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原抽蓄电站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1
作者 王子川 王建明 +3 位作者 金欢 仇震 田侃 高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首先对目前主流的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原理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厂用电设计原则和各设备实际参数,研究得出最适合电站运行情况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10 kV厂用电系统 中性点接地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阻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 被引量:97
2
作者 季涛 孙同景 +2 位作者 徐丙垠 陈平 薛永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9-94,共6页
该文提出利用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实现配电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测距,分析了故障初始行波模分量的暂态特征。研究发现,尽管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线路稳态线电压保持不变,但其故障暂态过程仍产... 该文提出利用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实现配电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测距,分析了故障初始行波模分量的暂态特征。研究发现,尽管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线路稳态线电压保持不变,但其故障暂态过程仍产生行波线模分量,这样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均可利用参数比较稳定的行波线模分量作为测量信号。分析表明行波在配电混合线路传播过程中发生复杂的折、反射,应该利用双端行波测距法测量故障距离。针对架空线和电缆波速度不一致的问题,给出了基于时间中点的故障点搜索算法。分析了电压、电流行波在线路末端的反射规律,为选择合适的行波测量信号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场试验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配电线路 故障测距 行波 单相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球能源演化与人类发展及碳中和战略 被引量:62
3
作者 邹才能 马锋 +6 位作者 潘松圻 林敏捷 张国生 熊波 王影 梁英波 杨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1-428,共18页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具有3种来源:地球外部天体能、地球自身能及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能。生命起源、能源形成与地球系统密切相关,具有3个尺度的协同演化关系:超长时间尺度上,日-地-月系统演化为地球系统的...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具有3种来源:地球外部天体能、地球自身能及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能。生命起源、能源形成与地球系统密切相关,具有3个尺度的协同演化关系:超长时间尺度上,日-地-月系统演化为地球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能量来源和地外环境条件;长时间尺度上,地球系统演化为生命的诞生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等物质前提和适宜的圈层环境;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文明发展使人类圈层突破了地球系统向地外文明拓展。伴随这一协同关系的演进,碳循环存在无机碳循环、短期有机碳循环、长期有机碳循环3种过程,人类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利用和全球化圈层改造活动打破了碳循环的自然平衡和闭环路径,导致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幸福发展。能源转型势在必行,碳中和愿景必将实现,构建“绿色能源命运共同体”是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根本举措。中国加快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筑牢筑强化石能源安全供给“压舱石”,筑高筑大新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增长极”,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质量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独立自主”的绿色能源体系,实现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革命性转型。能源发展具有化石能源低碳化、新能源规模化、能源系统智慧化三大趋势,依靠绿色创新,贡献绿色能源,建设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演化 地球系统 人类文明 碳中和 碳循环 全球气候变化 科技创新 能源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5
4
作者 郭丽伟 薛永端 +2 位作者 徐丙垠 蔡燕春 张少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40-2345,共6页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短时停电次数等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对比,旨在从供电可靠性方面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补偿导纳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保护新方法 被引量:53
5
作者 林湘宁 高艳 +1 位作者 刘沛 鲁文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9,共5页
在深入分析零序导纳选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零序补偿导纳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电网中的已知参数,通过补偿的实施,将故障线和健全线原本很小的区分裕度进行了有效的放大,以方便整定。结合工程实际... 在深入分析零序导纳选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零序补偿导纳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电网中的已知参数,通过补偿的实施,将故障线和健全线原本很小的区分裕度进行了有效的放大,以方便整定。结合工程实际的考虑,将电纳误差和补偿导纳角综合为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保护新算法。ATP仿真证明:该方法对线路故障有很好的分辨能力,而且对系统运行方式、故障方式、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选线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保护 零序补偿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注入法”与选线定位 被引量:54
6
作者 王慧 范正林 桑在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1999年第3期18-20,共3页
着重介绍“S注入法”选线定位新原理,及根据此原理研制的TY01及02型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与定位保护。该保护解决了两相TA(电流互感器)架空出线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与定位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并适应小电流接... 着重介绍“S注入法”选线定位新原理,及根据此原理研制的TY01及02型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与定位保护。该保护解决了两相TA(电流互感器)架空出线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与定位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并适应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各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 选线定位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馈线接地保护 被引量:15
7
