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造球强化难制粒精矿烧结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永斌 唐培垚 +3 位作者 王林 钟强 李骞 姜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共8页
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增长,充分利用廉价的难处理铁矿资源成为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本文针对难制粒精矿在烧结中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复合造块法的基础上开发了预造球工艺,显著提高了难制粒精矿的配入量,有效改善了制粒效果与烧结产、... 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增长,充分利用廉价的难处理铁矿资源成为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本文针对难制粒精矿在烧结中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复合造块法的基础上开发了预造球工艺,显著提高了难制粒精矿的配入量,有效改善了制粒效果与烧结产、质量指标。研究表明,在难制粒精矿配比达到36%时,采用预造球制粒可以使准颗粒平均粒径提高1.53 mm,透气性指数提高0.17。在此基础上,垂直烧结速度提高13.97 mm/min,利用系数提高0.815 t/(m^(2)·h),转鼓强度提高3.39%。预造球烧结中,由于难制粒精矿的分离,常规制粒料部分的制粒性能得到优化,局部碱度得到提高,形成大量的针柱状铁酸钙。在常规制粒料与球团料交界处固相固结与液相固结同时存在,铁酸钙与铁氧化物相互交织,形成球团嵌入式分布的成品矿结构,具有良好的成矿效果和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制粒 预造球 复合造块法 难制粒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预冷却技术及装备研究
2
作者 廖继勇 谭潇玲 +2 位作者 张震 戴波 卢兴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81,共8页
为了对烧结矿的高品质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利用,提升环冷机布料的均匀性和热量分布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烧结矿显热回收效率,本文使用可实现烧结矿冷却和高品质余热回收的预冷却装置取代现有烧冷系统中的给料溜槽,并引入可提高换热效率和余... 为了对烧结矿的高品质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利用,提升环冷机布料的均匀性和热量分布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烧结矿显热回收效率,本文使用可实现烧结矿冷却和高品质余热回收的预冷却装置取代现有烧冷系统中的给料溜槽,并引入可提高换热效率和余热品位的气固逆流换热方式,形成烧结矿预冷却技术。同时,对预冷却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基于Fluent和EDEM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结构方案装置内部的气流分布、料层阻力以及物料流动情况,并对装置的换热效果进行验证,从而获得最佳的预冷却装置结构方案和运行参数。烧结矿预冷却技术及装备在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60 m^(2)烧结机1.5 a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该技术可改善环冷机布料的平整度,将余热锅炉蒸汽产量由34 t/h提升至40 t/h左右,显著提高了烧结矿显热的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显热回收 预冷却 气固逆流换热 厚料层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细灰熔渣制备泡沫微晶玻璃
3
作者 周丽 任强强 +2 位作者 崔瑞芳 李林宣 李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共9页
由于缺乏成熟的大规模工业化处置技术,大量堆存的煤气化细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流化熔融处置煤气化细灰可实现碳灰分离和灰分的改性提质,使灰分转变为富硅铝元素的玻璃相熔渣;泡沫微晶玻璃由于其特殊的玻晶交织结构使其具... 由于缺乏成熟的大规模工业化处置技术,大量堆存的煤气化细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流化熔融处置煤气化细灰可实现碳灰分离和灰分的改性提质,使灰分转变为富硅铝元素的玻璃相熔渣;泡沫微晶玻璃由于其特殊的玻晶交织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确立了熔渣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的高值化利用思路。以煤气化细灰熔渣为原料,采用无机凝胶铸造工艺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预固化时间和烧结温度对泡沫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孔结构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和孔结构与烧结温度、预固化时间均呈现相关性。较高的烧结温度可促进烧结过程中晶相析出进而强化泡沫微晶玻璃的抗压强度。预固化时间影响泡沫玻璃胚体的网络结构,导致晶相析出时克服的阻力不同,从而影响晶相种类。预固化时间30 min时,泡沫玻璃胚体在烧结析晶过程中易发生大孔径孔隙坍塌。抗压强度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孔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预固化时间为90 min时,可获得良好的孔隙结构。抗压强度受到析晶特性和孔隙结构特性的共同作用。烧结温度900℃时可强化抗压强度,尤其是预固化时间90 min时,泡沫微晶玻璃的抗压强度为3.77 MPa;而700和800℃时,抗压强度是否增大与预固化时间相关。预固化时间60 min、烧结温度900℃时,析出大量晶体,孔隙率为66.20%且孔径均匀分布,抗压强度为1.