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压敏性研究
1
作者 李宁 谷利敏 +3 位作者 高士帅 刘婧伊 张代晖 许玉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以磺化木质素黄原酸酯(lignin-CTA)为链转移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并将得到的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lignin-g-PMMA)接枝共聚物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进行扩链... 以磺化木质素黄原酸酯(lignin-CTA)为链转移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并将得到的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lignin-g-PMMA)接枝共聚物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进行扩链反应,合成一种具有压敏性能的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lignin-g-PMMA-b-PLMA),并探究了其对豆粕胶黏剂初黏性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均证实了LMA与lignin-g-PMMA反应形成了嵌段共聚物,所得lignin-g-PMMA-b-PLMA的红外光谱图在1729 cm^(-1)处有MMA中酯基的振动吸收峰,2922、2853 cm^(-1)处有—CH_(2)—吸收峰,1H NMR谱图中δ3.57处有PMMA中—OCH3的氢质子峰,δ4.04处有PLMA中—O—CH_(2)—的氢质子峰;相比lignin-g-PMMA,嵌段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显著增加,平均粒径有所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PDI为2.68),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4℃,低于lignin-g-PMMA的114℃。“环形法”测试发现嵌段共聚物的最大拉力值为0.79 N,显示出一定压敏性,将其用于改性豆粕胶黏剂的饰面板贴面实验,lignin-g-PMMA-b-PLMA乳液的添加量为10%时,饰面板不会产生翘曲,说明改性后豆粕胶的初黏性有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RAFT乳液聚合 嵌段共聚物 压敏性 豆粕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引发剂的丙烯酸酯UV热熔压敏胶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卢晨晨 钱军 石一峰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3,共5页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分别以UVC、UVA-1以UVA-2为功能单体合成了3种可进行UV固化的丙烯酸酯压敏胶。考察了中压汞灯与UV-LED的辐射2种光源分别对3种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压敏胶在汞...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分别以UVC、UVA-1以UVA-2为功能单体合成了3种可进行UV固化的丙烯酸酯压敏胶。考察了中压汞灯与UV-LED的辐射2种光源分别对3种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压敏胶在汞灯的辐射下可以有效交联固化,UVA-1、UVA-2在LED灯的辐射下可以有效交联固化,在确保有效交联的前提下,3种压敏胶之间的性能差别不大。此外,多次照射对压敏胶带来的变化也不大,光引发剂在这种体系中的作用仅仅是交联作用,只要交联效果相近,性能依然取决于聚合物主体的组成与分子质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压敏胶 硫杂蒽酮 二苯甲酮 光固化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表面粘贴用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吴季鸿 钱军 石一峰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28,233,共6页
为改善压敏胶的防水粘附性能,采用甲基丙烯酰氯(MAC)与左旋多巴(L-DOPA)反应制备含有儿茶酚基团的可聚合单体DMAA,将其与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共聚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改变压敏胶在水中的浸泡时间和粘贴时间,研究了压敏胶在潮湿表... 为改善压敏胶的防水粘附性能,采用甲基丙烯酰氯(MAC)与左旋多巴(L-DOPA)反应制备含有儿茶酚基团的可聚合单体DMAA,将其与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共聚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改变压敏胶在水中的浸泡时间和粘贴时间,研究了压敏胶在潮湿表面的粘贴性能,并与市售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儿茶酚单体的引入明显提高压敏胶在潮湿表面的粘附能力和粘贴稳定性,并且胶膜与基材之间的粘贴时间越长粘附力越强,儿茶酚单体质量分数为2%的压敏胶经过24 h水中浸泡并在水下粘贴24 h后,剥离强度可达30 N/25 mm以上,性能普遍高于市售压敏胶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儿茶酚 潮湿表面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暗影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黏剂的制备
4
作者 罗丹 王志政 +1 位作者 张耘瑞 李昌诚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3,共9页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将其进行后处理制备成乳液压敏胶黏剂。采用FTIR、TEM、TG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对其粒径、黏度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引发剂(...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将其进行后处理制备成乳液压敏胶黏剂。