴金芝 +2 位作者 李萍 陈新娟 范建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0-595,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潜伏期的长短对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28~36周PPROM孕妇160例,对其一般资料和母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 [目的]观察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潜伏期的长短对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28~36周PPROM孕妇160例,对其一般资料和母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妊娠28~ 31+6周PPROM,潜伏期>72h,剖宫产率为70%,比潜伏期<72h增加了41.4%(P<0.05);妊娠32 ~ 33+6周PPROM,潜伏期>72h和潜伏期<72h,剖宫产率和母婴合并症发生率未见差异;妊娠34~36周PPROM潜伏期<24 h和潜伏期>24 h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呈现明显递增趋势(26.4%,59.3%,P< 0.05),而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28~31+6周PPROM孕妇,在促胎肺成熟的同时,可适当延长孕周,并考虑剖宫产作为分娩时首选;对于妊娠32 ~ 33+6周PPROM孕妇,用促胎肺成熟一疗程后酌情选择分娩方式;对于> 34周的PPROM孕妇,建议评估胎儿情况后予以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潜伏期 剖宫产 绒毛膜羊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伴胎膜早破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竹 漆洪波 +3 位作者 胡丽娜 刘维超 孙江川 刘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1-352,共2页
目的 :探讨双胎伴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胎伴胎膜早破 36例 (研究组 )及同期单胎伴胎膜早破 6 1例 (对照组 ) ,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期待疗法的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双胎妊娠时胎膜早破... 目的 :探讨双胎伴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胎伴胎膜早破 36例 (研究组 )及同期单胎伴胎膜早破 6 1例 (对照组 ) ,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期待疗法的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双胎妊娠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 31.5 % ,单胎妊娠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 11.7% (P<0 .0 5 ) ;双胎妊娠伴胎膜早破时早产发生率为75 .0 % ,单胎妊娠伴胎膜早破时早产的发生率为 11.5 % (P<0 .0 0 1) ,双胎妊娠伴胎膜早破时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新生儿硬肿症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单胎妊娠伴胎膜早破 (P<0 .0 0 1)。结论 :双胎妊娠容易发生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窒息等 ,双胎妊娠伴胎膜早破时期待疗法意义不大 ,双胎妊娠时应尽量避免胎膜早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胎膜早破 早产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7
作者 朱薏 路妍妍 田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46-2048,共3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自我院未足月单胎胎膜早破产妇326例作为研究组;选自我院足月单胎胎膜早破3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孕产妇和新生资料。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自我院未足月单胎胎膜早破产妇326例作为研究组;选自我院足月单胎胎膜早破3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孕产妇和新生资料。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宫发育异常、瘢痕子宫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生殖道感染率和胎位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殖道感染和胎位异常为影响单胎未足月胎盘早破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和胎位异常为影响单胎未足月胎盘早破独立危险因素,单胎未足月胎盘早破新生儿结局不良,新生儿窒息和肺炎发生率高,且体重轻,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新生儿结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患者HBD-2、NF-κB p56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颜露春 严兆华 +2 位作者 庞天云 李小林 曾三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1-1284,1287,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胎盘、胎膜中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defensins-2,HBD-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p56,NF-κB p56)水平相关性,以及与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的关系,初步探讨 HBD-2、NF-κ...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胎盘、胎膜中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defensins-2,HBD-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p56,NF-κB p56)水平相关性,以及与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的关系,初步探讨 HBD-2、NF-κB p56在PROM的作用,为临床诊治PROM提供新的思路.方法:PROM组:妊娠37~42周35例,34~36+6周35例,28~33+6周25例;与胎膜早破组孕周、例数相对应的95例非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根据胎膜病理诊断结果,在PROM组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组与非HCA组,采用ELISA两步法测定外周血HBD-2、NF-κB p56,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胎盘,胎膜HBD-2、NF-κB p56的mRNA表达,比较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HCA组与非HCA组在不同孕周孕妇血清,胎盘,胎膜HBD-2、NF-κB p56测定结果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妊娠37~42周:PROM组孕妇入院血清,分娩结束血清,胎盘,胎膜HBD-2、NF-κB p56 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妊娠34~36周+6 和妊娠28~33周+6:PROM组孕妇入院血清,分娩结束血清,胎盘,胎膜HBD-2、NF-κB p56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PROM组分娩结束血清HBD-2、NF-κB p56的表达高于入院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HCA组孕妇分娩结束血清,胎盘,胎膜中HBD-2、NF-κB p56的表达与非HC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入院血清HBD-2、NF-κB p5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妊娠37~42周:入院血清,分娩结束血清,胎盘,胎膜表达HBD-2、NF-κB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同一组织中HBD-2与NF-κB p56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5) 妊娠34~36周+6和妊娠28~33周+6:入院血清HBD-2,分娩结束血清HBD-2呈正相关r=0.82(P<0.01),入院血清HBD-2,分娩结束血清HBD-2均与胎盘HBD-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6、0.65(P<0.01),入院血清HBD-2,分娩结束血清HBD-2与胎膜HBD-2呈正相关关系r=0.69、0.72(P<0.01),胎盘HBD-2与胎膜HBD-2呈正相关关系r=0.79(P<0.01).NF-κB p56在各组织中的关系与HBD-2类同,同一组织中HBD-2与NF-κB p56表达成正相关关(P<0.01).结论:HBD-2与NF-κB p56的表达与早产PROM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启动宿主剧烈的免疫应答,通过介导NF-κB p56转导途径产生大量HBD-2等引起胎膜完整性受损可能是其主要的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人Β-防御素-2 核因子-ΚB p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5
