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粉改性沥青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英力 李昀博 +3 位作者 田维伟 朱俊材 廖美捷 王蒴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4-83,共10页
预处理技术作为提升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对胶粉预处理新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梳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胶粉改性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本文从预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综合性能表... 预处理技术作为提升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对胶粉预处理新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梳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胶粉改性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本文从预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综合性能表现以及微观影响机制等角度,对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概括,并探讨了预处理技术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提升的内在原理、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整体改性技术中,物理辐射法、机械化学挤压法和微生物代谢法分别在胶粉改性过程中发挥着高效环保改性、规模化稳定生产和无害化环保处理的独特优势;在表面改性技术中,溶液浸泡法、偶联活化法、等离子活化法和表面接枝活化法分别在胶粉改性过程中展现出基础表面改性、高效界面整合、深层次表面重构和先进功能化构建的优化效能。未来将推动胶粉预处理技术向高效、环保和智能化发展,通过创新耦合方法、绿色技术和智能调控实现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改性沥青 预处理 储存稳定性 整体改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及兽药残留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余红伟 邓惠丹 +3 位作者 杨华 肖英平 丁向英 吉小凤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6,共14页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饮食安全愈发重视,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兽药对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使用兽药可以预防或治疗养殖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产、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饮食安全愈发重视,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兽药对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使用兽药可以预防或治疗养殖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产、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等,但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很可能造成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蓄积残留,并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被人体所吸收,对人们的饮食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本文主要阐述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新型微萃取、QuEChERs、加速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方法,讨论了液相色谱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免疫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光谱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检测技术,同时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现状,以期为后续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分析和检测技术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兽药残留 前处理方法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陆松翠 郑楠 +1 位作者 王加启 张养东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40-3649,共10页
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指的是碳链上碳原子数小于6的一类饱和脂肪酸,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SCFAs不仅可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肥胖风险,还与乳及乳制品理化性质和营养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全面综述了SCFAs分析的前处理技... 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指的是碳链上碳原子数小于6的一类饱和脂肪酸,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SCFAs不仅可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肥胖风险,还与乳及乳制品理化性质和营养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全面综述了SCFAs分析的前处理技术、仪器检测技术以及常规定量方法,为建立SCFAs的检测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前处理 检测方法 定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治疗前和获得性抗逆转录病毒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孔令弘 谢小馨 +4 位作者 符燕华 甘霖 杨小燕 马淑静 龙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背景中国不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前耐药(PDR)和获得性耐药(ADR)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差异较大。