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渣 泡沫微晶玻璃 预固化时间 烧结温度 孔隙结构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方式对非均匀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莉 羊求民 +6 位作者 徐国钻 张龙辉 王红云 唐彦渊 钟远 林丽萍 邓同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以预烧结高Co细晶球粒(WC-12%Co)以及低Co超粗晶混合粉(WC-8.5%Co)为原料并按质量比3∶7配料制备非均匀硬质合金,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矫顽磁力仪、硬度计、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不同混料方式对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 以预烧结高Co细晶球粒(WC-12%Co)以及低Co超粗晶混合粉(WC-8.5%Co)为原料并按质量比3∶7配料制备非均匀硬质合金,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矫顽磁力仪、硬度计、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不同混料方式对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干混及干磨方式混料的合金中形成粗晶WC环绕细晶WC聚集组织的非均匀结构,但同时形成较多Co池,恶化合金性能。采用高强度的湿磨方式进行混料能降低Co池出现的概率,促进Co相及WC晶粒的均匀分布,使合金致密度提高,实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此外,预烧结细晶球粒中WC晶粒的活性显著降低,可减少球磨活化作用的影响,延缓细晶的长大速度,使湿磨合金保持非均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非均匀结构 预烧结 混料方式 微观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合成CaZrO_(3)对镁锆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效诚 冯雨 +3 位作者 刘中飞 罗旭东 黄敏 吴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7,223,共6页
为提高镁锆材料的性能,首先以碳酸钙、脱硅锆和CeO_(2)为原料,制备不同CeO_(2)外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2%)的≤0.074 mm的预合成CaZrO_(3)粉,然后分别将其与3~1、1~0.074和≤0.074 mm的电熔镁砂混匀,在250 MPa压力下压制为圆... 为提高镁锆材料的性能,首先以碳酸钙、脱硅锆和CeO_(2)为原料,制备不同CeO_(2)外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2%)的≤0.074 mm的预合成CaZrO_(3)粉,然后分别将其与3~1、1~0.074和≤0.074 mm的电熔镁砂混匀,在250 MPa压力下压制为圆柱试样和长条试样,于1600℃保温3 h热处理制备了镁锆质耐火材料。研究了预合成CaZrO_(3)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和20%)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量的CeO_(2)与ZrO_(2)形成固溶体,使ZrO_(2)在室温下以t-ZrO_(2)形式存在,稳定了ZrO_(2)的晶型,促进了CaZrO_(3)的生成。2)CeO_(2)促进烧结,有利于致密化;CaZrO_(3)、ZrO_(2)与方镁石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产生的微裂纹增韧提高了抗热震性;材料与RH炉渣生成的复合尖晶石和CaZrO_(3),堵塞气孔,提高了抗渣性。3)当外加1%(w)CeO_(2)预合成CaZrO_(3),且预合成CaZrO_(3)加入量为20%(w)时,试样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合成CaZrO_(3) 镁锆质耐火材料 CeO_(2) 烧结性能 抗渣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烧结法制备锆酸钙材料的研究
6
作者 王猛 温淑华 +2 位作者 于景坤 袁磊 温天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为提高锆酸钙材料的致密度,以碳酸钙和氧化锆为原料,采用预烧—破碎—压制成型—高温烧成的二步烧结法制备了锆酸钙(CaZrO_(3))材料,主要研究预烧温度(分别为1200、1300、1400、1500℃)对CaZrO_(3)材料显微结构和常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为提高锆酸钙材料的致密度,以碳酸钙和氧化锆为原料,采用预烧—破碎—压制成型—高温烧成的二步烧结法制备了锆酸钙(CaZrO_(3))材料,主要研究预烧温度(分别为1200、1300、1400、1500℃)对CaZrO_(3)材料显微结构和常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取二步烧结法能使原料分布均匀,反应彻底,避免了氧化锆相变导致的试样膨胀开裂;2)预烧温度为1400℃时,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优,主晶相CaZrO_(3)可达99%(w),平均晶粒尺寸为4~5μm,显气孔率为1.6%,体积密度为4.40 g·cm^(-3),常温耐压强度为59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钙 预烧温度 二步烧结法 致密度 线收缩率 常温耐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在SiC基陶瓷材料烧结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玉梅 靳正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9-772,共4页
对添加Y2O3/Al2O3烧结助剂的SiC材料进行了不同的烧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烧成前先进行预氧化处理的SiC材料,其表面氧化生成的SiO2促进了低温液相的形成,有助于降低该材料的气孔率.同时发现,合适的预氧化温度和保温时间能更有效地降低... 对添加Y2O3/Al2O3烧结助剂的SiC材料进行了不同的烧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烧成前先进行预氧化处理的SiC材料,其表面氧化生成的SiO2促进了低温液相的形成,有助于降低该材料的气孔率.同时发现,合适的预氧化温度和保温时间能更有效地降低烧结体气孔率,促进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陶瓷材料 烧结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二次煅烧工艺合成的针状莫来石显微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健儿 赵世凯 +2 位作者 胡学兵 汪永清 王德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1285,共5页
