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陶粒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德军 张贺鹏 +1 位作者 李露 彭艳周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3,共8页
采用平板热流计法测定了页岩陶粒混凝土(lightweight shale ceramsite concrete,LSCC)及其砂浆基体的导热系数,试验研究了水灰比、体积砂率、水泥用量和陶粒等级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探讨了LSCC抗压强度和孔隙水饱和度与导热系数的关系;按... 采用平板热流计法测定了页岩陶粒混凝土(lightweight shale ceramsite concrete,LSCC)及其砂浆基体的导热系数,试验研究了水灰比、体积砂率、水泥用量和陶粒等级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探讨了LSCC抗压强度和孔隙水饱和度与导热系数的关系;按照陶粒和砂浆基体并联传热的方式,建立了考虑孔隙水饱和度影响的LSCC导热系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LSCC的导热系数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体积砂率、水泥用量和陶粒等级的提高而增大,与其抗压强度和孔隙水饱和度均存在正相关性,且与孔隙水饱和度符合线性关系;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干燥状态下LSCC的导热系数;孔隙水饱和度对LSCC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大;由模型的计算结果可知,在LC25~LC35范围内,混凝土中孔隙水饱和度每增加0.1,导热系数平均增大约0.171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陶粒混凝土 导热系数 预测模型 孔隙水饱和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特征及发育高度预测方法
2
作者 李怀展 孙兢超 +4 位作者 郭广礼 唐超 郑辉 张连贵 孟凡贞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300,共12页
巨厚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陕蒙弱胶结矿区煤炭生产安全与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该矿区上覆白垩系岩层具有厚度大、强度低、结胶性差且节理不发育等特点,然而该地区煤炭开采时覆岩破坏剧烈导水裂隙带发... 巨厚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陕蒙弱胶结矿区煤炭生产安全与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该矿区上覆白垩系岩层具有厚度大、强度低、结胶性差且节理不发育等特点,然而该地区煤炭开采时覆岩破坏剧烈导水裂隙带发育较高,裂采比达到30左右,严重威胁矿井生产安全。如何精准预测巨厚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已成为巨厚弱胶结矿区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之一。基于此,以石拉乌素矿区某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实测数据,探究了巨厚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特征,得出了巨厚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带整体形态呈“△”特征,与东部呈“马鞍形”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且其形态及发育高度受采高、弱胶结岩层厚度和位置等因素影响,巨厚弱胶结覆岩对导水裂隙带发育形态及高度有较显著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板理论建立了巨厚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模型,并在石拉乌素矿区进行了应用,验证了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覆岩 覆岩裂隙发育形态 导水裂隙带高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传导EMI建模研究
3
作者 耿宇宇 路青洋 廖兴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6-254,共9页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系统在整车能量转换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电压、电流的快速变化,易使电动汽车产生电磁干扰。为了预测和评估其传导电磁干扰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阻抗测量的等效电路建模方法。基于预选元器件阻抗测试结果和三维...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系统在整车能量转换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电压、电流的快速变化,易使电动汽车产生电磁干扰。为了预测和评估其传导电磁干扰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阻抗测量的等效电路建模方法。基于预选元器件阻抗测试结果和三维电磁仿真参数,构建无源器件、变压器、端口滤波器和高压屏蔽电缆的高频电路模型。采用SPICE等效模型法建立有源器件模型,提取系统PCB关键电路的高频寄生参数,建立更为准确的传导干扰预测模型。在PSpice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系统级模型,并通过实验和仿真对比论证了该模型在0.15~30 MHz频率的准确性,为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的快速预测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电磁干扰 阻抗测试 传导干扰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量关键通路方法预测各向异性介质的渗透率
4
作者 郭晨 李梦 凌博闻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4-1281,共8页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渗透率是反应储层渗流能力的重要参数,对储层评价、开发和生产至关重要。关键通路(critical path analysis,CPA)方法基于渗流和电场的相似性,建立储层的渗透率和电导率的关系,是一种利用电法勘探结果预测渗透率的...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渗透率是反应储层渗流能力的重要参数,对储层评价、开发和生产至关重要。关键通路(critical path analysis,CPA)方法基于渗流和电场的相似性,建立储层的渗透率和电导率的关系,是一种利用电法勘探结果预测渗透率的有效方法。然而,当非常规油气储层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如裂缝页岩)时,基于标量建立的CPA方法精度下降。针对各向异性介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电参数和渗透率张量的张量CPA方法。从三维真实数字岩心出发,提取岩心样本的孔隙网络,并通过定义连通矩阵来表征孔隙网络的连通关系和渗流信息,最终经过矩阵运算得到临界孔隙半径张量,进而预测渗透率。对比了张量CPA方法在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张量CPA方法通过引入张量形式的物理参量,可全面表征各向异性介质的结构特征,显著提高了各向异性介质渗透率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通路分析 非常规油气 各向异性 渗透率预测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砂土混合介质电导率预测模型适用性及误差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美洁 柏巍 +3 位作者 孔令伟 王勇 李科 岳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3,共8页