这两种耐药对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不良影响,可能会加剧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目前针对中国西南地区的HIV感染者PDR和... 背景中国不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前耐药(PDR)和获得性耐药(ADR)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差异较大。这两种耐药对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不良影响,可能会加剧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目前针对中国西南地区的HIV感染者PDR和ADR患病率及流行情况的研究较少。目的调查在中国西南地区HIV感染者PDR和ADR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方法纳入2021-01-01—2023-06-30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就诊并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的HIV感染者。使用HIV-1 pol序列分析HIV-1基因型和耐药性。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性数据库分析逆转录酶和蛋白酶Sanger序列的主要耐药性突变。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与PDR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共1613例HIV感染者参与研究,其中824例初治,789例经治。初治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B+C(47.0%),耐药率为18.7%(154/824),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为14.9%(123/824),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为1.7%(14/824),蛋白酶抑制剂(PIs)为2.7%(22/824),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为1.9%(16/824)。经治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CRF01-AE(37.4%),耐药率为27.8%(219/789),NNRTIs、NRTIs、PIs和INSTIs的突变率分别为7.7%(61/789)、19.3%(152/789)、2.7%(21/789)和1.1%(9/7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传播途径、CD_(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确诊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间隔时间是HIV感染者PD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HIV感染者PDR和ADR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8.7%和27.8%。PDR的影响因素包括传播途径、CD_(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确诊与ART间隔时间。因此,为了避免耐药性发生,迫切需要常规基线基因型耐药性检测和足够的病毒载量监测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耐药 基因型 治疗前耐药 获得性耐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牛灿杰 叶素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402,共13页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兼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大比表面积、可设计性、功能多样性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预定性、选择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兼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大比表面积、可设计性、功能多样性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预定性、选择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应用于构建食品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荧光传感器;一方面作为样品前处理材料应用于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前处理技术,并对该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分子印迹聚合物 食品检测 传感器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燃料贮箱零件焊接前处理机器人自动打磨技术研究
6
作者 丁一 董吉义 +4 位作者 李明洋 彭祺擘 董为 吴冬梅 高永卓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11,共9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进步,传统制造业逐渐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开展智能制造。由于火箭贮箱零件具有大型薄壁、结构多样、尺寸不一等特点,目前的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工人手动加工的方式,其效率较为低下。为解决以上难点,以火箭燃料贮箱零件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进步,传统制造业逐渐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开展智能制造。由于火箭贮箱零件具有大型薄壁、结构多样、尺寸不一等特点,目前的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工人手动加工的方式,其效率较为低下。为解决以上难点,以火箭燃料贮箱零件焊接前处理方法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从扫描、规划到执行的机器人自动打磨技术方案。