采用FTIR、TEM、TG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对其粒径、黏度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以反应单体总质量计,下同)、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和乳液压敏胶黏剂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外加交联剂种类和用量(以聚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计,下同)、真空处理时间对乳液压敏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0.4%、搅拌转速700~800 r/min、反应温度85℃、保温时间2 h条件下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PSA-1乳液)及乳液压敏胶黏剂PSA-1的各项性能较好;以氮丙啶为外加交联剂,其用量为1.0%和1.5%时,乳液压敏胶黏剂的耐暗影性能较优异;真空处理PSA-1乳液60 min时制备的乳液压敏胶黏剂PSA-1-60同时具有较优异的黏结性能及耐暗影性能,其初黏力为25#,180°剥离强度为1.85 N/cm,测试镜面板表面无可见暗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乳液 压敏胶黏剂 表面保护膜 耐暗影 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光聚合丙烯酸酯胶的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马一鸣 钱军 石一峰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212,217,共6页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共聚体系、安息香双甲醚(BDK)及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光引发剂,分别在中压汞灯及UV-LED辐照下使单体发生光引发自由基聚合。考察了引发剂、光照能量及光强对光聚合单体转化率的...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共聚体系、安息香双甲醚(BDK)及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光引发剂,分别在中压汞灯及UV-LED辐照下使单体发生光引发自由基聚合。考察了引发剂、光照能量及光强对光聚合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向单体中添加丙烯酸酯类光敏低聚物及多官能团交联单体,进一步探究混合体系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及凝胶率的变化规律。制备了在汞灯下光照固化的UV光聚合丙烯酸酯胶,并分析组分变量所产生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光聚合,引发剂质量分数(相对于单体质量)存在最佳值,但过量可使转化率下降;在同辐射剂量下,低光强长时间照射可使转化率更高;添加低聚物后,高单体比例下的转化率较高但凝胶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聚合 光固化 单体转化率 丙烯酸酯压敏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6
作者 王琰 刘星雨 +3 位作者 刘梦洋 许盼盼 闫枫丹 李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1,共7页
为促进非食用植物油在压敏胶行业的应用和提高植物油基压敏胶的粘接强度,首先将马来酸酐通过Diels-Alder反应嫁接到脱水蓖麻油制备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DA加合物),再与环氧大豆油通过磷酸催化共聚制备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 为促进非食用植物油在压敏胶行业的应用和提高植物油基压敏胶的粘接强度,首先将马来酸酐通过Diels-Alder反应嫁接到脱水蓖麻油制备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DA加合物),再与环氧大豆油通过磷酸催化共聚制备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以180°剥离强度和环形初粘力为评价指标,优化压敏胶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脱水蓖麻油/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环氧大豆油与DA加合物质量比9∶2.5、松香酯添加量50%(以环氧大豆油质量计)、磷酸添加量8%(以环氧大豆油质量计)、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压敏胶的180°剥离强度为1.798 N/cm,环形初粘力为10.845 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表明,DA加合物和环氧大豆油在磷酸的催化下有效发生了共聚;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DA加合物的引入提高了压敏胶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综上,采用非食用的蓖麻油衍生物制备的植物油基压敏胶具有较强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蓖麻油 环氧大豆油 马来酸酐 DIELS-ALDER反应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压敏胶型狗皮膏的质量控制与初步药效学研究
7
作者 颜茹 刘雨彤 +2 位作者 薛云凤 柳嘉 王艳宏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本文旨在将传统狗皮膏提取的中药成分与现代新型制剂乳液压敏胶基质相结合,并对乳液压敏胶型狗皮膏进行质量控制、含量测定及药效学评价,验证其优良性能,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更多选择。根据2020版《中国药典》对乳液压敏胶型狗皮... 本文旨在将传统狗皮膏提取的中药成分与现代新型制剂乳液压敏胶基质相结合,并对乳液压敏胶型狗皮膏进行质量控制、含量测定及药效学评价,验证其优良性能,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更多选择。根据2020版《中国药典》对乳液压敏胶型狗皮膏的性状、黏附力、重量差异进行考察,并以桂皮醛、蛇床子素和青藤碱为考察指标,运用UPLC-MS/MS进行含量测定,最后建立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通过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关节腔液中IL-1 、MMP-13、TGF- 3个指标含量,并通过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病理形态。结果表明,乳液压敏胶型狗皮膏的质量检测符合要求,且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乳液压敏胶型狗皮膏中桂皮醛、青藤碱、蛇床子素的含量分别为(29.45±0.47)μg/g、(31.52±0.45)μg/g、(6.91±0.22)μg/g,且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在乳液压敏胶狗皮膏作用下,家兔关节腔液中IL-1β、MMP-13、TGF-β含量显著下调(P <0.01),HE染色与番红固绿染色结果表明,给药组软骨结构基本完整,潮线清晰,番红着色深,基质降解现象减缓。本研究表明,现代新型制剂乳液压敏胶狗皮膏对家兔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具有临床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压敏胶狗皮膏 膝骨关节炎 质量检测 含量测定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对有机硅压敏胶耐热性的影响
