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9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ittleness evaluation of gas-bearing coal based on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on model and energy evolution mechanism
1
作者 XUE Yi WANG Lin-chao +5 位作者 LIU Yong RANJITH P G CAO Zheng-zheng SHI Xu-yang GAO Feng KONG Hai-l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566-581,共16页
Accurate assessment of coal brittleness is crucial in the design of coal seam drilling and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operations.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brittleness of gas-bearing coal based on a ... Accurate assessment of coal brittleness is crucial in the design of coal seam drilling and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operations.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brittleness of gas-bearing coal based on 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and energy evolution mechanisms.Initially,integrating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stress and the Hoek-Brown criterion,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gas-bearing coal is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through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under different gas pressures to verify its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Subsequently,employing energy evolution mechanism,two energy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elastic energy proportion and dissipated energy proportion)are analyzed.Based on the damage stress thresholds,the damag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 bearing coal were explored.Finally,by integrating energy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with damage parameters,a novel brittleness index is propos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theoretical curves derived from the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closely align with the test curves,accurately reflecting the stress−strain characteristics of gas-bearing coal and revealing the stress drop and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in the post-peak stage.The shape parameter and scale parameter represent the brittleness and macroscopic strength of the coal,respectively.As gas pressure increases from 1 to 5 MPa,the shape parameter and the scale parameter decrease by 22.18%and 60.45%,respectively,indicating a reduction in both brittleness and strength of the coal.Parameters such as maximum damage rate and peak elastic energy storage limit positively correlate with coal brittleness.The brittleness index effectively captures the brittle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als a decrease in brittleness and an increase in sensitivity to plastic deformation under higher gas pressur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pressure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energy evolution mechanism brittleness evaluation gas bearing co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yield-to-tensile strength ratio(Y/T) on failure assessment of defect-free and corroded X70 steel pipeline 被引量:1
2
作者 章顺虎 赵德文 王晓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460-465,共6页
The effect of yield-to-tensile strength ratio(Y/T) on failure pressure of X70 pipeline without and with corrosion defects was investigated.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materials was characterized by a power-law harde... The effect of yield-to-tensile strength ratio(Y/T) on failure pressure of X70 pipeline without and with corrosion defects was investigated.