9
作者 潘玲 贺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及是否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方法:收集1998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原位癌于我院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前门诊的10...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及是否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方法:收集1998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原位癌于我院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前门诊的100例无宫颈锥切术史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生育能力、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妊娠率(89.6%)与对照组(9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剖宫产率(34.7%)高于对照组(20.5%)(P<0.05),两组流产率、阴道试产成功率、产钳助产率、平均产程及各项剖宫产指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严重早产发生率(8.0%)和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10.7%)高于对照组(1.2%和2.4%)(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宫颈锥切术距术后初次妊娠时间间隔<6月组、6~12月组及≥12月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将锥切高度<10mm、10~20mm及≥20mm分成3组,流产率、早产率、早产胎膜早破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随宫颈锥切的高度递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对患者妊娠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宫颈锥切术距术后妊娠的时间间隔和锥切高度与不良围生结局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术 生育力 早产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产及胎膜早破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红瑛 李小毛 +2 位作者 林国翘 谌小卫 沈慧敏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5-286,294,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解脲支原体 (UU )在不同状态下与早产及胎膜早破 (PROM )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 2 10例孕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DNA检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孕妇血清抗UUIgM ,以两项检测结果同时阳性... 【目的】探讨宫颈解脲支原体 (UU )在不同状态下与早产及胎膜早破 (PROM )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 2 10例孕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DNA检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孕妇血清抗UUIgM ,以两项检测结果同时阳性做为宫颈UU感染的标准 ,以UUDNA阳性而血清抗UUIgM阴性做为宫颈UU的携带状态的标准 ,并结合分娩后胎膜UU培养及病理检查 ,进一步区分宫颈UU的携带状态与感染。【结果】 2 10例孕妇中宫颈分泌物UUDNA阳性10 0例 ,占 47 6 % ,宫颈分泌物UUDNA及血清抗UUIgM均为阳性者 6 2例 ,占分娩总数的 2 9 5 % ,占宫颈分泌物阳性者的6 2 % ;感染组分别与携带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 ,胎膜早破、早产、绒毛膜羊膜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差异显著(P <0 0 5 ) ,而携带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宫颈UU发生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密切相关 ;携带状态与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感染 分娩 早产 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艳 周杜娟 +1 位作者 徐雁 夏宏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141-4145,共5页
目的探讨NLR、RDW和PCT水平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宫内感染关系,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61例PPROM组,31例PROM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PCT、RDW和NLR;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PPROM组在宫内... 目的探讨NLR、RDW和PCT水平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宫内感染关系,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61例PPROM组,31例PROM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PCT、RDW和NLR;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PPROM组在宫内感染、RDW、PCT、NLR高于PROM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PCT、NLR及RDW是影响PPROM合并宫内感染危险因素,NLR相对危险度为26.027;并获得其预测回归模型。此外,NLR与RDW、PCT呈正相关;(3)ROC曲线显示,NLR预测PPROM合并宫内感染危险因子界点值为3.588,曲线下面积为0.988,约登指数为0.762;(4)破膜时间与PPROM是否合并宫内感染无相关性。结论 NLR超过界点值3.588时,可增加PPROM合并宫内感染早期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rom 宫内感染 预测 PCT NLR RD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4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倩 张风格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50-753,共4页
目的:分析宫内感染的病因、监测手段、治疗、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发生宫内感染的459例病例。结果:宫内感染发生率3.8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早产性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胎粪污染、产程时限... 目的:分析宫内感染的病因、监测手段、治疗、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发生宫内感染的459例病例。结果:宫内感染发生率3.8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早产性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胎粪污染、产程时限等可能有相关性;新生儿感染发生率随孕周增加显著下降(P=0.0002)。结论:在围生保健和分娩过程中加强管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宫内感染以改善母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感染 早产 胎膜早破 临床分析 围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胎膜早破95例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磊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相关构成因素及不同孕周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5例PPROM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孕周2833^(+6)周)和对照组(孕周3436^(+6)周),分析其相关构成因素、分娩方...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相关构成因素及不同孕周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5例PPROM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孕周2833^(+6)周)和对照组(孕周3436^(+6)周),分析其相关构成因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生殖道感染是PPROM的最主要构成因素,占33.68%。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感染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期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是PPROM最主要的构成因素,对妊娠不足34周的PPROM患者采取积极保胎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以延长其孕周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孕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及其受体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病中的相关研究