8
作者 胡英臣 钱良 +3 位作者 熊丽萍 何忠义 荆晶 蒋强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5,共8页
【目的】解决在有机硅压敏胶(SPSA)耐高温改性研究中存在的耐热性与黏结性能难以协同提升的难题。【方法】利用硅氢化反应,分别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甲酯及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分别接枝到含氢交联剂上,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改性交联剂。调控... 【目的】解决在有机硅压敏胶(SPSA)耐高温改性研究中存在的耐热性与黏结性能难以协同提升的难题。【方法】利用硅氢化反应,分别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甲酯及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分别接枝到含氢交联剂上,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改性交联剂。调控改性交联剂的添加量,系统测试SPSA的180°剥离强度、环形初黏力、内聚力及高温残胶量,分析改性对其黏结性能与耐热性的影响规律。【结果】丙烯酸酯的引入可显著提升SPSA的黏结能力,其中丙烯酸苯甲酯改性SPSA在保持高剥离强度(>3.67 N/cm)和环形初黏力(12.675 N)的同时,残胶出现的温度提升至280℃,耐热性大幅增强。【结论】实现了SPSA黏结性能与耐热性的协同优化,丙烯酸苯甲酯改性交联剂的应用为解决耐高温残胶和黏结不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拓展SPSA在高温环境下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压敏胶 丙烯酸酯 改性硅油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稀释剂对电子束(EB)固化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军翔 陈毅鹏 +1 位作者 罗静 刘仁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推进EB固化在压敏胶制造中的应用,使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和不同类型的活性稀释剂通过EB固化制备了一系列压敏胶,系统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结构和EB辐照剂量对压敏胶凝胶含量、双键转化率以及黏合性能等的影响,并与UV固化压敏胶进行对比。结... 为推进EB固化在压敏胶制造中的应用,使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和不同类型的活性稀释剂通过EB固化制备了一系列压敏胶,系统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结构和EB辐照剂量对压敏胶凝胶含量、双键转化率以及黏合性能等的影响,并与UV固化压敏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压敏胶固化完全所需的辐照剂量不同,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辐照剂量可提升压敏胶的黏合性能;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四氢糠基酯(THFA)和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的EB固化压敏胶在较低的辐照剂量(40 kGy)具有较高的双键转化率(>90%)和凝胶含量(>80%),其中HEA可与树脂形成氢键作用进而提升压敏胶的黏合性能;含柔性结构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月桂酯(LA)、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EOEOEA)压敏胶的黏合性能较低,且所需辐照剂量较高(>60 kGy);EB固化压敏胶比UV固化压敏胶表现出较好的持黏力和耐高温性能,但环形初黏力和剥离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 EB固化 活性稀释剂 黏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镍/聚苯胺导电复合压敏胶的制备及其电容传感性能
10
作者 张佳航 孟萌萌 +2 位作者 杨嘉欣 李云 张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6,共6页
使用多重溶液流延法,以链球状镍粉(C-Ni)、片状镍粉(F-Ni)和聚苯胺(PANI)为功能填料,与丙烯酸酯型压敏胶(a-PSA)相复合,制备导电压敏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重力作用,填料在导电压敏胶厚度方向上呈现非对称分布,使得复合压敏胶的电性能... 使用多重溶液流延法,以链球状镍粉(C-Ni)、片状镍粉(F-Ni)和聚苯胺(PANI)为功能填料,与丙烯酸酯型压敏胶(a-PSA)相复合,制备导电压敏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重力作用,填料在导电压敏胶厚度方向上呈现非对称分布,使得复合压敏胶的电性能得到显著提升。a-PSA/10%C-Ni/1%PANI具有最高的电导率,可达0.013 S/m。随着PANI粒子含量增加,复合压敏胶的电容对弯折角度和压力的响应程度呈现增长趋势,在PANI粒子质量分数为1%时,电容对弯折角度的响应最为敏感。在压强为12.5 kPa时,电容变化率可以达到1.83。复合压敏胶的拉伸强度是a-PSA的2.88倍,黏附强度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a-PSA/10%C-Ni/1%PANI复合压敏胶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压敏胶 电性能 电容传感 黏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翔 赵荣帆 +1 位作者 丁浩亮 张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8-2082,2088,共6页
