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五头部燃烧室中的喷雾与点火研究
1
作者 于博文 陈涛 +4 位作者 刘德文 夏溪 王国情 徐亮亮 齐飞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
多头部点火是航空发动机贫燃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开发的关键过程.为探究五头部燃烧室点火初期至火焰完全传播至整个燃烧室的点火联焰机制,建立了一套包含5个直线阵列LPP喷嘴的可视化燃烧实验系统.基于高重频高能脉冲串激光系统,采用10... 多头部点火是航空发动机贫燃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开发的关键过程.为探究五头部燃烧室点火初期至火焰完全传播至整个燃烧室的点火联焰机制,建立了一套包含5个直线阵列LPP喷嘴的可视化燃烧实验系统.基于高重频高能脉冲串激光系统,采用10 Hz PLIF/PMIE和10 kHz PIV及2 kHz OH*自发光高速成像等可视化测量技术,研究了空气流量(110~250 g/s)和油气比(0.032~0.066)对喷雾流场特征和点火联焰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油压力和空气流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喷雾场的MIE、LIF信号分布及燃油雾化效果.随着燃油压力的增加,喷雾液滴粒径与数密度上升,液滴速度脉动减弱导致湍动能降低.相反,空气流量增加促进了燃油雾化,降低液滴间速度差,进而减小湍动能.在点火及联焰过程中,空气和燃料的流量是关键参数,空气流量250 g/s时火焰传播迅速,多头部火焰能在150 ms内迅速被全部点燃;而流量降低至200 g/s时,火焰传播速度较慢,多头部联焰时间大于500 ms,并且存在无法全部点燃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点火 多头部燃烧器 激光诊断 雾化蒸发 贫燃预混预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腐乳前酵工艺优化及其质构分析
2
作者 刘贝宁 张宸瑞 +3 位作者 田娟 刘秦明 皮雨冉 胡永金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提高腐乳发酵剂的发酵效率,该研究在豆腐坯上接入单一菌种、混合菌种发酵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腐乳前酵工艺并研究腐乳发酵过程中质构变化。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种发酵,而混合发酵剂A(少孢... 为提高腐乳发酵剂的发酵效率,该研究在豆腐坯上接入单一菌种、混合菌种发酵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腐乳前酵工艺并研究腐乳发酵过程中质构变化。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种发酵,而混合发酵剂A(少孢根霉、毛霉40899、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发酵效果优于混合发酵剂B(少孢根霉、毛霉40899、酵母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菌发酵腐乳最佳前酵工艺条件为接种浓度106 CFU/mL、接种量3%、少孢根霉∶毛霉40899∶保加利亚乳杆菌为1∶1∶1、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 d,此时腐乳蛋白酶活力最高,为231.2 U/g,感官评分为83分。在后酵完成时,混合发酵剂A的硬度最小,弹性最大,内聚性和胶黏性最小。混合菌种发酵腐乳经工艺优化后,毛坯菌丝粗壮有光泽,生长旺盛,蛋白酶活力高于单一菌种发酵腐乳。该研究为开发复合发酵剂、提高腐乳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种 腐乳前酵 蛋白酶活力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P精炼预脱镁及除杂工艺研究
3
作者 苏立峰 郑朝振 +2 位作者 郭纵 秦树辰 周起帆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4-1329,共6页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对高纯度镍钴材料的需求,本研究针对镍钴氢氧化物沉淀(MHP)湿法精炼过程中镁及铁、铝、硅、铬等杂质元素去除的问题,开发了碳化预脱镁与酸溶液同步除杂工艺。通过考察反应温度、矿浆浓度、反应时间及CO_(2)用...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对高纯度镍钴材料的需求,本研究针对镍钴氢氧化物沉淀(MHP)湿法精炼过程中镁及铁、铝、硅、铬等杂质元素去除的问题,开发了碳化预脱镁与酸溶液同步除杂工艺。通过考察反应温度、矿浆浓度、反应时间及CO_(2)用量对预脱镁率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350 r/min、反应温度25℃、矿浆浓度20%、反应时间1 h、CO_(2)用量30 mL/min条件下,预脱镁率达59.39%,镍损失率低于1%。同步除杂试验中,控制终点pH值至5.5,双氧水辅助下,浸出液中Fe^(3+)、Al^(3+)、Si^(4+)、Cr^(3+)含量分别降至<1、45、47和2.3 mg/L,满足后续P204萃取深度除杂要求。该工艺通过前端预脱镁与同步除杂的协同作用,显著缩短了精炼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为MHP湿法精炼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富集物 预脱镁 溶液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混合和预沉积MIEX-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控制
4
