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cavation of Inlet Tunnels at Geheyan Power Station
1
作者 LIU Li xinEngineer, Design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China CHANG Han junEngineer, Design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1-22,共2页
The Geheyan Power Station on the Qingjiang river has four inlet tunnels, on the right bank, with its excavation diameter of 11.3 m to 12.5 m, after lining diameter of 9.5 m, axis to axis spacing of 24 m. The thickness... The Geheyan Power Station on the Qingjiang river has four inlet tunnels, on the right bank, with its excavation diameter of 11.3 m to 12.5 m, after lining diameter of 9.5 m, axis to axis spacing of 24 m. The thickness of the pillar between tunnels should usually be more than two times of tunnel diamet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during exca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xcavation methods of tunnels with the pillar thickness as small as the tunnel diameter, such as smooth surface blasting, shotcrete support protection,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tunnel adjacent tunnel EXCAVATION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GEHEYAN power S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 allocation and mode selection methods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rectangular tunnel 被引量:2
2
作者 Zhai Wenyan Sun Yanjing +1 位作者 Xu Zhao Li S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253-260,共8页
For the multipath fading on electromagnetic wav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the confined areas,the rectangular tunne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ultimode channel model and the ch... For the multipath fading on electromagnetic wav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the confined areas,the rectangular tunne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ultimode channel model and the channel capacity formula derivation was obtained.On the optimal criterion of the channel capacity,the power allocation methods of both amplifying and forwarding(AF) and decoding and forwarding(D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ere proposed in the limitation of the total power to maximize the channel capacity.The mode selection methods of 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 and 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 models in the rectangular tunnel,through which the higher channel capacity can be obtained,were put forward as well.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comparison show that,channel capacity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e rectangular tunnel can be effectively enhanced through the cooperative technology;channel capacity of the rectangular tunnel under complicated conditions is maximized through the proposed power allocation methods,and the optimal cooperative mode of the channel capacity can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cooperative mode selection methods given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ngular tunnel Multimode channel model Channel capacity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power allocation Mode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中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郭兴铎 李银然 +2 位作者 李仁年 魏魁 马清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该文在风洞中构建出两种平均风切变指数和湍流强度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并开展均匀来流和大气边界层条件下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偏航运行时,机组轴向载荷减小,疲劳载荷增大,随着偏航角增大,风轮功率系数减小,... 