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多智能体协同自动发电控制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寅生 刘蔚 +3 位作者 张野 赵利刚 马骞 任建宇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2,共13页
具有强随机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带来愈来愈差的控制性能。具有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特性的强化学习对解决随机性问题具有优势,而面向新能源规模化接入时,其仍面临着无法获取最优解的问题,控制性能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价值... 具有强随机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带来愈来愈差的控制性能。具有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特性的强化学习对解决随机性问题具有优势,而面向新能源规模化接入时,其仍面临着无法获取最优解的问题,控制性能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价值估计矫正的软演员—评论家多智能体协同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来获取多区域协同最优解。通过状态—动作的分布值函数减轻价值的过估计问题,从而获取全局最优解。对改进的IEEE标准两区域模型和西南三区域电网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且与多种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更优的控制性及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价值估计 软演员—评论家 分布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调节速度和无功均衡度的风电场群电压控制策略
2
作者 朱晓荣 刘伟 +2 位作者 叶世琦 朱丹丹 徐晓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16-4228,共13页
在省调两级电压控制架构下,风电集群中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在相互间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电压控制,导致调节快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多,调节慢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少。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AVC子站无功调节周期和调节步长对风电场... 在省调两级电压控制架构下,风电集群中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在相互间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电压控制,导致调节快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多,调节慢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少。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AVC子站无功调节周期和调节步长对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基于“变步长扰动观测”的风电场AVC子站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评估其他风电场电压控制对该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的影响,动态调节AVC子站无功调节步长,提高风电场电压调节速度;之后,在变步长控制的基础上,考虑风电场无功出力约束,兼顾电压调节速度和风电集群无功功率均衡;最后搭建风电场汇集系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 无功电压控制 变步长 扰动观测 无功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触发模型预测控制在含风电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中的应用
3
作者 赵熙临 李金星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大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确定性,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在应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更具针对性。文中以含风电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互联电网AGC模型,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大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确定性,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在应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更具针对性。文中以含风电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互联电网AGC模型,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系统控制流程;其次,针对传统MPC在线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引入条件触发策略以降低MPC执行优化计算的频次;并考虑到系统不同状态下调频需求存在的差异,设计了能跟随系统状态进行动态调整的触发规则,以获得更好调频控制效果;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证控制性能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系统在线计算复杂度,并在面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风电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触发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内AGC机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磊 马晓伟 +2 位作者 王满亮 陈力 高丙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共12页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式一致性的互联电力系统区域内AGC机组协同控制策略,区域间根据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进行跨区功率互济。首先,建立不同类型调频机组的调频响应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调频控制的经济性,以有功出力变化量的二次成本函数最小为目标,兼顾各调频机组出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构建功率动态分配优化模型,并证明通过合理的系数设定即可满足调频经济性最优,无须求解该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AGC调频控制策略,实现区域内各参与机组AGC指令的整定。