作者 马聪 张萌 +1 位作者 王冠英 王亮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了降低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探究了预混合和预沉积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控制。对实验过程中的总阻力、可逆阻力及不可逆阻力进行分析,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荧光光谱、不可逆污染组分及超滤过滤模型... 为了降低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探究了预混合和预沉积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控制。对实验过程中的总阻力、可逆阻力及不可逆阻力进行分析,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荧光光谱、不可逆污染组分及超滤过滤模型对膜污染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投加量下,预沉积MIEX比预混合MIEX膜污染的控制更好,最大预沉积量为235.2 mL/m^(2)时,膜污染控制最好,此时预沉积MIEX的总阻力、可逆阻力和不可逆阻力分别比预混合MIEX的相应值低52.7%、65.7%和50.1%;蛋白质均是造成2种投加方式不可逆阻力的主要原因;随着预混合投加量的增加,滤饼层厚度从4.82 m降低至4.07 m,滤饼层内藻细胞及胞外有机物(EOM)含量降低;在预沉积MIEX中,随着沉积量的增加,沉积层形态发生变化,当沉积量最大时,沉积层拦截较多藻细胞和EOM,形成明显的藻类滤饼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 含藻水 膜污染 预混合 预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高效气动立式预混装置异形桨叶工作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江 何文斌 +4 位作者 祁根山 李丹 付丽 初众 仇建文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为解决某交联剂在预混时溶解慢、易挥发、对操作人员危害大等问题,开发了一套采用单轴异形桨叶的可远程控制的小型高效立式气动预混装置。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四种搅拌叶片的流场特性,分析了异形桨叶和其他三种常用桨叶的总体流型、速... 为解决某交联剂在预混时溶解慢、易挥发、对操作人员危害大等问题,开发了一套采用单轴异形桨叶的可远程控制的小型高效立式气动预混装置。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四种搅拌叶片的流场特性,分析了异形桨叶和其他三种常用桨叶的总体流型、速度流线分布。结果表明,在预混转速为45 rpm时,异形叶片可实现交联剂径向流动,使旋转中心的交联剂充分混合,有效防止中心死区的出现,展现出良好的预混性能,预混时间由人工预混的6 h缩短为2 h,乙腈溶液挥发量减少了60.8%,有效解决了交联剂挥发和挂壁析出问题,提高了交联剂的预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小型立式预混装置 异形桨叶 流场分析 预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分解的舰用复合材料S2/430LV热工参数
6
作者 陈国涛 梅志远 吕岩松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了研究S2/430LV在热分解前后的热工参数,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氮气环境中S2/430LV复合材料和430LV树脂进行30~800℃环境下热重试验,分析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分解响应特征;然后,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采用微分法与积分法相结合... 为了研究S2/430LV在热分解前后的热工参数,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氮气环境中S2/430LV复合材料和430LV树脂进行30~800℃环境下热重试验,分析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分解响应特征;然后,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采用微分法与积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S2/430LV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430LV树脂和S2/430LV复合材料在氮气环境中均呈现单一热分解过程,纤维织物会促进430LV树脂基体热分解反应;采用Kissinger方程和Flynm-Wall-Ozawa方程确定S2/430LV活化能取值范围;利用Coats-Redfern方程确定S2/430LV最优热分解机理函数和指前因子,从而建立分解率和温度的函数关系式;采用混合定律,建立了考虑材料分解的热工参数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舰艇复合材料结构耐火传热性能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试验 阿伦尼乌斯方程 活化能 机理函数 指前因子 混合定律 热工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辅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缪妍 胡丽琴 +4 位作者 张珂 钱帅 高缘 张建军 魏元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4-741,共8页