该文在风洞中构建出两种平均风切变指数和湍流强度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并开展均匀来流和大气边界层条件下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偏航运行时,机组轴向载荷减小,疲劳载荷增大,随着偏航角增大,风轮功率系数减小,最优叶尖速比降低。在大气边界层来流条件下,风轮平均倾覆力矩系数和功率系数较均匀来流增大,机组疲劳载荷、极端载荷,及输出功率的非定常特性显著增加,且功率系数的概率分布更符合高斯分布。此外,风轮功率系数频谱与大气边界层来流速度频谱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在耦合区间出现Φ_(p)/Φ_(u)-f^(-2)的幂率关系。而功率系数频谱在超过约3倍转频后基本维持水平趋势,表明湍流来流与输出功率的调制作用在该频率处开始解耦,解耦后风力机功率输出受湍流来流的影响较弱,其功率谱响应主要取决于风轮的自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大气边界层 湍流 功率 载荷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隧道防火隔断对通风阻力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亮 汪雄平 +1 位作者 成瑾 钟珂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电力隧道通风设计中,通常使用断面平均风速计算沿程阻力。由于受防火隔断阻挡,隧道内风速分布不均且防火门附近湍流明显,而通风阻力设计所采用的系数未考虑上述影响。数值研究了电力电缆防火隔断对气流分布和通风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力隧道通风设计中,通常使用断面平均风速计算沿程阻力。由于受防火隔断阻挡,隧道内风速分布不均且防火门附近湍流明显,而通风阻力设计所采用的系数未考虑上述影响。数值研究了电力电缆防火隔断对气流分布和通风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否设置电缆,近壁面速度小于断面平均风速,防火门洞两侧涡流增加了局部阻力,且相关标准中未考虑的沿程阻力不可忽略。建议将沿程阻力系数和局部阻力设计计算结果分别放大6倍和3倍作为通风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隧道 通风设计 局部阻力 沿程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电力隧道盾构吊装下井施工技术
5
作者 辛凯凯 王永泽 +3 位作者 朱鹏博 刘勇 吴波 董裕坤 《广州建筑》 2025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解决盾构吊装下井施工时近邻既有电力隧道的问题,结合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陈家桥站盾构始发工程,吊装前通过对履带吊作业区域换填0.3 m厚松沙,并采用0.5 m双层钢筋网片混凝土进行路面硬化的方式减小吊装荷载对下方电力管线的影响,吊装... 为解决盾构吊装下井施工时近邻既有电力隧道的问题,结合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陈家桥站盾构始发工程,吊装前通过对履带吊作业区域换填0.3 m厚松沙,并采用0.5 m双层钢筋网片混凝土进行路面硬化的方式减小吊装荷载对下方电力管线的影响,吊装时通过在履带吊下方加垫0.04 m路基箱分散吊装过程中产生的附加荷载。结果表明:通过对履带吊吊装能力的计算确定了不同吊装部件选用的钢丝绳参数,吊装形式及其吊耳型号,计算结果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通过对现场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和计算,以及针对电力隧道进行安全验算,发现检测结果远远高于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后的吊装区域完全满足最不利工况吊装的安全要求。研究结果丰富了邻近电力隧道盾构吊装下井施工技术,也可为盾构吊装邻近既有构筑物的场地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吊装 电力隧道 加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隧道工作井开挖对既有地铁结构影响分析
6
作者 张星伟 张记峰 +1 位作者 徐南 陈聪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1期105-107,112,共4页
为分析电力隧道工作井施工对临近地铁的影响,以某电力隧道工作井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了工作井各开挖工况对地铁车站区间及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同时为提升评估的准确性,除了计算施工对变形影响外,仍对地铁结构的安全度、基坑... 为分析电力隧道工作井施工对临近地铁的影响,以某电力隧道工作井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了工作井各开挖工况对地铁车站区间及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同时为提升评估的准确性,除了计算施工对变形影响外,仍对地铁结构的安全度、基坑开挖降水影响、隧道抗浮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专项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工作井施工过程中,引起地铁车站区间x方向最大水平位移0.311 mm、y方向最大水平位移0.269 mm、z方向最大竖向位移2.077 mm;引起车站x方向最大水平位移1.599 mm、y方向最大水平位移0.837 mm、z方向最大竖向位移2.422 mm,皆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施工风险可控;(2)工作井施工过程对地铁车站区间暗挖隧道结构、地铁站主体结构的裂缝均控制在规范允许值内;(3)为控制地下水下降对紧邻结构的影响,在工作井施工的过程中,需将地下水位降深控制在2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隧道 数值模拟 工作井开挖 降水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隧道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综合评估
7
作者 佟喜宇 邵慧芳 +1 位作者 张海军 张硕 《工程质量》 2025年第3期22-27,共6页