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materials was characterized by a power-law hardening curve.Two formulas to estimate the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 n for a special Y/T were obtained by least squared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Y/T on n was analyzed.As an application of n-Y/T expression,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burst pressure for X70 pipeline without and with corrosion defects were also obtain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urst pressure of defect-free X70 pipe without corrosion defects is a function of the Y/T,pipe geometry t0/D0 and engineering tensile strength,and increases as Y/T or t0/D0 increases; whilst the burst pressure of corroded X70 pip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efect depths,d/t.Comparison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analytical solutions closely matc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eld-to-tensile strength ratio X70 steel pipeline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 burst pressure engineering tensil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system with tilting-pad journal bearing of elastic and damped pivots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思涌 肖忠会 +1 位作者 闫志勇 陈朱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In view of an entire dynamic model of tilting-pad journal bearing(TPJB) in which the pads swing and vibrate along geometric direction of preload, a TPJB of elastic and damped pivots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Vibr... In view of an entire dynamic model of tilting-pad journal bearing(TPJB) in which the pads swing and vibrate along geometric direction of preload, a TPJB of elastic and damped pivots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Vibr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rotor bending stiffness and oil supply pressure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bearing's vibration depression effect and other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rotor. The result shows that critical amplitudes can be efficaciously reduced while system's stability can be remarkably improved by this bearing. Besides, the bearing's effect of vibration depression weakens as the rotor bending stiffness increases, but heightens it as the oil supply pressure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ting-pad journal bearing of elastic and damped pivots elastic shims damping stiffness oil supply pres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一回路承压管道高周热疲劳分析探讨
4
作者 赵万祥 徐成杰 +5 位作者 陈明亚 林磊 余伟炜 彭群家 马官兵 韩姚磊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5,共8页
针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承压管道在长寿期运行中易发生高周热疲劳问题,采用数值仿真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在5×10^(-3)Hz入口温度波动频率下,焊缝附近温度变化明显;而在2×10^(-2)Hz高频波... 针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承压管道在长寿期运行中易发生高周热疲劳问题,采用数值仿真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在5×10^(-3)Hz入口温度波动频率下,焊缝附近温度变化明显;而在2×10^(-2)Hz高频波动下,温度变化被显著衰减,内壁面温度衰减率可达82.7%。研究开发了TECMAN疲劳管理分析软件,该软件能有效监测到管道内流体的热分层和热冲击现象,并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研究可为核电厂一回路承压管道的热疲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助于保障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管道 高周疲劳 振荡频率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不排水计算理论与方法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二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共29页
饱和土不排水强度及变形计算是岩土工程中颇具难度的复杂课题,至今业内对其多方面的问题仍存争议。结合笔者多年的相关学习研究,对此课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究。首先讨论了饱和土不排水计算的总应力法与有效应力法及各自的局限,并从... 饱和土不排水强度及变形计算是岩土工程中颇具难度的复杂课题,至今业内对其多方面的问题仍存争议。结合笔者多年的相关学习研究,对此课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究。首先讨论了饱和土不排水计算的总应力法与有效应力法及各自的局限,并从有限元基本方程阐述了孔隙水压的处理,指出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均应注意区分两类孔隙水压和两种总应力,即“土水分算”。随后,审视了Skempton-Henkel超静水压计算公式对不同应力路径的计算准确性,将它与MC强度准则相结合构建了饱和土不排水强度模型,对等向固结与不等向固结下饱和土不排水强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可为实际工程计算中强度参数选取提供参考。建议实际不排水计算采用广义Tresca强度准则,针对采用MC强度准则按有效应力法进行不排水计算会有较大误差的问题,除指出应直接输入不排水强度外,还给出一种采用等代强度参数的处理方法。