最后,以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调频性能,降低机组的调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新能源 自动发电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调频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维协同软演员-评论家的多智能体自动发电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柳丹 任建宇 +3 位作者 席磊 刘治洪 全悦 施宇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6,共14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风光等新能源出力的强随机性导致电网频率不稳定及控制性能变差。为此,从自动发电控制角度探索一种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即高维协同软演员-评论家算法。所提算法通过在最大熵框架下鼓励智能体进行随机探索,...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风光等新能源出力的强随机性导致电网频率不稳定及控制性能变差。为此,从自动发电控制角度探索一种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即高维协同软演员-评论家算法。所提算法通过在最大熵框架下鼓励智能体进行随机探索,以解决Q学习及其衍生算法无法快速更新Q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问题。同时利用高斯分布策略生成连续动作值,使算法可在高维连续状态空间中寻找协同最优解,以解决传统强化学习高维“状态-动作”的维数灾问题,从而来有效应对新能源出力强随机性所导致的频率不稳定及控制性能变差的问题。通过在改进的IEEE标准两区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及华中三区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上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且相较于其他算法,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及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高维协同 软演员-评论家 多智能体 高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环境温度高功率密度SiC电机驱动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郑丹 温旭辉 +2 位作者 范涛 宁圃奇 张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889-4904,共16页
碳化硅(SiC)作为世界公认的替代硅(Si)的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压高、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小的优势,是实现车用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提升的关键要素。该文面向SiC电机驱动控制器更高工作温度、更高功率密度、更高可靠性运行的前瞻需求... 碳化硅(SiC)作为世界公认的替代硅(Si)的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压高、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小的优势,是实现车用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提升的关键要素。该文面向SiC电机驱动控制器更高工作温度、更高功率密度、更高可靠性运行的前瞻需求,首先通过高密度自动化布局对功率模块、支撑电容以及母排进行设计,在满足电气杂散参数、热耦合参数约束的前提下,以体积最小为设计原则进行主要功率组件的协同优化设计;应用无源与有源相结合的混合型滤波器进一步降低控制器整体尺寸;在完成功率电路小型化设计的基础上,突破SiC模块结温在线监测方法,通过主动热管理技术实现结温闭环控制下的最大功率输出。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开发出105℃环境温度下,峰值功率127 kW、功率密度47.8 kW/L、通过传导电磁干扰等级3的全SiC电机驱动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电机控制器 功率密度 自动化布局 EMI滤波器 结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储能联合的多尺度协同调频滚动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益斌 陈飞雄 邵振国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07-2416,I0054-I0061,共18页
储能电站具备优秀的调节性能,契合分钟级调频应用场景,然而储能功率和容量占比有限,电力系统仍以火电机组为主要调频资源。为此,提出了调频应用场景下的火电联合独立储能建模方法,并基于火电-储能的不同响应特性,实现火电-储能多尺度调... 储能电站具备优秀的调节性能,契合分钟级调频应用场景,然而储能功率和容量占比有限,电力系统仍以火电机组为主要调频资源。为此,提出了调频应用场景下的火电联合独立储能建模方法,并基于火电-储能的不同响应特性,实现火电-储能多尺度调频协同策略,在此基础上,采用滚动优化控制方法减少各系统运行状态量信息和调频指令预测信息误差对调频调度的影响。首先,构建火电机组动态特性高阶频域模型,通过部分分式展开法对模型进行降阶,并基于拉普拉斯逆变换实现火电机组动态出力特性的频-时域转换;其次,以交换功率的储能容量衰退机理为基础,通过雨流计数法校正容量衰退计算偏差,建立储能容量衰退模型;此后,提出了火电-储能多尺度调频协同策略,将机组的调度时段长度表述为机组变动出力次数约束,通过松弛-收紧约束方法调整机组调频调度时段长度,实现机组响应特性与调频调度时段长度的匹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系统调频偏差量,提高电网频率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储能 动态出力特性 自动发电控制 滚动优化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8
作者 栾一航 孙建军 +3 位作者 庄凯勋 张远志 查晓明 丁理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9-1608,I0009,I0010,共12页
功率优先控制下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调速器与变流器响应速度的较大差异使其面临转速反调、振荡乃至失稳的潜在风险。为此,建立了功率优先控制下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线性化模型,提取了机组转速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推导了机组出力... 功率优先控制下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调速器与变流器响应速度的较大差异使其面临转速反调、振荡乃至失稳的潜在风险。为此,建立了功率优先控制下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线性化模型,提取了机组转速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推导了机组出力调节过程中以调速器控制参数为自变量的转速稳定域解析表达式,相较常规稳定域计算方法,该表达式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计算量。基于所提稳定判据,分析了机组工作水头对机组稳定域的影响及调速器参数对机组转速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实时计算调速器控制参数较优取值的简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机组出力调节过程中的转速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 功率优先控制 小信号建模 稳定性分析 调速系统 控制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侧电压跌落与故障重合闸的下垂逆变器优化控制策略