以丙烯酸甲酯(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乙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AA)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两种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PSA-1和PSA-2,研究了增黏树脂、硅烷偶联剂对压敏胶的黏接强度的影响。... 以丙烯酸甲酯(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乙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AA)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两种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PSA-1和PSA-2,研究了增黏树脂、硅烷偶联剂对压敏胶的黏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7%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增黏改性及5%硅烷偶联剂KH550增强后,PSA的剪切强度及剥离强度可达1.65 MPa和2.97 kN/m,且具有良好的耐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压敏胶 增黏改性 硅烷偶联剂 双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萜烯酚改性苯乙烯树脂的制备及其在压敏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琛 赵轩 +5 位作者 李浩 卢志易 韦伟 黄云 李军 雷福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79-1887,共9页
将α-蒎烯、苯乙烯、苯酚进行阳离子共聚氢化得到软化点为92℃,羟值9.9 mg KOH/g、Gardner色号小于1的氢化萜烯酚改性苯乙烯树脂(HTPS树脂),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HTPS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HTPS树脂应... 将α-蒎烯、苯乙烯、苯酚进行阳离子共聚氢化得到软化点为92℃,羟值9.9 mg KOH/g、Gardner色号小于1的氢化萜烯酚改性苯乙烯树脂(HTPS树脂),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HTPS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HTPS树脂应用于压敏胶中,粘结效果良好,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初粘力16号、持粘力大于23 h、180°剥离强度能达到4.3 N/cm的配方。HTPS树脂与萜烯树脂制备的压敏胶通过80℃老化测试表明,180°剥离强度损失率分别为11.6%和50.6%。HTPS树脂压敏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萜烯酚改性苯乙烯树脂 阳离子聚合 增粘树脂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及性能
13
作者 梁伟 谢晖 +1 位作者 黄莉 顾海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1-540,共10页
为了克服丙烯酸酯压敏胶在高温下内聚强度较差的问题,以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通过UV-LED光引发合成丙烯酸酯预聚物,添加不同UV树脂作为交联剂进行制备紫外光(UV)固化耐高温压敏胶。考察了软硬单体质量配比、功能单体用量、光引发剂(TPO)... 为了克服丙烯酸酯压敏胶在高温下内聚强度较差的问题,以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通过UV-LED光引发合成丙烯酸酯预聚物,添加不同UV树脂作为交联剂进行制备紫外光(UV)固化耐高温压敏胶。考察了软硬单体质量配比、功能单体用量、光引发剂(TPO)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采用衰变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对压敏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AA)质量比为83∶7、丙烯酸羟乙酯(HEA)质量分数为12.5%、光引发剂(TPO)质量分数为0.1%时,压敏胶固化后综合性能最佳。衰变全反射红外色谱分析证明了UV固化压敏胶制备成功。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表明,产物中的交联结构与丙烯酸酯预聚物以及UV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热重(TG)分析表明,加入不同UV树脂之后的压敏胶耐热性能得到了提高,并且环氧丙烯酸酯的耐高温性能是三类树脂中最好的,200℃放置2 h后仍无残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LED 压敏胶 丙烯酸酯 UV树脂 耐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蕊 张云飞 +3 位作者 梁利岩 兰延勋 杨成华 吕满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8-804,共7页
以丙烯酸丁酯(BA)、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AA)单体为基础,采用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外交联体系,通过预乳化和半连续加料工艺制备了外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 以丙烯酸丁酯(BA)、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AA)单体为基础,采用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外交联体系,通过预乳化和半连续加料工艺制备了外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m(BA)∶m(VAc)〕、官能单体(AA)用量及外交联体系(DAAM/ADH)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软硬单体配比和官能单体用量可以使压敏胶性能达到一个较优的水平。当m(BA)∶m(VAc)=85∶15,w(AA)=3%时,压敏胶初粘力为17号球,180°剥离强度为504 N/m,室温持粘力>30 d,高温(100℃)持粘力为140 min。外交联体系DAAM/ADH的引入可以在对初粘力和180°剥离强度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压敏胶的高温持粘力到540 min,从而得到高温持粘力优异的外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 压敏胶 外交联 高温持粘力 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改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熊联明 沈震 +2 位作者 李璐 覃毅 曹端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22-125,共4页