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剖析了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CU指标)的缺陷,指出仅当土中总应力路径与测定CU指标的试验中相同时,用此指标直接计算才能给出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对地基承载力问题直接用此指标计算会给出严重偏危险的结果。还对基坑工程中主动、被动土水压力采用CU指标并土水合算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了合理计算方法及相应公式;对发生不排水极限土压时的滑移面倾角这一业内多人深感困惑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饱和地基承载力及短期沉降计算,剖析了业内现行方法的问题,在深入解读有关因素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给出新的计算方法。所给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较准确统一计算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的承载力,能更好保证设计的安全经济;所给沉降计算新方法能较准确计算饱和地基的短期沉降,对地基的排水沉降也可望取得较好结果,值得进一步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土 不排水强度 超静水压 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地基承载力 地基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管道非全周向裂纹涡流检测研究
6
作者 王海波 蔡佳宝 侯哲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39,共4页
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结构,裂纹是其常见缺陷,如何简单、快速检测出裂纹参数非常重要,涡流检测是一种清洁、环保和快速的检测方法。结合压力管道的特点,分析了其裂纹检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非全周向裂纹模... 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结构,裂纹是其常见缺陷,如何简单、快速检测出裂纹参数非常重要,涡流检测是一种清洁、环保和快速的检测方法。结合压力管道的特点,分析了其裂纹检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非全周向裂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压力管道周向不同裂纹长度和不同裂纹深度条件下的远场涡流检测信号特点,与实验结果对比,在误差范围内,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方法的合理性,为涡流检测压力管道非全周向裂纹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道 非全周向 裂纹 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油气管道沉积物检测应用研究
7
作者 亢春 曹兴滨 +4 位作者 朱丽丽 王一帆 马孝亮 刘宗胜 邓帮辉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对管道输送效率和设备安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检测诊断和合理管控清除可以确保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分析探讨了几种管道内部沉积物检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对管道输送效率和设备安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检测诊断和合理管控清除可以确保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分析探讨了几种管道内部沉积物检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两段在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实际应用情况,其中一段曾出现过卡堵事故。检测结果显示,针对前期出现卡堵事故的输气管道,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给出的管道内部沉积物位置与前期清管器卡堵位置基本一致,沉积物体积估算结果与后期除盐溶解液中的盐结晶体积相差仅2m^(3),另一段管道内部较为洁净,沉积物较少。综上所述,压力脉冲检测技术对于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检测评价效果良好,能够准确获取沉积物的体积、厚度和位置分布等关键信息,可为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有效清除及安全运行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冲 检测技术 油气管道 沉积物检测 现场应用 检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板间距对旋梯式消能装置消能效率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雪兰 李永业 +2 位作者 马国力 成宇婷 吴志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29,136,共7页
有压管道输水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供水方式之一,而管道内过剩的水头通常会对管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旋梯式消能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压力管道内的消能装置,其能够有效消减输水过程中的过剩水头。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有压管道输水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供水方式之一,而管道内过剩的水头通常会对管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旋梯式消能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压力管道内的消能装置,其能够有效消减输水过程中的过剩水头。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不同梯板间距条件下的速度、压力、流线分布等流场特性及消能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装置中的十字板结构和梯板对水流的扰动使其产生强烈湍动、混掺和内部剪切作用,并在其后产生明显的尾流,管道沿程总体压力降低表明消能效果显著,沿消能装置前、中、后,流场总体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梯板间距主要通过改变各梯板处的流速分布和消能装置总长影响各梯板处水流的湍动程度和流程总长度,从而影响消能效率。各间距条件下,局部水头损失引起的消能效率均随流量增大而增大,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消能效率随梯板间距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但均在梯板间距为8倍梯板厚度时呈现极大值。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梯板间距与消能效率的相关性,为该消能装置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道 旋梯消能 板间距 消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网压力对火排燃烧器燃烧及排放特性影响
