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宇良 王双翼 +2 位作者 刘杰 姜锐 叶培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9,共11页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和层间位移角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破坏形态相似,均表现为梁端和柱底塑性铰区破坏;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刚度退化相较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更为明显,最大降低幅度约为62.54%;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耗能能力最优,比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提高了约22.22%;现浇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89~0.91,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77~0.82;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位移延性系数约为2.14~4.63,与现浇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最大提高幅度约为118.40%;现浇型钢普通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极限层间位移角介于1/39~1/28。应变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承载力主要由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塑性铰开始形成于梁端,最后在柱底形成塑性铰,其破坏属于梁铰机制,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型钢-全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 填充墙 低周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边框率对结构保温一体化墙板热工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峰 娄广亚 冉明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3,共15页
为了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水平的号召,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研发了一种预制结构保温一体化复合夹心墙板.墙板四周设置实心混凝土边框作为连接件,以实现墙板的全干式连接.边框的存在形成显... 为了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水平的号召,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研发了一种预制结构保温一体化复合夹心墙板.墙板四周设置实心混凝土边框作为连接件,以实现墙板的全干式连接.边框的存在形成显著的热桥,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墙板的热工性能.确定边框率对墙板热工性能的定量影响,对于墙板的构造设计优化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性作用.因此,本文设计了6组具有不同边框率的墙板试件,采用标定热箱法对试件进行测试,定量地分析边框率对预制墙板热工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边框的存在,不仅延长了墙板热传递达到稳态的时间,还极大降低了墙板的热工性能.边框率为19.94%、30.85%、40.95%、50.26%和61.43%时,墙板热阻值分别降低了79.26%、84.28%、87.48%、89.36%和91.10%.为满足现行建筑节能要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要将墙板边框率控制在20%以内.通过对现有墙板热阻值计算方法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推荐采用区域法作为带边框墙板热阻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保温一体化墙板 预制混凝土复合夹心墙板 混凝土边框率 热工性能 热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预制内部结构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3
作者 唐泽人 陈辰 +2 位作者 朱元昌 杜亚南 柳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5,共11页
为探究单洞双线盾构隧道及其预制内部结构的地震响应,该文依托上海市机场联络线,采用地层-结构法及黏弹性人工边界,在结构中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并对比了5条地震动作用下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 为探究单洞双线盾构隧道及其预制内部结构的地震响应,该文依托上海市机场联络线,采用地层-结构法及黏弹性人工边界,在结构中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并对比了5条地震动作用下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内部结构有利于隧道的抗震性能,可有效增加隧道的横向刚度,减小隧道的直径变形率、内力。此外,由于内部结构的存在,隧道损伤最严重的部位也会发生改变。轨下结构的存在虽然增加了隧道结构的横向刚度,但中箱涵两侧侧墙在地震作用下将是最先发生损伤的部位。中隔墙是隧道中抗震性能最差的构件,其响应由地震动中长周期控制,中隔墙的损伤集中发生于顶部和底部节点。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相对较好,内部结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尤其是中隔墙,今后设计及研究中应对中隔墙进行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单洞双线隧道 预制内部结构 轨下结构 中隔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地连墙接缝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永超 贺文贤 +4 位作者 李泽源 王川 石长城 王成 陆鸿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为了研究接缝对装配式地连墙变形特性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将局部现浇地连墙替换为装配式地连墙,并对其实测的变形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LAXIS2D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深度横向... 