借助手眼标定与坐标变换方法得到加工区域点云与机器人基坐标系的位姿关系,提出了一种边缘包围盒提取的点云拼接方法,采用基于边缘曲度的窗口算法进行角点检测,最终根据加工轨迹规划结果完成零件焊前处理的机器人自动打磨试验,保证了打磨质量与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贮箱 焊接前处理 机器人打磨 点云处理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及与样品前处理技术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林雪维 姚钟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无需或者仅需简单的样品制备,即能对样品进行原位电离及直接快速的进样分析,已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司法科学、药物分析、临床科学、环境等领域。尽管已有不少文献报道DART-MS的定量结果与液相/气相色谱-质谱相当,但其痕...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无需或者仅需简单的样品制备,即能对样品进行原位电离及直接快速的进样分析,已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司法科学、药物分析、临床科学、环境等领域。尽管已有不少文献报道DART-MS的定量结果与液相/气相色谱-质谱相当,但其痕量分析物的检测性能仍是关键问题。为获得更准确的定量结果,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系列样品前处理技术与DART-MS联用。该文从DART-MS的原理出发,对其不同研究领域中无需样品前处理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介绍了样品预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顶空固相网增强吸附、分散固相萃取、分散磁性固相萃取、机械化学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热解吸)与DART-MS联用的研究成果。该综述旨在对DART-MS的样品直接分析的应用及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开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实时直接分析 直接样品分析 样品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功能化三聚氰胺海绵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
8
作者 马品一 李靖康 +1 位作者 高德江 宋大千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8-553,共6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功能化三聚氰胺海绵(MeS)作为样品前处理材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于定量测定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Bs)防腐剂。通过利用聚偏氟乙烯的粘接性能,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68(Al)与MeS结合,制备了一种高效吸附材... 建立了一种利用功能化三聚氰胺海绵(MeS)作为样品前处理材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于定量测定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Bs)防腐剂。通过利用聚偏氟乙烯的粘接性能,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68(Al)与MeS结合,制备了一种高效吸附材料—MIL-68(Al)/MeS。将MIL-68(Al)/MeS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对样品溶液进行提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应用于化妆品样品中4种PBs的提取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4~0.43 ng/mL,线性范围为5.00~200.00 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91.8%~98.4%和101.4%~107.9%,相对标准偏差(RSD)<11.6%。该方法无需离心和过滤步骤,在保证高回收率的前提下,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化妆品中防腐剂含量测定方法,也适合作为大学仪器分析课程的开放创新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 化妆品 功能化三聚氰胺海绵 样品前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和外泌体透射电镜样品前处理及形态观察
9
作者 郭琳娜 于元元 +1 位作者 郑春雄 梁超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8,共7页
优化脂质体及胰腺癌细胞外泌体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样品前处理条件,以提高透射电镜下的成像质量并保护样品结构完整性。针对脂质体和外泌体在TEM下成像衬度弱、结构易受损的问题,系统探索了一系列... 优化脂质体及胰腺癌细胞外泌体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样品前处理条件,以提高透射电镜下的成像质量并保护样品结构完整性。针对脂质体和外泌体在TEM下成像衬度弱、结构易受损的问题,系统探索了一系列样品前处理实验方法,包括滤膜除尘、琼脂糖凝胶柱纯化、磷钨酸负染、真空加热干燥及提取液浓度稀释等。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脂质体及外泌体的形态特征,并讨论了其对透射电镜成像效果的影响,从而为得到更真实可靠、满足分析要求的透射电镜形态结构观察表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磷钨酸负染法,脂质体样品经滤膜除尘及凝胶柱纯化后成像效果得到提升。对于外泌体样品,优化磷钨酸负染时间及样品浓度,其尺寸分布均匀,形态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外泌体 透射电子显微镜 形态特征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预处理对餐厨垃圾与垃圾渗滤液厌氧发酵产乳酸的影响
10
