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4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CPD的RIS辅助毫米波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进 李一博 +1 位作者 周培豫 李玉宇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无线通信领域,系统性能的优劣通常与无线信道的特性密切相关。精确掌握信道和信号参数对于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信道估计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涉及多个维度(... 在无线通信领域,系统性能的优劣通常与无线信道的特性密切相关。精确掌握信道和信号参数对于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信道估计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涉及多个维度(如空间、时间、频率等),使得信道估计方法的设计变得异常复杂。近期研究表明,通过将这些多维度信号转换为张量并进行分析,可以显著降低信道估计的技术难度。探讨了信道估计算法的改进方法,特别是引入中心化处理作为数据预处理的一部分。中心化处理通过调整数据的均值来减少低频噪声,从而提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这不仅提升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还降低了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加快了模型的训练速度并提高了收敛效率。此外,还采用了因子分解的方法对张量进行分解,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并提高了估计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具有更高的准确度,而且在低SNR环境下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辅助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信道估计 张量 因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可调节OFDM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王晓君 刘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34,共6页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参数众多、设计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用途、信道环境设计出很多不同的OFDM系统。传统的发射机设计采用确定的码率对信道进行编码,并使用众多数字调制方式中的一种对数据进行调制以实现单一速率的发射机设计。在此基础上,...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参数众多、设计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用途、信道环境设计出很多不同的OFDM系统。传统的发射机设计采用确定的码率对信道进行编码,并使用众多数字调制方式中的一种对数据进行调制以实现单一速率的发射机设计。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信号传输面对的情况复杂多变且突发事件较多,结合多种编码与调制技术实现速率可调节的OFDM发射系统。基带部分采用IEEE 802.11a协议中OFDM帧格式设计搭建基带信号传输系统,完成时序仿真。射频部分通过软件完成AD9361寄存器的配置,实现AD9361软件无线电模块与Zynq-7000开发板之间实时的OFDM信号传输。可调节的编码调制方案和高灵活性AD9361射频芯片增强了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可移植性,简化了OFDM发射端机的硬件设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节ofdm IEEE 802.11a协议 软件无线电 FPGA AD9361 ZYNQ-7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室内可见光通信O-OFDM系统信道均衡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科军 连江龙 +1 位作者 张常瑞 蔺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在室内可见光通信中符号间干扰和噪声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K均值(K-means)均衡方法可以抑制光无线信道的影响,但其复杂度较高,且在聚类边界处易出现误判。提出了改进聚类中心点的K-means(Improved Center K-means,IC-Kmeans)算法,通过随... 在室内可见光通信中符号间干扰和噪声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K均值(K-means)均衡方法可以抑制光无线信道的影响,但其复杂度较高,且在聚类边界处易出现误判。提出了改进聚类中心点的K-means(Improved Center K-means,IC-Kmeans)算法,通过随机生成足够长的训练序列,然后将训练序列每一簇的均值作为K-means聚类中心,避免了传统K-means反复迭代寻找聚类中心。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IC-Kmeans(Neural Network Based IC-Kmeans,NNIC-Kmeans)算法,使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将接收端二维数据映射至三维空间,以增加不同簇之间混合数据的距离,提高了分类准确性。蒙特卡罗误码率仿真表明,IC-Kmeans均衡和传统K-means算法的误码率性能相当,但可以显著降低复杂度,特别是在信噪比较小时。同时,在室内多径信道模型下,与IC-Kmeans和传统Kmeans均衡相比,NNIC-Kmeans均衡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误码率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光正交频分复用 多径信道 信道均衡 K-means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驱动的OFDM索引调制信号检测
4
作者 王婵飞 杨婧 +1 位作者 许亚美 何继爱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92-797,共6页
在探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优化中,一个显著挑战在于其信号检测性能的相对不足。同时,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索引调制(Deep Neural Network Based Index Modulation,DNN-IM)检测算法... 在探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优化中,一个显著挑战在于其信号检测性能的相对不足。同时,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索引调制(Deep Neural Network Based Index Modulation,DNN-IM)检测算法,普遍存在着误码率及损失值偏高的问题。为了弥补上述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索引调制检测算法,即MLP-IM算法。该算法采用融合两个连接层与一个输出层的架构设计,通过挑选的激活函数实现对OFDM索引调制系统中数据比特的精准还原。首先将OFDM索引调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巧妙应用于数据的预处理阶段,随后利用仿真数据集对ML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离线训练,确保模型的稳健性与准确性。在检测阶段,通过MLP-IM检测算法实现了对OFDM索引调制系统的高效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LP-IM算法在误码率控制和损失值两个方面的性能表现与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相媲美,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超越了现有DNN-IM算法的性能,其性能改善幅度在0.2~6 dB的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索引调制 信号检测 深度学习 低损失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集信息系统实现自适应O-OFDM符号分解信号检测研究