为了研究接缝对装配式地连墙变形特性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将局部现浇地连墙替换为装配式地连墙,并对其实测的变形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LAXIS2D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深度横向接缝对装配式地连墙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PLAXIS3D有限元软件对比了现浇墙与装配式地连墙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变形形态,分析了竖向接缝对装配式地连墙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针对实测数据显示出的变形偏大问题,提出了改变冠梁刚度、围檩刚度、墙幅宽度、支撑位置4种改进措施,并通过PLAXIS3D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装配式地连墙的接缝对墙体的刚度存在弱化作用,增大了其变形程度;位于坑底以上的横向接头失效时,墙体水平位移会显著增大,位于坑底以下的横向接头失效时,不会引起墙体水平位移的显著增大;竖向接头会显著减小装配式墙体的整体刚度,使其协同变形能力变差,变形更加难以控制;适当调节支撑位置可有效缓解墙幅间的错动和减小墙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地连墙 变形特性 支护结构 接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曹万林 杨兆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9,共15页
为研究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对1个足尺轻钢框架结构试件和3个足尺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试件变量包括:2种装配构造,即内嵌式装配墙板、外... 为研究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对1个足尺轻钢框架结构试件和3个足尺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试件变量包括:2种装配构造,即内嵌式装配墙板、外贴式装配墙板;2种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即框架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桁架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研究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和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结构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应变。结果表明: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共同工作性能良好,其水平承载力相比轻钢框架提高了204.7%~210.4%,抗侧刚度提高了257.3%~512.5%,结构变形及耗能能力有显著提高;内嵌墙板的自攻钉连接构造以及外贴墙板的螺栓连接构造传力性能可靠,结构具备2道抗震防线的受力特征;基于简化塑性分析模型以及拉压杆软化桁架模型,对试件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结构 轻钢框架 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翼缘异形柱-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晓彤 刘小荟 +1 位作者 高艺源 林晨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30,共11页
针对钢结构住宅凸梁、凸柱和抗侧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窄翼缘异形柱-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通过与传统H形钢柱-平钢板剪力墙体系进行对比,确定内嵌波纹钢板布置方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所提出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对所提出体系的抗震... 针对钢结构住宅凸梁、凸柱和抗侧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窄翼缘异形柱-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通过与传统H形钢柱-平钢板剪力墙体系进行对比,确定内嵌波纹钢板布置方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所提出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对所提出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探讨外部框架截面形式与布置方式、波纹钢板厚度与剪跨比等对所提出体系的抗侧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体系具有较大的抗侧承载力和较强的耗能能力、塑性变形能力,极限抗侧承载力为设计值的1.73倍,具备一定的安全储备;横向布置的波纹钢板能有效减小其作用于框架梁柱的荷载;采用十字形异形柱使所提出的体系有更强的塑性变形能力;所提出体系中的异形柱偏肢宜沿剪力墙面内方向布置,内嵌波纹钢板厚度宜取为3~5 mm,剪跨比宜控制在1.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剪力墙体系 窄翼缘异形柱 波纹钢板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拼缝阻尼器的自复位预制双肢剪力墙的耗能能力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鲁正 汪晏 严德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78,共8页
为提升自复位预制双肢剪力墙的耗能能力,针对预制双肢剪力墙提出了一种拼缝阻尼器,该阻尼器可适应接缝附近的大变形,帮助结构同时实现自复位和耗能的性能。通过拟静力试验,获得了该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验证了所提阻尼器具备良好的耗能性能... 为提升自复位预制双肢剪力墙的耗能能力,针对预制双肢剪力墙提出了一种拼缝阻尼器,该阻尼器可适应接缝附近的大变形,帮助结构同时实现自复位和耗能的性能。通过拟静力试验,获得了该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验证了所提阻尼器具备良好的耗能性能;使用Opensees把阻尼器放入预制双肢剪力墙中进行数值分析,发现所提阻尼器在不降低结构原本自复位性能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结构的耗能能力。同时,耗能主要由拼缝阻尼器承担,结构自身的耗能和损伤较小,有利于实现结构在震后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耗能 预制双肢剪力墙 OPENSEES 可恢复功能结构 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
8