本实验以工业氢氧化铝、粘土、某氧化物催化剂以及有机成型剂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煅烧工艺,低温预烧排除部分有机物后,再高温气体催化制备针状莫来石。实验结果表明:二次煅烧工艺能够有效消除有机物的毒化作用,当预烧温度为400℃,保温30... 本实验以工业氢氧化铝、粘土、某氧化物催化剂以及有机成型剂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煅烧工艺,低温预烧排除部分有机物后,再高温气体催化制备针状莫来石。实验结果表明:二次煅烧工艺能够有效消除有机物的毒化作用,当预烧温度为400℃,保温30 min,制得针状莫来石显微形貌良好;当预烧温度低于400℃则无法消除有机物的毒化作用;预烧温度高于450℃,则因催化剂挥发量加大,而对催化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莫来石 二次煅烧 预烧温度 显微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合金结合剂成分及烧结工艺对金刚石工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明 郭胜惠 +3 位作者 高冀芸 杨黎 王梁 叶小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03-2407,共5页
以Fe40Cu40Co20预合金粉、Cu80Sn20预合金粉和WC粉为原料,通过真空无压烧结方法制得金刚石工具胎体样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洛氏硬度计、阿基米德排水法分析了预合金粉含量对样品微观形貌、硬度和相对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40Cu... 以Fe40Cu40Co20预合金粉、Cu80Sn20预合金粉和WC粉为原料,通过真空无压烧结方法制得金刚石工具胎体样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洛氏硬度计、阿基米德排水法分析了预合金粉含量对样品微观形貌、硬度和相对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40Cu40Co20预合金粉、Cu80Sn20预合金粉和WC粉含量分别为50%、40%和10%时,样品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胎体的相对致密度和硬度分别达到94.6%和105HRB。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最佳胎体配方条件下冷压压力及保温时间对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冷压压力为45MPa、烧结保温时间为30min时,样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本工作可为建立金刚石工具的无压烧结方法提供前期实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合金粉 真空无压烧结 烧结工艺 金刚石工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化Fe-Mo-Ni-Cu-C烧结硬化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吉祥 廖相巍 +3 位作者 李德刚 郭庆涛 倪翀奕 彭春霖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1-456,共6页
以Fe-Mo预合金粉为基粉,通过添加合金元素Ni、Cu,经820℃部分扩散制成Fe-Mo-Ni-Cu部分扩散合金粉,应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Fe-Mo-Ni-Cu-C烧结硬化钢,对该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烧结硬化钢材料在烧结后... 以Fe-Mo预合金粉为基粉,通过添加合金元素Ni、Cu,经820℃部分扩散制成Fe-Mo-Ni-Cu部分扩散合金粉,应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Fe-Mo-Ni-Cu-C烧结硬化钢,对该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烧结硬化钢材料在烧结后期于氢气保护下直接冷却,不需要单独淬火,随冷却速度不同,Fe-Mo-Ni-Cu-C烧结硬化钢的主要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珠光体和下贝氏体。合金元素Mo、Ni、Cu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组织,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材料硬度:HRC 50,拉伸强度:σb936 MPa,冲击韧性:23.6 J/cm2,密度:7.23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化 预合金化 烧结硬化钢 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压力和预烧结温度对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慧 李静 +2 位作者 张富强 孙静 高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4-536,541,共4页
目的研究预烧结温度和成型压力对预烧结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将纳米氧化锆粉体在不同的等静压力下成型,并烧结到不同的温度。然后采用精密线切割机进行切削,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切削面的形貌。结果初烧结温度对3摩尔氧... 目的研究预烧结温度和成型压力对预烧结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将纳米氧化锆粉体在不同的等静压力下成型,并烧结到不同的温度。然后采用精密线切割机进行切削,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切削面的形貌。结果初烧结温度对3摩尔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3Y-TZP)影响较大,初烧结温度在800~900℃之间时,切削件的表面光滑、边缘完整性好。成型压力对3Y-TZP预烧结瓷坯可切削性能的影响较小,但过高的成型压力并不利于切削,可导致切削面的质量下降。结论初烧结温度在800~900℃、成型压力在200~300 MPa之间时,预烧结氧化锆瓷坯的可加工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成型压力 预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压复烧对预合金钢粉烧结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翔 袁勇 +4 位作者 张德金 李威 蔺瑞冬 崔建民 罗丰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28-2634,共7页