药用辅料作为制剂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扮演着充当药物载体、改善药物释放、保障药品稳定性及提高患者顺应性的重要角色。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药学、化学与材料学深度交叉融合,为中药制剂的创新研发提... 药用辅料作为制剂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扮演着充当药物载体、改善药物释放、保障药品稳定性及提高患者顺应性的重要角色。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药学、化学与材料学深度交叉融合,为中药制剂的创新研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与此同时制药行业对优质辅料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综述中药制剂辅料的研究进展,具体涵盖预混与共处理辅料、物理及化学改性辅料、“药辅合一”辅料包括矫味剂、填充剂、促透剂及在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等,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与分析,探讨各类辅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具体应用现状,以期为中药制剂辅料的选择提供思路,并促进中药制剂辅料领域的创新活力,呼吁开发适合中药制剂的个性化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辅料 中药制剂 预混与共处理辅料 改性辅料 药辅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作区党参秸秆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奕 李亚杰 +7 位作者 韩儆仁 谭伟军 陈自雄 张娟宁 陈小丽 孔乐辉 张明 卞春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9,共11页
为探究传统栽培基质的替代物及新型混配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影响,于2023在定西市开展裂区试验,以马铃薯品种为主区,2个品种分别为‘陇薯7号’(V1)和‘冀张薯12号’(V2);以党参秸秆、草炭土、蛭石、椰糠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的栽培基质类型... 为探究传统栽培基质的替代物及新型混配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影响,于2023在定西市开展裂区试验,以马铃薯品种为主区,2个品种分别为‘陇薯7号’(V1)和‘冀张薯12号’(V2);以党参秸秆、草炭土、蛭石、椰糠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的栽培基质类型为副区,11种栽培基质分别为:T1(20%党参+50%草炭土+30%蛭石)、T2(30%党参+40%草炭土+30%蛭石)、T3(50%党参+20%草炭土+30%蛭石)、T4(70%党参+30%蛭石)、T5(100%党参)、T6(20%党参+40%草炭土+40%椰糠)、T7(30%党参+30%草炭土+40%椰糠)、T8(50%党参+10%草炭土+40%椰糠)、T9(60%党参+40%椰糠)、CK1(100%蛭石)、CK2(100%椰糠),开展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党参秸秆与草炭土、蛭石或椰糠混配时‘陇薯7号’和‘冀张薯12号’脱毒苗成活率分别为33.30%~100.00%和63.48%~100.00%。T1处理下‘陇薯7号’总产量、总产出、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率最高,分别为5650.98 kg·hm^(-2)、249.54万元·hm^(-2)、165.38万元·hm^(-2)和2.97,分别较CK1增加81.04%、60.57%、110.27%和47.03%,较CK2增加74.49%、41.89%、75.73%和38.14%;‘冀张薯12’号总产量、总产出、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率分别为3950.06 kg·hm^(-2)、180.32万元·hm^(-2)、96.16万元·hm^(-2)和2.14,分别较CK1增加45.32%、18.79%、28.14%和8.08%,较CK2增加56.50%、32.26%、76.18%和28.14%。综上,在混合基质中适当提高党参秸秆比例能有效促进马铃薯脱毒苗的生长发育,提高原原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秸秆 混配基质 马铃薯 原原种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文预训练模型的混合粒度编码和IDF遮蔽
9
作者 邵云帆 孙天祥 邱锡鹏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前大多数中文预训练语言模型采用字级别编码,因为字符级编码序列长而产生大量计算开销。词级别编码尽管能够缓解这一问题,但也会带来其他问题,如词典外词、数据稀疏等。针对中文不同粒度的编码,该文提出使用混合粒度编码的中文预训练... 目前大多数中文预训练语言模型采用字级别编码,因为字符级编码序列长而产生大量计算开销。词级别编码尽管能够缓解这一问题,但也会带来其他问题,如词典外词、数据稀疏等。针对中文不同粒度的编码,该文提出使用混合粒度编码的中文预训练模型。这一编码所用的词表在大规模预训练语料上得到,因此缓解了词典外词和数据稀疏问题。为了更进一步增强模型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选择性的遮蔽语言建模训练策略——IDF遮蔽。这一策略基于词在大规模预训练语料上统计的逆文档频率。实验表明,与之前的中文预训练语言模型相比,该文所提出方法预训练的模型在多个中文自然语言数据集上取得了更好或相当的性能,并且能更高效地编码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预训练 混合粒度编码 IDF遮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DM中基于预啁啾抑制FWM的优化策略
10
作者 王雨行 关莉珍 +2 位作者 宋锡策 闫煜鹏 余先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9-1336,共8页