论文针对某电力隧道工程,通过现场检测包括结构损伤、材料强度、配筋情况以及土体空洞区,承载力计算则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IDAS GTS NX 进行,最后根据损伤程度、结构变形等指标对隧道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隧道整体结构安全性... 论文针对某电力隧道工程,通过现场检测包括结构损伤、材料强度、配筋情况以及土体空洞区,承载力计算则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IDAS GTS NX 进行,最后根据损伤程度、结构变形等指标对隧道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隧道整体结构安全性较好,但部分区段存在结构损伤,需要进行加固或修复处理。同时,隧道背后土体状况良好,为隧道结构安全提供了保障。定期巡视检查和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是保障电力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可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隧道 检测鉴定 承载力计算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切线技术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钟军豪 CHIAN Siau Chen +6 位作者 李永鑫 刘明芳 陈明辉 吴振元 龙桂华 杨小礼 周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针对非线性条件下深埋隧道开挖面稳定性问题,采用多切线技术分段线性近似Power-Law(P-L)准则,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1种新的开挖面多曲线圆锥破坏机构,提出1种考虑拉应力截断Tensioncut-off(T-C)效应的开挖面稳定性理论计算方法。... 针对非线性条件下深埋隧道开挖面稳定性问题,采用多切线技术分段线性近似Power-Law(P-L)准则,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1种新的开挖面多曲线圆锥破坏机构,提出1种考虑拉应力截断Tensioncut-off(T-C)效应的开挖面稳定性理论计算方法。通过与既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根据反算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机构几何特点,探究不同参数条件下T-C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线性条件下,黏聚力较大且内摩擦角较小时,T-C对开挖面临界支护力的影响较大;在非线性条件下,m的增加并不会放大T-C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2)在抗拉强度较大时,T-C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抗拉强度的折减,T-C控制的破坏机构尺寸逐渐减小,且顶部区域明显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面稳定性 多切线技术 power-Law准则 拉应力截断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坐式单轨大坡度隧道大功率火灾排烟方案研究
9
作者 唐海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1-303,308,共4页
[目的]跨坐式单轨隧道因火灾功率增大,坡度增陡,导致火灾临界风速增大,排烟设备配置增加,需对跨坐式单轨大坡度隧道和大功率火灾下的排烟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建立1∶20缩尺模型试验平台,计算不同火源热释放率和不同坡度下的隧道临界风... [目的]跨坐式单轨隧道因火灾功率增大,坡度增陡,导致火灾临界风速增大,排烟设备配置增加,需对跨坐式单轨大坡度隧道和大功率火灾下的排烟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建立1∶20缩尺模型试验平台,计算不同火源热释放率和不同坡度下的隧道临界风速。采用SES(地铁环境模拟)软件建立跨坐式单轨隧道火灾一维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不同坡度隧道所需排烟设备配置。[结果及结论]根据模型试验得到跨坐式单轨隧道在20 MW大功率火灾下的临界风速值:坡度为-6%、-3%、0%、3%、6%时,对应火灾临界风速分别为3.55 m/s、3.33 m/s、2.91 m/s、2.57 m/s、2.46 m/s;车站隧道风机配置风量与坡度呈线性相关:坡度为0%时,单台隧道风机风量约75 m^(3)/s;坡度为-6%时,单台隧道风机风量约110 m^(3)/s;坡度为6%时,单台隧道风机风量约46 m^(3)/s。针对洞口隧道,洞口处射流风机配置可通过车站隧道风机结合隧道坡度反算得到;针对大坡度隧道、大功率火灾,向上坡和向下坡排烟时对应的设备配置差异较大,提出优先选用向上坡排烟的方案,以减少设备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 大坡度隧道 大功率火灾排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隧道钻爆施工对已建码头安全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黄鑫 梁泽华 +1 位作者 肖忠 丁嵬 《水道港口》 2025年第1期141-149,共9页
胶州湾规划建设一海底隧道,入海后将穿过已建原油码头下方。由于与成品油储油区、油码头建筑物等距离有限,海底隧道钻爆施工引起的地表振动可能对已建原油码头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为研究钻爆施工的可行性,根据钻爆施工时爆源与... 胶州湾规划建设一海底隧道,入海后将穿过已建原油码头下方。由于与成品油储油区、油码头建筑物等距离有限,海底隧道钻爆施工引起的地表振动可能对已建原油码头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为研究钻爆施工的可行性,根据钻爆施工时爆源与码头位置的相对关系,在隧道沿线选取可能发生的14种不利工况,并基于显式动力有限元法对海底隧道钻爆施工的爆破过程和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不同的安全性要求确定了对应的炮眼装药量、起爆次数等详细施工参数。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药量可使地表振动响应小于各建筑物对应控制速度,钻爆施工引起的应力波频率很高,但在围岩内传播时存在明显衰减,建议根据现场试爆数据和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指导实际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施工 显式动力有限元法 海底隧道 码头建筑物 地表振动响应 动力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角控制的下风向风力机功率调节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波峰 石腾 +3 位作者 李振 肖航 马远卓 蔡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753,共7页
