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频率特征的变速抽蓄机组转子侧单相接地故障区域定位
1
作者 邢恺 桂林 +2 位作者 张琦雪 王凯 陈龙翔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7-194,共8页
抽水蓄能电站因其技术成熟、容量大、经济性高,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手段。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因其高效的运行性能和快速调节能力备受关注。相较于常规同步发电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更复杂,长期运行更易出现... 抽水蓄能电站因其技术成熟、容量大、经济性高,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手段。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因其高效的运行性能和快速调节能力备受关注。相较于常规同步发电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更复杂,长期运行更易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现有的接地故障保护方案主要针对常规定速机组,难以有效覆盖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故障区域进行划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然后,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各区域的故障特征分析,并提出了基于中性点电压特征频率分量判据与接地过渡电阻判据的故障区域定位方法,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转子接地故障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变速抽蓄机组 转子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中性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原抽蓄电站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2
作者 王子川 王建明 +3 位作者 金欢 仇震 田侃 高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首先对目前主流的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原理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厂用电设计原则和各设备实际参数,研究得出最适合电站运行情况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10 kV厂用电系统 中性点接地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阻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避雷器地电位升安全限值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鲁海亮 王会武 +3 位作者 李志忠 谭波 李伟 李元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9-1507,共9页
随着电网容量变大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改变,仍沿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避雷器耐受接地网地电位(U_(GPR))升高的安全限值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在其他接地方式下出现安全事故。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 随着电网容量变大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改变,仍沿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避雷器耐受接地网地电位(U_(GPR))升高的安全限值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在其他接地方式下出现安全事故。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可以搭建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U_(GPR)反击避雷器的模型,通过校核避雷器在U_(GPR)作用下动作过程中的吸收能量,得到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的影响规律:中性点不接地时,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为10~23 kV,随线路对地电容变大而减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U_(GPR)在消弧线圈和线路对地电容的串联回路中产生振荡,导致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更低,安全限值主要由脱谐度与阻尼率决定,典型值为8~9.5 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时,U_(GPR)大部分耦合至高压母线,使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更高,并随线路对地电容和中性点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大电阻接地工况下的典型值大于15 kV,小电阻接地工况下的典型值大于25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位升 安全限值 避雷器 中性点接地方式 反击 站用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彬 杨克难 +4 位作者 潘振东 闫存恒 侯靖岩 张海宾 陈琳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北京电网分区运行,其中枢纽站的接地方式关系整个电网运行,K分区中的A变电站采用220 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方式。分析了该分区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情况、A变电站的等值网络,同时计算了A变电站的短路容量、不同主变并列... 北京电网分区运行,其中枢纽站的接地方式关系整个电网运行,K分区中的A变电站采用220 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方式。分析了该分区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情况、A变电站的等值网络,同时计算了A变电站的短路容量、不同主变并列运行时的单相短路电流,计算表明,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后可降低其单相短路电流,满足设备热稳定性要求。同时提出中性点小电抗投运后对现场运行、倒闸操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中性点接地方式 变压器等值网络分析 短路电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压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干耀生 唐庆华 +3 位作者 方琼 张黎明 付艳华 房亚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关系城市配网的安全运行。