通过在预合金钢粉中加入C等元素,采用模压-烧结和复压复烧2种方法制备粉末冶金低合金钢,并对其密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添加质量分数为0.8%C的合金粉末,用普通压制-烧结法制备的样品密度最高为7.... 通过在预合金钢粉中加入C等元素,采用模压-烧结和复压复烧2种方法制备粉末冶金低合金钢,并对其密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添加质量分数为0.8%C的合金粉末,用普通压制-烧结法制备的样品密度最高为7.15 g/cm3,抗拉强度为406 MPa;而用复压复烧法制得的样品密度可达7.53 g/cm3,抗拉强度为611 MPa,伸长率也有很大提升;复压复烧法制得的样品孔隙较少且圆滑平直化,断口分布有大量的韧窝,因此,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预合金钢粉 复压复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EX用碱性球团制备及其预还原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晓慧 吕均强 +1 位作者 陈许玲 甘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8,共5页
研究了熔剂类型、碱度及原料铁品位对COREX用碱性球团预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石灰能提高生球性能,铁品位对生球性能影响小。在基准热工制度下,碱度升高至0.8时,石灰石作熔剂的碱性球团抗压强度降低至2 812 N/个,生石灰作熔剂的... 研究了熔剂类型、碱度及原料铁品位对COREX用碱性球团预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石灰能提高生球性能,铁品位对生球性能影响小。在基准热工制度下,碱度升高至0.8时,石灰石作熔剂的碱性球团抗压强度降低至2 812 N/个,生石灰作熔剂的碱性球团的抗压强度升高至3 227 N/个;铁品位提高时,焙烧球抗压强度出现小幅升高。在预还原条件下,随着碱度升高,石灰石作熔剂的碱性球团RI升高,SI_2下降,RDI_(+3.15 mm)、RSI变化不大;生石灰作熔剂的碱性球团RSI、RI均有升高,RDI_(+3.15 mm)下降,SI_2较大;提高精矿铁品位能改善石灰石作熔剂碱性球团的预还原性能。其中以精矿b为原料、石灰石作熔剂、碱度0.8的球团,其预还原后的RDI_(+3.15 mm)>96.90%,RSI<4.62%,RI>93.15%,SI_2<4.23%,是一种优质的COREX用碱性球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球团 COREX 碱性球团 抗压强度 预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特性PIM成形坯导热率的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洲顺 邹娜娜 +1 位作者 文娟 邴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8-581,共4页
分析了粉末注射成形坯的分形特性,给出了其剖面颗粒面积分形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利用剖面颗粒表面分形维数,计算了粉末注射成形坯剖面颗粒的各向异性局部面积占有率.进而基于多孔介质导热率的分形模型,推导出了粉末颗粒和粘结剂串并联... 分析了粉末注射成形坯的分形特性,给出了其剖面颗粒面积分形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利用剖面颗粒表面分形维数,计算了粉末注射成形坯剖面颗粒的各向异性局部面积占有率.进而基于多孔介质导热率的分形模型,推导出了粉末颗粒和粘结剂串并联及无量纲时的粉末注射成形坯各向异性有效导热率的计算公式,并以铁粉成形坯为例分析了有效导热率与剖面颗粒分形维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粉末注射成形坯的导热率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注射成形坯 分形维数 多孔介质 各向异性 有效导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ZnNb_2O_6陶瓷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福生 李月明 +3 位作者 洪燕 沈宗洋 谢志翔 廖润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3,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Zn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预烧温度对ZnNb_2O_6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的变化对ZnNb_2O_6陶瓷的物相组成基本没有影响;随着陶瓷粉料预烧温度的上升,ZnNb_2O_6...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Zn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预烧温度对ZnNb_2O_6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的变化对ZnNb_2O_6陶瓷的物相组成基本没有影响;随着陶瓷粉料预烧温度的上升,ZnNb_2O_6陶瓷的介电常数εr和品质因数Qf均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而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则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经950℃预烧处理的ZnNb_2O_6陶瓷粉体在1170℃烧结4 h可获得较佳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24.15,Q×f=69160 GHz,τf=-78×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b_2O_6 预烧温度 物相组成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返矿提前润湿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伟 高现刚 +1 位作者 王艳 关红兵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4,共3页
通过对烧结返矿采用提前加水润湿工艺,强化返矿作为混合料造球的“核心”作用,不但减小了一次混合料水分波动,而且提高了混合料的成球速度和成球率,改善了烧结料层透气性,对提高烧结矿产、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烧结返矿 提前润湿 生产效果 烧结 返矿 工艺 润湿 混合料水分 应用 料层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齿用预烧结氧化锆高速铣削时刀具磨损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雷小宝 廖文和 +2 位作者 谢峰 郑侃 赵吉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7-572,578,共7页