为提高电导率预测模型对岩土体结构性质的反演精度,以不同黏土质量分数的高岭土-砂土混合介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不同孔隙液下的电导率。根据参数获取途径,将现有电导率预测模型分为拟合模型和经验模型,通过拟合计算得到各模型的电导... 为提高电导率预测模型对岩土体结构性质的反演精度,以不同黏土质量分数的高岭土-砂土混合介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不同孔隙液下的电导率。根据参数获取途径,将现有电导率预测模型分为拟合模型和经验模型,通过拟合计算得到各模型的电导率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并建立误差评估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岭土-砂土混合介质,拟合模型的电导率预测效果优于经验模型。在经验模型中,不同黏土质量分数下广义Archie模型的预测值均大于实测值,在使用广义Archie模型进行电导率预测时,需进行修正和调整;Waxman-Smits模型适用于预测低黏土质量分数下混合介质的电导率;修正的Archie模型对中等黏土质量分数下混合介质的电导率预测效果较好;Rhoades模型对高黏土质量分数下混合介质的电导率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砂土混合介质 电导率 黏土质量 预测模型 误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OGN过采样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MPSO-BP预测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奇 梁智昊 訾建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85,共14页
【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是顶板(涌)突水、地下水资源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矿井防治水研究的重点。【方法】为了准确地预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选取开采深度、采高、煤层倾角、工作面斜长、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和开采方法作为导水... 【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是顶板(涌)突水、地下水资源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矿井防治水研究的重点。【方法】为了准确地预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选取开采深度、采高、煤层倾角、工作面斜长、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和开采方法作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搜集200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样本作为模型数据集。首先,采用自适应高斯噪声过采样方法(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for regression with Gaussian noise,SMOGN)对原始数据集进行过采样,结合8折交叉验证,将平均绝对误差(EMA)、均方根误差(ERMS)和决定系数(R2)作为回归模型评价指标,确定最优的BP神经网络结构,然后采用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PSO),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预测模型进行工程现场应用。【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该数据集下,BP神经网络采用Huber loss和Adam一阶优化算法,训练速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提升,最优激活函数为Tanh,最优隐藏层节点数为12。当MPSO种群数量为50时,模型性能最好,经过SMOGN过采样和MPSO超参数优化,最终训练集的EMA为0.163,ERMS为0.216,R2为0.948,验证集的EMA为0.260,ERMS为0.341,R2为0.901。在现场应用中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均在9%以下。结果表明结合SMOGN技术和MPSO超参数优化技术,显著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性能,改善了样本分布特征,提高了样本利用效率和模型预测效果,对导水裂隙带高度模型的训练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防治水 回归过采样 导水裂隙带 高度预测 变异粒子群算法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导水裂隙带影响因素敏感性及高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斌 李全生 +6 位作者 李金松 刘小庆 李井峰 方杰 张勇 王路军 张传玖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1,共9页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和埋深的内在联系,得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并在现场得到应用。通过研究可知: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硬岩中传导更快,而软岩可以抑制导水裂隙带高度。软岩与硬岩组合(下软上硬)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硬岩与软岩组合(下硬上软)导水裂隙带高度。开采方法会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厚煤层分层开采、单一薄煤层开采、单一中厚煤层开采。各因素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程度为:采高>硬岩岩性比例系数>采深>工作面长度。与“三下”规程经验公式相比,利用多因素拟合公式可以较好地实现乌兰木伦煤矿124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误差仅为−2.54%,研究成果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害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组合 多因素分析 导水裂隙带高度 敏感性 预测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直接电流控制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圳宾 夏祥武 +1 位作者 谭新 杨克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6,共6页