针对中小型下风向风力机开展了功率调节策略研究.首先,对100 W下风向风力机进行了仿真计算和风洞实验,探究了下风向风力机的气动性能;然后,分析了风轮锥角对风力机输出功率和叶根载荷的影响机制,归纳出输出功率与锥角余弦值的三次方正相... 针对中小型下风向风力机开展了功率调节策略研究.首先,对100 W下风向风力机进行了仿真计算和风洞实验,探究了下风向风力机的气动性能;然后,分析了风轮锥角对风力机输出功率和叶根载荷的影响机制,归纳出输出功率与锥角余弦值的三次方正相关,叶根载荷与锥角余弦值的平方正相关;最后,形成了一套基于锥角控制的下风向风力机功率主/被动调节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动调节策略可在超额定风速运行时有效控制风轮输出功率,并可使叶根载荷极值降低14.2%;较控制前,采用被动调节策略可使得在超额定风速运行时,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平均偏差减小20.84 W.两种调节策略皆可实现超额定风速运行时下风向风力机输出功率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风向风力机 气动性能 风轮锥角 功率调节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开关站位置及出线形式选择
12
作者 梁春秀 沈雄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笔者以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发电厂房系统的总体布置方案。结合工程区地形条件与交通规划,通过多维度比选确定开关站最优位置;针对选定场地,进一步从平硐+斜洞、平硐+竖井两种出线形式展开对比分析,重点围绕工程布... 笔者以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发电厂房系统的总体布置方案。结合工程区地形条件与交通规划,通过多维度比选确定开关站最优位置;针对选定场地,进一步从平硐+斜洞、平硐+竖井两种出线形式展开对比分析,重点围绕工程布置、施工工艺、电气设备适配性及运维便利性等核心要素,论证不同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平硐+竖井方案虽投资略高,但凭借施工便捷性、工期可控性及运维高效性等优势,被确定为推荐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站选址 电缆出线 斜洞方案 竖井方案 平川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管廊通风规律及结构布局优化研究
13
作者 高峰 姚海波 +3 位作者 耿英宸 冯天垚 庄璐 于贺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6-166,共11页
为改善电力管廊的通风效果,依托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综合管廊工程,采用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电力舱通风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在得到初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通风方式、通风口位置和电缆布局,对比研究机械进风自然排风和自然进风... 为改善电力管廊的通风效果,依托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综合管廊工程,采用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电力舱通风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在得到初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通风方式、通风口位置和电缆布局,对比研究机械进风自然排风和自然进风机械排风、通风口设在管廊顶部和两侧、10 k V和110 k V电缆交换位置3类6种工况下的通风效果。结果表明:1)现有正常通风条件下,从进风口到排风口,进风口处气流组织混乱;同时,由于在进风口处气流2次改变运动方向导致能量损失很大,致使可用于驱动管廊内空气的能量减小,通风效果下降,造成能源浪费。2)将通风口(风机)布置在电力舱两侧时,因初始风速与通风方向一致,避免了能量损失,有效提高了通风效果。研究显示,管廊中间断面的平均风速提高了0.31 m/s,变幅达39.6%;温度降低了1.6℃,变幅达6.1%;压力损失降低了13.7 Pa,变幅达30.4%,极大地改善了电力舱通风效果。3)在通风口(风机)位于顶部的条件下,对电缆布局优化后,10 k V电缆表面温度降低3.21℃,110 k V电缆表面温度升高1.68℃,纵断面平均温度下降0.365℃,电缆布局调整有利于降低舱内温度,减少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管廊 通风规律 数值模拟 通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无压泄洪洞台阶消能型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洁玉 尚渝钧 +1 位作者 刘合睿 刘洁 《西北水电》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基于甘肃某抽水蓄能电站泄洪洞洞内消能设计,探讨在流量及底坡恒定的条件下,台阶尺寸与消能率的相关关系,探寻台阶尺寸的初拟原则,采用现行NB/T 10867-2021《溢洪道设计规范》中跌落流上限及滑行流下限的经验公式(坡角范围为2.86°~... 基于甘肃某抽水蓄能电站泄洪洞洞内消能设计,探讨在流量及底坡恒定的条件下,台阶尺寸与消能率的相关关系,探寻台阶尺寸的初拟原则,采用现行NB/T 10867-2021《溢洪道设计规范》中跌落流上限及滑行流下限的经验公式(坡角范围为2.86°~59.53°)进行台阶消能流态的初步判别,通过Chanson半经验公式理论计算和CFD数值模拟水工隧洞底板布置不同台阶尺寸对应的消能特性。结果表明:在流量及坡度不变的情况下,台阶尺寸(台阶步长及高度)对消能率的影响有限;台阶尺寸越大,水力要素受流动边界条件影响和扰动越明显;初拟台阶尺寸时,应分析水流掺气点位置及出现掺气均匀流位置随台阶尺寸变化向上游移动的速率,同时结合实际边界条件、便于施工及后期运维等方面综合考虑,台阶高差宜控制在0.20~0.6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泄洪洞 台阶消能 流态 消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15
作者 张成 李上国 +5 位作者 赵明 刘遥 张益轩 崔奕铭 李金涛 宋庆贺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9期10-13,共4页
电力隧道内电缆数量较多,电缆及其他电力设施对水非常敏感,如果积水淹没电缆(尤其是电缆接头部位),可能会造成事故和损失。文章详细分析了暗挖、盾构等结构形式隧道的渗漏水成因,对管片、环梁、沉降缝、墙体及管孔等部位渗漏水治理措施... 电力隧道内电缆数量较多,电缆及其他电力设施对水非常敏感,如果积水淹没电缆(尤其是电缆接头部位),可能会造成事故和损失。文章详细分析了暗挖、盾构等结构形式隧道的渗漏水成因,对管片、环梁、沉降缝、墙体及管孔等部位渗漏水治理措施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建议并进行了试点应用,为电力隧道渗漏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隧道 渗漏水 管片 环梁 管孔 沉降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水力特性
16
作者 高学平 魏南疆 刘殷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2,共9页