14
作者 王寒冰 尹楠林 +1 位作者 袁雨 漆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及其特异性受体WSX-1/TCCR诱导人胎膜组织产生炎性效应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1)将手术室收集到的胎膜组织分为正常足月组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将培养的胎膜组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I... 目的:探讨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及其特异性受体WSX-1/TCCR诱导人胎膜组织产生炎性效应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1)将手术室收集到的胎膜组织分为正常足月组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将培养的胎膜组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IL-27处理12 h组以及IL-27处理24 h组);(2)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WSX-1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和正常足月孕妇胎膜组织中的表达;(3)培养原代人胎膜组织,鉴定其是否存活;(4)IL-27处理培养的胎膜组织,提取处理的人胎膜组织蛋白,用荧光定量PCR和明胶酶谱检测MMP2、MMP9的表达。结果:(1)IL-27特异性受体WSX-1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孕妇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孕妇(P=0.0149);(2)成功培养原代人胎膜组织;(3)人重组IL-27蛋白刺激胎膜组织后MMP2、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IL-27可诱导人胎膜组织产生炎性效应,增强MMP2和MMP9的表达,参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 胎膜组织 白介素-27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胎膜早破106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高丽萍 隋灿烂 周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00-702,704,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母儿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2^+6周、33-34^+6周、35-36^+6周3组作分析比较。结果:胎位不正(臀位和...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母儿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2^+6周、33-34^+6周、35-36^+6周3组作分析比较。结果:胎位不正(臀位和横位)、多胎、早产流产史、妊高征占据PPROM病因的前4位。不同孕周的3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新生儿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产并胎膜早破是新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提高早产并胎膜早破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分娩 早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2例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环境菌群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邓芯茹 石晛 +2 位作者 刘丽 钟晓翠 董晓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环境菌群的分布及改变,以期为感染引起的胎膜早破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排除其他相关并发症,对其破膜时阴道微环境菌群及妊娠结局进行...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环境菌群的分布及改变,以期为感染引起的胎膜早破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排除其他相关并发症,对其破膜时阴道微环境菌群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入选302例胎膜早破孕妇,其中PPROM167例,PROM135例;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以G+大杆菌为主,同时合并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和其他细菌感染较多。PPROM组阴道分泌物优势菌为非G+大杆菌,UU阳性率及其他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PROM组(P<0.05)。阴道优势菌变化对菌群改变无明显影响(P>0.05),阴道菌群变化对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无明显影响(P>0.05)。阴道优势菌为非G+大杆菌组及菌群抑制时,新生儿出生后24 h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升高;阴道优势菌为非G+大杆菌同时伴有UU及其他病原菌阳性,可引起新生儿出生后24 h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升高;阴道微生态菌群抑制伴有UU阳性,可引起新生儿出生后24 h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升高(P<0.05)。结论:阴道菌群为非G+大杆菌同时合并UU及其他菌感染是PPROM的高危因素。阴道优势菌改变对其他菌群变化无明显影响,但阴道微生态优势菌改变、支原体及其他病原菌感染可引起新生儿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阴道微生态 早产 新生儿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时间对<34周早产儿早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素娥 陈春 +2 位作者 陈思齐 林彦青 杨传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76-1981,共6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时间对早产儿早期结局的影响,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前咨询、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9年出生胎龄<34周的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儿528例,对其早期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破膜孕周<28周时,胎膜早破时间≥...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时间对早产儿早期结局的影响,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前咨询、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9年出生胎龄<34周的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儿528例,对其早期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破膜孕周<28周时,胎膜早破时间≥7 d可降低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脑室内出血(≥3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严重并发症的总体发病率,≥3 d可降低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P<0.05);破膜孕周28~34周时,不同胎膜早破时间组早产儿早期结局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胎龄小是院内死亡、早发型败血症、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0.229、0.705、0.499,95%CI分别为0.092~0.570、0.617~0.805、0.432~0.576),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是早发型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35,95%CI:1.797~8.181)。结论延长胎膜早破时间可延长孕周、改善<34周早产儿的早期结局,但需注意有无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建议破膜孕周<28周者延长胎膜早破时间≥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时间 结局 早发型败血症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羊膜腔封闭的医用黏合剂的体外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翠华 漆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4-88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3种医用组织黏合剂对胎膜组织块的毒性效应,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membranes,PPROM)行羊膜腔封闭治疗时黏合剂的选择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s,CA)胶组、胶纤维蛋白... 