传统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能追踪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MPP)并使系统运行在MPP点。但是,在追踪过程中由于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的矛盾,使得系统在MPP点附近发生振荡。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直接电流控制(MPC-DCC)和改进了的电导增... 传统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能追踪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MPP)并使系统运行在MPP点。但是,在追踪过程中由于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的矛盾,使得系统在MPP点附近发生振荡。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直接电流控制(MPC-DCC)和改进了的电导增量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系统采用Boost升压型电路进行DC-DC控制,先由改进了的电导增量法得到参考电流,再由MPC环节进行直接电流控制。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了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用改进电导增量法快速准确找到MPPT最大功率点,并发挥MPC-DCC的控制器带宽及控制精度高的双重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导增量法 光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尾矿砂改良红黏土导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冯章标 李栋伟 +5 位作者 贾志文 王泽成 夏明海 秦子鹏 季安 何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8-319,共12页
回填土导热性能是直埋电缆载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各因素对改良红黏土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不同掺砂率、干密度、含水率的试样,在恒温密闭的条件下,采用瞬态热线法测试试样导热系数,分析掺砂率、干密度、含水率对改良土导... 回填土导热性能是直埋电缆载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各因素对改良红黏土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不同掺砂率、干密度、含水率的试样,在恒温密闭的条件下,采用瞬态热线法测试试样导热系数,分析掺砂率、干密度、含水率对改良土导热系数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尾矿砂对红黏土导热系数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改良土的导热系数随着掺砂率、含水率均呈现线性增长。改良土导热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其增长趋势具有阶段性,当改良土的干密度大于1.65 g/cm3时,导热系数的增长速率明显减小。铜尾矿砂对改良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在于其中大量石英改善了固体骨架之间的传热效率。含水率和干密度对改良土导热系数的影响,主要在于其使改良土的三相传热方式发生了改变。基于测试结果,构建预测改良土导热的新模型,其能够较好预测改良土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砂 导热系数 红黏土 直埋电缆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蒙矿区深部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与高度预测方法
10
作者 陈延康 郭广礼 +4 位作者 孟浩 张连贵 郑辉 李怀展 张浩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2,共7页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矿井防治水及安全开采的重要依据。由于陕蒙矿区地层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的特殊性,使得该区域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与传统认识差别较大。考虑到目前围绕陕蒙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方法缺失问题,以鄂尔多斯市营盘壕...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矿井防治水及安全开采的重要依据。由于陕蒙矿区地层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的特殊性,使得该区域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与传统认识差别较大。考虑到目前围绕陕蒙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方法缺失问题,以鄂尔多斯市营盘壕煤矿221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模拟研究了不同开采进度下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演化特征,分析了大能量事件与导水裂隙带发育的关联关系,进而基于GA-SVR算法,建立了区域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精准预测方法。结果表明:直罗组砂岩巨厚的特性使得其在覆岩运动中表现出坚硬岩层的特点,裂隙带在其下充分发育,稳定后也形成“马鞍形”;微震监测数据能精准反映区域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相对误差仅为3.90%;建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1,相对平均误差r为14.55%,预测精度显著优于经验公式(R^(2)<0,r=59.57%)。研究成果对于陕蒙矿区保水开采与安全生产设计及矿井水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陕蒙矿区 深部开采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过程中土体导热系数预测模型
11
作者 段文魁 王来发 +1 位作者 晁华俊 明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鉴于冻结条件下测量导热系数存在困难,为明确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具有三参数(λ0,a和b)的双曲模型来描述土体导热系数与负温的关系。然后,采用实测导热系数和3种常用模型对新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 鉴于冻结条件下测量导热系数存在困难,为明确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具有三参数(λ0,a和b)的双曲模型来描述土体导热系数与负温的关系。然后,采用实测导热系数和3种常用模型对新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冻结过程中土体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在4个模型中,新模型具有最小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模型参数与细粒含量密切相关,且随初始体积含水率增大而减小。新模型能够准确描述负温下的土体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可为寒区传热传质耦合计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工程 冻结过程 导热系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阻法的多层热障涂层叶片隔热预测模型研究
12
作者 何佳宁 艾延廷 +2 位作者 关鹏 刘言明 姚玉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8,共10页