9
作者 彭子豪 肖凡 +3 位作者 涂春鸣 郭祺 谢伟杰 汪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13,共11页
配电网源侧电压跌落将导致下垂并网逆变器暂态失稳,随之而来的传统无检重合闸又会带来过电流问题,逆变器安全运行面临巨大挑战。文中针对配电网源侧电压跌落时下垂逆变器暂态功角失稳和过电流问题,以及传统无检自动重合闸时产生冲击电... 配电网源侧电压跌落将导致下垂并网逆变器暂态失稳,随之而来的传统无检重合闸又会带来过电流问题,逆变器安全运行面临巨大挑战。文中针对配电网源侧电压跌落时下垂逆变器暂态功角失稳和过电流问题,以及传统无检自动重合闸时产生冲击电流问题,提出一种故障暂态全周期的下垂逆变器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逆变器并网运行稳定性,减小重合闸时冲击电流,实现平滑并网。首先,分析了故障期间逆变器暂态特性及重合闸瞬时过电压与高压侧断路器两侧电压幅值、相角和频率偏差之间的规律。其次,在电压跌落阶段,根据下垂逆变器有功功率关于并网点电压输出特性和无功功率对线路电流幅值影响关系,结合实际工况动态调整逆变器功率参考值,控制故障前后暂态功角稳定,限制逆变器输出电流在安全阈值之下;在重合闸过渡阶段,引入频率-相角综合调节机制来减小电压频率差和相角差,相比于现有并网控制机制减少了指令计算环节比例-积分(PI)控制器的数量,极大地缩短了准同期所需时间。最后,结合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逆变器 暂态功角控制 故障限流控制 准同期 自动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钻井平台电站并网的自动控制系统研发
10
作者 闫景富 胡安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60,共5页
海上钻井平台并网自动控制系统对保障钻井平台电力稳定供应至关重要,提出一种海上钻井平台并网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同步检测、核心控制、通信接口及执行机构驱动等模块,阐述系统控制流程,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超前角优化算法实... 海上钻井平台并网自动控制系统对保障钻井平台电力稳定供应至关重要,提出一种海上钻井平台并网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同步检测、核心控制、通信接口及执行机构驱动等模块,阐述系统控制流程,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超前角优化算法实现合闸的精确同步,经仿真验证能有效减小相位差。负载均衡技术采用混合功率分配策略,下垂控制具有分布式控制特性但响应精确性不足,分布式一致性控制在正常状态下能有效降低功率分配误差,采用混合功率分配策略可以有效应对海上钻井平台并网的工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钻井平台 并网 自动控制系统 负载均衡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的AGC断面越限预防和校正控制
11
作者 谢岩 马世英 +3 位作者 唐晓骏 李晓明 肖雄 申家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为应对新能源机组随机波动导致的外送断面过载约束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特性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断面越限预防和校正控制方法。首先,提出计及新能源特性、涵盖主站-厂站-机组三级架构的AGC... 为应对新能源机组随机波动导致的外送断面过载约束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特性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断面越限预防和校正控制方法。首先,提出计及新能源特性、涵盖主站-厂站-机组三级架构的AGC断面功率越限控制模型;其次,基于潮流转移比矩阵快速计算N-1故障后线路负载率矩阵,快速评估AGC断面功率越限风险;最后,推导线路N-1故障后负载率相对发电机组出力的灵敏度,明确不同机组功率调节对断面功率的差异化影响,以新能源机组消纳最大、AGC机组调节量最小为控制原则,提出基于线路负载率灵敏度的AGC断面越限校正控制方法。在PSD Power Tools中搭建实际电网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功率越限 新能源 负载率矩阵 线路负载率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Scheme for Distributed Generator Providing Network Voltage Support
12
作者 Miles A.REDFERN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8-202,共5页
The distributed generator over the last 30years has posed several challenges when they are connected to a distributed network.The most immediate problem is to change the voltage at the connection point depending on th... The distributed generator over the last 30years has posed several challenges when they are connected to a distributed network.The most immediate problem is to change the voltage at the connection point depending on the power supplied to the network and may cause it to exceed statutory limits.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control scheme for a distributed generator for supporting the voltage control in the network,thus ensuring the distributed generator to contribute to network voltage management.The scheme performance is demonstrated by a model for a distributed generator connected to a distribution network.The result shows that using the new control scheme,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voltage constraints are maintained while maximizing the active power delivered by distributed gener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网络 电压控制 控制计划 发电机 电压管理 网络连接 分销网络 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箭 雷熙淳 +2 位作者 廖思阳 柯德平 孙元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2-32,共11页
