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1
作者 李克明 沈涛 +3 位作者 金泽霖 郭晓 元少昀 马圆圆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43,共12页
为了探讨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GB/T 150.3—2024,JB 4732—1995,GB/T 4732.3—2024,ASME BPVC.Ⅷ.1—2023,ASME BPVC.Ⅷ.2—2023和BS EN 13445-3:2021等标准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基于拉... 为了探讨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GB/T 150.3—2024,JB 4732—1995,GB/T 4732.3—2024,ASME BPVC.Ⅷ.1—2023,ASME BPVC.Ⅷ.2—2023和BS EN 13445-3:2021等标准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基于拉美公式的壁厚计算公式比中径公式确定的计算厚度小,当径比K=1.356时,相对误差为9.5%;而中径公式与基于极限压力的壁厚计算公式确定的厚度差异很小,基于一次总体薄膜应力的方法比基于极限压力的公式确定的计算厚度小,当径比K=1.5时,相对误差为4.0%。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弹塑性分析的抗塑性垮塌分析设计理念,提出了考虑材料应变硬化和大变形效应影响的球壳厚度计算新公式。此新公式对于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比现有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保守;对于奥氏体型不锈钢,基于许用应力的公式比现有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保守,而基于抗拉强度的公式可以显著减小球壳壁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压球壳 规范标准 弹性失效 塑性失效 塑性垮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设计方法的进步 被引量:22
2
作者 薛明德 黄克智 +1 位作者 李世玉 寿比南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0年第6期1-13,共13页
介绍了力学促进压力容器设计方法进步的两个范例:其一是国标《管壳式换热器》(GB 151)中的管板设计方法,其二是在内压与接管外载作用下的圆柱壳大开孔接管分析设计方法。这两个国际压力容器界曾经公认的难题得以在我国领先解决,得益于... 介绍了力学促进压力容器设计方法进步的两个范例:其一是国标《管壳式换热器》(GB 151)中的管板设计方法,其二是在内压与接管外载作用下的圆柱壳大开孔接管分析设计方法。这两个国际压力容器界曾经公认的难题得以在我国领先解决,得益于力学与工程的密切结合。文章还对我国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点看法。指出:提高我国压力容器设计规范的技术水平是提高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而开展标准的基础技术研究是解决标准水平偏低的治本之策;应当以学习、研究但不迷信的科学态度对待国外标准规范;压力容器设计规范的自主创新必须依靠理论、实验与工程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标准规范 分析设计 板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场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控制基准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文江 刘志春 朱永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65-1169,共5页
从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位的一般规律出发,分析了隧道施工对既有构造物的影响。结合长春站南北广场地下通道穿越既有轨道、站台、邮政通道及多处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以规范规定的既有构造物允许不均匀沉降值作为控制目标,采用数学力学的... 从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位的一般规律出发,分析了隧道施工对既有构造物的影响。结合长春站南北广场地下通道穿越既有轨道、站台、邮政通道及多处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以规范规定的既有构造物允许不均匀沉降值作为控制目标,采用数学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建立了相应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控制基准。所建立的控制基准,确保了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并在工程中获得了实践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隧道 铁路站场 地表沉降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强度输气管线设计系数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尹成先 兰新哲 +1 位作者 冯耀荣 霍春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介绍了高钢级管线在国内外的发展和使用情况,对国内管线设计所采用的依据和设计的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提高管线的设计系数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论述了提高高强度输气管线设计系数对管线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 介绍了高钢级管线在国内外的发展和使用情况,对国内管线设计所采用的依据和设计的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提高管线的设计系数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论述了提高高强度输气管线设计系数对管线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西气东输”工程中采用的X70管线钢力学性能参数的分析,对X70管线钢较其他低钢级管线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管线钢常用的API标准与企业标准差异的研究,探讨了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提高高强度管线设计系数的可能性和实际操作方法。最后指出,在现有的管线技术条件下,逐步分期提高高强度管线的设计系数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 输气管道 设计系数 标准 提高X70管线钢 管线设计 输气管线 强度 X70管线钢 “西气东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压力管道安全标准/技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暖姝 阮黎祥 应道宴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3年第3期25-27,共3页