9
作者 李洪涛 宋佳佳 +3 位作者 张佳琦 纪运广 席亚宾 MANFRED Wirsum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00-2807,共8页
壁挂炉供热是北方农村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供气管网压力波动,壁挂炉易于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甚至发生CO中毒事故。为揭示管网压力变动下燃气壁挂炉内温度场及燃烧产物的变化规律,以火排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 壁挂炉供热是北方农村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供气管网压力波动,壁挂炉易于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甚至发生CO中毒事故。为揭示管网压力变动下燃气壁挂炉内温度场及燃烧产物的变化规律,以火排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排燃烧器在不同管道压力下引射装置出口处燃气组分的分布、燃烧室内温度、燃烧室出口烟气中CO及NO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火排出口处甲烷浓度随之上升,甲烷浓度不均匀性增强;(2)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燃烧室出口处CO质量浓度逐渐增加,燃气入口压力为500 Pa时,CO质量浓度达到25.2 mg/m^(3),高于人体CO中毒事故限值23 mg/m^(3);燃烧室出口处NO质量浓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500 Pa时达到峰值为18.99 mg/m^(3);(3)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燃烧室内最高温度先增加后减小,在500 Pa时温度最低为1840 K,燃烧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热量少;可见,管网压力变小使壁挂炉燃烧的不稳定性增加且CO浓度也显著变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燃气壁挂炉生产厂家在增强设备安全性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学 火排燃烧器 压力变动 燃烧特性 烟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调节系统管路设计与分析
10
作者 谢强 杨毅晟 裴海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为满足我国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等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需求,突破飞行器研制中气动精细设计等关键复杂气动问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建成一座流场品质好,综合试验能力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满... 为满足我国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等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需求,突破飞行器研制中气动精细设计等关键复杂气动问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建成一座流场品质好,综合试验能力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满足该风洞增压和负压工况及气流压力稳定的高精度要求,压力调节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NX软件建立调压系统管路三维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管路壁厚,完成开孔及虾米弯管补强设计。采用ABAQUS软件分3种工况对管路进行计算校核,验证管路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大型套筒式调压阀结构设计,解决了阀门支撑机构及密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压力调节系统 管路设计 调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循环承载特性
11
作者 张浦阳 冯嘉成 +1 位作者 乐丛欢 丁红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5,共13页
为研究海上风机基础在周期性循环荷载下的承载特性,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和加载方向,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筒导管架基础在饱和砂土中的单调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载角度对多筒导管... 为研究海上风机基础在周期性循环荷载下的承载特性,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和加载方向,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筒导管架基础在饱和砂土中的单调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载角度对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单调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基础的累积变形增长速率逐渐减缓,幅值比越大,循环累积转角越大,其中三筒导管架基础的累积转角略高于四筒导管架基础。此外,长周期循环荷载使基础卸载刚度最终趋于稳定,并维持在第1次循环后卸载刚度值的1.5~2倍。三筒和四筒导管架基础的塑性区主要集中在筒裙前侧顶部和端部,呈现楔形和勺型破坏模式,而筒底未形成贯通式破坏面。水平与弯矩加载作用下,基础的旋转中心位于筒基与泥面交界处,土压力集中分布在受压筒附近,后侧土体扰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多筒导管架基础 极限承载力 循环荷载 卸载刚度 累积转角 塑性变形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气润滑的TPS高速球轴承腔温升研究
12
作者 尚春民 关欣雨 +1 位作者 邱李杰 张心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8-273,279,共7页
针对涡轮动力模拟器(TPS)系统中主轴轴承在油气润滑的条件下转速升高温升加剧的问题,以主轴角接触球轴承腔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旋因素下进行摩擦力矩热功率的数值计算。采用Eulerian多相流模型进行轴承腔温度场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测得的... 针对涡轮动力模拟器(TPS)系统中主轴轴承在油气润滑的条件下转速升高温升加剧的问题,以主轴角接触球轴承腔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旋因素下进行摩擦力矩热功率的数值计算。采用Eulerian多相流模型进行轴承腔温度场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供气压力的增大轴承腔温度降低,但持续增大供气压力会导致轴承腔温度不稳定,因此TPS系统最佳供气压力在(0.3~0.4)MPa之间;在入口倾角的作用下,内滚道壁面温度变化稳定,内外滚道最高温度差达到10℃以上;随转速升高,轴承腔内最高温度位置越接近润滑点,油气两相流降温程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润滑 TPS 角接触球轴承 温度场 仿真 供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Jaya算法的规模化自压管网优化设计
