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邻时段约束的电离层建模及PPP-RTK性能分析
1
作者 张涛 刘站科 +1 位作者 郝宗泽 刘艳辉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5,共11页
针对电离层区域模型构建时段内变化剧烈所导致的相邻时段球谐函数模型不连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邻时段约束策略的区域电离层模型构建方法:利用非差非组合法提取欧洲地区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观测站电离层延迟信息,采取不同低阶数... 针对电离层区域模型构建时段内变化剧烈所导致的相邻时段球谐函数模型不连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邻时段约束策略的区域电离层模型构建方法:利用非差非组合法提取欧洲地区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观测站电离层延迟信息,采取不同低阶数的区域球谐函数构建模型,确定区域模型的适用低阶数;提出利用相邻时段的模型信息对当前时段约束的策略,提升低阶区域球谐函数模型精度;最终在确定适用阶数和相邻时段约束策略的基础上获取用户端的电离层约束信息,分析附加电离层约束的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RTK)用户端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二阶区域球谐函数模型在满足电离层建模精度的同时,可以其待估参数少的优势加快PPP-RTK服务端解算效率。2)基于相邻时段约束策略改进的区域低阶球谐模型,能解决因电离层变化较大引起的模型不连续等问题,磁暴日外符合精度平均提高率为2.00%,内符合精度平均提高率为4.50%。3)附加电离层约束的PPP-RTK磁暴日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2.00 cm,高程优于2.70 cm,收敛时间优于9.0 min;磁静日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80 cm,高程优于2.50 cm,收敛时间优于7.0 min。能够满足大众用户对厘米级实时位置服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延迟 区域球谐函数模型 相邻时段 低阶 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r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非差非组合PPP-RTK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海林 张宝成 高睿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最后将PPP-RTK解算结果与单基线电离层加权(IW)RTK模型和电离层浮点(IF)RTK模型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产品约束下,PPP-RTK模型的单历元解算结果能达到99%以上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4 cm;多历元解算(静态仿动态)在任意时间均能实现首历元固定模糊度,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2 cm。在没有大气约束的条件下,PPP-RTK静态仿动态解算在2~5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经过比较,UDUC PPP-RTK在定位精度、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模糊度固定速度面均远优于单基线IW RTK和IF RTK模型,可实现全天候、可靠的、实时动态的高精度绝对定位,在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精密农业等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PPP)-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即北斗二号(BDS-2) 电离层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DA软件在高频数据PPP动态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克杰 方荣新 +1 位作者 李敏 祝会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134,143,共4页
结合具体算例分析了PANDA的定轨、钟差计算精度,并利用PANDA计算的轨道、钟差产品,对汶川地震期间的高频GPS观测数据实施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结果表明,PANDA应用于高频动态精密单点定位中具有实时性强,定位精度高等优势。
关键词 PANDA软件 高频GPS 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钟差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Doppler观测值实现实时动态PPP快速重新初始化 被引量:6
4
作者 丁文武 欧吉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5-800,共6页
针对实时动态PPP中常常会遇到卫星信号中断或大部分卫星发生周跳而导致重新初始化的问题,可以将GNSS信号短时间中断看作是全部卫星发生周跳,通过研究Doppler观测值在快速重新初始化中的观测模型,进而提出联合伪距、相位、Doppler观测值... 针对实时动态PPP中常常会遇到卫星信号中断或大部分卫星发生周跳而导致重新初始化的问题,可以将GNSS信号短时间中断看作是全部卫星发生周跳,通过研究Doppler观测值在快速重新初始化中的观测模型,进而提出联合伪距、相位、Doppler观测值及电离层延迟变化约束信息的数学模型,对于发生周跳的卫星,通过将周跳参数固定为整数以实现动态PPP快速重新初始化。根据实际算例,从多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引入Doppler观测值能够提高周跳修复的成功率,从而加快PPP快速重新初始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多普勒观测 快速重新初始化 实时动态定位 周跳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Galileo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兴旺 葛玉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6-820,共5页
在组合PPP函数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NES提供的多系统实时轨道和钟差信息,实现GPS/Galileo组合单双频实时静动态PPP,并选取10个MGEX站10d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分析。结果表明,单双频实时静态PPP中,GPS/Galileo组合的定位精度略优于单纯的... 在组合PPP函数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NES提供的多系统实时轨道和钟差信息,实现GPS/Galileo组合单双频实时静动态PPP,并选取10个MGEX站10d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分析。结果表明,单双频实时静态PPP中,GPS/Galileo组合的定位精度略优于单纯的GPS;单双频实时动态PPP中,GPS/Galileo组合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相较于单纯的GPS,GPS/Galileo组合单频PPP在E、N、U方向平均精度为10.6cm、9.8cm、22.5cm,分别提高了5.4%、4.9%、10.4%;双频PPP在E、N、U方向平均精度为4.3cm、2.9cm、7.0cm,分别提高了6.5%、6.5%、5.4%。同时,GPS/Galileo组合PPP较GPS在收敛时间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单双频GPS/Galileo 实时静动态定位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岸多模式GNSS三维水深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敬文 付五洲 薛剑锋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3期41-44,共4页
在沿岸水下地形测量中,高程控制是难点,在远离岸边的区域,不仅布设潮位站困难,而且潮位站水位改正的精度也难以保证,为提高沿岸水域测量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河口区域的水深测量项目中进行了RTK、PPK、PPP3种模式的同步作业方式研究。结... 在沿岸水下地形测量中,高程控制是难点,在远离岸边的区域,不仅布设潮位站困难,而且潮位站水位改正的精度也难以保证,为提高沿岸水域测量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河口区域的水深测量项目中进行了RTK、PPK、PPP3种模式的同步作业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NSS多模式三维水深测量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水位改正的精度和可靠性。无论测区离岸距离多远,可以同步采用RTK、PPK和PPP的方式进行高程控制,这3种模式的高程测量差值均方差接近0.10m,精度能满足沿岸水域一般比例尺地形测量的高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三维水深测量 高程控制 实时动态 后处理动态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