本文认为有必要在一个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下,重新明确压力管道标准/技术规范体系的范围,对现行的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进 行整理,必要时重新修订、补充才能形成完整并协调的压力管道安全标准/技术规范体系。
关键词 中国 压力管道 安全标准/技术规范体系 编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方法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小涛 轩福贞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6-45,共10页
从标准规范、简化设计方法和试验测试三个方面介绍并对比了关于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比较了近年来发展的关于比例载荷及非比例载荷下安定极限载荷的简化算法(弹性补偿法和非线性叠加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和... 从标准规范、简化设计方法和试验测试三个方面介绍并对比了关于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比较了近年来发展的关于比例载荷及非比例载荷下安定极限载荷的简化算法(弹性补偿法和非线性叠加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和弹性补偿法相比,非线性叠加法具有较高的效率、精度及广泛的适用范围。该研究对压力容器与管道及其他结构的安定性分析和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性 设计方法 标准规范 压力容器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标准规避高压钢管应变时效脆化的发生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威强 李梦丽 崔好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5-52,共8页
根据所做试验及掌握的20(20G)钢管应变时效脆化数据,与相关标准中含氮量、冲击试验缺口类型、免除冲击试验条件、冲击吸收能量值、轧后热处理和弯后热处理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分析表明,提高标准中的某些数值规定,明确冲击试验要... 根据所做试验及掌握的20(20G)钢管应变时效脆化数据,与相关标准中含氮量、冲击试验缺口类型、免除冲击试验条件、冲击吸收能量值、轧后热处理和弯后热处理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分析表明,提高标准中的某些数值规定,明确冲击试验要求,严格进行热处理,可以规避高压钢管应变时效脆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钢管 应变时效 标准 20(20G)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棘轮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郑小涛 轩福贞 喻九阳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期45-53,59,共10页
介绍了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棘轮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考虑蠕变和不考虑蠕变两种条件下结构的棘轮极限评估方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相比,Adibi-Asl和Reinhardt等提出的弹性模量修正法、Martin等提出的混合方法及Abou-Hanna等提... 介绍了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棘轮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考虑蠕变和不考虑蠕变两种条件下结构的棘轮极限评估方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相比,Adibi-Asl和Reinhardt等提出的弹性模量修正法、Martin等提出的混合方法及Abou-Hanna等提出的修正屈服面法均可更高效地评估棘轮极限载荷,适于工程计算。该研究对压力容器与管道及其他结构的安定性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性 棘轮 设计方法 标准规范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机械烘缸用球墨铸铁材料的性能及要求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卫民 陈巧花 +3 位作者 李峰 严国乔 张国华 兰春林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9,共4页
造纸机械用铸铁烘缸是一种特殊的承压设备,其主要选材是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由于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文件和行业标准之间存在一些不兼容的条文,在应用中产生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美国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以及欧盟标准中有关... 造纸机械用铸铁烘缸是一种特殊的承压设备,其主要选材是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由于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文件和行业标准之间存在一些不兼容的条文,在应用中产生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美国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以及欧盟标准中有关条款的内容,讨论了铸铁特别是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参数和要求,提出了对我国行业标准条款修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压力容器 烘缸 规范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若干问题说明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津洋 陈虹港 马歆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2,56,共6页