作者 蔡建国 钱润民 +1 位作者 陈中向 冯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9-646,共8页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在水压力和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以体积和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Tosca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受力骨架进行拓扑优化.构建拉压杆模型...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在水压力和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以体积和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Tosca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受力骨架进行拓扑优化.构建拉压杆模型,结合箱体挡墙结构的破坏机理,分析并推导出侧墙受压、临水面挡墙和集束连接受拉3种主要破坏模式的承载力公式.实际工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行900次模型优化后,优化形态和应变能基本保持不变;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的承载能力低于规范值和有限元模拟值,但误差均保持在16%范围内,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 受力机理 数值模拟 拓扑优化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低碳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汪欣欣 朱杰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4,共13页
确立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完成基于定额的综合碳排放因子库的建立.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物化阶段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函数,梁的截面尺寸、墙的厚度、墙的长度、墙混凝土强度为变量,考虑构件强度、建筑条件、位移约束,利用优化软件Lingo... 确立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完成基于定额的综合碳排放因子库的建立.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物化阶段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函数,梁的截面尺寸、墙的厚度、墙的长度、墙混凝土强度为变量,考虑构件强度、建筑条件、位移约束,利用优化软件Lingo建立优化模型并求解构件最优尺寸及混凝土强度.以实际案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装配式建筑 剪力墙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复位U形连接件的装配式钢框架-复合墙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超 贾明明 刘信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9,共8页
对于内填RC墙的框架结构,为有效减小结构的损伤,改善结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框架与墙之间设置开缝并安装耗能连接件,能够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采用ABAQUS分析了不同类型耗能连接件的内力特性以及节点的受力破坏模式... 对于内填RC墙的框架结构,为有效减小结构的损伤,改善结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框架与墙之间设置开缝并安装耗能连接件,能够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采用ABAQUS分析了不同类型耗能连接件的内力特性以及节点的受力破坏模式。通过在两侧开缝的密肋复合墙-钢框架结构中设置可滑移连接,实现了节点的耗能作用。研究结构表明:U形连接件水平段长度对连接件极限位移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双折线理想弹塑性荷载-位移曲线描述U形连接件在竖向压力与水平剪切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采用耗能连接件的结构在加载前期残余变形小,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并且能满足结构的大变形要求。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基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提出了耗能连接件的设计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连接件 自复位性能 受力模式 塑性损伤 滞回曲线 装配式结构 框架-复合墙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波纹管连接混凝土防撞墙抗撞性能研究
11
作者 林梦晗 苗瑞峰 李立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3-1082,共10页
【目的】研究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抗撞性能。【方法】设计金属波纹管连接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并对其抗撞性能进行了试验与有限元研究,重点对水平撞击作用下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破坏形态、受力全过程以及抗撞性能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分别... 【目的】研究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抗撞性能。【方法】设计金属波纹管连接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并对其抗撞性能进行了试验与有限元研究,重点对水平撞击作用下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破坏形态、受力全过程以及抗撞性能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分别考虑防撞墙根部连接形式、连接钢筋间距与撞击能量对抗撞性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摆锤撞击作用下,主要在试件背部产生环形并向四周扩展的裂缝,迎撞面撞击位置局部混凝土压碎,根部钢板与底座混凝土脱离;有限元模拟试件的破坏机理、冲击力时程曲线及跨中挠度时程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随着撞击能量提高,构件冲击力峰值明显升高;增加底部角钢与钢板连接及加密连接钢筋均可有效降低试件跨中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混凝土防撞墙 抗撞性能 金属波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圆竹结构房屋的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单波 高黎 +1 位作者 肖岩 王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4,共8页