针对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基于Matlab仿真与运行示例分析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运行特点,从绝缘配合、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性与继电保护配置方面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接地电阻选取原则...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关系城市配网的安全运行。针对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基于Matlab仿真与运行示例分析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运行特点,从绝缘配合、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性与继电保护配置方面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接地电阻选取原则,结果表明接地电阻对中性点电压偏移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及发展要求,对进一步探索接地方式并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压配电网 中性点接地 接地方式 小电阻接地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及220kV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方式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0
6
作者 陆国庆 姜新宇 +4 位作者 江健武 张胜保 刘顺桂 何冰 章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110kV及220kV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方式既可降低过电压又可限制单相短路电流,又可解决由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文章指出接地电抗成套装置的妥善设计、性能良好电抗器的研制、接地电抗装置的智能化自动控制是实现该方... 110kV及220kV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方式既可降低过电压又可限制单相短路电流,又可解决由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文章指出接地电抗成套装置的妥善设计、性能良好电抗器的研制、接地电抗装置的智能化自动控制是实现该方式的三个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实现的具体方法。介绍了作者研制的110kV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抗装置在某变电站成功运行的情况,经过两次单相故障的考验证明了该接地方式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高电压技术 变压器 中性点经小电抗 接地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时间型重合器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自动隔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齐郑 高玉华 +3 位作者 孙海新 岂小梅 赵晓东 张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提出了利用选线装置与电压-时间型线路重合器相配合,实现单相接地故障自动隔离与非故障区段自动恢复供电的新技术。讨论了选线装置与电压-时间型线路重合器的配合工作方式,通过第一次重合闸确定故障区段,通过第二次重合闸隔离故障区段... 提出了利用选线装置与电压-时间型线路重合器相配合,实现单相接地故障自动隔离与非故障区段自动恢复供电的新技术。讨论了选线装置与电压-时间型线路重合器的配合工作方式,通过第一次重合闸确定故障区段,通过第二次重合闸隔离故障区段。该技术能够快速选出故障线路并隔离该故障区段,有利于故障快速消除,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为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创造条件。现场的实际运行充分验证了该技术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电压-时间型重合器 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抑制大型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接地电阻优化配置 被引量:68
8
作者 马玉龙 肖湘宁 +1 位作者 姜旭 徐明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65,共4页
我国天(生桥)—广(州)、三(峡)—常(州)等直流工程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均出现了直流偏磁问题,只在电流超标的变压器中性点安装抑制装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文章以全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流不超标为目标,在分析直流网络的基础上提出... 我国天(生桥)—广(州)、三(峡)—常(州)等直流工程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均出现了直流偏磁问题,只在电流超标的变压器中性点安装抑制装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文章以全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流不超标为目标,在分析直流网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伴随网络的接地电阻优化配置方法。在每次迭代求解过程中,在考虑了接地支路的约束条件下修改灵敏度最高的接地支路接地电阻,直到所有接地支路的中性点电流小于其限值。最后用南方电网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中性点电流被限制在限值以内,从而避免了直流偏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偏磁 接地电阻 变压器中性点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的新判据 被引量:164
9
作者 王耀南 霍百林 +1 位作者 王辉 何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8,共5页
分析了故障选线的现状和基于小波包选线方法的优势及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的接地故障选线的新判据:先根据能量最大原则确定暂态电容电流最集中的特征频带,再比较各条线路特征频带的模最大值和零序电压首半波的极性以确定故障线路... 分析了故障选线的现状和基于小波包选线方法的优势及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的接地故障选线的新判据:先根据能量最大原则确定暂态电容电流最集中的特征频带,再比较各条线路特征频带的模最大值和零序电压首半波的极性以确定故障线路。该判断过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并且能够在只有2回线路的情况下选出故障线路。仿真结果表明,该判据不受接地条件和接地方式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可靠地选出故障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小波包 故障选线 零序电压 电容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值脉冲法的铁磁谐振过电压混沌抑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凡 司马文霞 +2 位作者 孙才新 代姚 杨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1,共5页