《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试行)》是中国关于超高压容器的一项主要技术法规,也是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的重要依据,其修订版《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已于2006年1月正式实施。简要介绍新《规程》的... 《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试行)》是中国关于超高压容器的一项主要技术法规,也是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的重要依据,其修订版《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已于2006年1月正式实施。简要介绍新《规程》的修订背景、原则与过程,以及国内外与超高压容器相关的规范标准,并概要给出了新《规程》的主要修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容器 规范标准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套)管标准与我国压力容器用管材标准规范比对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祖志 石坤 李邦宪 《压力容器》 2012年第6期54-62,共9页
对油(套)管标准和我国压力容器用管材标准规范进行了比对分析,掌握了油(套)管标准与我国压力容器用管材标准规范对材料的制造方法、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为储气井专用钢管材料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为企业研... 对油(套)管标准和我国压力容器用管材标准规范进行了比对分析,掌握了油(套)管标准与我国压力容器用管材标准规范对材料的制造方法、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为储气井专用钢管材料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为企业研制储气井专用钢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井 油(套)管 压力容器用钢管 标准规范 比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扬克烘缸缸面应力特征及水平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卫民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8-43,共6页
卫生纸机上使用的扬克烘缸与多缸纸机的烘缸有很大不同,由于其尺寸大、缸壁厚、操作压力高、单缸一次完成干燥过程而引起缸面温度变化较大,这些因素的存在增加了扬克烘缸的使用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扬克烘缸的应力条件,结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卫生纸机上使用的扬克烘缸与多缸纸机的烘缸有很大不同,由于其尺寸大、缸壁厚、操作压力高、单缸一次完成干燥过程而引起缸面温度变化较大,这些因素的存在增加了扬克烘缸的使用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扬克烘缸的应力条件,结合标准和规范要求,以实例做计算,从扬克烘缸的设计载荷开始,对温差应力和应力集中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温差应力和应力集中现象在大型烘缸设计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降低事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压力容器 扬克烘缸 规范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 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疑难点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忆沩 李永宏 刘才 《压力容器》 2013年第4期55-60,共6页
介绍了GB 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各章节的调整范围、施工规范与国家现行规程及标准之间的关系;解读了管道元件公称压力和公称尺寸、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预保带压密封夹具,便于管道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理解和实施本规范。
关键词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公称压力 公称尺寸 试验压力 预保带压密封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用非金属瓦斯抽放管安全技术标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令刚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69,72,共4页
瓦斯抽放管道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瓦斯抽放过程的安全与可靠,影响到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一旦发生静电火花、受冲击破坏、吸瘪等情况,就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对瓦斯抽放管的抗落锤冲击、耐老化、耐负压、环刚度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瓦斯抽放管道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瓦斯抽放过程的安全与可靠,影响到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一旦发生静电火花、受冲击破坏、吸瘪等情况,就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对瓦斯抽放管的抗落锤冲击、耐老化、耐负压、环刚度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起草了煤矿用非金属瓦斯输送管材的安全生产行业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瓦斯输送管 安全性能 抗落锤冲击 耐老化 耐负压 环刚度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椭圆形封头设计方法比较研究
15
作者 李克明 彭文珠 +2 位作者 张泽坤 顾超华 徐平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8,共8页