作者 简金宝 王媛媛 +1 位作者 曾祥君 刘思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馈线接地保护是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长期存在的难题。为深入挖掘故障信息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对多源故障信息进行有机综合处理,文中介绍了样本相似性量度和类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给出定量判定聚类有效性的方法,寻找出适用于馈线接地保护的... 馈线接地保护是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长期存在的难题。为深入挖掘故障信息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对多源故障信息进行有机综合处理,文中介绍了样本相似性量度和类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给出定量判定聚类有效性的方法,寻找出适用于馈线接地保护的最佳系统聚类算法;提出了系统聚类故障检测的模型与方法,根据零序导纳法、负序电流法、零序电流法、接地故障电阻法等多源故障信息的相似性程度,即空间距离的远近进行保护判断。EMTP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保护精度和鲁棒性,能满足配电自动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系统 馈线接地保护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电阻测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保护方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曾祥君 王媛媛 +1 位作者 庞方亮 李景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检测的难题,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前后相电流变化特征:故障线路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电流变化量之差等于接地故障电流,非故障线路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电流变化量相等;并由故障相电压与故障电流之比计算出接...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检测的难题,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前后相电流变化特征:故障线路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电流变化量之差等于接地故障电流,非故障线路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电流变化量相等;并由故障相电压与故障电流之比计算出接地故障电阻,发明了基于接地故障电阻测量的高阻接地保护方法。EMTP仿真分析和动模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法能够保护各种高阻接地故障,具有较高的保护精度和可靠性,适合在配电自动化终端单元(FTU)上就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高阻接地故障 故障选线 继电保护 相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侯宝生 曾成碧 +2 位作者 高瓴 马月娇 刘慧玲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17,共3页
电网发生小接地电流单相短路的机会很多 ,约占总故障的 70 %~ 80 % ,所以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就显得很重要。由于小接地电流系统信号极其弱小 ,再加上信号放大设备自身的电路造成的噪音 ,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很可能把零序信号淹... 电网发生小接地电流单相短路的机会很多 ,约占总故障的 70 %~ 80 % ,所以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就显得很重要。由于小接地电流系统信号极其弱小 ,再加上信号放大设备自身的电路造成的噪音 ,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很可能把零序信号淹没 ,因此小接地电流系统是信息不完整、不精确的系统。提出了模糊理论应用于小接地电流系统的故障诊断 ,把线路的质量 ,经济性考虑进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接地电流系统 模糊数学 故障诊断 电网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高压供电系统接地方式及单相接地选线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晓东 韩汝军 张继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针对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 ,较全面地分析了不同方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及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和相应的接地选线方式 ,对应用范围广、可靠性高的选线保护方式作了典型分析 。
关键词 煤矿 中性点 单相接地 高压供电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 选线保护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媛媛 袁俊 +1 位作者 曾祥君 黄跃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5-80,共6页
为提高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鲁棒性和精度,应用统计学理论并结合工程实际,借助判别分析方法将稳态故障信息和暂态故障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判别分析模型误判率为0,利用该模型对另外4组待测样本数据进行测试... 为提高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鲁棒性和精度,应用统计学理论并结合工程实际,借助判别分析方法将稳态故障信息和暂态故障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判别分析模型误判率为0,利用该模型对另外4组待测样本数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该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系统 故障选线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扰动原理的单相接地选线装置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邹浩斌 胡少强 +1 位作者 刘利平 孙何洪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有消弧线圈的配电网中,快速选线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小扰动选线原理。介绍了运用该原理,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作为核心运算控制单元的... 在有消弧线圈的配电网中,快速选线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小扰动选线原理。介绍了运用该原理,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作为核心运算控制单元的单相接地选线装置的选线原理、方法以及硬件构成原理。并详细分析了该装置在现场(中性点经KD-XH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运行的情况,实践证明了该装置的选线正确率达到96%以上。该装置适用于电网电容电流变化范围大、小电容电流、高阻接地的配电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消弧线圈 中性点接地 单相接地 接地故障选线 零序功率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注入法”与电压互感器的特殊接线方式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慧 胡珂 桑在中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基于"S注入法"的选线定位保护新原理的TY系列选线定位保护已大量运行于国内电力系统。"S注入法"需通过电压互感器向故障系统注入检测信号,而为了消谐等目的,电压互感器有多种特殊的接线方式。对这些特殊的接线方式... 基于"S注入法"的选线定位保护新原理的TY系列选线定位保护已大量运行于国内电力系统。"S注入法"需通过电压互感器向故障系统注入检测信号,而为了消谐等目的,电压互感器有多种特殊的接线方式。对这些特殊的接线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证说明了这些特殊接线方式既能够满足消谐的需要,又适合于"S注入法"选线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接线方式 S注入法 零序电压 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形态开闭变换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算法 被引量:16
14
作者 高艳 林湘宁 刘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6,共6页