13
作者 陈新明 陈嘉诚 杨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2-739,共8页
为了解决遗传算法(GA)在解决规模化自压管网管径优化中所面临的参数较多导致算法实现困难,以及收敛条件不确定等问题,引入Jaya算法解决管径优化组合问题,并改进了原始算法,使改进后的Jaya算法适用于整数编码的变量优化.在以管网造价为... 为了解决遗传算法(GA)在解决规模化自压管网管径优化中所面临的参数较多导致算法实现困难,以及收敛条件不确定等问题,引入Jaya算法解决管径优化组合问题,并改进了原始算法,使改进后的Jaya算法适用于整数编码的变量优化.在以管网造价为目标函数、标准管径为决策变量,满足自压灌溉水量、水压、流速等约束条件的树状灌溉管网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Jaya算法优化管径;用模拟退火罚函数法处理约束条件,将模拟退火的良好局部寻优能力和Jaya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管网投资更小、可靠性更高.实例表明:优化结果与经济流速法和遗传算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管网投资分别减少了34.8%和10.3%,管段水头利用率由19.51%提高到了73.07%,路径水头利用率从21.22%提高到了66.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自压管网 管径优化 模拟退火 Jaya算法 组合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热力管道泄漏过程压力脉动机理研究
14
作者 张林华 王国荣 +3 位作者 刘强 于明 杨洪斌 宋永兴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2-1760,共9页
为研究埋地热力管道泄漏的影响因素及信号特征,通过热力管道泄漏数值模拟和搭建热力管道泄漏试验系统,分析管内压力、泄漏孔径等参数对管道泄漏压力脉动信号的影响及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孔径增大,泄漏孔内最大流速增大,最大流速为45... 为研究埋地热力管道泄漏的影响因素及信号特征,通过热力管道泄漏数值模拟和搭建热力管道泄漏试验系统,分析管内压力、泄漏孔径等参数对管道泄漏压力脉动信号的影响及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孔径增大,泄漏孔内最大流速增大,最大流速为45.2 m/s。流体流速由中心沿径向逐渐减小,最小流速为21.2 m/s。泄漏孔与管道连接入口处的湍流流动增强。随着泄漏孔径增大,最低点压力逐渐降低,低压区域面积增大,随着泄漏孔径增大,未泄漏工况压力脉动信号的特征频率为88.30Hz,1 mm泄漏工况压力脉动信号的特征频率为100.02 Hz,3 mm泄漏工况压力脉动信号的特征频率为97.68 Hz。随着管道压力增大,管道压力为0.6 MPa时的特征频率为97.68 Hz,管道压力为0.8 MPa时的特征频率为329.77 Hz,幅值相较于0.6 MPa泄漏工况增大0.3722 MPa,管道压力为1.0 MPa时的特征频率为365.71 Hz,其幅值相较于0.6 MPa泄漏工况增大0.358MPa,其特征频率增大,对应的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埋地热力管道 泄漏 压力脉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升可缩式GFRP管混凝土组合支柱承载力试验研究
15
作者 王军 武兆龙 +1 位作者 王港 吕顺章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0-62,共13页
针对高地应力沿空巷道巷旁支护难题,提出了顶升可缩式GFRP(玻璃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柱结构,开展了不同上节管、径厚比、让压量下GFRP管混凝土组合支柱的室内轴压承载试验,系统分析了上节管材质、管径及让压结构对支柱承载性能的影响机制,... 针对高地应力沿空巷道巷旁支护难题,提出了顶升可缩式GFRP(玻璃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柱结构,开展了不同上节管、径厚比、让压量下GFRP管混凝土组合支柱的室内轴压承载试验,系统分析了上节管材质、管径及让压结构对支柱承载性能的影响机制,组合支柱结构单位重量小,材料成本低,耐腐蚀性强,依据各支柱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及破坏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别支柱的承载力与可缩性能。试验表明:顶升可缩式GFRP管混凝土组合支柱具备“增阻让压”性能,让压结构与核心混凝土耦合作用良好;GFRP管规格为ø220 mm×10 mm、ø270 mm×10 mm和ø320 mm×10 mm的相同长径比组合支柱,极限承载力为2180~3310 kN,极限可缩量为171~235 mm,达到让压结构初始高度(260 mm)的66%~90%,极限承载力与可缩量随GFRP管径增大而增加;为优化组合支柱受力结构,上节管材料选用钢管,GC−1、GC−2支柱极限承载力分别为2790 kN、2830 kN,极限可缩量分别为190 mm、195 mm,可缩式GFRP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柱的承载性能及破坏特征较可缩式GFRP管混凝土组合支柱更优,组合支柱承载性能随钢管壁厚的增加而提高。基于支柱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组合支柱协同承载机理并确定了不同类别组合支柱的极限破坏点,由此推导了顶升可缩式GFRP管混凝土组合支柱和可缩式GFRP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预测组合支柱巷用承载力,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巷道 玻璃钢管混凝土 组合支柱 让压结构 轴压承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模的耐压结构超差矫正评估方法研究
16
作者 陈沙古 谢晓忠 +1 位作者 吴智睿 刘成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在大型耐压结构建造过程中,超差问题难以避免,而超差矫正及其安全评估一直是行业内的工程难题。以常见的耐压结构合拢端口超差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矫正措施和评估方法研究。根据矫正工装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矫正力的间接测量方法,可... 在大型耐压结构建造过程中,超差问题难以避免,而超差矫正及其安全评估一直是行业内的工程难题。以常见的耐压结构合拢端口超差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矫正措施和评估方法研究。根据矫正工装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矫正力的间接测量方法,可为矫正引起的结构内应力计算提供载荷条件。基于合拢端口的柔性-刚性连接假设,构建了一种用于局部结构矫正内应力和整体结构极限承载能力仿真计算的共模方法。采用该共模方法对舱段结构板壁差超差矫正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了局部矫正内应力对舱段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板壁差超差引起的矫正内应力对舱段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当超差情况较为严重,矫正引起的内应力水平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时,超差矫正对舱段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则较大,会对耐压结构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结构 超差矫正 矫正力 共模策略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砾黏土地层钢筋笼扩大头锚杆承载特性研究
