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庆贺 王禹澄 +1 位作者 王良志 杜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作为降低射线危害的有效屏蔽材料,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在核医学建设工程中应用广泛。为研究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对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基于现有试验数据对密度晶石防辐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进... 作为降低射线危害的有效屏蔽材料,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在核医学建设工程中应用广泛。为研究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对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基于现有试验数据对密度晶石防辐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进而对典型规范预测式的适用性进行评述并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近似符合Bolomy式,掺入阴极射线管废玻璃细骨料对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有提升作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分别降低13.6%、26%、32%和37.3%;ACI 318规范可有效预测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但低估弹性模量;EC 2规范可有效预测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弹性模量,但低估劈裂抗拉强度;采用修正后的ACI 318、EC 2规范模型计算方法,可有效预测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骨料 防辐射混凝土 力学性能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质基础物性预测
2
作者 林美金 董轩 +5 位作者 洪小东 廖祖维 孙婧元 杨遥 王靖岱 阳永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8,共9页
烃类及卤代烃是制冷及余热发电等热力学循环系统潜在的理想工质,但其数量繁多且多数物性参数未知,建立准确的物性预测模型对新型工质的开发至关重要。从多个公开数据库中收集了2500多种烃类及卤代烃分子(含C,H,F,Cl)的基础物性参数,包... 烃类及卤代烃是制冷及余热发电等热力学循环系统潜在的理想工质,但其数量繁多且多数物性参数未知,建立准确的物性预测模型对新型工质的开发至关重要。从多个公开数据库中收集了2500多种烃类及卤代烃分子(含C,H,F,Cl)的基础物性参数,包括正常沸点(T_(b))、临界温度(T_(c))、临界压力(p_(c))、偏心因子(ω),构建了一个工质物性数据库;进一步,通过改进基团贡献-人工神经网络(GC-ANN)的方法,模型的输入参数除基团频率外,还加入相对分子质量、T_(b)、约化维纳指数,建立了预测烃类及卤代烃分子T_(b),T_(c),p_(c),ω的神经网络模型,所开发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传统的GC-ANN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质 物性预测 基团贡献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率和粒径的煤矸石力学性能预测试验研究
3
作者 朱磊 刘治成 +3 位作者 刘成勇 赵萌烨 贾金兑 丁自伟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3-1094,共12页
多孔介质岩石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以晋陕地区采掘煤矸石典型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筛分试验、压汞法、X射线衍射、单轴压缩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孔隙率下岩石的强度和基本理化性质,通过SPSS统计学原理构建了孔隙... 多孔介质岩石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以晋陕地区采掘煤矸石典型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筛分试验、压汞法、X射线衍射、单轴压缩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孔隙率下岩石的强度和基本理化性质,通过SPSS统计学原理构建了孔隙强度预测模型,探究了孔隙率分布参数对孔隙砂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孔隙率显著影响试样的破坏状态,岩体孔隙率越小,颗粒间胶结更为充分,接触面积增大,排列紧密,孔隙率越低,抗压强度越高;检验线性相关性显著率最高为孔隙率-0.929,其次弹性模量达-0.762,表观密度达-0.587;孔隙率与岩石抗压强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预测精度R^(2)达0.896,Spearman相关系数达-0.954。研究解释了孔隙结构参数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岩石强度快速评价及预测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理化性质 力学性能 孔隙率 强度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燃烧产物辐射特性预示方法及分布规律
4
作者 郝雪帆 李伟 +1 位作者 曹涛锋 张虎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介质辐射传热对含金属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热环境影响显著。建立精确、高效的参与介质辐射特性预示方法是对发动机内部热环境进行精细数值预示的重要前提。针对发动机内的熔融氧化铝颗粒和多组分燃气,分别基于Mie理论和逐线计算法... 介质辐射传热对含金属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热环境影响显著。建立精确、高效的参与介质辐射特性预示方法是对发动机内部热环境进行精细数值预示的重要前提。针对发动机内的熔融氧化铝颗粒和多组分燃气,分别基于Mie理论和逐线计算法建立了其辐射特性精细计算方法,结合数据插值方法和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总体模型构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产物辐射特性快速预示方法。计算得到了HIPPO喷管内部燃烧产物辐射特性参数的一维分布特性,研究了燃烧温度、压强及推进剂铝含量对喷管内燃烧产物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和喷管喉部之间颗粒对燃烧产物吸收系数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而燃气的贡献可忽略;在喷管扩张段,燃气对吸收系数的贡献逐渐显著;在喷管出口处,燃气对吸收系数的贡献不可忽略;燃烧室温度和推进剂铝含量的升高、燃烧室压强的降低均会导致燃气对辐射传热贡献比例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燃烧产物 熔融颗粒 燃气 辐射特性 预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土壤铬含量空间预测 被引量:34
5
作者 陈飞香 程家昌 +3 位作者 胡月明 周永章 赵元 蚁佳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
以广东省增城市为实验基地,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采集土壤铬含量样点,并将其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检验数据集。设计4种样点布局方案,对前三组数据用RBF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土壤铬含量插值,分析预测误差。研究发现,当样点较少时,RBF神经网络方法... 以广东省增城市为实验基地,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采集土壤铬含量样点,并将其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检验数据集。设计4种样点布局方案,对前三组数据用RBF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土壤铬含量插值,分析预测误差。研究发现,当样点较少时,RBF神经网络方法的插值结果较精确。而当样点数据为50时,误差较大,不能满足插值要求。通过插值结果的对比发现,较传统的统计学插值方法,RBF神经网络方法克服了平滑效应,特别是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进行空间预测效果较好,是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土壤属性 空间预测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中西部海底空间沉积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孟祥梅 阚光明 +1 位作者 李官保 孙蕾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2-1210,共9页