选用我国丰富的毛竹作为结构材料,对圆竹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圆竹的基本力学指标高于TC13级针叶木材,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设计了几种圆竹构件和结构的金属连接件,基本实现了圆竹构件加工的标准化和施工... 选用我国丰富的毛竹作为结构材料,对圆竹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圆竹的基本力学指标高于TC13级针叶木材,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设计了几种圆竹构件和结构的金属连接件,基本实现了圆竹构件加工的标准化和施工的预制化.设计了基于墙板模数的圆竹墙体单元,并对2片墙体进行了抗侧力试验,圆竹墙体的抗侧力性能与U型连接件密切相关,抗侧向能力约为同类型轻型木结构墙体的65%.进行了3个圆竹屋架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屋架的极限承载力由变形控制,平均值为12.3kN.根据试验结果和木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和建造了一个约50m2的预制装配式圆竹房屋示范建筑,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示范建筑已使用3年多,目前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结构 圆竹 剪力墙 预制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 被引量:27
13
作者 周天华 吴函恒 +2 位作者 白亮 蒋路 陈军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并对6层和18层该结构体系房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符合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 装配式结构 高层建筑 抗侧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金属阻尼器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晓龙 李宏男 +3 位作者 马荣全 范新海 李钢 苗冬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4,共9页
预制装配式结构是未来建筑结构发展趋势,但是其整体抗震性能是装配式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将作者提出的剪切型软钢阻尼器设置于实际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高层剪力墙结构的连梁中部,以此提高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该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 预制装配式结构是未来建筑结构发展趋势,但是其整体抗震性能是装配式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将作者提出的剪切型软钢阻尼器设置于实际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高层剪力墙结构的连梁中部,以此提高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该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模拟该软钢阻尼器剪切性能的连接单元,将其应用于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对比减震前后结构的相关地震反应,分析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设置阻尼器的减震结构,损伤连梁的数量明显减少,连梁阻尼器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层间位移角、结构损伤、基底反力均有所有减小。因此,采用这种软钢阻尼器可以提高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器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ABAQUS模拟 连接单元 弹塑性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圆孔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红凯 王世伟 +2 位作者 韩淼 蒋金卫 张荣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5,共7页
为研究软索连接装配式圆孔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分析翼墙对主墙的影响,设计一字形、L形、工字Ⅰ形和工字Ⅱ形4类共8个足尺装配式圆孔剪力墙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件的破坏形态、特征荷载、变形性能、受... 为研究软索连接装配式圆孔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分析翼墙对主墙的影响,设计一字形、L形、工字Ⅰ形和工字Ⅱ形4类共8个足尺装配式圆孔剪力墙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件的破坏形态、特征荷载、变形性能、受剪承载力等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软索连接的翼墙能有效提高主墙的抗裂性能,有效避免主墙沿圆孔的竖向裂缝,同时能改变主墙的应力分布和破坏形态;翼墙能够有效提高主墙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但对屈服位移、延性的影响不明显;墙体弹性层间位移角能够满足我国规范中对剪力墙的要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较小,宜提高软索锚固设计;墙体中的圆孔会大大降低墙体的受剪承载力;通过规范公式对该类型墙体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发现多数墙体的计算值远大于试验值,基于试验结果,建议将规范公式进行0.5倍折减后,再用于该类型墙体的受剪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混凝土结构 软索连接 圆孔剪力墙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装配混凝土复合墙板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士洪 何登伟 +1 位作者 陈鹏 张瀑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结合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预应力装配混凝土复合墙板",以期望在中小城镇低层建筑民用房屋中发展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来对砌体结构进行补充。为了考察该复合墙板的抗震性能,对2块不同预应力度的试... 结合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预应力装配混凝土复合墙板",以期望在中小城镇低层建筑民用房屋中发展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来对砌体结构进行补充。为了考察该复合墙板的抗震性能,对2块不同预应力度的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到了相应试件的抗震性能指标,显示该墙板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分析认为所提出的墙板可以达到8度区低层民用房屋的应用要求,可以作为砌体承重墙的一种替代形式,并且对该墙板相关构造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结构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混凝土复合墙板 住宅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铆连接在模块化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应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谢志强 闫维明 +3 位作者 慕婷婷 虞诚 宋林琳 赵锦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了解决锁铆技术在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应用的问题,采用5种常见厚度的冷弯薄壁型钢锁铆连接及自攻螺钉连接进行了抗剪性能、抗拉性能对比试验;以自攻螺钉连接的性能为标准,依据抗剪与抗拉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变形量等性能指标... 