提出了常值脉冲法对中性点接地系统所发生的铁磁谐振混沌状态进行抑制。以典型的变电站接线为例,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其发生铁磁谐振时所表现出的混沌特性,求取其分维数和Lyrapunov指数。该方法实质是通过向控制系统变量叠加周期脉... 提出了常值脉冲法对中性点接地系统所发生的铁磁谐振混沌状态进行抑制。以典型的变电站接线为例,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其发生铁磁谐振时所表现出的混沌特性,求取其分维数和Lyrapunov指数。该方法实质是通过向控制系统变量叠加周期脉冲,利用系统自身的非线性特征使铁磁谐振系统的混沌状态稳定在固定点,还给出了针对控制目标的常值脉冲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铁磁谐振过电压从混沌状态转移到期望的周期轨道,实现系统状态在混沌和有序之间的转换。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系统 铁磁谐振过电压 混沌控制 常值脉冲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电力系统三相铁磁谐振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冯平 王尔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61,共5页
利用线性时变理论对零序电阻在消除中性点接地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利用零序电阻消除这种谐振的理论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零序电阻在消除这种谐振上的理论问题。
关键词 铁磁谐振 电力系统 中性点接地 三相 电阻 线性 上解 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 被引量:97
12
作者 季涛 孙同景 +2 位作者 徐丙垠 陈平 薛永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9-94,共6页
该文提出利用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实现配电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测距,分析了故障初始行波模分量的暂态特征。研究发现,尽管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线路稳态线电压保持不变,但其故障暂态过程仍产... 该文提出利用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实现配电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测距,分析了故障初始行波模分量的暂态特征。研究发现,尽管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线路稳态线电压保持不变,但其故障暂态过程仍产生行波线模分量,这样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均可利用参数比较稳定的行波线模分量作为测量信号。分析表明行波在配电混合线路传播过程中发生复杂的折、反射,应该利用双端行波测距法测量故障距离。针对架空线和电缆波速度不一致的问题,给出了基于时间中点的故障点搜索算法。分析了电压、电流行波在线路末端的反射规律,为选择合适的行波测量信号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场试验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配电线路 故障测距 行波 单相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洋影响的直流输电单极大地运行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曲 李立浧 郑健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0,65,共5页
考虑海洋影响的直流输电单极大地运行时变压器中性点流过的直流电流与陆地土壤模型计算的结果有很大不同。海洋介质的面积大于陆地而电阻率远小于陆地土壤,它对附近大地电位的分布有影响,离海洋越近,陆地电位降得越快,进入海洋层后电位... 考虑海洋影响的直流输电单极大地运行时变压器中性点流过的直流电流与陆地土壤模型计算的结果有很大不同。海洋介质的面积大于陆地而电阻率远小于陆地土壤,它对附近大地电位的分布有影响,离海洋越近,陆地电位降得越快,进入海洋层后电位迅速降到零电位附近。根据500kV电网实际模型,考虑土壤模型和海洋影响后对直流电流的分布进行仿真比较表明,处于距离接地极较远的海边厂站变压器中性点会流过较大的直流电流。这是由于海洋造成电站电位降低,而导致进入交流电网中的直流电流较多地从低电位的厂站流出交流系统。仿真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岭澳、大亚湾核电站变压器中性点流过较大直流电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直流电流 变压器中性点 直流偏磁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损坏机理 被引量:46
14
作者 林莉 何月 +2 位作者 王军兵 张向伍 郭文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4-1120,共7页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电压互感器异常损坏随电网发展呈上升趋势。为提出有效的工程防范措施以抑制该趋势,研究了这种异常损坏的机理。采用电网输电线路对地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并联模型替代已有的电网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串联模型,...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电压互感器异常损坏随电网发展呈上升趋势。为提出有效的工程防范措施以抑制该趋势,研究了这种异常损坏的机理。采用电网输电线路对地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并联模型替代已有的电网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串联模型,对电网发生间歇性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内部的暂态过程进行了分析。由仿真计算、动模实验以及工程实验可得,在这一暂态过程中,电压互感器铁芯将进入深度饱和区,产生很大的暂态过电流。结果说明工作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的电磁型电压互感器可能因暂态过电流导致热破坏,因此应按间歇性单相接地进行热稳定性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单相接地 铁磁谐振 励磁涌流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5
15
