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8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Line Selection Method Considering Grounding Fault Angl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被引量:1
1
作者 Li Si-bo Zhao Yu-lin +1 位作者 Li Ji-chang Sui T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1期58-65,共8页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with its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via arc suppression coil, when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ccurred near zero-crossing point of the phase voltage, the inaccuracy of the line select...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with its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via arc suppression coil, when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ccurred near zero-crossing point of the phase voltage, the inaccuracy of the line selection always existed in exist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ransient current was different between the fault feeder and other faultless feeders, wavelet transformation was performed on data of the transient current within a power frequency cycle after the fault occurred. Based on different fault angles, wavelet energy in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band was chosen to compare. The result was that wavelet energy in fault feeder was the largest of all, and it was larger than sum of those in other faultless feeders, when the bus broke down, the disparity between each wavelet energy was not significant. Fault line could be selected out by the criterion above. The results of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had anti-interference capacity and wa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network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fault line selection fault angl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GA based algorithm for optimal placement and sizing of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for loss red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reconfigur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Mohammad Mohammadi Mahyar Abasi A.Mohammadi Rozbah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45-258,共14页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es and the cost of system operation, namely, energy loss cost due to both reconfiguration and DSTATCOM placement, are combined to form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o be minimized.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ie switches, DSTATCOM location and size have been optimally determined to obtain an appropriate operational condition.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of loss sensitivity is used for the selection of weak nodes in the power system for the placement of DSTATCOM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 settings of the DFACTS device along with optimal selection of tie switches in reconfiguration process are govern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 Simulation results on IEEE 33-bus and IEEE 69-bus test system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orial method using DSTATCOM and reconfiguration is preferable to reduce power losses to 34.44% for 33-bus system and to 45.43% for 69-bu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FACTS (DFACTS)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power loss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精细化建模的配电网优化运行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帅 李华强 +2 位作者 武姝凝 游祥 陆杨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4-2034,I0068-I0070,共14页
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使配电网产生大量灵活性需求,随之带来的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探究配电网的灵活性资源传输原理,构建计及配电网潮流的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 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使配电网产生大量灵活性需求,随之带来的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探究配电网的灵活性资源传输原理,构建计及配电网潮流的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束的配电网日前优化运行方法。首先,综合考虑节点灵活性与网络灵活性构建配电网灵活性分析框架;然后分别构建配电网各节点的灵活性需求与资源模型;随后,结合虚拟潮流精细化构建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以描述灵活性资源传输与配电网潮流的耦合关系,体现节点电压与线路传输容量在灵活性资源传输过程中的限制作用,从而量化配电网实际运行中对灵活性资源的传输能力;最后,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束的配电网日前优化运行方法。算例表明,该文所提的灵活性分析方法符合配电网的运行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实际运行中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带来的影响,并降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灵活性 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 虚拟潮流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的有源配电网数据驱动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波 文晓君 吴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随着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快速精确调控变得愈加重要。首先,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电压-功率灵敏度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功率参数、节点电压与电压-功率灵敏度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其次,构建高比例光伏有源... 