为了解决锁铆技术在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应用的问题,采用5种常见厚度的冷弯薄壁型钢锁铆连接及自攻螺钉连接进行了抗剪性能、抗拉性能对比试验;以自攻螺钉连接的性能为标准,依据抗剪与抗拉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变形量等性能指标分析了锁铆连接力学性能的可行性;基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工地建造方式及锁铆连接工艺的特殊性,分析了锁铆连接施工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情况下,锁铆连接的抗拉性能指标及抗剪承载力、抗剪刚度、剪切延性均优于自攻螺钉连接,尤其抗剪刚度优势显著,但剪切变形相对较小;锁铆连接应用于非抗震结构中可行性较大,对于有抗震需求的结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验证;锁铆仅适用于工厂生产加工的模块化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且被连接的钢板组合厚度不宜大于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铆技术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抗剪性能 抗拉性能 力学性能可行性 施工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保温形式装配式复合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增科 黄炜 张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我国城市建筑即将施行75%的第四步节能标准,而围护结构的能耗是建筑节能的主控部品,本文通过1榀标准装配式复合墙体试件和3榀不同保温形式(保温砂浆外保温、XPS夹心保温、发泡水泥外保温)处理的节能装配式复合墙体试件的抗震性能试验,... 我国城市建筑即将施行75%的第四步节能标准,而围护结构的能耗是建筑节能的主控部品,本文通过1榀标准装配式复合墙体试件和3榀不同保温形式(保温砂浆外保温、XPS夹心保温、发泡水泥外保温)处理的节能装配式复合墙体试件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了带有保温功能的装配式复合墙体的受力机理,通过与普通装配式复合墙进行对比,重点研究了设有保温层的装配式复合墙体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制,分析了承载力、强度退化、延性、刚度退化、滞回特性和耗能等抗震性能,为装配式复合墙结构的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的工业化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复合墙结构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腔剪力墙受力机理的理论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刚 李爱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7-992,共6页
为改善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一种空腔剪力墙.分析了配筋的普通剪力墙、开暗缝剪力墙和空腔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下受力特点的差异,建立了空腔剪力墙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空腔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等效抗侧刚度和内力的计算公式... 为改善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一种空腔剪力墙.分析了配筋的普通剪力墙、开暗缝剪力墙和空腔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下受力特点的差异,建立了空腔剪力墙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空腔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等效抗侧刚度和内力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空腔剪力墙刚度的各参数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各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腔剪力墙降低了构件刚度和承载力,提高了延性,通过改变空腔的参数,可实现剪力墙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合理匹配.不同参数的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公式误差在15%以内,可满足工程估测需要.对于低矮剪力墙,通过合理改变空腔的长度和厚度,不仅可以降低自重,还可以较为显著地降低剪力墙刚度,从而达到减小地震作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剪力墙 装配式结构 等效抗侧刚度 低矮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拼缝L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秦士洪 范世杰 +2 位作者 张瀑 李浩然 江林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7,共12页
为研究竖向拼缝对预制装配L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个剪跨比为2.15的足尺L形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拼缝采用无筋键槽形式,其中2个装配试件的竖向拼缝位置不同,另1个是整浇对比试件。试验结果表明:竖向拼... 为研究竖向拼缝对预制装配L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个剪跨比为2.15的足尺L形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拼缝采用无筋键槽形式,其中2个装配试件的竖向拼缝位置不同,另1个是整浇对比试件。试验结果表明:竖向拼缝对墙体的裂缝发展有一定影响,试件的裂缝在发展至拼缝键槽处后,会错动至键槽的尖点后再继续发展;竖向拼缝对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及破坏形态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试件的延性及耗能有显著的影响,2个装配试件的正向位移延性分别提高了0.2%和14%,负向位移延性提高了8%和14%,耗能能力提高了30%,但竖向拼缝的位置对于耗能能力的影响不大;穿过竖向拼缝的水平钢筋没有发生应变突增或提前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结构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L形混凝土剪力墙 竖向拼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