作者 张文娟 石佳欣 +1 位作者 徐先宝 李响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1-4250,共10页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生手性乳酸不仅实现了餐厨垃圾的高值资源化,同时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然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存在pH不稳定和营养元素缺失等问题。垃圾渗滤液中包含大量氨氮可作为缓冲体系维持稳定的pH,同时存在大量微量元...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生手性乳酸不仅实现了餐厨垃圾的高值资源化,同时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然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存在pH不稳定和营养元素缺失等问题。垃圾渗滤液中包含大量氨氮可作为缓冲体系维持稳定的pH,同时存在大量微量元素可有效促进发酵菌群生长。本文以餐厨垃圾和垃圾渗滤液为底物,利用热预处理解除发酵底物溶出水解效率的限制,同时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活性,深入探讨了联合发酵产乳酸的效能及机制。结果表明,与35℃热预处理组相比[(36.37±2.66)g COD/L,55.85%,COD为化学需氧量],45℃热预处理组中L-乳酸产量和光学活性可达(40.16±0.75)g COD/L和93.17%,分别提高了10%和67%。高温条件下(65℃和75℃)L-乳酸产量较低与较强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非依赖型乳酸脱氢酶(i-LDH)活性相关(乳酸消耗)。此外,热预处理温度的增加会抑制D-乳酸生成。机理研究表明,热预处理能够加快底物溶出和水解进程,加速碳水化合物利用及其代谢进程,同时富集产乳酸微生物,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巴伐利亚球菌属(Bavariicoccus)等产乳酸微生物45℃和55℃热预处理组总相对丰度分别达到86.35%和80.19%。功能分析发现,热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与乳酸生成相关的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丰度,与35℃热预处理组相比(15.9%),45℃和55℃热预处理组的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相对丰度提高到16.87%和17.74%。本文为餐厨垃圾与垃圾渗滤液资源化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预处理 餐厨垃圾 垃圾渗滤液 厌氧 发酵 乳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快速检测猪肉中7种兽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11
作者 泮秋立 刘建华 +3 位作者 张鸿雁 万宇平 吴小胜 王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5,共13页
【目的】建立只需对样本进行一次前处理就可同时快速检测猪肉中7种兽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方法】以猪肉中地塞米松、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嘧啶、甲硝唑、泰乐菌素等兽药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规模较大的快速检测品牌的... 【目的】建立只需对样本进行一次前处理就可同时快速检测猪肉中7种兽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方法】以猪肉中地塞米松、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嘧啶、甲硝唑、泰乐菌素等兽药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规模较大的快速检测品牌的相关兽药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产品,优化、整合、测试后建立统一的前处理方法,考察该方法的检出限、灵敏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性能指标,并用市场上其他厂家的胶体金快速检测产品验证其通用性。【结果】最优提取体系为饱和氯化钠溶液-乙酸乙酯,最优的净化方式为用正己烷除脂,复溶液为含体积分数3%甲醇的0.02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pH 7.2)。经验证,猪肉中7种兽药的检出限为:地塞米松1.0μg/kg、氯霉素0.10μg/kg、甲砜霉素50μg/kg、氟苯尼考300μg/kg、磺胺二甲嘧啶100μg/kg、甲硝唑0.50μg/kg、泰乐菌素100μg/kg;该方法的灵敏度为96%、假阳性率为6%、假阴性率为4%。【结论】该方法与相应兽药检测参比方法的结果符合率较高,且能用于其他厂家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产品。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效率高和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满足猪肉中多种兽药残留现场同时大批量筛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兽药残留 前处理方法 同时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工艺在大型膜法海水淡化领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新星 袁振邦 +1 位作者 郜瑞莹 张赢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3,共6页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淡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型膜法海水淡化是一项能耗较高的工艺,预处理可以减少海水中的杂质和溶解物,选择合理的预处理工艺,可以确保海水淡化系统高效运行,延长膜系统设备寿命,降低系统能耗。通过收集...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淡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型膜法海水淡化是一项能耗较高的工艺,预处理可以减少海水中的杂质和溶解物,选择合理的预处理工艺,可以确保海水淡化系统高效运行,延长膜系统设备寿命,降低系统能耗。通过收集国内外近几年大型膜法海水淡化厂的工艺案例,研究关键的水质指标对膜法海水淡化的影响,并从多维度对比分析各类常见预处理工艺的性能。根据分析,给出了不同水质情况下,膜法海淡预处理推荐工艺。结果分析表明:当海水浊度小于0.1 NTU、SDI_(15)<2且TOC(全年)<1 mg/L,预处理可仅考虑反渗透保安过滤器;当海水浊度小于30 NTU且TOC(全年)<4 mg/L,可采用单级过滤工艺;当海水浊度小于50 NTU、SDI_(15)>5且TOC(全年)≥4 mg/L,可采用沉淀+单级过滤工艺;当浊度大于50 NTU、SDI_(15)>5且TOC(全年)≥4 mg/L,可采用高速沉淀+两级过滤。为大型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应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预处理 沉淀 溶气气浮 介质过滤器 膜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低温一浴法前处理工艺
13