17
作者 张信贵 田应志 +2 位作者 韩伟 张懿丹 潘政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2,共11页
为了研究钢筋笼扩大头锚杆在含砾黏土地层的承载性能,根据6根不同扩大头尺寸、扩大头长度和总长度的锚杆现场破坏试验确定抗拔力极限值的计算方法;根据破坏试验设计工程项目钢筋笼扩大头抗浮锚杆尺寸,进行6根相同设计参数的钢筋笼扩大... 为了研究钢筋笼扩大头锚杆在含砾黏土地层的承载性能,根据6根不同扩大头尺寸、扩大头长度和总长度的锚杆现场破坏试验确定抗拔力极限值的计算方法;根据破坏试验设计工程项目钢筋笼扩大头抗浮锚杆尺寸,进行6根相同设计参数的钢筋笼扩大头抗浮锚杆验收试验;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荷载-位移曲线和抗拔力极限值双元参数拟合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钢筋笼扩大头锚杆荷载传递规律、荷载分担比,分析其失效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等直径锚杆,钢筋笼扩大头锚杆承载力、变形控制能力提升显著,含砾黏土地层非预应力钢筋笼扩大头锚杆侧压力系数ξ取0.8Ka(Ka为扩大头锚杆前端土体主动土压力系数)较为合理;含砾黏土地层钢筋笼扩大头锚杆塑性变形占比较大,拉拔荷载达到0.6倍抗拔力极限值时,锚杆塑性位移占总位移比值达到49.81%~55.01%;普通段侧摩阻力、扩大头端阻力、扩大段侧摩阻力分别占锚杆极限承载力的44.2%、12.2%、43.6%;扩大头锚杆侧摩阻力沿深度方向整体呈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锚杆顶部和扩大头顶部土体最早出现塑性区,随着荷载增大,塑性区沿轴向不断发展直至贯通,锚杆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笼扩大头锚杆 含砾黏土 承载特性 侧压力系数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露地3个栽培桃品种枝条承压力试验探究
18
作者 赵凡 李媛蓉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6-48,共3页
选用拉萨露地11年树龄的栽培桃为试验对象,3个品种为‘沙红’‘曙光’‘9-37’,分别对它们枝龄1~5年生的枝条进行1 cm圆柱体截取,晾干自由水,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机”分别进行平压(站立)和竖压(放倒)的承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每立... 选用拉萨露地11年树龄的栽培桃为试验对象,3个品种为‘沙红’‘曙光’‘9-37’,分别对它们枝龄1~5年生的枝条进行1 cm圆柱体截取,晾干自由水,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机”分别进行平压(站立)和竖压(放倒)的承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每立方毫米条件下平压时‘沙红’和‘9-37’枝龄1年生的枝条承受力最大,‘曙光’枝龄3年生的枝条承压力最大;竖压时3个品种枝条枝龄1年生的承压力最大;每立方毫米平压(站立)承受力为下降趋势,每立方毫米竖压(放倒)承受力也为下降趋势,但‘曙光’除外。结合金属材质的物体,平压承压力越小证明越无韧性,竖压压力越小证明硬度越小。因此,可以认为枝条越粗每立方毫米的韧性和硬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桃 枝条 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流关阀规律及空气阀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边少康 张小莹 +1 位作者 李刚 李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有效防护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基于波特性法对某工程建立了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型,分析了无防护措施下的关阀规律,对比了传统普通空气阀和三动式空气阀的防护效果,探讨了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对关阀水锤... 为有效防护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基于波特性法对某工程建立了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型,分析了无防护措施下的关阀规律,对比了传统普通空气阀和三动式空气阀的防护效果,探讨了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对关阀水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采取防护措施时,管道全线最低压力严重超标;采取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后,输水管道的最低压力水头保持在-2 m以上;对于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应首先考虑减轻管道的负压;采用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可以对输水管道和阀前的负压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输水管道 水锤压力 空气阀 关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对动静压径向轴承时变热流体润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苗新明 郭红 +1 位作者 寇清硕 杨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57,共9页
综合流体力学、热力学、转子动力学等理论,建立冲击载荷作用下动静压轴承热流体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和欧拉法等计算并分析冲击载荷对轴承热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静压轴承受到冲击后承载力等参数呈现正弦变化趋势,轴心轨迹为... 综合流体力学、热力学、转子动力学等理论,建立冲击载荷作用下动静压轴承热流体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和欧拉法等计算并分析冲击载荷对轴承热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静压轴承受到冲击后承载力等参数呈现正弦变化趋势,轴心轨迹为闭合曲线;方向相反、幅值相等的冲击载荷使得动静压轴承承载力和轴心轨迹呈现对称变化趋势,冲击幅值每提高120 N,水平承载力变化峰值增加33.0%~47.0%,竖直承载力变化峰值提升1.9%~2.3%;冲击载荷及轴承结构参数对最小油膜厚度影响显著,冲击幅值每增加120 N,最小油膜厚度变化约0.3μm;计入温度场分布动静压轴承特性参数与等温模型相比,最大油膜压力值降低2%,最小油膜厚度降低7%,轴心轨迹变化趋势一致,但初始位置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压轴承 温度场 压力场 冲击载荷 轴心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