对于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立面转弯隧洞的转弯段将直接影响侧式出水口的水力特性。若立面转弯隧洞参数设计不合理,极易导致侧式出水口内部发生流动分离。选取RSM紊流模型,针对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进行数值模拟,探究立面... 对于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立面转弯隧洞的转弯段将直接影响侧式出水口的水力特性。若立面转弯隧洞参数设计不合理,极易导致侧式出水口内部发生流动分离。选取RSM紊流模型,针对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进行数值模拟,探究立面转弯隧洞曲率半径R、弯道后直隧洞长度L及转弯角度α等参数对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隧洞内流动过程进行了讨论。增加立面转弯隧洞曲率半径R和弯道后直隧洞长度L能显著改善出水口的水力指标。当曲率半径R≥12 D(D为隧洞直径)、弯道后直隧洞长度L≥16 D时,侧式出水口内部无明显流动分离,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均匀且无反向流速区。研究成果将对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出水口 立面转弯隧洞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配置研究
17
作者 李金 林志 +3 位作者 于冲冲 尹恒 刘超铭 黄可心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4-130,共7页
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 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即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全生命周期的建设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缺电负荷率(LPSP)和储能电池的状态为约束,对风力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最优容量配置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对比标准粒子群算法,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总投入成本更少,寻优能力更强;2)对比该隧道1年的用电成本,前期投入将在5年内回本;3)在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的设备全生命使用周期的20年内,该隧道可节省1 920.39万元电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 公路隧道 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 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电力电缆隧道冬季温度分布特征及通风节能潜力
18
作者 周嘉怡 王亮 +2 位作者 成瑾 钟珂 亢燕铭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为了解冬季通风时隧道内的换热情况和节能潜力,对冬季室外气温为4~12℃时超长通风区间特高压电力隧道内的温度分布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ANSYS Fluent 19.2软件,通过用户自定义程序完成电力隧道全长的模拟。对冬季隧道的传热特征... 为了解冬季通风时隧道内的换热情况和节能潜力,对冬季室外气温为4~12℃时超长通风区间特高压电力隧道内的温度分布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ANSYS Fluent 19.2软件,通过用户自定义程序完成电力隧道全长的模拟。对冬季隧道的传热特征和通风节能潜力进行分析,定义并给出了冬季能实现最大节能效果的临界通风量。结果表明:具有超长通风区间的电力隧道存在通过降低通风量从而实现节能的潜力;冬季电力隧道前段土壤放热、后段土壤吸热,土壤放热量占比受室外气温影响,而土壤吸热量占比受室外空气温度和通风量影响;冬季室外气温越低,临界通风量越小,通风节能潜力越大,当冬季室外气温为4~12℃时,最大可能节能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隧道 超长通风区间 温度分布 节能潜力 数值模拟 传热特征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格栅的湍流风实验模拟方法研究
19
作者 金瑞麒 武广兴 +3 位作者 魏永刚 张海瑞 李新凯 刘永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7-594,共8页
开发一种基于动态格栅的湍流风实验模拟方法和装置,并通过调节格栅运动参数和来流风速,实现对湍流风特征参数的定量调控。实验分别研究罗斯贝数Ro、格栅雷诺数Re_(M)、格栅运动角加速度α、格栅运动周期长度T对湍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 开发一种基于动态格栅的湍流风实验模拟方法和装置,并通过调节格栅运动参数和来流风速,实现对湍流风特征参数的定量调控。实验分别研究罗斯贝数Ro、格栅雷诺数Re_(M)、格栅运动角加速度α、格栅运动周期长度T对湍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湍流参数仅对罗斯贝数敏感,平均风速与湍流度均随罗斯贝数增加而增大,而湍流积分尺度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综合实验工况参数,得到湍流强度可调节范围为0.05~0.39,湍流积分尺度可调节范围为0.15~1.56 m,适用于缩尺比1∶20~1∶1200范围的风电机组模型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风洞 湍流 动态格栅 湍流积分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监测在高速公路电力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席三平 张建 《山西建筑》 202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与成熟,自动化监测技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电力隧道基坑工程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搭建监测系统框架将数据信息统筹集中,从而分析结构变化趋势并及时识别结构损伤状态。基坑以“知物云”...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与成熟,自动化监测技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电力隧道基坑工程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搭建监测系统框架将数据信息统筹集中,从而分析结构变化趋势并及时识别结构损伤状态。基坑以“知物云”健康监测系统为依托,通过对监测设备采集数据实时监测并系统分析对比,保障施工作业安全以及应对特殊施工环境,为隧道基坑监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隧道基坑 自动化监测 知物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