椭圆形封头是承压设备的关键零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核电等行业,椭圆形封头的设计对保证承压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国标准GB/T 150和JB 4732、美国规范ASME BPVCⅢ.1-NE、N-284、Ⅷ-1、Ⅷ-2和欧盟标准EN 13... 椭圆形封头是承压设备的关键零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核电等行业,椭圆形封头的设计对保证承压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国标准GB/T 150和JB 4732、美国规范ASME BPVCⅢ.1-NE、N-284、Ⅷ-1、Ⅷ-2和欧盟标准EN 13445,比较研究了它们的内压椭圆形封头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美国和欧盟规范标准均采用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方法,而中国标准仍采用基于最大应力和极限压力的强度设计方法,并未给出防止局部屈曲失效的设计公式,不利于超大直径超薄椭圆形封头的设计;JB 4732的设计结果偏保守,经济性差;现有设计方法在理论上均未考虑材料应变硬化和大变形的双重影响。为此建议修订中国标准的内压椭圆形封头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材料应变硬化和大变形的影响,建立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压椭圆形封头 设计方法 规范标准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与管道整体水压试验的设计问题探讨
16
作者 李兴林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5年第3期65-68,共4页
管道试压主要目的是检查压力管道系统及连接部位的工程质量,保证管道系统的承压强度和严密性,也是决定管道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根据某油品预加氢装置的高压换热器及其连接管道系统整体打压的要求,从设计的角度,通过对其设计参数的... 管道试压主要目的是检查压力管道系统及连接部位的工程质量,保证管道系统的承压强度和严密性,也是决定管道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根据某油品预加氢装置的高压换热器及其连接管道系统整体打压的要求,从设计的角度,通过对其设计参数的分析,要求主专业统筹考虑,协调好相关专业的设计要求条件,参照相关标准规范,选择合适的试验压力,满足设备与管道一起整体水压试验要求,满足施工单位编制试压包的依据需要,避免因试压设计方案考虑不周使工期延误、施工返工等,为以后的同类设计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换热器 管道系统 整体水压试验 标准规范 设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容器规范标准最新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威 李涛 +4 位作者 郑津洋 陈志伟 杨国义 寿比南 郭伟灿 《压力容器》 2014年第12期47-54,共8页
对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 BPVCⅧ-3《高压容器建造另一规则》、日本高压技术协会HPIS C-106《高压容器标准》、日本高压气体安全协会KHKS 0220《超高压气体设备标准》及我国TSG R0002《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了全面介绍,包... 对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 BPVCⅧ-3《高压容器建造另一规则》、日本高压技术协会HPIS C-106《高压容器标准》、日本高压气体安全协会KHKS 0220《超高压气体设备标准》及我国TSG R0002《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了全面介绍,包括其制订背景、主要内容、技术特点、近年来修订情况等。最后简要介绍了中国超高压容器标准制订工作中着力解决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容器 规范标准 进展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移动式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发展与设想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伟明 汪荣顺 石玉美 《压力容器》 2004年第1期1-7,51,共8页
系统地介绍了移动式压力容器国内外法规和标准的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法规和标准的分析 。
关键词 移动式压力容器 法规及标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或真空条件下Ω形波纹管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牛玉华 魏晓汉 +2 位作者 杨瑛 卢熹 陈云飞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8,39,共7页
Ω形波纹管通常用于高压场合,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需要Ω形波纹管按多工况设计,既要承受较高的内压,又要承受负压或真空。EJMA标准提供了Ω形波纹管承受内压时的计算方法,但该标准明确说明受负压的Ω形波纹管不包含在标准中。目前国际上... Ω形波纹管通常用于高压场合,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需要Ω形波纹管按多工况设计,既要承受较高的内压,又要承受负压或真空。EJMA标准提供了Ω形波纹管承受内压时的计算方法,但该标准明确说明受负压的Ω形波纹管不包含在标准中。目前国际上的其他波纹管膨胀节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也均未涉及受负压的Ω形波纹管的计算。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部分结果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验证,提出了受负压或真空的Ω形波纹管的推荐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JMA标准 Ω形波纹管 膨胀节 负压或真空 ASME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压力管道支管补强计算的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浪云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1年第3期50-52,共3页
比较了GB 50316—2000(2008年版)、GB/T 20801和ASME B31.3—2008中关于压力管道支管补强计算的相关规定,论述了等面积补强法的理论依据,说明GB/T 20801和ASME B31.3中认为等面积补强法是支管连接的最低要求,对其适用条件的规定是必要... 比较了GB 50316—2000(2008年版)、GB/T 20801和ASME B31.3—2008中关于压力管道支管补强计算的相关规定,论述了等面积补强法的理论依据,说明GB/T 20801和ASME B31.3中认为等面积补强法是支管连接的最低要求,对其适用条件的规定是必要的。基于"当主管直径/厚度比Dh/Th≥100时,要求支管直径Db小于主管直径Dh的一半"的限制条件被GB 50316忽略,同时又经常被压力管道设计人员忽视的现状,针对容易遇到相关问题的设计场合,提出了依据GB/T 20801和ASME B31.3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道 支管补强计算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