针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耐水性、耐高温性差及涂布干燥等缺陷,综述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增黏树脂改性、有机硅树脂改性、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交联剂改性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压敏胶 改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型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黎明 孟晓霞 +1 位作者 王慧芬 周其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41-143,共3页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合成及固化技术,并介绍了这种胶粘剂的性能及应用。
关键词 压敏度 丙烯酸酯 合成 性能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胶粘剂组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驰亮 王立 +2 位作者 王苇 俞豪杰 石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75-683,688,共10页
压教胶粘剂是一种柔性可塑性固体物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候、耐热、耐油性以及机械强度好等 优点,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介绍了不同种类压敏胶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压敏胶粘剂 耐候 组成 耐热 耐油性 固体物质 机械强度 研究进展 可塑性 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松香衍生物的乳液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明涛 王基夫 +2 位作者 刘玉鹏 储富祥 王春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7,共4页
采用细乳液聚合手段制备了含歧化松香(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的性能优良的压敏胶乳液。重点讨论了引发剂种类、不同松香衍生物用量对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并构建了共聚物的宏观性能与玻璃化转变... 采用细乳液聚合手段制备了含歧化松香(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的性能优良的压敏胶乳液。重点讨论了引发剂种类、不同松香衍生物用量对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并构建了共聚物的宏观性能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量之间的联系。在采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的条件下,聚合物的分子量随松香衍生物用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聚合物的初粘性和180°剥离力得到提高,但持粘性下降很快;当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时,在不降低聚合物持粘性的同时,也有较好的初粘性和180°剥离力,从而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压敏胶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 松香衍生物 乳液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压敏胶及其制品中9种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芹 叶曦雯 +2 位作者 牛增元 罗忻 李晶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0-726,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压敏胶及其制品中的9种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同时测定。以乙酸乙酯为溶剂溶解压敏胶,甲醇沉淀高聚物,以3 000 r/min离心5 min,清液定容后,用HPLC-MS分析检测。采用Xterra-Phenyl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压敏胶及其制品中的9种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同时测定。以乙酸乙酯为溶剂溶解压敏胶,甲醇沉淀高聚物,以3 000 r/min离心5 min,清液定容后,用HPLC-MS分析检测。采用Xterra-Phenyl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为1 mL/min,选择离子监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9种邻苯二甲酸酯在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DIBP、BBP、DEHP、DNOP的方法定量下限(LOQ)为0.000 1%,DMP、DEP、DBP、DINP、DIDP为0.000 5%。对常用的热熔型压敏胶、溶剂型压敏胶和乳液型压敏胶的空白基体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88%~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6.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能满足压敏胶及其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压敏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纳米SiO_2有机-无机复合压敏胶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国军 张桂霞 +2 位作者 曾汉民 潘慧铭 李建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有机-无机复合压敏胶乳液。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能有效地被分散到纳米量级并以此量级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纳米粒子的引入能同时提高乳液的内聚力和剥离强度,可制得初粘力...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有机-无机复合压敏胶乳液。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能有效地被分散到纳米量级并以此量级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纳米粒子的引入能同时提高乳液的内聚力和剥离强度,可制得初粘力>20#球、持粘力>100 h、180°剥离强度达到11 N/25 mm以上的高性能乳液型压敏胶。700 L釜进行的放大性实验无残渣或凝胶生成,性能也与小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纳米SIO2 有机-无机复合 压敏胶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