5
作者 贾科军 车佳祺 +3 位作者 刘佳欣 缐玉琴 秦翠翠 杨博然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1473,共13页
自适应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分解串行传输(O-OFDM-ASDST)可以有效抑制可见光通信(VLC)中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限幅失真,然而,O-OFDM-ASDST在接收端合并分解符号时会导致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叠加,从而引起误码率(BER)恶化。为此,该文... 自适应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分解串行传输(O-OFDM-ASDST)可以有效抑制可见光通信(VLC)中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限幅失真,然而,O-OFDM-ASDST在接收端合并分解符号时会导致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叠加,从而引起误码率(BER)恶化。为此,该文基于人工智能粒计算的粗糙集理论(RST)信息系统与不可分辨关系,提出一种O-OFDM-ASDST信号检测算法。首先,将接收端时域抽样值作为论域,并将信号特征作为条件属性构建信息系统。通过决策规则对接收的分解符号进行分类,尽可能分类决策出原本等于门限值和零值的时域抽样值;然后,根据制定的决策规则导出不可分辨关系,并通过属性约简提取处于门限值之间的时域抽样值并进行重构,以达到降低重构算法复杂度的目的;最后,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验证检测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对比信号检测算法相比,该文检测算法在房间中心位置的BER性能可获得5.4 dB和1 dB的信噪比(SNR)增益;即使在房间边缘位置,也可以获得5.5 dB和0.8 dB的SNR增益。此外,检测算法的复杂度仅为对比信号检测算法的1/10。综上所述,所提检测算法能够有效抑制AWGN,提高BER性能,并显著降低算法复杂度和处理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O-ofdm符号分解 信号检测 粗糙集理论 属性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贪心策略的自适应OFDM无源雷达强杂波抑制
6
作者 周西锐 丁淑娟 李雪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8-595,共8页
与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不同,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案信号的雷达,当每个符号上调制的传输信息完全随机时,其模糊函数具有较高的旁瓣;当探测场景中存在较多较强的杂波时,目标回波对应... 与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不同,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案信号的雷达,当每个符号上调制的传输信息完全随机时,其模糊函数具有较高的旁瓣;当探测场景中存在较多较强的杂波时,目标回波对应的距离多普勒峰被淹没在脉压积累后的强杂波的旁瓣之下,导致目标无法被识别。目前已有的杂波抑制方案多面临杂波抑制度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贪心策略的高效杂波处理方案,通过自适应逐点抑制强杂波,使旁瓣基底下降,目标信息浮现出来。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比常规方法更好的杂波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波抑制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 无源双基地雷达 超视距雷达 天波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尺度卷积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
7
作者 黄振国 钱蓉蓉 +2 位作者 任文平 朱雨佳 陈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针对快衰落信道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估计难度大、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的逐尺度卷积信道估计网络(scale-wise convolution channel estimation network,SCCENet)。对输入的信道状态信息矩阵下采样... 针对快衰落信道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估计难度大、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的逐尺度卷积信道估计网络(scale-wise convolution channel estimation network,SCCENet)。对输入的信道状态信息矩阵下采样,构建多尺度特征金字塔,通过构建的逐尺度卷积部分以网络权重共享的方式对信道状态信息矩阵构成的多尺度特征金字塔进行不同尺度的特征融合,在不增加网络参数情况下增大感受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估计性能优于最小二乘算法,能以较低的估计复杂度取得相较于其它深度学习信道估计算法更低的估计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ofdm系统 快衰落 深度学习 尺度卷积 无线通信 轻量级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远距离高速无人机检测的OFDM通信感知一体化参考信号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唐爱民 王书涵 曲文泽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2-853,共12页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无人机的通信和检测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研究了OFDM通信感知一体化中的感知参考信号设计,用于远距离高速无人机的检测。为了实现无人机在远距离和高速度情况下的不模糊检测,传统的参考信号设计需要较密的感...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无人机的通信和检测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研究了OFDM通信感知一体化中的感知参考信号设计,用于远距离高速无人机的检测。为了实现无人机在远距离和高速度情况下的不模糊检测,传统的参考信号设计需要较密的感知参考信号布置,从而带来较大的资源开销。此外,基于OFDM波形的远距离检测,还面临码间串扰的挑战。首先,针对远距离检测的问题,该文设计了支持远距离检测且抗码间串扰的感知参考信号模式,可以在较少资源开销下达到系统的最大不模糊检测距离。然后,基于前述参考信号的排布模式,针对高速度检测的问题,该文在基于中国剩余定理消除模糊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距离变化率。通过合理的参考信号配置与幽灵目标消除算法,可以在较小的资源开销下,大幅增加不模糊检测速度,且有效避免幽灵目标的产生。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针对远距离高速目标的检测,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文所提的方法可降低72%的参考信号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参考信号设计 无人机 雷达感知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梳状谱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研究