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网系统中最为普遍的故障情况,该文在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暂态电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形态开闭变换的选线算法,该算法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形态学滤波器较好的奇异点识别能力和噪声抑制... 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网系统中最为普遍的故障情况,该文在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暂态电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形态开闭变换的选线算法,该算法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形态学滤波器较好的奇异点识别能力和噪声抑制能力。ATP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和线路参数的影响,且具有较强的承受过渡电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零序暂态电流 广义形态开闭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法在浮地交流电网绝缘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庄劲武 徐国顺 +1 位作者 戚连锁 张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针对浮地交流电网,提出了用双频法对电网绝缘故障支路定位的方案,分析了对浮地电网注入低频信号后的漏电流特性,给出了从包含复杂频率成分的信号中提取注入频率电量的方法。注入频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双频法应用于电网绝缘故障支路定位... 针对浮地交流电网,提出了用双频法对电网绝缘故障支路定位的方案,分析了对浮地电网注入低频信号后的漏电流特性,给出了从包含复杂频率成分的信号中提取注入频率电量的方法。注入频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双频法应用于电网绝缘故障支路定位的效果,在给定注入信号频率的选定原则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注入信号频率的可选择范围。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法 浮地交流电网 绝缘故障定位 电力系统 绝缘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惠蔷 陈校华 《广东电力》 2006年第1期50-52,59,共4页
介绍了10 kV城市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发展状况,以及两种接地方式的适用范围,给出了电容电流的估算方法。阐述了中性点电阻值、消弧线圈补偿容量的选择方法及零序保护配置和整定要求。针对两种接地方式的不... 介绍了10 kV城市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发展状况,以及两种接地方式的适用范围,给出了电容电流的估算方法。阐述了中性点电阻值、消弧线圈补偿容量的选择方法及零序保护配置和整定要求。针对两种接地方式的不同,指出了在母线接地系统并列运行时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电网 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容电流 接地电阻 消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注入法”与选线测距定位 被引量:21
17
作者 桑在中 潘贞存 李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5-39,共5页
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提出了“S注入法”选线、测距和定位新原理,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的装置,并已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S注入法”的主要特点有:(1)通过PT注入。单相接地时接地相PT... 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提出了“S注入法”选线、测距和定位新原理,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的装置,并已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S注入法”的主要特点有:(1)通过PT注入。单相接地时接地相PT一次被短接,处于不工作状态,利用不工作PT注入信号,不增加一次设备,不会对运行设备产生不良影响;(2)只向接地线路接地相注入。有利于提高选线和定位的分辨率;(3)注入信号的基波频率f0处于工频的N次谐波与N+1次谐波之间,有利于躲过工频及其各次谐波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选线 测距 S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辉 唐轶 孙常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因故障线路电流很小且方向不确定而导致选线难度大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变化规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对中性...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因故障线路电流很小且方向不确定而导致选线难度大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变化规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全补偿谐振接地系统、过补偿谐振接地系统、欠补偿谐振接地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进而得出结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选用基于幅值和方向等稳态分量的选线方法,谐振接地系统不可选用该种选线方法,但两种系统可选用同一种基于暂态分量的选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谐振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线 暂态分量 稳态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合式3~66kV自备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颖 《广东电力》 2003年第6期7-8,共2页
介绍了新型混合式 3~ 6 6kV自备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这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加上了接地短路切除动作的选择保护 ,以及两组不同保护水平的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电网正常运行时 ,中性点电阻器接地 ,限压水平约 2倍相电压 ;当线路... 介绍了新型混合式 3~ 6 6kV自备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这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加上了接地短路切除动作的选择保护 ,以及两组不同保护水平的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电网正常运行时 ,中性点电阻器接地 ,限压水平约 2倍相电压 ;当线路电流保护拒动或母线短路时 ,电网变成中性点不接地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 ,限压水平为 2 9~ 3 0倍相电压。新型混合式 3~ 6 6kV自备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综合了自备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或消弧线圈接地 )和电阻器接地两种方式的优点 ,是国际上较优的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也可应用于 6~ 10kV配电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电网 3~66kV自备电网 中性点接地方式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消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下相关分析法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 被引量:38
20
作者 李森 宋国兵 +3 位作者 康小宁 薛晓辉 王桂林 索南加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20,共6页
由于配网结构日趋混杂、故障线的故障特征不明显和接地状态不稳等原因,准确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技术一直是继电保护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分别分析了其零序等效模型,得出两种接地方式下... 由于配网结构日趋混杂、故障线的故障特征不明显和接地状态不稳等原因,准确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技术一直是继电保护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分别分析了其零序等效模型,得出两种接地方式下健全线、故障线的零序电流和母线零序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各出线零序电流和母线零序电压导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实现故障选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案准确可靠,不受故障初相角、过渡电阻和故障位置的影响;该方案计算量小且具备自举性,可以和馈线保护装置合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线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