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潜能变成现实: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现民 李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1,共8页
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将数字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教学、学习、治理、评价等要素深度融合,在育人过程与教育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应用,促进基础教育... 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将数字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教学、学习、治理、评价等要素深度融合,在育人过程与教育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应用,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借助数字技术驱动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由此推动基础教育各要素的结构重组与流程再造,最终实现“五高”的新发展样态。为了克服数字化赋能过程中存在的顶层设计不足、师生数字素养限制、数字技术融入困难、观念与行为障碍等堵点问题,高效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包括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并强化政策落实、系统化提升师生数字能力与素养、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升级、推进数字化驱动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培育数字文化导向的教育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基础教育 潜能分析 实践框架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控缝洞型油藏底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敬 徐智远 +5 位作者 刘俊源 冯键宇 王琦 焦玉卫 张琪 刘慧卿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113,共13页
根据断控缝洞型油藏构造成因和地震资料,分析了典型缝洞结构特征,设计并制作了“树状”缝洞结构三维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开展了不同生产速度、不同井储配置关系下底水驱和底水驱后多介质协同开采实验,揭示了该类缝洞结构下底水驱剩余... 根据断控缝洞型油藏构造成因和地震资料,分析了典型缝洞结构特征,设计并制作了“树状”缝洞结构三维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开展了不同生产速度、不同井储配置关系下底水驱和底水驱后多介质协同开采实验,揭示了该类缝洞结构下底水驱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明确了底水驱后不同开采方式下剩余油动用特征。研究表明,“树状”缝洞结构中,底水驱后剩余油主要包括非井控区断裂带剩余油和井控区断裂带顶部“阁楼型”剩余油;高生产速度下存在明显的底水沿断裂带的水窜现象,采用间歇式排采可以有效削弱断裂带间的干扰效应,起到抑制水窜的效果;与直井开采相比,水平井能够降低断裂带间的导流能力差异,呈现出较好的抗水窜能力;水平井越靠近“树冠”上部,底水驱阶段采收率越高,但综合考虑底水驱及后续注气开发,水平井部署在“树冠”中部且钻穿较多数量的断裂带时总采收率更高;底水驱后顶部注气吞吐优于气驱、大段塞吞吐优于小段塞吞吐,既可以有效动用与油井横向连通的井控区断裂带顶部“阁楼型”剩余油又可以动用非井控区断裂带剩余油,从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缝洞型油藏 缝洞结构特征 三维物理模型 底水驱 剩余油 挖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相对贫困识别的测度标准、潜在风险和实践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经纬 孙子月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绝对贫困消除之后,中国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相对贫困治理的基础和前提是识别出相对贫困人口。而相较于绝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治理不仅要解决收入之“贫”,还要缓解发展之“困”。所以,单维收入标准难以应对复杂的相对贫困人口识别工... 绝对贫困消除之后,中国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相对贫困治理的基础和前提是识别出相对贫困人口。而相较于绝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治理不仅要解决收入之“贫”,还要缓解发展之“困”。所以,单维收入标准难以应对复杂的相对贫困人口识别工作。为此,通过对农村相对贫困识别的测度标准及潜在风险的分析,提出农村相对贫困识别多维测度标准的实践策略,以此来提高相对贫困识别的瞄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相对贫困识别 测度标准 潜在风险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实践潜能开发初探
4
作者 彭兵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66,共3页
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对作为奠基阶段的幼儿实践潜能开发的依据和有效方法做了有益探索,提出了体验感悟、环境暗示、尝试探究、模仿迁移、想像发散、扩展渗透等六大策略。
关键词 实践潜能开发 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 幼儿园 辩证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