为了满足波分复用系统中的超高速和长距离传输,需将影响频谱效率和系统性能的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损害降至最低。针对四波混频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抑制波分复用光网络中四波混频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分别在有无预啁啾的情况下确定了第一... 为了满足波分复用系统中的超高速和长距离传输,需将影响频谱效率和系统性能的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损害降至最低。针对四波混频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抑制波分复用光网络中四波混频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分别在有无预啁啾的情况下确定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优化优先级参数(如有效面积、信道间距、入纤功率)的单个和组合效应对四波混频效应的影响,对系统误码率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系统性能。在16信道系统中,随着有效面积的增加、输入功率的减小和信道间距的增加,光纤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得以降低,且在预啁啾情况下四波混频效应降至更低。在预啁啾为800 ps/nm时,三种参数优化组合使信道中的最小误码率为8.16×10^(-23),相比无参数优化和预啁啾的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提升132.8 dB。最后,这项工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预啁啾的参数优化策略是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性能优化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四波混频 预啁啾 信道间距 入纤功率 有效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南腐乳中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其前发酵工艺优化
11
作者 陈晨 任燕林 +3 位作者 陈中爱 皮雨冉 田娟 胡永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35,52,共7页
以云南路南腐乳为研究对象,对毛坯样品中的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采用优势菌株对腐乳进行单菌和双菌混合发酵,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进行前发酵工艺优化,旨在提升路南腐乳的品质。研究结果:采用获得的5株优势菌株对腐乳进行单菌、双... 以云南路南腐乳为研究对象,对毛坯样品中的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采用优势菌株对腐乳进行单菌和双菌混合发酵,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进行前发酵工艺优化,旨在提升路南腐乳的品质。研究结果:采用获得的5株优势菌株对腐乳进行单菌、双菌混合接种发酵,得到单菌株R1与R2分别接种发酵时第3天的蛋白酶活力较高,分别为160.5 U/g和156.05 U/g。后续选择R1与R2菌株进行混菌发酵,发现当R1∶R2为2∶1时,第3天时蛋白酶活力最高,为197.17 U/g。R1菌株与R2菌株经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分别鉴定为白地霉和巢状毛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对菌液浓度、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优化,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菌液浓度10^(6) CFU/mL、接种量2%、发酵温度28.3℃、发酵时间3 d,此时蛋白酶活力达到215.5 U/g。该研究可为路南腐乳品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混菌发酵 前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方式对非均匀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莉 羊求民 +6 位作者 徐国钻 张龙辉 王红云 唐彦渊 钟远 林丽萍 邓同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以预烧结高Co细晶球粒(WC-12%Co)以及低Co超粗晶混合粉(WC-8.5%Co)为原料并按质量比3∶7配料制备非均匀硬质合金,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矫顽磁力仪、硬度计、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不同混料方式对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 以预烧结高Co细晶球粒(WC-12%Co)以及低Co超粗晶混合粉(WC-8.5%Co)为原料并按质量比3∶7配料制备非均匀硬质合金,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矫顽磁力仪、硬度计、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不同混料方式对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干混及干磨方式混料的合金中形成粗晶WC环绕细晶WC聚集组织的非均匀结构,但同时形成较多Co池,恶化合金性能。采用高强度的湿磨方式进行混料能降低Co池出现的概率,促进Co相及WC晶粒的均匀分布,使合金致密度提高,实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此外,预烧结细晶球粒中WC晶粒的活性显著降低,可减少球磨活化作用的影响,延缓细晶的长大速度,使湿磨合金保持非均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非均匀结构 预烧结 混料方式 微观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预混甲醇降低柴油机碳烟与NOx排放的影响参数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春德 李云强 +2 位作者 王银山 段峰 吉庆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5-638,685,共5页
