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乙脑病毒PrM/E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金华
郭玉璞
+3 位作者
陈永福
史为民
杨汉春
高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6-552,共7页
本试验将乙型脑炎病毒(JEV)的PrM/E基因的HindⅢ-BglⅡ片段(2.1kb)插入到杆状病毒载体pAcUW31的BamHI位点,使外源基因置于多角体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成转移载体pAcUW31JE。以Lipo...
本试验将乙型脑炎病毒(JEV)的PrM/E基因的HindⅢ-BglⅡ片段(2.1kb)插入到杆状病毒载体pAcUW31的BamHI位点,使外源基因置于多角体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成转移载体pAcUW31JE。以Lipofectin作为共转染试剂,将纯化的pAcUW31JE与Bsu36Ⅰ线性化的杆状病毒AcMNPV·LacZ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经病毒蚀斑纯化技术和X-gal与中性红双重染色技术,随机挑取了5个白斑并进一步纯化,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对挑取的5个白斑感染的sf9细胞染色,3个克隆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呈现特异荧光,2个无特异性荧光。用地高辛标记PrM/EcDNA的HindⅢ-BglⅡ片段,制备了核酸探针,用该探针通过斑点杂交技术对5个白斑进行检测。结果发现,3个为重组的阳性克隆,2个为假阳性,该结果与荧光抗体染色的结果相一致。间接荧光抗体染色的结果也说明sf9细胞表达了所期望的产物,进而也说明了基因片段的正确性。pAcUWJE转移载体的构建,为pAcUWJE-PPV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JEV和PPV二价重组苗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杆状病毒
prm/e基因
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PrM/E基因测序和SA14、SA14-14-2的序列比较
2
作者
汤德元
徐健
+3 位作者
曾智勇
黄涛
李春燕
李佳蔚
《猪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71-75,共5页
该研究通过RT-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PrM/E基因测序后,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表的JEV SA14基因序列和SA14-14-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分离株与JEV SA14强毒株的同源性为98.1%,与SA1-14-2株的同源性为97.1%;在477-2477长为2000nt决定...
该研究通过RT-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PrM/E基因测序后,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表的JEV SA14基因序列和SA14-14-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分离株与JEV SA14强毒株的同源性为98.1%,与SA1-14-2株的同源性为97.1%;在477-2477长为2000nt决定JEV抗源性的PrM/E区中,分离株与SA14株仅有40个碱基不同,其中12个碱基为错义突变,导致E基因2个氨基酸序列(E135和E232)与SA14的E区两个氨基酸的不同;而分离株与SA14-14-2株有48个碱基不同,导致E基因12个氨基酸序列与SA14-14-2不同。由于确定JEV毒性的10个关键性基酸的位置均在E蛋白上,分离株与SA14强毒株这10个氨基酸的位置完全一致,因此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乙脑病毒分离株为强毒株。由此可以看出基因分析对于病毒毒力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prm/e基因
克隆
核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脑病毒PrM/E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金华
郭玉璞
陈永福
史为民
杨汉春
高福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6-5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试验将乙型脑炎病毒(JEV)的PrM/E基因的HindⅢ-BglⅡ片段(2.1kb)插入到杆状病毒载体pAcUW31的BamHI位点,使外源基因置于多角体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成转移载体pAcUW31JE。以Lipofectin作为共转染试剂,将纯化的pAcUW31JE与Bsu36Ⅰ线性化的杆状病毒AcMNPV·LacZ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经病毒蚀斑纯化技术和X-gal与中性红双重染色技术,随机挑取了5个白斑并进一步纯化,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对挑取的5个白斑感染的sf9细胞染色,3个克隆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呈现特异荧光,2个无特异性荧光。用地高辛标记PrM/EcDNA的HindⅢ-BglⅡ片段,制备了核酸探针,用该探针通过斑点杂交技术对5个白斑进行检测。结果发现,3个为重组的阳性克隆,2个为假阳性,该结果与荧光抗体染色的结果相一致。间接荧光抗体染色的结果也说明sf9细胞表达了所期望的产物,进而也说明了基因片段的正确性。pAcUWJE转移载体的构建,为pAcUWJE-PPV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JEV和PPV二价重组苗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杆状病毒
prm/e基因
猪病
Keywords
Japan
e
s
e
e
nc
e
phalitis virus,Baculovirus
e
xpr
e
ssion syst
e
m,Immunog
e
n,Vaccin
e
分类号
S858.28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2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PrM/E基因测序和SA14、SA14-14-2的序列比较
2
作者
汤德元
徐健
曾智勇
黄涛
李春燕
李佳蔚
机构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出处
《猪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71-75,共5页
基金
2006年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资助
编号:TZJF-2006年01号。
文摘
该研究通过RT-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PrM/E基因测序后,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表的JEV SA14基因序列和SA14-14-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分离株与JEV SA14强毒株的同源性为98.1%,与SA1-14-2株的同源性为97.1%;在477-2477长为2000nt决定JEV抗源性的PrM/E区中,分离株与SA14株仅有40个碱基不同,其中12个碱基为错义突变,导致E基因2个氨基酸序列(E135和E232)与SA14的E区两个氨基酸的不同;而分离株与SA14-14-2株有48个碱基不同,导致E基因12个氨基酸序列与SA14-14-2不同。由于确定JEV毒性的10个关键性基酸的位置均在E蛋白上,分离株与SA14强毒株这10个氨基酸的位置完全一致,因此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乙脑病毒分离株为强毒株。由此可以看出基因分析对于病毒毒力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prm/e基因
克隆
核酸序列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乙脑病毒PrM/E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刘金华
郭玉璞
陈永福
史为民
杨汉春
高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PrM/E基因测序和SA14、SA14-14-2的序列比较
汤德元
徐健
曾智勇
黄涛
李春燕
李佳蔚
《猪业科学》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