南黄海海区被认为是我国在海上进行公益性、战略性油气资源评价的有利海区,但目前该海区海底深度方向上沉积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利用2009年6月及2010年6月在南黄海中西部海底获取的287个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品,通过粒... 南黄海海区被认为是我国在海上进行公益性、战略性油气资源评价的有利海区,但目前该海区海底深度方向上沉积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利用2009年6月及2010年6月在南黄海中西部海底获取的287个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品,通过粒度分析、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得到了该海域海底的空间沉积特征及沉积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多样,西南海底以粉砂质砂、砂质粉砂为主,力学强度较高,不易压缩,但由于较强的水动力条件,易冲刷粗化;东北海底以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为主,力学强度低,极易压缩;研究区海底深度方向上沉积物类型并非单一,常由几种类型沉积物互层组成,沉积物基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随埋深变化的情况主要与沉积物类型有关,其次是压实作用。一定程度上,可利用本文给出的拟合函数,通过压缩波速估算研究区海底沉积物的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沉积特征 工程地质特性 声学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修正θ投影法预测Cr25Ni35Nb炉管钢的蠕变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建杰 巩建鸣 +3 位作者 姜勇 沈利民 耿鲁阳 尹基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力下对Cr25Ni35Nb炉管钢进行了蠕变试验;并采用修正后的θ投影法对该钢的蠕变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蠕变方程中参数iθ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该钢在任意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曲线方程,并据此预测了950℃、18 MPa下该... 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力下对Cr25Ni35Nb炉管钢进行了蠕变试验;并采用修正后的θ投影法对该钢的蠕变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蠕变方程中参数iθ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该钢在任意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曲线方程,并据此预测了950℃、18 MPa下该钢的蠕变曲线。结果表明:预测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θ投影法 Cr25Ni35Nb钢 蠕变性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介电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范大明 陈卫 +4 位作者 李春香 毛丙永 庞珂 赵建新 张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07-409,413,共4页
食品的介电性质是与微波和射频处理相关的最重要的物理参数。本文综述了介电性质在食品领域中的研究概况、预测模型和测定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介电特性 预测模型 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和Mori-Tanaka方法的颗粒土渗透注浆加固体性能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彭鹏 彭峰 +1 位作者 孙振宇 张顶立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99-3112,共14页
在注浆加固工程中,为了避免空间变异性导致的支护结构受力过大而失稳,提出合理的注浆加固体刚度及强度预测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利用分形理论描述颗粒土类型的隧道围岩的孔隙特征,基于迂曲度经验公式建立了地层体孔隙率和面孔隙率的转换关... 在注浆加固工程中,为了避免空间变异性导致的支护结构受力过大而失稳,提出合理的注浆加固体刚度及强度预测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利用分形理论描述颗粒土类型的隧道围岩的孔隙特征,基于迂曲度经验公式建立了地层体孔隙率和面孔隙率的转换关系.以体孔隙率为变量,结合Mori-Tanaka方法,提出新的注浆加固体的宏观刚度预测方法.利用能量法求解连通孔隙不同屈曲半波分布形态下的临界载荷作为加固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从而建立了新的注浆加固体的强度预测理论模型.以玉京山隧道为工程算例,将本文方法在FLAC3D中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对不同的地层单元随机生成孔隙率,并利用本文方法计算并赋予地层单元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实现了围岩空间变异性的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得到的隧道洞身水平收敛的最大绝对误差仅为8 m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玉京山隧道回填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可以降低50%~90%的围岩位移,极大地降低围岩不良区域对应的支护结构弯矩,降低支护结构扭矩至0,并将支护结构变形控制在10 mm以内,但注浆加固难以改变灰岩和回填体之间的载荷分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多孔介质 MORI-TANAKA方法 渗透注浆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软土流变特性的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志亮 黄景忠 杨夏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67-1570,共4页
增长曲线模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很好地预测地基沉降的发展趋势。先将该模型推广到多级填土荷载下的路堤沉降预测中,接着基于绝对时间坐标系下的软土次压缩计算式,提出了带软土流变项的新型增长曲线模型,并采用数学中的最优化技术,结... 增长曲线模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很好地预测地基沉降的发展趋势。先将该模型推广到多级填土荷载下的路堤沉降预测中,接着基于绝对时间坐标系下的软土次压缩计算式,提出了带软土流变项的新型增长曲线模型,并采用数学中的最优化技术,结合前期沉降实测资料对模型中待定参数进行反演。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对沉降预测精度高,能合理地反映出土颗粒骨架的蠕变过程,且能较准确地给出不同时刻的次压缩量,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流变特性 沉降预测 增长曲线模型 0.618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E磁赤道上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的混沌特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柯璇 万卫星 宁百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43-1249,共7页