配电网内具有有功快速调节能力的分布式资源及柔性负荷的增多,为电网运行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式。研究了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主动跟踪。首先,分析了馈线负荷调节特性,建立了... 配电网内具有有功快速调节能力的分布式资源及柔性负荷的增多,为电网运行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式。研究了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主动跟踪。首先,分析了馈线负荷调节特性,建立了基于电能质量等级的调控成本模型,并考虑广泛存在的分布式资源,构建了计及多类型有功资源调节潜力的直控型虚拟电厂。其次,构建了分布式资源聚合与控制指令分解模型,通过聚类算法实现资源分群,并基于经济性原则分解聚合体控制指令;构建了基于解析电压灵敏度的多类型有功调节资源协同优化模型,以确定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分解策略。最后,结合MATLAB和实时数字仿真(RTDS)平台搭建中国广东某区域实际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线负荷控制 分布式资源 虚拟电厂 配电网 调控成本 自动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蔡昌春 程增茂 +2 位作者 张关应 李源佳 储云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深度学习机制,利用自动编码器建立极限学习机输入-输出的直接耦合关系,实现无监督学习和有监督学习有机结合,缩短训练模型的迭代过程;利用蒙特卡洛法基于分布式电源、负荷预测信息构建配电网运行场景,利用深度极限学习机挖掘运行场景优化运行与无功调压设备状态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电网运行场景与系统无功调压策略的映射关系。该文提出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无功优化方法不依赖实际系统潮流计算,能够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跟踪和无功调节设备的优化调度,为配电网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无功优化 深度极限学习机 自动编码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调频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储能集群多状态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潇涵 孙丹 +1 位作者 赵琛 年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7,共10页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快速增长使得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面临着挑战。针对分布式储能集群二次调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调频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储能集群多状态区间优化策略。该策略依据荷电状态将所有储能单元划分为多个状态区间...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快速增长使得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面临着挑战。针对分布式储能集群二次调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调频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储能集群多状态区间优化策略。该策略依据荷电状态将所有储能单元划分为多个状态区间,再结合自动发电控制指令及各区间的极限功率确定优化区间。针对非优化区间内的单元,输出功率直接由出力优先级确定;针对优化区间内的单元,利用反映调频成本和整体荷电状态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完成最优求解,从而确定输出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大大减小控制中心的运算量,功率分配结果能有效提升储能集群的二次调频能力,同时提升储能集群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集群 自动发电控制 调频 经济效益 多状态区间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激光器多闭环控制驱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永康 朱兴邦 +3 位作者 喻一凡 孙庆旭 朱云波 戴永寿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2,120,共6页
为满足可调谐激光器输出激光的高控制稳定性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可调谐激光器的多闭环控制驱动系统。首先,为实现高稳定性电流驱动,基于深度负反馈控制原理设计了电流控制内环,并通过积分补偿和RC滤波回路削弱了噪声和电流波动对激... 为满足可调谐激光器输出激光的高控制稳定性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可调谐激光器的多闭环控制驱动系统。首先,为实现高稳定性电流驱动,基于深度负反馈控制原理设计了电流控制内环,并通过积分补偿和RC滤波回路削弱了噪声和电流波动对激光二极管(LD)的干扰;其次,为了防止恒定电流驱动下LD仍存在的功率衰减问题,利用积分电路和光功率二极管(PD)设计了功率控制内环,并应用仪表放大电路消除了环内共模噪声干扰并实现了线性控制;最后,为了实现驱动电流和输出功率的实时调节,应用位置式PID对系统进行外环控制,与内环共同构成了多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电流控制稳定度均优于200 ppm,功率控制稳定度优于0.005 dB/h,激光波长稳定度均优于1 pm/h,能够满足可调谐激光器的高控制稳定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器 自动电流控制 自动功率控制 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中异质调频机组分布式协同AGC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忠文 柏宁宁 +2 位作者 程志平 王义 随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7-2335,I0023-I0025,共12页