作者 张京彬 张京武 +1 位作者 王翊 黄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精练剂用量为2.0 g/L、H2O2用量为3.0 g/L、Na OH用量为3.0 g/L、温度为85℃、时间为40 min和浴比为1∶10时,白度为79.78%,30 min毛效为14.5 cm,滴水扩散时间<1 s,顶破强力保留率为85.44%,前处理效果优于传统高温碱氧法,同时还降低了生产和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低温一浴法 前处理 精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opex进化算法和集成学习的多模态神经网络的污水反渗透过程建模
14
作者 周洋 梁聃 +2 位作者 汪恺 张艺蓝 贾立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1-1670,共10页
面向污水反渗透给水预处理中超滤性能动态过程,提出一种基于训练质量的AdaBoost策略和基于Alopex进化算法的多模态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方法。首先,构建了一类适用于任意分布的广义贝叶斯推断概率指标对超滤反渗透污水处理过程中过滤和反洗... 面向污水反渗透给水预处理中超滤性能动态过程,提出一种基于训练质量的AdaBoost策略和基于Alopex进化算法的多模态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方法。首先,构建了一类适用于任意分布的广义贝叶斯推断概率指标对超滤反渗透污水处理过程中过滤和反洗等多模态状态进行分类,然后使用基于Alopex进化算法和基于分布的AdaBoost集成策略的神经网络算法针对每一个模态过程分别建模,最后利用构建的每个模态的基于广义贝叶斯推理的概率指标,将多模态的多个模型集成。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到美国某社区采集的两年数据集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膜阻力和反洗效率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能够很好地预测预期水质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反渗透过程 反冲洗效率 水力膜阻力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处理对GH4698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江权安 黄亮 +2 位作者 李中豪 班宜杰 高首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目的针对锻后GH4698合金组织分布不均匀造成综合力学性能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通过预热处理来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优化,并深入探究不同预热处理制度对GH4698合金组织演化和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标准四段式热处理之前增加预热处理实验(11... 目的针对锻后GH4698合金组织分布不均匀造成综合力学性能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通过预热处理来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优化,并深入探究不同预热处理制度对GH4698合金组织演化和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标准四段式热处理之前增加预热处理实验(1173~1273 K,2~8 h),观察不同预热处理条件下GH4698合金析出相尺寸和形貌,采用拉伸实验机与维氏硬度计获得不同预热处理条件下GH4698合金的力学性能,结合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分析GH4698合金的断裂机制。结果当预热处理温度为1223 K时,合金内部大γ′相分布均匀,且小γ′相析出量达到峰值,尺寸为15~25 nm;在所研究的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范围内,GH4698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维氏硬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H4698合金的断裂形式为沿晶断裂+韧窝的混合断裂模式。结论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γ′相的形貌、尺寸及数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相较于未经预热处理的试样,最优的预热处理参数(1223 K/4 h)下的合金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维氏硬度分别提升了5.06%、5.48%、3.29%和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698 预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糊化板栗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16
作者 张希讯 文茜 +2 位作者 刘畅 沈芳 刘素稳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4,共6页
为研究预糊化板栗淀粉的制备工艺及对消化性的影响,以燕山板栗为原料,利用压热处理制备低消化率的预糊化板栗淀粉。分别考察不同压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对SDS和RS总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 为研究预糊化板栗淀粉的制备工艺及对消化性的影响,以燕山板栗为原料,利用压热处理制备低消化率的预糊化板栗淀粉。分别考察不同压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对SDS和RS总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低消化率的预糊化板栗淀粉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125℃,时间60 min,淀粉的质量分数26.1%,该条件下SDS和RS的质量分数为74.89%,基本符合预测值(76.44%)。并采用SEM、FTIR和RVA表征压热处理前后板栗淀粉的结构特性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压热处理后板栗淀粉失去原有的颗粒形貌,短程有序性和双螺旋结构含量增大,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提高,压热改性对板栗淀粉的结构和糊化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淀粉 压热处理 预糊化淀粉 响应面法 抗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预浸技术提升C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房恩惠 杨树桐 +2 位作者 庞瑞阳 孙忠科 兰天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但CFRP-混凝土界面常因为表层混凝土薄弱区的过早破坏而影响加固效果。