在 4 8 5QDI自然吸气直喷式柴油机上研究了不同喷嘴、不同供油定时、不同喷醇的起点对进气预混甲醇发动机的碳烟、NOx排放和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降低碳烟和NOx排放以及提高燃油经济性 ,与燃用纯柴油的发动机相比 ,进气预... 在 4 8 5QDI自然吸气直喷式柴油机上研究了不同喷嘴、不同供油定时、不同喷醇的起点对进气预混甲醇发动机的碳烟、NOx排放和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降低碳烟和NOx排放以及提高燃油经济性 ,与燃用纯柴油的发动机相比 ,进气预混甲醇发动机的柴油喷射定时可以保持不变或稍小 ,但燃油喷嘴的孔径应适当减小 ,预混甲醇的发动机负荷起点应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 NOX排放 进气 直喷式柴油机 燃油喷嘴 供油 影响参数 发动机负荷 甲醇发动机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室排放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邓远灏 马存祥 +2 位作者 郭凯 徐华胜 张靖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1-697,共7页
提出一种采用直接喷射和部分预混预蒸发(DIPME)混合燃烧技术的中心分级燃烧室,这种DIPME燃烧室具有低工况稳定燃烧,高工况低NOx排放的特征。对采用该燃烧技术的单头部DIPME燃烧室进行LTO循环4个工况(慢车、返场、爬升和起飞)试验研究。... 提出一种采用直接喷射和部分预混预蒸发(DIPME)混合燃烧技术的中心分级燃烧室,这种DIPME燃烧室具有低工况稳定燃烧,高工况低NOx排放的特征。对采用该燃烧技术的单头部DIPME燃烧室进行LTO循环4个工况(慢车、返场、爬升和起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慢车工况的燃烧效率接近0.99外,其余工况的燃烧效率均大于0.995;在LTO循环内DIPME燃烧室的CO,UHC和NOx排放均满足CAEP/6排放标准,其中NOx比CAEP/6低60.8%;同采用富油燃烧技术的燃烧室相比,采用该技术的DIPME燃烧室在降低CO和UHC排放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在降低NOx排放上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油预混预蒸发 燃烧室 起飞着陆循环 燃烧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量比对甲烷预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柳伟杰 葛冰 +3 位作者 田寅申 袁用文 臧述升 翁史烈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燃烧的流场结构及当量比对甲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气流在喷嘴出口处扩张,形成有利于燃烧稳定的低速区;预混火焰“悬浮”于喷嘴上方,在剪切区的内侧...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燃烧的流场结构及当量比对甲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气流在喷嘴出口处扩张,形成有利于燃烧稳定的低速区;预混火焰“悬浮”于喷嘴上方,在剪切区的内侧,火焰呈 W 型;富燃时,随着当量比的增加,火焰的推举高度略有增加;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流场具有自相似性,无量纲轴向速度的径向分布几乎不受当量比的影响.同时,燃烧室出口的温度随着当量比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当量比为0.8~1.4时变化较为明显,当量比超过1.4后,增加趋势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旋流 预混燃烧 当量比 甲烷 排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混合式磨料水射流喷嘴外流场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12
16
作者 崔俊奎 赵军 +2 位作者 李国威 郭仁宁 武春晓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0-414,共5页
通过建立磨料水射流喷嘴有限元模型,对2种不同直径的前混合式磨料水射流的喷嘴外流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喷嘴其它几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出口直径对喷嘴的出口速度影响比较大,出口直径越大,出口速度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将混... 通过建立磨料水射流喷嘴有限元模型,对2种不同直径的前混合式磨料水射流的喷嘴外流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喷嘴其它几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出口直径对喷嘴的出口速度影响比较大,出口直径越大,出口速度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将混合管适当地加长,可以提高磨料射流在喷嘴出口处的速度;磨料水射流最佳的切割距离为喷嘴出1:7直径的2.0—5.0倍.磨料水射流切割靶体实验结果与靶体冲击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混合式 磨料水射流 喷嘴 流场仿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师喜林 蒋军成 +1 位作者 王志荣 严建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球形容器和球形管道连通容器内的泄爆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在较小的泄压面积时,与密闭容器爆炸实验比较,不能降低容器内的最大压力,反而会增大容器内的最大压力。