随着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快速精确调控变得愈加重要。首先,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电压-功率灵敏度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功率参数、节点电压与电压-功率灵敏度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其次,构建高比例光伏有源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降序调控原则,通过无功补偿和有功削减结合的两阶段电压调控模式实现配电网节点电压的快速调控;最后,利用IEEE 33和IEEE 141节点典型配电系统的仿真,计算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 电压-功率灵敏度 电压协调控制 有源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VMD的空天地算力网络中数字孪生逻辑靶场负载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浩 党政 +2 位作者 黑新宏 赵彤 张杰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共13页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型通过GAF将一维负载数据转换为二维图像,利用CNN提取局部特征,使用SENet优化特征重要性,采用GRU捕捉时序特征,实现了高效的特征融合和精准预测。此外,GCSG模型采用融合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对负载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CSG模型在不同数据长度下均表现出优异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且在多步预测任务中同样表现突出。因此,GCSG模型显著提升了负载数据的预测精度,为空天地算力网络中的数字孪生系统负载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 数字孪生 逻辑靶场 负载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源-网-荷”一体化运行模拟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波 王汉卿 +1 位作者 季韵秋 李锐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能源结构转型对电力系统用能方式和用电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将用户侧用电需求自适应接入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源-网-荷”互联,均衡地域间能源供需差异,该文面向低压配电网互联应用,设计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和功率... 能源结构转型对电力系统用能方式和用电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将用户侧用电需求自适应接入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源-网-荷”互联,均衡地域间能源供需差异,该文面向低压配电网互联应用,设计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和功率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能够实现不同端口之间的功率互济与平衡控制,为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实现“源-网-荷”一体化运行提供了模拟实验平台,可为低压配电网就地消纳新能源和稳定运行提供实验数据,以提升未来电网适应灵活性与多样性的新型供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能量路由器 功率协调控制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双层电碳协同调度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国强 王力予 +3 位作者 周亦洲 卫志农 陈胜 臧海祥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使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多种低碳能源并存的碳市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协同调度双层模型。引入碳排放流理论,结合电网潮流确定节点碳排放责任。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为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下层为虚拟电厂点对点交易... 为使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多种低碳能源并存的碳市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协同调度双层模型。引入碳排放流理论,结合电网潮流确定节点碳排放责任。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为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下层为虚拟电厂点对点交易模型。上、下层模型间使用目标级联分析法构建对等架构,并通过共识变量实现协同调度。下层模型使用基于共识的自适应步长交替方向乘子法处理虚拟电厂间点对点交易问题,促进资源消纳的同时实现了隐私保护。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为例,对调度结果进行多种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碳排放流理论 目标级联分析法 配电网 交替方向乘子法 点对点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T-GRU的高渗透率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会家 滕杰 +1 位作者 冯铃 肖懂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潮流分布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分布式并网以及负荷的多样化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无功补偿方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当下复杂电网背景下已经... 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潮流分布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分布式并网以及负荷的多样化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无功补偿方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当下复杂电网背景下已经无法满足低成本–高质量的供电要求。针对以上情况,该文采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GAT)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对配电网的无功做出优化决策,基于GAT-GRU网络,把握节点间相关性特征的同时获取配电网特征时间依赖性。依据决策,通过无功调节设备与智能柔性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协同,以解决配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最后,利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AT-GRU网络在电压控制、网络损耗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在无功优化中的有效性与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配电网 图注意力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分布式能源 智能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分析及保护新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霞 宋金孺 张子扬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柔直配电网分析了直流馈线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提出了单极接地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直流线路保护不能反应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问题。在单极接地故障的分析中,将故障发展过程分为子模...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柔直配电网分析了直流馈线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提出了单极接地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直流线路保护不能反应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问题。在单极接地故障的分析中,将故障发展过程分为子模块电容放电阶段和交流重新馈入充电阶段。基于叠加原理分析了子模块电容放电阶段的电流流通路径、直流馈线暂态零模电流的电流成分和变化规律,得到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主要呈现衰减非周期分量特征、非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主要呈现振荡衰减分量特征的结论;利用牛顿迭代法推导了交流重新馈入充电的时刻,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计算了过渡过程持续的最短时间。基于子模块电容放电开始时刻至交流重新馈入充电时刻这一段的暂态特征提出单极接地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直流母线出现的零模电压启动保护,利用零模电压极性实现故障选极,利用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绝对值的第一个积分时段值大于非故障馈线的值、且呈现衰减非周期分量特征选出故障馈线。搭建仿真模型,对故障分析结果和保护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配电网 直流中性点不接地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单极接地故障 暂态特性 零模分量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光充储”协调运行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