“双碳”目标的实施加速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然而,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和调节能力逐渐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负荷变化。因此,开发更高效、更快速的调频资源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但... “双碳”目标的实施加速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然而,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和调节能力逐渐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负荷变化。因此,开发更高效、更快速的调频资源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但是,不同调频机组之间的异质性显著,包括机组模型、容量和响应速度的差异,这对AGC提出了挑战。为了提升异质调频资源参与AGC的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协同AGC方法。首先,基于分布式固定时间一致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固定时间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发掘算法。随后,各AGC机组根据获取的ACE信息设计独立的PI控制器参与频率调节。在ACE调节的最后阶段,根据各机组出力的标幺值,设计了分布式固定时间功率均分控制器,控制低速AGC机组承担更多的功率调整量,从而释放高速AGC机组的容量并为下一轮AGC服务做好准备。通过对包含5种不同调频单元的两区域电力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分布式协同AGC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调频性能,且能够在设计的时间内实现期望的有功功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一致性 固定时间 自动发电控制 电力电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网控制性能评价标准下储能集群参与AGC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士琦 郭东 +5 位作者 尚国政 魏婷婷 郑子萱 陈恩泽 李杰 张家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05-4016,共12页
随着储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其快速调节能力缓解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过程常规机组的供电压力,对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储能协同参与AGC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充过放、功率分配不合理等问... 随着储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其快速调节能力缓解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过程常规机组的供电压力,对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储能协同参与AGC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充过放、功率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控制性能标准(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CPS)的考核结果不佳。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考虑CPS指标及储能实时运行状态的AGC控制策略。首先,结合AGC控制流程搭建了区域电网调频动态模型,并基于模型各元件响应特性推导了其简化传递函数;其次,为提升功率分配的合理性,先以储能集群的等效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为依据,完成储能集群与非储能集群间功率初次分配,再通过对储能SOC的主动管理,考虑实时可调功率的差异性,实现储能集群内部的二次分配;在此基础上,为确保调频指令精确匹配系统调频需求,根据CPS考核反馈结果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日调整;最后,基于北方某地区实际考核流程和装机规模,以CPS考核结果、频率偏差量以及储能SOC状态等为衡量指标,仿真验证了本文策略在改善CPS考核质量和提升储能调频性能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能标准 储能集群 自动发电控制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AGC性能提升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振华 王林 +3 位作者 石涛 姚晔 程功 林济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129,共11页
针对新型系统下需要快速提升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全域灵敏度分析及参数优化设置的火电机组AGC性能提升新方法。在概述火电机组完整控制系统及AGC指令执行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 针对新型系统下需要快速提升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全域灵敏度分析及参数优化设置的火电机组AGC性能提升新方法。在概述火电机组完整控制系统及AGC指令执行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全域灵敏度分析的影响机组AGC性能的关键环节和参数辨识方法,通过比较其灵敏度的综合影响大小而确定关键参数;进而,提出基于关键参数优化设置的AGC性能提升新模型,并把模型转换为易解形式,采用进化算法结合仿真法进行求解。算例表明,相较于Z-N法和遗传算法,所提方法使机组AGC综合性能指标分别提升了14%和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全域灵敏度分析 关键参数 优化设置 火电机组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联供电厂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曾海波 周传杰 +3 位作者 肖波 杨利 王明坤 温海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3-1500,I0020,共9页
为了解决多台机组供热负荷调节分散、供热系统压力波动大、供热经济性差的问题,首先提出基于MODBUS通信方式下多台机组供热单元互联控制的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然后,结合机组实际性能试验数据建立机组性能仿真模型,获得不同电负荷... 为了解决多台机组供热负荷调节分散、供热系统压力波动大、供热经济性差的问题,首先提出基于MODBUS通信方式下多台机组供热单元互联控制的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然后,结合机组实际性能试验数据建立机组性能仿真模型,获得不同电负荷下冷热再抽汽量与煤耗量的关系;最后,考虑机组安全运行边界,建立适用于多台机组热负荷经济分配的数学模型,以厂级总耗煤量最低寻优为目标,获得各机组热负荷分配方案,并成功在某装机6台、总容量3320 MW燃煤电厂实现了工程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可采用流量指令方式在机组安全运行边界内对各机组供热流量进行自动调节;全厂对外供热流量在50~400 t/h之间变化时,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可将供热母管压力控制在设定值的±0.03 MPa以内;通过对总供热负荷智能寻优分配,全厂总煤耗量可降低0.13~3.53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供电厂 供热系统 集中控制 自动调节 智能寻优 热电负荷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