为了准确判断和预测义齿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状况及磨损趋势,通过对义齿用预烧结氧化锆陶瓷进行系统的高速铣削加工试验,研究了切削参数及切削时间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按等时间间隔采集实测的刀具磨损数据,给出不同铣削速度下的刀... 为了准确判断和预测义齿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状况及磨损趋势,通过对义齿用预烧结氧化锆陶瓷进行系统的高速铣削加工试验,研究了切削参数及切削时间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按等时间间隔采集实测的刀具磨损数据,给出不同铣削速度下的刀具磨损曲线,基于灰色理论建立了刀具铣削磨损量的灰色预报模型(GM(1,1)),并对特定工况下的刀具磨损量及其寿命进行了预报,理论计算及试验验证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所建模型精度较高,能很好地满足铣削预烧结氧化锆陶瓷义齿时刀具寿命的预测要求,为合理使用、更换铣刀,保证义齿工件的加工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烧结氧化锆 高速铣削 TiAlN涂层铣刀 灰色理论 刀具磨损 刀具寿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烧结对低压烧结WC-Co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晓艳 付军 +2 位作者 魏崇斌 王海滨 刘雪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6-921,共6页
采用原位还原碳化反应制备超细WC-10%Co,在1250、1300、1350、1380℃进行预烧结处理,得到的预烧结块体在1450℃、5 MPa氩气条件下进行低压二次烧结;分析对比了预烧结块体和二次烧结块体的显微组织,并对二次烧结合金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 采用原位还原碳化反应制备超细WC-10%Co,在1250、1300、1350、1380℃进行预烧结处理,得到的预烧结块体在1450℃、5 MPa氩气条件下进行低压二次烧结;分析对比了预烧结块体和二次烧结块体的显微组织,并对二次烧结合金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预烧结块体经低压二次烧结后,可有效抑制晶粒异常长大现象,二次烧结后合金具有高的断裂韧性,最高值达16.1MPa·m-1/2.在1 350、1 380℃下预烧结块体经低压二次烧结后均具有均匀的合金组织,其中经过1380℃预烧结块体横向断裂强度为32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WC-10% Co复合粉 预烧结 低压烧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锰锌铁氧体微观结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兴华 侯强 +3 位作者 王桂新 张玉孟 彭会芬 王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6-1380,共5页
采用硫酸盐与氢氧化钠沸腾回流共沉淀法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通过XRD、VSM和激光粒度分析对不同温度预烧粉体进行了物相、磁学性能、粉体粒度的研究,同时研究了这些粉体经过成型,烧结,所得到环形烧结体的磁感应强度和微观结构。结... 采用硫酸盐与氢氧化钠沸腾回流共沉淀法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通过XRD、VSM和激光粒度分析对不同温度预烧粉体进行了物相、磁学性能、粉体粒度的研究,同时研究了这些粉体经过成型,烧结,所得到环形烧结体的磁感应强度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预烧温度为600℃时,饱和磁化强度为59.36 emu/g,而600℃预烧的粉体经过成型,在1000℃烧结所得到的环形烧结体,室温时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417 T,微观结构匀称,缺陷较少,空洞较少,晶粒大小在3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预烧 磁感应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建波 刘文超 +4 位作者 刘海亮 鹿超 徐岩 杨越 骆俊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377-2383,共7页
选用Ti-22Al-25Nb预合金粉末为实验初始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SPS)制备组织致密的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SPS过程中粉末的致密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烧结压力对粉末致密... 选用Ti-22Al-25Nb预合金粉末为实验初始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SPS)制备组织致密的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SPS过程中粉末的致密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烧结压力对粉末致密化过程的影响,揭示了粉末相对密度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烧结压力的变化规律。根据模拟结果,在950~1 200℃温度区间、50 MPa烧结压力和10~20 min保温时间的条件下,完成系列SPS烧结实验,制备获得Ti-22Al-25Nb合金。系统分析了50 MPa/10 min烧结条件下温度对Ti-22Al-25Nb合金的相对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烧结合金的断裂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合金在950℃/50 MPa/10 min条件下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延伸率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8.14%和691.0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2Al-25Nb预合金粉末 放电等离子烧结 相对密度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