本文利用120°E磁赤道上空电离层TEC1996~2004年的观测数据讨论电离层TEC参量的混沌特性,并探讨利用混沌理论对电离层参量进行预报的可能性.实际计算表明,在指定经纬度的TEC时序数据中存在混沌特性,其关联维数为3.6092,李雅... 本文利用120°E磁赤道上空电离层TEC1996~2004年的观测数据讨论电离层TEC参量的混沌特性,并探讨利用混沌理论对电离层参量进行预报的可能性.实际计算表明,在指定经纬度的TEC时序数据中存在混沌特性,其关联维数为3.6092,李雅普诺夫指数为0.3369.采用混沌“加权一阶局域法”进行预测较为成功.对预测误差分析表明,预测点在1~144之间误差相对较小,标准差约为7.6438TECU,相关系数约为0.9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TEC 混沌特性 电离层参量预测 加权一阶局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son-Miller常数的优化求解及在持久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振 孙国栋 +1 位作者 贾贺泽 殷凤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6,共3页
基于Larson-Miller持久寿命预测方法,提出了常参数C值优化方法;将优化后的C值应用到T92耐热钢的持久性能预测中,并与传统选取的C值在寿命预测精度上进行了差异对比。对NIMS提供的四种钢的持久蠕变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不同L-M常数... 基于Larson-Miller持久寿命预测方法,提出了常参数C值优化方法;将优化后的C值应用到T92耐热钢的持久性能预测中,并与传统选取的C值在寿命预测精度上进行了差异对比。对NIMS提供的四种钢的持久蠕变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不同L-M常数在持久性能预测精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Larson-Miller常参数C对寿命预测的精度有很大影响,优化后的C值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不同的材料所对应的C值不同,在所分析的耐热钢中,铬含量越高常数C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P参数法 Larson-Miller常数 耐热钢 蠕变性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平纹织物复合材料强度预测:1.RVE的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左中鹅 王瑞 徐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5-49,共5页
为更准确预测平纹织物复合材料的强度,基于平纹织物层合板内纱线的细观分布,建立具有双凸结构的特征体积单元RVE(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有限元模型。模型内纱线浸渍体为弹性体,物性值随纱线走向变化,树脂为塑性体。利用有限元... 为更准确预测平纹织物复合材料的强度,基于平纹织物层合板内纱线的细观分布,建立具有双凸结构的特征体积单元RVE(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有限元模型。模型内纱线浸渍体为弹性体,物性值随纱线走向变化,树脂为塑性体。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使用20节点solid单元分别对纱线、树脂进行离散,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复合材料模量,并根据复合材料内纤维与基体的失效准则预测单胞强度。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模拟得到的弹性模量值同理论计算值及实测值均一致,且预测的单胞强度同复合材料实际强度相吻合;RVE有限元模型支持参数化建模,对平纹织物复合材料的强度预测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平纹织物层合板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强度预测 特征体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制冷工质性质的通用四参数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文龙 陈则韶 胡芃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制冷工质热物性的新的通用四参数对比态方法。本方法采用标准沸点和临界压缩因子为基本参数 ,适用于极性和非极性流体。并把预测结果和 18种制冷工质390 0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 ,其压缩因子计算值的平均... 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制冷工质热物性的新的通用四参数对比态方法。本方法采用标准沸点和临界压缩因子为基本参数 ,适用于极性和非极性流体。并把预测结果和 18种制冷工质390 0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 ,其压缩因子计算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性质 对比态 推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形状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烃类物质粘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时静洁 陈利平 +1 位作者 陈网桦 杨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580,共6页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原理,以2种Kappa分子形状指数与9种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作为描述符,研究了烃类物质粘度(η)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以65种化合物作为样本集,随机选择其...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原理,以2种Kappa分子形状指数与9种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作为描述符,研究了烃类物质粘度(η)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以65种化合物作为样本集,随机选择其中52种作为训练集,剩余13种作为测试集,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 vector method,SVM)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SVM模型对烃类物质粘度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该方法所得模型在模型拟合和预测能力方面大大优于MLR模型。同时,应用Jackknifed法对SVM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说明了SVM对于烃类物质粘度的预测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预测烃类物质粘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形状指数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烃类 粘度 定量构效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支持向量机方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预测碳化硅陶瓷的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胜强 谭援强 +1 位作者 张高峰 彭锐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8,85,共6页