目的:通过研究3种医用组织黏合剂对胎膜组织块的毒性效应,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membranes,PPROM)行羊膜腔封闭治疗时黏合剂的选择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s,CA)胶组、胶纤维蛋白胶(Fibrin sealant,FS)组、胶原蛋白(Coll组)分别作用于胎膜组织,设立空白对照(Con组)。培养24 h后,胎膜小片固定、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块结构变化,TUNEL染色技术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定量检测调节凋亡的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1)HE染色显示CA组羊膜上皮层连续性被破坏,其余3组羊膜上皮层完整。(2)TUNEL染色提示CA组(51.0±1.8)%与Con组(12.1±0.8)%、FS组(16.0±0.8)%、Coll组(13.0±1.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S组与Coll组、Co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组与Con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CA组、FS组、Coll组以及Con组Bax蛋白相对灰度值依次为(1.294±0.029)、(0.421±0.023)、(0.479±0.024)、(0.287±0.017),CA组、FS组、Coll组以及Con组各组之间相比,Bax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的相对灰度值依次为(0.350±0.034)、(0.406±0.269)、(0.433±0.020)、(0.493±0.027),CA组与FS组、Coll组以及Con组相比,Bcl-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组、Coll组与Co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组与Coll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目前的CA胶尚不适用于羊膜腔封闭治疗。(2)FS和胶原蛋白对胎膜的毒性较小,从安全性方面考虑,是目前用于羊膜腔封闭较为合适的医用组织黏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医源性胎膜早破 羊膜腔封闭 组织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3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表达及其影响羊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路路 尹楠林 +1 位作者 刘政 漆洪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Smad3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胎膜中的表达情况,Smad3对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例PPROM孕妇(PPROM组)和15例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的胎膜组织,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比... 目的:探讨Smad3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胎膜中的表达情况,Smad3对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例PPROM孕妇(PPROM组)和15例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的胎膜组织,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比较胎膜组织中的Smad3和磷酸化Smad3(p-Smad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Smad3在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免疫荧光法检测p-Smad3在人羊膜上皮细胞系(WISH)中的表达及定位WISH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经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及SIS3抑制剂组;Smad3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SIS3处理WISH细胞后,利用Edu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p-Smad3/Smad3在PPROM组的蛋白相对表达量(1.248±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0.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胎膜组织中p-Smad3主要表达于羊膜上皮细胞和绒毛膜滋养细胞,且在WISH细胞中p-Smad3主要表达于细胞核;③SIS3抑制剂组WISH细胞的增殖能力[(39.094±5.142)%]明显低于对照组[(58.249±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IS3抑制剂组细胞凋亡水平[(9.623±1.645)%]相较于对照组[(5.080±0.276)%]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Smad3水平的降低分别导致cleaved caspase-3蛋白(0.629±0.038 vs 1.084±0.057)和BAX蛋白(0.856±0.052 vs 1.387±0.079)上调,以及BCL-2蛋白下调(0.997±0.048 vs 0.736±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mad3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通过抑制羊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而参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下调BCL-2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 未足月胎膜早破 羊膜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胎盘中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核因子-κB通路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莎莎 赵云 +2 位作者 李晓旭 张仙 陈菲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 探究并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胎盘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PROM患者90例,按照是否合并宫内感染将患者分... 目的 探究并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胎盘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PROM患者90例,按照是否合并宫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组(58例),另选同期正常分娩孕妇50名作为对照组。对感染组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收集PPROM患者临近破膜处胎盘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胎盘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LR4/MyD88/NF-κB通路对于PPROM并发宫内感染的诊断效能,并对影响PPROM并发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检出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占46.2%,革兰阴性菌33株,占42.3%,真菌9株,占11.5%。与对照组相比,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患者胎盘组织中TLR4、MyD88和NF-κB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感染组患者TLR4、MyD88和NF-κB的mRNA水平和蛋白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结果发现,当TLR4 mRNA水平表达高于13.8、MyD88 mRNA水平表达高于24.0、NF-κB mRNA水平表达高于26.6时,诊断PPROM并发宫内感染有较高的效能(P<0.05)。PPROM并发宫内感染与患者的破膜孕周和阴道检查次数有关(P<0.05),而与破膜后待产时间、流产史和引产史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R4/MyD88/NF-κB通路异常高表达、破膜孕周越小、阴道检查次数越多,并发宫内感染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 PPROM并发宫内感染孕妇胎盘中TLR4/MyD88/NF-κB表达显著升高,破膜孕周低于33周、阴道检查次数多于5次及TLR4/MyD88/NF-κB通路异常活化与PPROM并发宫内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宫内感染 胎盘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