10
作者 叶圣永 刘旭娜 +3 位作者 李海波 龙川 秦建茹 杨新婷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基于路网拓扑信息和电动汽车出行数据信息,根据马尔可夫过程原理结合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行程链模拟,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热点时空分布需求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电动汽车充电决策运行约束模型;从充电用户满意度和配网可靠运行角度出发,以... 基于路网拓扑信息和电动汽车出行数据信息,根据马尔可夫过程原理结合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行程链模拟,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热点时空分布需求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电动汽车充电决策运行约束模型;从充电用户满意度和配网可靠运行角度出发,以系统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考虑配网约束、“水光充储”协调运行的充电站一体化规划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分布式发电 储能 配电网 时空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零序功率特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设计
11
作者 高伟 郑子杰 +2 位作者 李育凤 林建新 郭谋发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共9页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入分析健全区段与故障区段暂态零序功率累加和极性差异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小波包能量熵的特征频带优选的接地故障电流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自适应、免阈值的优点,相对于其他文献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针对不同的课程需求,设计了层次性实验,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段 暂态零序功率特性 特征频带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艳 罗博 郑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能够实现长距离输电、减少电分相数目,但两级供电模式将导致该系统结构复杂.为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首先,建立单位长度的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的二端口网络参数,将各个子网络级联等效成1个二端口网络,进...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能够实现长距离输电、减少电分相数目,但两级供电模式将导致该系统结构复杂.为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首先,建立单位长度的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的二端口网络参数,将各个子网络级联等效成1个二端口网络,进而转化为Ⅱ型电路,实现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任意长度的分布参数建模;由于接触网短路后导致机车电压下降,基于车网耦合关系采用迭代计算求解短路电流电压,仿真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最后,解析不同短路类型的电气特性,重点分析分布电容对短路电流、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布电容会引起短路电流增大,且在不同短路情况下均造成牵引变压器输出电压增加;接触网短路电流由两侧牵引变压器共同提供,距短路点越远提供的电流越少;电缆相间短路对非故障回路机车运行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 分布电容 二端口网络 接触网 短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脆弱性研究
13
作者 都成刚 葛景 +3 位作者 阿敏夫 樊海龙 齐军 李博通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106,共5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必然影响配电网脆弱性,针对输电网的脆弱性评估的现有方法不再适用。考虑配电网网络拓扑、阻抗参数的特殊性和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特性,建立了配电网中线路和分布式电源的等值导纳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配电网运行实际,...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必然影响配电网脆弱性,针对输电网的脆弱性评估的现有方法不再适用。考虑配电网网络拓扑、阻抗参数的特殊性和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特性,建立了配电网中线路和分布式电源的等值导纳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配电网运行实际,提出了用于评估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中节点脆弱性的指标;在IEEE标准算例中对节点脆弱性进行对比分析,并用网络失负荷率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14
作者 李博通 孙铭阳 +5 位作者 张婧 陈发辉 陈晓龙 王永祺 武娇雯 魏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辨识判据。然后,针对量测信息缺失时的多环拓扑辨识问题,研究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判据的拓扑辨识方法。最后,在Matlab中利用MatPower搭建32节点“蜂巢”电网模型,在缺失不同比例的量测数据情况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缺失大量量测数据时,所提方法仍有较高的拓扑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多环配电网 深度神经网络 拓扑辨识 量测信息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法向约束法的台风灾害下配电网多维韧性提升策略
15
作者 柯君 王旭 +3 位作者 魏新迟 蒋传文 杨宏坤 张锞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9-108,共10页
为应对台风极端灾害下配电网供电能力下降,须充分利用配电网分布式资源,从综合供电可靠性、抗灾资源利用率及电能质量等多方面提升灾中配电网韧性。基于台风非对称风场致灾模型,提出基于改进法向约束法的配电网双层架构,以协同支撑多维... 为应对台风极端灾害下配电网供电能力下降,须充分利用配电网分布式资源,从综合供电可靠性、抗灾资源利用率及电能质量等多方面提升灾中配电网韧性。基于台风非对称风场致灾模型,提出基于改进法向约束法的配电网双层架构,以协同支撑多维韧性提升策略。首先,结合气象信息对台风非对称风场进行参数化建模,建立受灾线路断线不确定性和新能源安全出力模型。然后,建立源网荷储协同支撑灾害防御调度的配电网双层运行架构,并提出考虑供电能力、资源利用率及电能质量的多维韧性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法向约束法快速求解该边界时变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多目标优化问题,获得高信息熵的决策边沿。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考察所提策略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供电能力 供电可靠性 韧性 多目标优化 台风 法向约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电能质量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量化分析
