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owerFactory的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实用模型验证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大伟 姜达军 +3 位作者 朱凌志 钱敏慧 赵亮 张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7-32,45,共7页
DIgSILENT公司开发的PowerFactory软件在国内外电力系统分析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PowerFactory软件缺乏国内实用的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励磁、调速、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和参数库,限制了其研究结论准确度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 DIgSILENT公司开发的PowerFactory软件在国内外电力系统分析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PowerFactory软件缺乏国内实用的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励磁、调速、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和参数库,限制了其研究结论准确度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PSASP实际工程数据,选取实用的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模型类型,在PowerFactory中进行了建模实现,并与PSASP软件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两区域四机系统中的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为获得更为准确的电力系统分析结果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励磁系统 调速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器 实用模型 DIGSILENT powerFactory PS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实用模型的选取对稳定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浩 刘瑞叶 +3 位作者 陈学允 唐忠贵 王学义 姜佰峰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0-13,共4页
在分析各种发电机实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应根据不同发电机转子结构及详略要求,选取不同的实用模型。特别指出了在选取2阶模型时,对具有实心转子的隐极机(汽轮机)应采用E′恒定的实用模型;而对凸极机(水轮机)则应选取E′q恒... 在分析各种发电机实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应根据不同发电机转子结构及详略要求,选取不同的实用模型。特别指出了在选取2阶模型时,对具有实心转子的隐极机(汽轮机)应采用E′恒定的实用模型;而对凸极机(水轮机)则应选取E′q恒定的实用模型。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系统仿真定量说明了利用此原则可以充分利用电力设备容量,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计算 实用模型 发电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用国产700MW水轮机调节系统建模及参数测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官宏 濮钧 +1 位作者 陶向宇 刘增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通过现场实测某700MW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参数,建立了适用于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用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对实测的原动机及调节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了校核,最终给出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用水轮机调节... 通过现场实测某700MW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参数,建立了适用于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用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对实测的原动机及调节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了校核,最终给出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用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准确参数。此模型已经编入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程序(PSD-BPA)并投入使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实际现场设备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MW水轮机 水轮机调节系统 模型参数 稳定计算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稳定分析的潮流算法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朱凌志 周双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58,共5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电压稳定分析的潮流算法,它可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各种类型元件的模型,将常规潮流方程与动态元件的状态方程联立求解,同时解出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相角以及各种动态元件内部的状态变量。它考虑了系统中各种极限情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电压稳定分析的潮流算法,它可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各种类型元件的模型,将常规潮流方程与动态元件的状态方程联立求解,同时解出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相角以及各种动态元件内部的状态变量。它考虑了系统中各种极限情况,消除了对于PV,PQ及平衡节点等的假设,使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于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上述潮流模型的连续潮流算法,对一个试验系统进行了电压稳定临界点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 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S实测地下矿采空区建模及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运敏 刘海林 孙国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共5页
传统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对空区的形状进行过多的简化,使得建立的空区模型过于简单,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较差。借助三维激光空区监测系统对地下矿山采空区进行三维扫描,精确的获取激光头到空区边界的距离。将全站... 传统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对空区的形状进行过多的简化,使得建立的空区模型过于简单,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较差。借助三维激光空区监测系统对地下矿山采空区进行三维扫描,精确的获取激光头到空区边界的距离。将全站仪测量的定位点坐标输入到CMSposprocess处理软件,将生成的数据输入到矿业工程软件3Dmine中建立起空区的实际赋存模型。研究用VC++编写出可以将3Dmine软件输出的块体质心点坐标直接导入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建立起空区力学模型,形成从实测模型到力学计算模型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石人沟铁矿空区稳定性分析工程实践,对石人沟铁矿-60 m水平南区空区进行静力计算,分析空区稳定性,获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S 实测空区 3Dmine建模 空区稳定性 数值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垂控制结构微网小扰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范元亮 苗逸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13,共8页
介绍了下垂控制原理和机组输出功率计算方法,针对取较大下垂系数难于保证微网功率分配外环稳定性问题,在有功下垂控制环节中增设前馈环节来改善微网小扰动稳定性。建立了微网小信号模型,系统分析了下垂系数、线路阻抗、滤波系数及前馈... 介绍了下垂控制原理和机组输出功率计算方法,针对取较大下垂系数难于保证微网功率分配外环稳定性问题,在有功下垂控制环节中增设前馈环节来改善微网小扰动稳定性。建立了微网小信号模型,系统分析了下垂系数、线路阻抗、滤波系数及前馈环节等对微网小扰动稳定性影响,验证了前馈环节能明显改善微网小扰动稳定性,从而功率分配外环可取较大下垂系数,有利于降低配电网频率和电压波动对机组输出功率的影响以及提高无功负荷分配精度。最后建立微网仿真实验,通过合理选取前馈系数来配置微网小信号模型主导共轭特征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下垂控制结构 功率计算 小信号模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谐波的仿真分析和计算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诚 廖勇 孙才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47-49,共3页