作者 郭丽伟 薛永端 +2 位作者 徐丙垠 蔡燕春 张少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40-2345,共6页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短时停电次数等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对比,旨在从供电可靠性方面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系统基频谐振及其实验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博 鲁铁成 杜晓磊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中的常见现象,由铁磁谐振引起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不但会降低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而且会危及系统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笔者应用谐波平衡法对中性点接地系统铁磁谐振电路基频谐振进行分析,找出了该电路的基频谐振区。理... 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中的常见现象,由铁磁谐振引起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不但会降低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而且会危及系统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笔者应用谐波平衡法对中性点接地系统铁磁谐振电路基频谐振进行分析,找出了该电路的基频谐振区。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该方法能为有效地抑制铁磁谐振提供理论依据,也是电力系统设计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谐振 基频谐振 谐波平衡 中性点接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断线加接地故障的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慧芬 潘贞存 桑在中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6-9,共4页
在6~35kV的中低压配电系统中,单相断线加接地的复杂故障情况时有发生。以负载侧接降压变压器为例,分接地点在断口的电源侧和负载侧两种情况,对这种复杂故障进行了分析,导出了系统各点处电压电流的计算公式,绘出了电压的相量图,得出了... 在6~35kV的中低压配电系统中,单相断线加接地的复杂故障情况时有发生。以负载侧接降压变压器为例,分接地点在断口的电源侧和负载侧两种情况,对这种复杂故障进行了分析,导出了系统各点处电压电流的计算公式,绘出了电压的相量图,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利用静态模拟线路进行了模拟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 接地故障 断线 接地点 相量图 电压 降压变压器 电源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地线对流入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赵杰 张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90-94,共5页
交流变压器中性点流入直流电流会导致变压器偏磁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基于特定模型,使用场路耦合的方法研究了500kV直流输电线路以大地为回路运行时与变电站相连的输电线路地线上流过的直流电流对流过变压器中性点的总直流电流的影响。研... 交流变压器中性点流入直流电流会导致变压器偏磁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基于特定模型,使用场路耦合的方法研究了500kV直流输电线路以大地为回路运行时与变电站相连的输电线路地线上流过的直流电流对流过变压器中性点的总直流电流的影响。研究发现,线路地线对流入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电流影响很小,因此在进一步研究流入交流变电站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电流时可以忽略线路地线,从而可简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 直流输电 变压器中性点 地线 输配电工程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补偿导纳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保护新方法 被引量:53
19
作者 林湘宁 高艳 +1 位作者 刘沛 鲁文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9,共5页
在深入分析零序导纳选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零序补偿导纳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电网中的已知参数,通过补偿的实施,将故障线和健全线原本很小的区分裕度进行了有效的放大,以方便整定。结合工程实际... 在深入分析零序导纳选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零序补偿导纳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电网中的已知参数,通过补偿的实施,将故障线和健全线原本很小的区分裕度进行了有效的放大,以方便整定。结合工程实际的考虑,将电纳误差和补偿导纳角综合为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保护新算法。ATP仿真证明:该方法对线路故障有很好的分辨能力,而且对系统运行方式、故障方式、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选线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保护 零序补偿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典型方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姜博 董新洲 施慎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4,共8页
为验证小电流接地配电系统中各种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性能,利用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宽频功率放大器和自行开发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搭建了测试平台,模拟了不同故障条件和线路结构下的故障,对几种典型的选线方法进行了测试实验,并给... 为验证小电流接地配电系统中各种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性能,利用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宽频功率放大器和自行开发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搭建了测试平台,模拟了不同故障条件和线路结构下的故障,对几种典型的选线方法进行了测试实验,并给出了不同选线方法的有效域。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测试平台能够有效进行选线方法实验;行波选线法优势明显,但在分支线路故障或较小故障初相角条件下可靠性降低;暂态信号选线法在较大过渡电阻或较小故障初相角条件下可靠性降低。行波选线法和暂态信号选线法结合可提高选线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线 配电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行波 暂态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