16
作者 王亭岭 李帅 +2 位作者 熊军华 侯永辉 许鹏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4,共9页
分别推导出谐波、三相不平衡和电压偏差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对这3种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基波和谐波的三相不平衡度以及电压偏差推导出一种计及3种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 分别推导出谐波、三相不平衡和电压偏差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对这3种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基波和谐波的三相不平衡度以及电压偏差推导出一种计及3种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和现场试验对所推导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对典型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耗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证明:在计及3种电能质量扰动下配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误差与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比分别能保持在2%和3%以内;不同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不同附加损耗之间存在耦合,不满足叠加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新能源配电网 电能损耗 谐波 三相不平衡 电压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流非线性畸变特性的弧光高阻接地初期故障辨识方法
17
作者 袁涛 杨庆 +2 位作者 周桐 刘红文 李瑞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8-3259,I0032,共13页
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是中低压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由于故障初期过渡电阻极大,故障信号微弱,亟需提出适应于该类故障的故障辨识方法以提高故障辨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非线性畸变特征的弧光高阻接地初期故障辨识... 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是中低压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由于故障初期过渡电阻极大,故障信号微弱,亟需提出适应于该类故障的故障辨识方法以提高故障辨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非线性畸变特征的弧光高阻接地初期故障辨识方法。通过搭建10kV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模拟试验平台获取故障零序电流,对试验数据进行滤波和分段处理,提出波形非线性畸变程度的定量表示方法,并基于波形非线性特性畸变提出3个故障特征量,通过设置故障判据实现弧光高阻接地初期故障辨识。与小波分析法、电流越限时间法、谐波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只有该方法能够识别过渡电阻高达80kΩ的故障,能够有效应用于故障初期、极高过渡电阻阶段的弧光高阻接地故障辨识。研究结果对于配电网初期故障的辨识和防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弧光高阻接地故障 初期故障辨识 非线性畸变 零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的改进重合闸方案
18
作者 戴志辉 张宇 +4 位作者 吴桐 许东瑞 柳梅元 李恒泽 石浚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3-112,共10页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低电压穿越运行时向故障点持续注入电流导致自动重合闸重合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隔离IIDG与故障点的重合闸改进方案。根据IIDG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策略分析其对...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低电压穿越运行时向故障点持续注入电流导致自动重合闸重合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隔离IIDG与故障点的重合闸改进方案。根据IIDG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策略分析其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线路断路器配置合理的谐波电流保护,将重合闸因低电压穿越运行而重合失败的必要条件作为IIDG注入谐波电流的启动条件。在此基础上,IIDG在满足启动判据时注入谐波电流,谐波电流保护跳开IIDG与故障点间的断路器,IIDG不再向故障点注入电流,故障点自熄弧且自动重合闸重合成功。该方法不需要安装检无压装置或延长重合闸时间,不依赖于通信网络,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有很好的适应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合闸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谐波电流保护 有源配电网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电源车派遣联合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
19
作者 谢敏 谢宇星 +4 位作者 董凯元 卢燕旋 张世平 宁楠 刘明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1-3041,I0109-I0114,共17页
在电网故障预案中,考虑应急电源车派遣与网络重构进行联合优化对故障进行恢复,可以防止失电孤电网的形成并大幅减少故障电网的停电成本。针对主配网故障,提出了应急电源车派遣联合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首先,提出路径权值的概念并改... 在电网故障预案中,考虑应急电源车派遣与网络重构进行联合优化对故障进行恢复,可以防止失电孤电网的形成并大幅减少故障电网的停电成本。针对主配网故障,提出了应急电源车派遣联合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首先,提出路径权值的概念并改进Dijkstra算法构建最短路径权值矩阵,建立电力-交通网耦合模型。其次,对应急电源车派遣成本和网络重构成本进行量化,提出应急电源车派遣模型和网络重构模型。然后,基于电力-交通网耦合模型与故障恢复元件模型,考虑主配网协同优化,以网损、购电成本、停电成本、应急电源车派遣成本、网络重构成本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应急电源车派遣联合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联合应急电源车派遣和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对不同电网故障场景均有显著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案 应急电源车派遣 网络重构 联合优化 主配协同 最短路径权值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电流突变量比值的含光伏电源低压配电网触电故障检测和定位方法
20
作者 李军 朱劲涛 +3 位作者 张玉琼 吕干云 刘克天 黄嘉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7-108,共12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低压配电网中,剩余电流波形复杂、幅值随机多变,现有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频繁误动作、难以投入使用的问题,提出剩余电流与重复接地点电流突变量的比值结合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的双重判据。首先,分析含光伏电源的TN-C-S... 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低压配电网中,剩余电流波形复杂、幅值随机多变,现有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频繁误动作、难以投入使用的问题,提出剩余电流与重复接地点电流突变量的比值结合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的双重判据。首先,分析含光伏电源的TN-C-S系统发生触电故障时、重复接地点和负荷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剩余电流的组成成分以及变化情况,提出剩余电流与重复接地点电流突变量的比值的阈值作为触电判据。接着分析重复接地点对触电电流分流的影响,提出利用比值的平均值大小定位故障区段。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判据可以准确检测触电故障,抗干扰能力强,有效改善保护装置的误动作问题,实现不同故障位置下的故障区段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源 低压配电网 剩余电流 生物触电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