9
作者 代领军 王杰 +3 位作者 辛月 梁兴东 李焱磊 陈龙永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当前,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无线通信频段正积极扩张,逐步与雷达工作频段重合,致使雷达受到越来越多的通信干扰。为了使得通信既能高效利用雷达频段,又能避免与雷达形成冲突,雷达通信频谱共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其中,雷达通信一体... 当前,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无线通信频段正积极扩张,逐步与雷达工作频段重合,致使雷达受到越来越多的通信干扰。为了使得通信既能高效利用雷达频段,又能避免与雷达形成冲突,雷达通信频谱共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其中,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得到了重点关注。然而,传统的一体化信号自由度有限,无法兼顾雷达和通信的性能。为此,文中进一步拓展利用了时频域子载波自由度,提出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梳状谱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技术。所提方法针对OFDM梳状谱信号固有的距离模糊问题,通过时频捷变的方法,获得了多时频尺度下的视在距离,并采用筛选匹配算法恢复目标真实距离,在保证无线通信性能的同时,具备了优秀的雷达模糊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兼顾了优良雷达探测性能和高速无线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正交频分复用 梳状谱 距离模糊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M MIMO OFDM雷达的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10
作者 田旋旋 胡念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3-87,共5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通常采用等间距子载频交错(ESI),实现不同发射天线信号在频域的正交。然而,ESI存在距离依赖性的角度误差问题。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分复用(RDM)MIMO OFDM雷达的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通常采用等间距子载频交错(ESI),实现不同发射天线信号在频域的正交。然而,ESI存在距离依赖性的角度误差问题。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分复用(RDM)MIMO OFDM雷达的目标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建立RDM MIMO OFDM雷达信号模型,获得发射端在距离维的正交波形,使得雷达接收机的天线孔径得到明显扩展,提升角度分辨率;其次,在距离-速度处理和角度估计之间,提出一种二值掩码方法分离不同发射波形,代替了传统的带通滤波器,同时抑制噪声干扰,改善成像质量;最后,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与ESI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距离依赖性的角度误差,提升成像分辨率和角度参数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ofdm 距离分复用 二值掩码 雷达成像 角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M MIMO-OFDM雷达速度解模糊方法
11
作者 田旋旋 胡念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33,共5页
基于多普勒分复用(DDM)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由于不同的发射天线信号在多普勒域的正交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雷达的最大无模糊速度受限于发射天线数目;此外,对于相同距离的多个目标,当其速度差等于最大无模糊... 基于多普勒分复用(DDM)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由于不同的发射天线信号在多普勒域的正交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雷达的最大无模糊速度受限于发射天线数目;此外,对于相同距离的多个目标,当其速度差等于最大无模糊速度的整数倍时,存在目标重叠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偏移DDM(PO-DDM)的速度解模糊方法。首先,介绍DDM MIMO-OFDM信号模型和雷达信号处理算法,揭示速度模糊产生的原理;然后,通过在某些发射天线上额外添加小偏移相位,从而打破距离速度谱目标峰值在速度维的等间距分布特性,用来确定速度模糊数;同时,通过搜索速度距离谱目标相邻峰值的速度索引差来分离重叠目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方法,所提方法能够同时解决速度解模糊和目标重叠问题,为高动态场景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ofdm 多普勒分复用 速度模糊 目标重叠 相位偏移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MIMO的抗单比特接收机低截获雷达信号设计
12
作者 马月红 周辉 +2 位作者 韩壮志 赵辰 李乾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0,共6页
相比于传统的电子战测频接收机,数字化接收机对信号的检测过程集中在数字信号层面,具有较高的系统集成度,得益于在多路同时到达信号检测方面展现出的巨大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为提升己方雷达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有效对抗敌方宽带数... 相比于传统的电子战测频接收机,数字化接收机对信号的检测过程集中在数字信号层面,具有较高的系统集成度,得益于在多路同时到达信号检测方面展现出的巨大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为提升己方雷达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有效对抗敌方宽带数字化接收机的侦察,文中以典型的单比特数字接收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频原理,以信号处理过程中单比特采样导致的多信号检测局限性为出发点,设计了基于信号幅度调制的OFDM-MIMO宽带低截获雷达信号。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雷达信号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可有效对抗基于信号频谱峰值进行频率检测的单比特接收机侦察,单比特接收机对所设计信号的截获概率仅为20%,证明该信号具有较好的低截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比特接收机 低截获信号 ofdm 混沌序列 单比特量化 调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的远距离磁感应透地通信方法
13