采用离散元法建立并校准了碳化硅陶瓷的离散元模型,建立了脆性材料的热力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温度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及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碳化硅陶瓷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力学性能参数以及单轴压缩的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当温度低... 采用离散元法建立并校准了碳化硅陶瓷的离散元模型,建立了脆性材料的热力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温度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及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碳化硅陶瓷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力学性能参数以及单轴压缩的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500℃时,温度场对材料的力学响应及力学性能参数基本没有影响;但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材料的弹性模量逐渐降低,泊松比逐渐增大,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也随之降低,材料的破坏形态由脆性断裂逐渐向塑性变形转变,且在失效过程中伴随有软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高温力学性能 预测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钢纤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金宝宏 郑传磊 +3 位作者 侯玉飞 王晋浩 赵亚娣 李淑翔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75-12183,共9页
基于L_(16)(4^(5))正交表设计16组聚丙烯-钢纤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PP-SF/RCA混凝土)和1组基准组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试验,研究V_(P)、V_(S)和R_(R)三因素对PP-SF/RCA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F/... 基于L_(16)(4^(5))正交表设计16组聚丙烯-钢纤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PP-SF/RCA混凝土)和1组基准组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试验,研究V_(P)、V_(S)和R_(R)三因素对PP-SF/RCA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F/RCA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均大于基准组,较基准组最大增幅分别为41.9%、23.0%、59.1%和28.9%;7和28 d抗压强度随V_(P)、V_(S)和R_(R)的变化趋势相似,但7 d抗压强度的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对于28 d抗压强度,V_(P)和R_(R)为特别显著因素;对于28 d劈拉强度,V_(S)为显著因素;对于28 d弯折强度,V_(S)和R_(R)为显著因素;采用功效系数法对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建议最佳配合比为0.04%的V_(P)、2.0%的V_(S)、80%的R_(R);引用纤维混杂效应理论建立的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预测模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混合纤维增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功效系数法 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径向基函数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玲玲 李宗礼 +1 位作者 李俊豪 李志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8-2330,2369,共4页
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分为两类,即直接预测法与功率曲线转换法。因风电功率具有混沌特性,故将混沌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引入到风速和风电功率预测中。鉴于预测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参数的选择,为此先用C-C法联合优化了重构相空间的参数... 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分为两类,即直接预测法与功率曲线转换法。因风电功率具有混沌特性,故将混沌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引入到风速和风电功率预测中。鉴于预测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参数的选择,为此先用C-C法联合优化了重构相空间的参数,再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模型直接预测风电功率,或者由该模型得到风速预测值后,根据对应的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曲线而推算出风电功率预测值。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中基于混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直接预测法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短期预测 混沌特性 相空间重构 C-C法 直接预测法 功率曲线转换法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性能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桂兰 赵锦枭 曹尉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153,共5页
运用均匀化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风机叶片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性能。将复合材料层合板内部结构分为宏观、细观和纳观3个层次,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多尺度模型。通过3次均匀化方法,并编写APDL程序输入商业软件ANSYS,预测材料... 运用均匀化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风机叶片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性能。将复合材料层合板内部结构分为宏观、细观和纳观3个层次,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多尺度模型。通过3次均匀化方法,并编写APDL程序输入商业软件ANSYS,预测材料各参数(碳纳米管体积分数、长径比、弹性模量,纳米薄层体积分数、弹性模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别增大碳纳米管体积分数、长径比、弹性模量以及纳米薄层体积分数、弹性模量时,风机叶片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性能均能得到提高。同时表明加入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可以适当提高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性能。实验结果对风机叶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复合材料层合板 性能预测 碳纳米管 纳米薄层 均匀化理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有机物的易燃下限温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建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67-3071,共5页
由1171种有机物组成样本集,将利用Dragon软件计算出来的分子结构描述符Mv、CID、EEig02d、GGI1、nROH、nHDon等数值与有机物的易燃下限温度进行关联,借助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由该模型获... 由1171种有机物组成样本集,将利用Dragon软件计算出来的分子结构描述符Mv、CID、EEig02d、GGI1、nROH、nHDon等数值与有机物的易燃下限温度进行关联,借助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由该模型获得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3.23%,平均绝对误差为10.28K,相关系数为0.9833。新建立的有机物易燃下限温度预测方法具有模型建立简便、预测精度较高、适用面宽等优点,有望在有机危险物品的火灾性能预测及其安全使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 遗传神经网络 易燃下限温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