鉴于此,本文采用不同浓度树脂预浸(Resin Pre-Coating, RPC)溶液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预浸处理以增强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但CFRP-混凝土界面常因为表层混凝土薄弱区的过早破坏而影响加固效果。鉴于此,本文采用不同浓度树脂预浸(Resin Pre-Coating, RPC)溶液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预浸处理以增强其表层力学性能。分析并阐明了体积浓度为10%~50%的RPC溶液处理混凝土表面对CFRP-混凝土界面承载力、界面应力分布及黏结-滑移关系等的影响规律及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RPC处理可以使环氧树脂有效渗入混凝土表层的微裂缝和孔洞,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与混凝土之间形成机械咬合作用,能有效提高C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改善界面破坏形式。针对本文试验的C40混凝土,采用体积浓度为30%的RPC溶液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过早破坏,使胶层强度得到充分利用,与未经RPC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界面极限承载力提高了78.4%,界面抗剪强度和界面剪切断裂能分别提高了71.1%和3.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预浸技术(RPC技术) 表面处理 界面增强 CFRP-混凝土界面 外贴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构型NiTi形状记忆合金绞线超弹性试验研究
18
作者 周玉浩 连鸣 +1 位作者 苏明周 王颜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27,共15页
重点探讨了单丝直径为1.0 mm的7×7构型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绞线的力学性能,主要关注其回复能力和耗能能力.分析了热处理方案、应变幅值、循环加载、预训练和加载速率对SMA绞线的残余应变、能量耗散、等效黏滞阻尼比、强度和刚... 重点探讨了单丝直径为1.0 mm的7×7构型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绞线的力学性能,主要关注其回复能力和耗能能力.分析了热处理方案、应变幅值、循环加载、预训练和加载速率对SMA绞线的残余应变、能量耗散、等效黏滞阻尼比、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此外,通过单调拉伸试验比较了SMA绞线与SMA丝材的抗拉强度和极限应变.结果表明,经过400℃下退火10 min后,SMA绞线具有出色的超弹性性能,应变回复率达到91.7%.在恒定应变幅值加卸载训练下,SMA绞线的力学性能逐渐趋于稳定,应在工程应用中予以考虑;通过预训练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SMA绞线的回复能力,未经热处理和退火10 min的试件在预训练后残余应变分别降低了47%和41%;当加载速率大于5×10^(-4)s^(-1)后,SMA绞线的滞回环形态对加载速率的变化不敏感;与SMA丝材相比,SMA绞线具有更好的延性和鲁棒性,适用于在大变形情况下提供足够的恢复力;试验结果为SMA绞线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绞线 超弹性 热处理方案 预训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方式对Cu/PAC催化剂草酸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恩海峰 李炳文 +1 位作者 田慧毓 赵金仙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1,共9页
随着我国对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合成PGA的原料,乙醇酸甲酯(MG)需求也随之增大。对沥青基活性炭(PAC)进行预处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PAC-x催化剂用于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MG,并考察了Cu/PAC-x催化剂的催... 随着我国对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合成PGA的原料,乙醇酸甲酯(MG)需求也随之增大。对沥青基活性炭(PAC)进行预处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PAC-x催化剂用于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MG,并考察了Cu/PAC-x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采用N_(2)吸/脱附、FT-IR、XRD、TEM、H_(2)-TPR、XPS和CO-TPD等方法对Cu/PAC-x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PAC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Cu^(+)/Cu^(0)离子对活化性能,进而提升催化剂活性。在210℃、1.9 MPa、n(H_(2))/n(DMO)为170和空速为0.26 g/(g·h)时,Cu/PAC-SN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其DMO转化率、MG选择性和MG收率分别达到85.4%、72.8%和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酸甲酯 草酸二甲酯 预处理 Cu/PA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生态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林婷薇 徐竞成 +7 位作者 王颖 岳雅妮 高贤义 漆慧娟 刘曙东 陶雨佳 王卫 江景勇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4期37-41,共5页
草莓果皮薄,果肉含水量高,质地柔软,采后易腐烂,货架期较短。绝大多数草莓采后致病菌在田间就已侵染果实并潜伏在表层组织中,当储运、销售过程中草莓果实发生机械损伤时,这些致病菌将进一步侵染草莓果实,致使果实腐烂。目前,采前使用化... 草莓果皮薄,果肉含水量高,质地柔软,采后易腐烂,货架期较短。绝大多数草莓采后致病菌在田间就已侵染果实并潜伏在表层组织中,当储运、销售过程中草莓果实发生机械损伤时,这些致病菌将进一步侵染草莓果实,致使果实腐烂。目前,采前使用化学合成杀菌剂是减少采后病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的提升以及农残风险,生态环保的采前处理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近年来国内外草莓采前生态处理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以期为草莓采前生态保鲜处理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采前 生态处理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