作者 王羿帆 杨维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41-752,共12页
磁感应透地通信方式的传输信道稳定但可用通信带宽较窄,难以在较远的通信距离下承载实时语音通话所需要的信息传输速率,不利于矿井下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为了在有限的通信带宽内实现对实时语音信号的远距离透地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正... 磁感应透地通信方式的传输信道稳定但可用通信带宽较窄,难以在较远的通信距离下承载实时语音通话所需要的信息传输速率,不利于矿井下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为了在有限的通信带宽内实现对实时语音信号的远距离透地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远距离磁感应透地通信方法。针对远距离磁感应透地通信方式收发线圈间耦合作用较弱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单轴发射线圈和三轴正交接收线圈的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模型,并建立了相应收发回路的等效电路模型。以此为基础,对使用三轴正交接收天线时磁感应透地通信信道的等效路径损耗特点和可用带宽大小进行了表征。针对远距离磁感应透地通信方式信道可用带宽较窄并且路径损耗会随着通信距离变远而快速增加的特点,提出利用OFDM进行二级调制来增加频带利用率。给出了更加适合远距离磁感应透地通信方式的OFDM设计参数,从而将系统使用低进制码元进行远距离语音通话时占用的通信带宽压缩到信道可用带宽以内。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远距离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分别使用基于高进制码元的单载波调制和基于低进制码元的OFDM调制时对实时语音信息的透地传输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单载波调制的方案相比,基于OFDM调制方案的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能够对实时语音信号实现更远距离的透地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 透地通信 语音通话 远距离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步进频OFDM雷达的速度解模糊方法
14
作者 田旋旋 胡念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45,共5页
毫米波步进频正交频分复用(SC-OFDM)雷达通过合成大带宽信号,能够在较低采样速率下获得高距离分辨率。然而,现有改进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在估计目标距离和速度时存在最大无模糊速度减小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两步速度解模糊方法... 毫米波步进频正交频分复用(SC-OFDM)雷达通过合成大带宽信号,能够在较低采样速率下获得高距离分辨率。然而,现有改进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在估计目标距离和速度时存在最大无模糊速度减小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两步速度解模糊方法:第一步是基于无模糊速度假设进行全单元多普勒补偿,利用补偿失配导致的距离像峰值旁瓣比(PSLR)降低特征识别速度模糊的目标;第二步是通过设定合适的模糊数取值进行模糊单元多普勒补偿,以距离像PSLR最大化准则确定目标的真实模糊数,同时完成多普勒频移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方法,所提方法能够解决多目标场景下的速度模糊问题,并有效抑制多普勒频移引起的距离像旁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雷达 步进频 多普勒频移 峰值旁瓣比 速度解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研究
15
作者 张晓东 李凯 霍朝晖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1,共7页
为解决引入循环前缀(CP)影响雷达目标检测的问题,在脉冲体制下设计了一种基于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法。首先对多散射点雷达信号回波进行建模,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高分辨距离像重构方法... 为解决引入循环前缀(CP)影响雷达目标检测的问题,在脉冲体制下设计了一种基于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法。首先对多散射点雷达信号回波进行建模,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高分辨距离像重构方法,进行多散射点的目标距离估计,最后沿脉冲维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形成多普勒滤波器组提取速度信息,获得目标速度估计;通信功能通过采用脉冲体制发射方法,将通信信息在脉内调制,实现数据高速传输。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的基于CP-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法能够在不同信噪比下获得目标的距离与速度估计,有效实现雷达探测,并在多径信道下CP长度大于等于多径时延时具有较好的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循环前缀 正交频分复用 最大似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辅助的OFDM系统中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16
作者 邵永琪 杨丽花 +1 位作者 常澳 任露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331,共8页
为了克服在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中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方法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在RIS下利用基扩展模型(base ... 为了克服在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中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方法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在RIS下利用基扩展模型(base extension model,BEM)对时变信道进行建模,并提出基于残差链接超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的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具体来说,所提方法首先将参数较多的信道系数估计转换为参数较少的基系数估计,以降低所提方法计算复杂度。在线下训练中,利用低分辨率的基系数估计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仅需要少量的输入即可获取高分辨率的信道估计。为了提高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将网络训练的标签设置为具有高精度的信道估计值,而非理想的信道信息。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在RIS辅助移动通信系统下能够准确获取时变信道信息,且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反射面 正交频分复用 时变信道估计 基扩展模型 残差链接超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时空混沌的三维OFDM星座加密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耿 吴锐 +2 位作者 马英杰 黄思婕 董有恒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0-399,共10页