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泄爆口安装在远离... 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球形容器和球形管道连通容器内的泄爆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在较小的泄压面积时,与密闭容器爆炸实验比较,不能降低容器内的最大压力,反而会增大容器内的最大压力。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泄爆口安装在远离点火源的位置,当发生预混气体爆炸时能较好地降低容器内的最大压力,起到保护容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 预混气体 泄爆 最大压力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洗衣粉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永强 张高勇 +1 位作者 罗毅 刘广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4,122,共4页
对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在洗衣粉体系中等量代替AEO9进行了应用研究,在洗衣粉前、后配料工艺中加入不同量的MEE或AEO9情况下,综合考察了熔点、黏度、洗衣粉去污性能。CMEE-8、AEO9熔点分别为25℃、21℃,黏度完全相同,后配料工艺制... 对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在洗衣粉体系中等量代替AEO9进行了应用研究,在洗衣粉前、后配料工艺中加入不同量的MEE或AEO9情况下,综合考察了熔点、黏度、洗衣粉去污性能。CMEE-8、AEO9熔点分别为25℃、21℃,黏度完全相同,后配料工艺制备的洗衣粉去污力基本相当;前配料工艺中CMEE-8与AEO9在质量分数为1 5%、3%、6%、10%时所配洗衣粉料浆黏度的比值分别为1/3 2、1/4 8、1/5 1、1/1 8,洗衣粉去污力基本相当。研究结果表明:CMEE-8无论在前配料、后配料中均可以代替AEO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洗衣粉 洗涤性能 前配料 后配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煤粉锅炉掺烧兰炭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忠灿 程国安 +2 位作者 李炎 王志超 姚伟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80-85,共6页
为考察兰炭在电站煤粉锅炉上的适应性,确定兰炭在煤粉锅炉上的掺烧比例和方式,在充分掌握兰炭燃料特性基础上,在国内首次进行了配中速磨制粉系统的电站煤粉锅炉掺烧兰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站锅炉燃用兰炭具有减轻燃烧器喷口结渣、大... 为考察兰炭在电站煤粉锅炉上的适应性,确定兰炭在煤粉锅炉上的掺烧比例和方式,在充分掌握兰炭燃料特性基础上,在国内首次进行了配中速磨制粉系统的电站煤粉锅炉掺烧兰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站锅炉燃用兰炭具有减轻燃烧器喷口结渣、大幅降低烟气污染物生成量、对低热值煤具有较好替代作用等优势,试验锅炉可以预混掺烧方式实现安全稳定燃用33%比例的兰炭。针对兰炭的强磨损、低燃尽特性对制粉系统以及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预混+防磨+燃烧调整"的燃用兰炭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兰炭 磨损 预混 掺烧比例 低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气体云爆燃实验 被引量:18
20
作者 丁信伟 李志义 李应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8-562,共5页
开敞空间蒸气云爆炸(Unconfined Vapor Cloud Explosions)会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对开敞空间蒸气云爆炸的爆炸威力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其破坏模式,提出防灾减灾措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开敞空间中的蒸气云爆炸大多为爆... 开敞空间蒸气云爆炸(Unconfined Vapor Cloud Explosions)会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对开敞空间蒸气云爆炸的爆炸威力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其破坏模式,提出防灾减灾措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开敞空间中的蒸气云爆炸大多为爆燃现象,可燃气体云爆燃场是一种非理想爆源所产生的爆炸场.对这种爆燃场进行的实验研究,国外已有报道,如Layer等人的肥皂泡技术(规模较小)及Lind和Strehlow采用聚乙烯薄膜作为限制物(较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国内尚无此类报道.本文对可燃气体爆燃场进行了中、小规模的实验研究.采用可燃气体与空气的近化学计量比混合物,气体用聚乙烯薄膜限制成半球形状,其直径D分别为1、2和3m不等,点火后对各测点的压力用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用来验证理论方法,也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燃 蒸气云爆炸 实验 开敝空间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