三峡电力系统作为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大型电网之一,其运行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电力谐波、系统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将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课题。文中采用基于发电机、变压器主磁路磁化曲线的发电机、变压器饱和数学模型,建立了同步发电机组... 三峡电力系统作为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大型电网之一,其运行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电力谐波、系统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将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课题。文中采用基于发电机、变压器主磁路磁化曲线的发电机、变压器饱和数学模型,建立了同步发电机组、变压器以及换流站和触发脉冲控制单元等元件的Saber通用仿真模板,构成了三峡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仿真计算了三峡系统谐波。其分析计算结果和所建模型将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三峡系统的稳态、暂态特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谐波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机数学模型中去磁因子的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文锋 刘增煌 +1 位作者 朱方 刘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25-27,共3页
在交流励磁机数学模型中,可用去磁因子KD来表示交流励磁机电枢反应的去磁效应。文中推导了去磁因子的近似计算公式,并与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目前工程上使用的方法是根据励磁机空载、负载特性曲线求得交流励磁机去磁因子,在无... 在交流励磁机数学模型中,可用去磁因子KD来表示交流励磁机电枢反应的去磁效应。文中推导了去磁因子的近似计算公式,并与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目前工程上使用的方法是根据励磁机空载、负载特性曲线求得交流励磁机去磁因子,在无法获取励磁机空载与负载特性曲线时,该近似计算公式可用来近似计算去磁因子,亦可用于与试验结果的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计算 去磁因子 交流励磁机数学模型 励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电网稳定性计算的一种超临界汽轮机动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14
9
作者 谷俊杰 陈顺青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5-177,184,共4页
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国内发电机组中所占比例较高,其对大区域互联电网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超临界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动态数学模型,提出了高、中压缸功率同时过调的概念,对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汽轮机模型进行了改进;... 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国内发电机组中所占比例较高,其对大区域互联电网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超临界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动态数学模型,提出了高、中压缸功率同时过调的概念,对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汽轮机模型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利用汽轮机有效热平衡数据计算汽轮机模型中的高、中压缸功率自然过调系数的新法。该模型与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比较参数求解过程简单,计算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汽轮机 动态数学模型 电网稳定性 过调系数 求解过程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传动齿面滑动摩擦耗散功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宝锋 崔亚辉 +1 位作者 刘凯 李厚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4-1579,共6页
基于齿轮系统的功能传递原理和摩擦耗散机理,分析了齿轮传动过程中单齿和双齿啮合的特性,求解了齿面滑动速度和齿面法向正压力分配系数,建立了齿轮系统瞬时啮合耗散功率计算的数学模型,并以某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为例计算了组成系统的... 基于齿轮系统的功能传递原理和摩擦耗散机理,分析了齿轮传动过程中单齿和双齿啮合的特性,求解了齿面滑动速度和齿面法向正压力分配系数,建立了齿轮系统瞬时啮合耗散功率计算的数学模型,并以某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为例计算了组成系统的各对齿轮传动的瞬时摩擦耗散功率和传动效率。结果表明:单齿啮合区齿面滑动摩擦耗散功率较小,双齿啮合区齿面滑动摩擦耗散功率较大;齿面滑动摩擦耗散功率和啮合传动效率具有周期性和时变性,并且具有很大的突变性;外啮合齿轮副齿面摩擦耗散功率大于内啮合齿轮副;各行星轮和中心轮的啮合状态之间的相位关系对瞬时摩擦耗散功率和传动效率影响很大,对行星轮系传动的平稳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啮合 耗散功率 传动效率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D-BPA程序内水轮机仿真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琳 李玺 +2 位作者 徐广文 孙建平 田丰 《广东电力》 2016年第11期23-25,92,共4页
为提高PSD-BPA暂态程序中水轮机仿真模型的仿真精度,给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提供更加精确的机组仿真模型,以水轮机线性化模型为基准,分析水轮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的原因,并对模型进行改进,在水轮机力矩对开度传递系数处添加机... 为提高PSD-BPA暂态程序中水轮机仿真模型的仿真精度,给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提供更加精确的机组仿真模型,以水轮机线性化模型为基准,分析水轮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的原因,并对模型进行改进,在水轮机力矩对开度传递系数处添加机组出力P与导叶开度Y的关系曲线模块(简称出力–开度模块),并在模型中添加偏差求取模块,形成改进的水轮机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测曲线吻合度高,实时验证模型仿真结果是否符合标准,可大大提高水轮机仿真模型的仿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BPA暂态程序 水轮机模型 出力-开度模块 电力系统稳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列风电机组尾流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0-164,共5页
为了使风电场的经济性达到最佳,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出发点,选择改进的Park尾流模型,在盛行风向上建立不同风电机组的布置方案,对比分析了采用四种风电机组间距、三种大气稳定度和两种风电机组型号的尾流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结果表明,随着... 为了使风电场的经济性达到最佳,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出发点,选择改进的Park尾流模型,在盛行风向上建立不同风电机组的布置方案,对比分析了采用四种风电机组间距、三种大气稳定度和两种风电机组型号的尾流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结果表明,随着风电机组间距比L_1/L_2的增加,风电机组的总尾流先减小后增加,且在L_1/L_2等于1时达到最小;考虑尾流效应的年总发电量先增加后减小,且在L_1/L_2等于1时达到最大。这一结论将为今后尾流优化模型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模型 大气稳定度 优化布置 发电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300 MW机组水轮机调节系统参数实测及建模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雁敏 张雪源 +1 位作者 李明 黄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78,共7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分析计算的准确性和电网调度对试验机组生产调度的科学性,对某300 MW混流式水电机组进行水轮机调节系统控制参数测试和建模分析。以试验机组水力机械特性和调速系统实际控制逻辑为依据,兼顾调节控制的死区、限幅、延... 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分析计算的准确性和电网调度对试验机组生产调度的科学性,对某300 MW混流式水电机组进行水轮机调节系统控制参数测试和建模分析。以试验机组水力机械特性和调速系统实际控制逻辑为依据,兼顾调节控制的死区、限幅、延时、非线性函数等因素导致的非线性特性和仿真计算的方便简约性,在MatLab/Simulink中对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电气控制、液压系统和原动机3个环节进行建模;针对原动机环节分别建立了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通用模型和自定义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现场实测和仿真辨识,并对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通用模型和自定义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定义模型参数能更好地反映机组设备本身的动态响应特性。该模型的建立为水电机组电力稳定计算分析领域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调节系统 执行机构 参数实测 建模 非线性 电力系统稳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