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时偏移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储层成像中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江峰 刘定进 +5 位作者 朱文斌 关达 胡中平 王汝珍 何英 马永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308,共6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埋藏深度大(大于5 000 m)、储层发育规模较小(小尺度溶孔-裂缝为主)的碳酸盐储层精细成像难题,将基于GPU平台的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应用于研究区562km2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埋藏深度大(大于5 000 m)、储层发育规模较小(小尺度溶孔-裂缝为主)的碳酸盐储层精细成像难题,将基于GPU平台的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应用于研究区562km2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通过地震剖面、平面相干属性和振幅属性对比分析叠前逆时偏移和传统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对于高陡构造带成像,逆时偏移成像效果局部好于叠前时间偏移;对于碳酸盐岩内幕"串珠"成像、缝-洞储层刻画方面,逆时偏移技术占有明显优势。叠前逆时偏移技术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成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RTM) 叠前时间偏移 碳酸盐岩 缝洞储层 塔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 被引量:3
2
作者 史恒 刘洪 +2 位作者 高星 丁仁伟 王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8-673,682+518,共6页
砂体、尖灭、缝洞和小断层等非均质地质体是石油地震勘探非常重要的目标。由于受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限制,常规的叠前时间偏移一般不易识别这类小尺度的非均匀地质体。而非均匀地质体散射波异常发育,因此利用散射波识别非均匀地质... 砂体、尖灭、缝洞和小断层等非均质地质体是石油地震勘探非常重要的目标。由于受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限制,常规的叠前时间偏移一般不易识别这类小尺度的非均匀地质体。而非均匀地质体散射波异常发育,因此利用散射波识别非均匀地质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散射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方法,利用反射波和散射波的走时差异提取散射波并进行成像,从而识别非均匀地质体。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小尺度非均匀地质体,可为后续的地震资料解释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波成像 叠前时间偏移 非均匀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地震屏蔽层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飞 常旭 刘伊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99-1908,共10页
在反射地震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准确求取共转换点一直是一个难题,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能避免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而且能够使转换波归位到真正的反射点上,实现准确成像.本文针对火山岩地震屏蔽层的转换波成像问题,通过对转换波共近似转换... 在反射地震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准确求取共转换点一直是一个难题,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能避免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而且能够使转换波归位到真正的反射点上,实现准确成像.本文针对火山岩地震屏蔽层的转换波成像问题,通过对转换波共近似转换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建立了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的初始速度场,通过速度扫描和纵、横波速度比值扫描确定最佳的偏移速度场和纵、横波速度比值,实现了在火山岩高速层覆盖区域的转换波偏移成像.实际资料的成像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近似转换点计算以及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C数据处理 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技术 共转换点 共近似转换点 偏移速度扫描 纵、横波速度比值扫描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目标处理技术在吐哈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文一华 王劲松 +2 位作者 范亮 朱美勤 张天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7-22,共6页
本文针对吐哈重点探区目标区块的地质任务和资料处理主要难点,采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精细目标处理特色技术系列,主要包括GeoEast处理系统多方法组合静校正技术、组合去噪提高信噪比技术、组合反褶积提高分辨率技术以及叠前时间偏移成像... 本文针对吐哈重点探区目标区块的地质任务和资料处理主要难点,采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精细目标处理特色技术系列,主要包括GeoEast处理系统多方法组合静校正技术、组合去噪提高信噪比技术、组合反褶积提高分辨率技术以及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通过这些特色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资料保真及处理时效得到提高,及时为落实圈闭及井位提供处理成果资料,提高了勘探效率及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目标处理 组合静校正 组合去噪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面元小网格化叠前偏移 被引量:2
5
作者 卢福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33,共4页
大庆长垣南部油田主力油层葡萄花油层发育在三角洲前缘,储层薄、小断层发育。井间河道砂体的边界识别、连通性研究,小断层识别和延伸方向的确定是目前制约油田高效开发的主要地质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元小网格化叠前时间偏移技术... 大庆长垣南部油田主力油层葡萄花油层发育在三角洲前缘,储层薄、小断层发育。井间河道砂体的边界识别、连通性研究,小断层识别和延伸方向的确定是目前制约油田高效开发的主要地质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元小网格化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以提高常规面元地震资料的空间分辨能力,用于油田开发阶段精细刻画小断层、微幅度构造、砂体边界。首先分析了小面元偏移的技术优势和理论依据,给出技术实现过程,应用于大庆长垣南部1340km^2的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与正常面元偏移结果相比,大幅度地提高了成果剖面的横向分辨率。在杏六东Ⅰ区块(4.6km^2)解释应用中,与原来依据钻井解释结果相比,核销2条断层、新增2条断层,2条较大断层延伸变长、走向发生变化,消除多个由钻井资料确认的孤立断点,葡一油层组反射特征横向变化合理,提高了砂体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面元 叠前偏移 空间分辨率 微幅度构造 断层 储层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王元波 王建民 +1 位作者 卢福珍 张丽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145,共5页
在转换波数据处理中,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时不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也能较好地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难题。基于喇嘛甸油田的转换波资料,阐述了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和初始伽马场的建立方法,给出了最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 在转换波数据处理中,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时不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也能较好地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难题。基于喇嘛甸油田的转换波资料,阐述了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和初始伽马场的建立方法,给出了最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和伽马场的调整流程。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结果表明,经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后的转换波剖面上断点、断面更清晰,解决了倾斜层归位和绕射波收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叠前时间偏移 速度场 伽马场 共转换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