为实现有热障涂层(TBCs)的叶片表面温度预测,开展基于热阻法的热障涂层隔热理论分析,建立了TBCs隔热理论模型,模型包括有热障涂层叶片表面温度预测式(VT-TBCs)和热障涂层隔热温度预测式(IT-TBCs),并分别基于IT-TBCs和仿真分析了陶瓷层(... 为实现有热障涂层(TBCs)的叶片表面温度预测,开展基于热阻法的热障涂层隔热理论分析,建立了TBCs隔热理论模型,模型包括有热障涂层叶片表面温度预测式(VT-TBCs)和热障涂层隔热温度预测式(IT-TBCs),并分别基于IT-TBCs和仿真分析了陶瓷层(TC)、粘结层(BC)的厚度、导热系数对隔热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数值仿真结果相比,VT-TBCs的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3%,平均误差为0.65%。通过IT-TBCs分析可知,导热系数小于0.5 W(/m·K)时,热障涂层厚度与隔热温度趋近对数关系,当导热系数大于0.5 W(/m·K)时,热障涂层厚度与隔热温度趋近线性关系,BC层的导热系数与厚度对隔热温度基本无影响。仿真分析结果与IT-TBCs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热阻法 隔热理论模型 温度预测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掺再生骨料及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刘新伟 任皎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195,共10页
目前关于可再生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较为充分,但对其高温处理后性能变化认识不足。为此,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50%粗骨料替代超高性能混凝土(50%R-UHPC)以及50%粗骨料替代-1.0%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50%R-1.0%S-UHPC)进行高温处理... 目前关于可再生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较为充分,但对其高温处理后性能变化认识不足。为此,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50%粗骨料替代超高性能混凝土(50%R-UHPC)以及50%粗骨料替代-1.0%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50%R-1.0%S-UHPC)进行高温处理(200℃、400℃、600℃、800℃),研究高温对它们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弯强度等)、抗渗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各项性能指标与孔隙率之间的经验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添加会弱化UHPC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导热性能,导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降低,提高UHPC的孔隙率和渗透率;钢纤维的添加会提升UHPC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但会弱化UHPC的抗渗性能。高温处理后UHPC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导热性能会逐渐减弱,并呈现出明显的温度门槛值效应,即400℃之前UHPC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弱化效应不明显,一旦超过温度门槛值后它们会迅速减弱;对于UHPC和50%R-UHPC来说,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它们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之间的差距会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再生骨料 钢纤维 高温处理 力学性能 抗渗性能 导热性能 经验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法学的学科发展史研究——兼论我国法学定量研究的着力点 被引量:14
14
作者 屈茂辉 匡凯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6,6,共9页
在实证研究的理论、思维和方法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作为学科的计量法学应运而生,其生长历程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分野三个阶段。它在萌芽阶段的内容主要是符号逻辑的运用、法律现象数据库的建立和运用以及法官行为和判决预测。计量法学的形... 在实证研究的理论、思维和方法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作为学科的计量法学应运而生,其生长历程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分野三个阶段。它在萌芽阶段的内容主要是符号逻辑的运用、法律现象数据库的建立和运用以及法官行为和判决预测。计量法学的形成阶段主要是判决预测和制度评价;其以数据建模为方式,对各种法律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也得以确立。在发展阶段中,计量法学的判决预测论和数据论证领域有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中国目前学界和实务界都缺乏定量研究,而计量法学对立法、司法和数据库的建立三个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法学 法官行为预测 制度评价 数据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导率的温度效应试验和预测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晨晖 周东 吴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77-1886,共10页
目前国际上对于高温下土壤的完整热导率数据极其缺乏,通过KD2 Pro测试了粉砂质黏壤土和细砂在较宽广温度(5℃~88℃)和含水率范围内的热导率。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水蒸气的凝结和蒸发产生的潜热传输效应,在88℃下热导率最高可达5℃时的3~... 目前国际上对于高温下土壤的完整热导率数据极其缺乏,通过KD2 Pro测试了粉砂质黏壤土和细砂在较宽广温度(5℃~88℃)和含水率范围内的热导率。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水蒸气的凝结和蒸发产生的潜热传输效应,在88℃下热导率最高可达5℃时的3~4倍,热导率随含水率的变化存在明显的临界含水率(依赖于颗粒组成)。对基于de Vries假设的de V-1和Campbell理论模型的验证和对比表明,参考文献中的一些参数及其获取方法的适用性需要改进,修正后的模型基本能较好地预测不同温度下热导率的变化(RMSE<30%),且温度越接近40℃误差越小,粉砂质黏壤土在高温下(58℃~88℃)的θAWC~θPWP区间建议乘以传质增强因子ζ(ζ=2.5)。模型均较为复杂,有待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易用的经验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热导率 温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58
16