无线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传输信息量迅速增加,这对系统的传输效率和通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上述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时空混沌的三维OFDM星座加密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反馈元胞自动机,以提高元胞自动机的周期性和伪随... 无线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传输信息量迅速增加,这对系统的传输效率和通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上述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时空混沌的三维OFDM星座加密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反馈元胞自动机,以提高元胞自动机的周期性和伪随机性。将反馈元细胞自动机的迭代结果进行归一化后,作为扰动加入时空混沌系统中。通过分岔图、李亚普诺夫指数、回归映射分析和随机性测试,证明了添加该扰动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混沌特性。其次,设计了一种新的三维16-ary星座图,将星座点之间的最小欧氏距离扩大了6.3%,并结合扰动的时空混沌系统实现了三维星座旋转的物理层调制加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三维16-ary星座映射旋转加密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误码率性能提高了约1 dB。此外,通过密钥空间、密钥灵敏度和统计攻击的安全分析,证明了其良好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三维映射 星座旋转 时空混沌系统 初等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预编码O-OFDM自适应符号分解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科军 南钰桐 +1 位作者 杨博然 魏少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目的】符号分解技术是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方法中的一种,其将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符号分解为PAPR较小的多个分解符号,以抑制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效应。但当O-OFDM的PAPR较大时产生的分解符号较多,降低了信息速率和误码率(... 【目的】符号分解技术是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方法中的一种,其将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符号分解为PAPR较小的多个分解符号,以抑制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效应。但当O-OFDM的PAPR较大时产生的分解符号较多,降低了信息速率和误码率(BER)性能。【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预编码O-OFDM自适应符号分解串行传输(PCO-OFDM-ASDST)方案,采用预编码降低O-OFDM符号的PAPR,从而减小了自适应符号分解的平均符号分解次数。在多径信道下推导了理论信噪比(SNR)表达式,并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分析了PAPR、BER和信息速率性能。【结果】结果表明,在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系统4阶正交幅度调制(QAM)下,PCO-OFDM-ASDST在BER为10-4的情况下,其符号功率比自适应符号分解串行传输(ASDST)低7 dB;64QAM下,当符号功率为20 dBm时,可以提高10 Mbit/s的信息速率。【结论】PCO-OFDM-ASDST比ASDST系统具有更优的BER和信息传输速率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光正交频分复用 预编码 峰值平均功率比 符号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OFDM系统稀疏信道估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俊杰 彭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9-1163,共5页
针对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当前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单符号全导频设置,且级联信道系数过多会导致导频开销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角域块稀疏的两阶段信道估计方案。首先,通过分析信道在时... 针对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当前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单符号全导频设置,且级联信道系数过多会导致导频开销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角域块稀疏的两阶段信道估计方案。首先,通过分析信道在时域和角域上存在的共同稀疏特性,将级联信道矩阵转换为时域-角域上的块稀疏表示,并将信道估计问题转换为块稀疏矩阵恢复问题。其次,考虑传输导频限制和时域-角域块稀疏特性,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稀疏信道估计方案对级联信道进行稀疏恢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另外三种基准方案,该方案可以使用较少的导频获得更优的信道估计性能,有效减少了导频开销,且估计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水声通信多普勒估计与跟踪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永嘉 冯海泓 +1 位作者 李记龙 翟玉爽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11,共9页
水声通信中传统宽带多普勒估计方法难以准确跟踪时变多普勒因子,从而导致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在变速运动通信场景中补偿性能不佳。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载波的多普勒估计与跟踪... 水声通信中传统宽带多普勒估计方法难以准确跟踪时变多普勒因子,从而导致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在变速运动通信场景中补偿性能不佳。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载波的多普勒估计与跟踪算法。首先对三频信号做线性调频Z变换(Chirp-Z Transform,CZT)得到多普勒先验值,然后利用OFDM符号中的空载波结合载波频偏(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搜索补偿技术,把估计的最优CFO值转换为宽带多普勒因子,进而计算当前符号的加速度并预测下一符号的速度。通过更新加速度对预测值进行修正,实现每个OFDM符号的多普勒估计。数值仿真和湖试结果表明,文中算法不仅能有效跟踪多普勒的变化,在匀速和变速条件下都有较好的补偿性能,而且对帧结构设计要求低,对先验误差不敏感,有利于水声通信系统的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多普勒跟踪 多普勒补偿 水声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