作者 张伟平 童菲 +1 位作者 邢益善 顾祥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采用防护热板法和瞬态平面热源法测试了粗骨料、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考察了砂率、骨料种类及其体积分数、水灰比和饱和度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型,分析了饱和/干燥状态下混凝土内水泥砂浆与粗骨料间界... 采用防护热板法和瞬态平面热源法测试了粗骨料、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考察了砂率、骨料种类及其体积分数、水灰比和饱和度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型,分析了饱和/干燥状态下混凝土内水泥砂浆与粗骨料间界面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导热系数随饱和度、骨料体积分数、骨料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对干燥混凝土导热系数的预测需考虑界面热阻的影响.在假定混凝土固相导热系数随着饱和度线性增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饱和度影响的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导热系数 复合材料 试验研究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49
17
作者 邹海 桂和荣 +1 位作者 王桂梁 周庆富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46,共4页
显式拉格朗日差分是8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数值分析方法,已成功地运用于边坡工程、挡土墙设计及围岩支护等方面。本文尝试将其应用于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结合新集矿1303综放工作面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 显式拉格朗日差分是8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数值分析方法,已成功地运用于边坡工程、挡土墙设计及围岩支护等方面。本文尝试将其应用于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结合新集矿1303综放工作面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采后覆岩应力变化特点及破坏状况确定出导水裂隙带高度。实践证明该法在导高预测方面较其它数值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高度预测 矿井水 煤矿 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的热传导性能 被引量:66
18
作者 叶为民 王琼 +1 位作者 潘虹 陈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1-826,共6页
采用基于热探针法的热传导仪,研究了作为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首选缓冲/回填材料的内蒙古高庙子钠基膨润土和膨润土–石英砂混合材料的热传导特性,探讨了含砂量、干密度和含水率等因素影响,并运用多种热传导模型进行了预测对比分析。... 采用基于热探针法的热传导仪,研究了作为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首选缓冲/回填材料的内蒙古高庙子钠基膨润土和膨润土–石英砂混合材料的热传导特性,探讨了含砂量、干密度和含水率等因素影响,并运用多种热传导模型进行了预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及膨润土–混合物的热传导系数均随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的干密度条件下,混合物的热传导系数均随含砂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干密度越大,热传导系数随含砂量的增加越明显;含水率不为零时,膨润土–砂混合物的热传导系数随含砂量的增加而增大;烘干试样(含水率为零)在石英含砂量为0~30%的范围内,混合物中石英砂的比例越大,热传导系数越高,石英砂比例为50%时,热传导系数有所下降。Kahr方程能较好地预测高庙子膨润土的热传导系数;Fricke方程预测的高庙子膨润土–砂混合物热传导系数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可用于高庙子膨润土–砂混合物热传导系数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砂混合物 热传导系数 热探针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导热性能影响因素及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凯 王芳 王选仓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1-777,共7页
为提高融冰雪效率,研究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混凝土铺面材料,通过试验得出了普通、钢纤维、碳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热传导仪测定了它们的导热系数λ.系统研究了骨料体积分数、砂率、水灰比、温度、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 为提高融冰雪效率,研究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混凝土铺面材料,通过试验得出了普通、钢纤维、碳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热传导仪测定了它们的导热系数λ.系统研究了骨料体积分数、砂率、水灰比、温度、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广义灰关联法对各因素进行排序,依据测试结果和影响规律建立了以上3类混凝土导热系数预估模型.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最适宜作为融冰雪路面材料;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导热性能起主导作用,骨料体积分数、温度和水灰比的影响次之,砂率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预估模型 热传导试验 导热系数 水泥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开采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97
20
作者 马亚杰 武强 +4 位作者 章之燕 洪益清 郭立稳 田洪胜 张丽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2,共4页
为科学设计防水煤(岩)柱尺寸,探讨研究了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依据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难以定量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选择具有非线性映射、泛化及容错功能的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提取8个预测指标,以开滦等18个矿区... 为科学设计防水煤(岩)柱尺寸,探讨研究了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依据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难以定量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选择具有非线性映射、泛化及容错功能的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提取8个预测指标,以开滦等18个矿区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测试数据形成样本集,建立了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的三层BP网络。网络以极小误差通过检验,网络计算得到各指标影响权重大小分布与目前的研究认识吻合极好,说明该方法具有合理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导水裂隙带高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