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1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of a miniature compact pulsed power supply with high repetition frequency
1
作者 Zhangfei Wang Jian Liu +1 位作者 Chunxia Yang Bao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304-318,共15页
Capacitor-based pulsed power supply(PPS)is widely used in fields related to electromagnetic launch,plasma,and materials'synthesis,modification and processing.A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place higher requirements on... Capacitor-based pulsed power supply(PPS)is widely used in fields related to electromagnetic launch,plasma,and materials'synthesis,modification and processing.A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place higher requirements on compact and portable pulsed power supplies,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Transient Physics(NKLTP)recently developed a pulsed power supply consisting of a set of compact pulse-forming units(PFU),each with a capacitor energy storage of 220 kJ.This integrated PPS comes with a complete system configuration,a miniature compact structure,a high rate of repetition,and high power,with energy storage density exceeding 1.2 MJ/m^(3).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ice-level design of the unit,the system layout,the control system,th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pulsed power supp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ied the good reliability of the PPS at high repetition rates with each unit module delivering an output current of more than 100 kA.Additionally,flexible current pulse shapes can be formed by setting the charging voltage and the trigger sequence of the PFUs.The pulse forming network(PFN)developed from these PFUs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electromagnetic laun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railgun Pulsed power supply Energy storage densit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Precision control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4
2
作者 Xu Xiaoli Zuo Yunbo Wang Huan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10期887-891,共5页
In view of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photovoltaic (PV) power station such as the decentralized layout and massiv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a solar PV power gener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 In view of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photovoltaic (PV) power station such as the decentralized layout and massiv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a solar PV power gener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he system is designed into three layers namely the sensor and actuator layer, the PLC fiel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layer and the 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 and control layer. Through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PROFIBUS and GPRS wireless network, the system makes the three layers exchange information rapidly, and the system supervises not only various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but also weather changes as a way to change the solar tracking strategy of the PV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and reduce the oper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hardware redundant design of PLC central controller and the upper computer, the solar PV power station can be more secure and reliable when ru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监控 控制技术 光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power High-efficient and Simplified High-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for Electrolytic Plating 被引量:6
3
作者 MA Fujun LUO An XIAO Huage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I0001-I0022,共22页
针对大功率电解电镀开关电源的输入整流级引起的无功和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高效PWM整流的高频开关电源。该电源前级整流器仅用4个开关管来进行PWM整流,后级采用半桥逆变器进行高频变换,显著减少了开关数量。针对三相四开... 针对大功率电解电镀开关电源的输入整流级引起的无功和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高效PWM整流的高频开关电源。该电源前级整流器仅用4个开关管来进行PWM整流,后级采用半桥逆变器进行高频变换,显著减少了开关数量。针对三相四开关PWM整流器,推导一种基于开关模型的无差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实现系统的快速、无差整流。针对多台开关电源的并联均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自均流控制方法,可实现多台电源的均流稳定运行。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结构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开关电源 电镀电源 电解 PWM整流器 高功率 半桥式逆变器 电能质量 HS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ransformer Magnetic Biasing Control Method for AC Power Supplies 被引量:5
4
作者 卢家林 孙晋 苏彦民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4期17-22,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transformer magnetic biasing control method for high-power high-performance AC power supplies. Serious consequences due to magnetic biasing and several methods to overcome magnetic biasing ...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transformer magnetic biasing control method for high-power high-performance AC power supplies. Serious consequences due to magnetic biasing and several methods to overcome magnetic biasing are first discussed. The causes of the transformer magnetic biasing are then analyzed in detail.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a high-pass filter inserted in the forward path and the feedforward control. Without testing magnetic biasing of transformer, this method can eliminate magnetic biasing of transformer completely in real-time waveform 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though the zero error of the Hall effect sensors varies with time and temperature. The method has already been employed in a 90KVA AC power supply. It is shown that it offers improved performance over existing ones. In this method, no sensors are used such that the zero error of the Hall effect sensors has not any influence on the system. It is simpl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Furthermore, th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powe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machinery Electric power supplies to apparatus Feedback control Hall effect High pass filters Real time systems SENS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大功率供液系统的现状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继云 曹超 +4 位作者 王浩 泮延召 黄笛 韩静 苗运江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6-693,共18页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为液压支架提供高压大流量液压动力,其性能和可靠性是综采成套装备安全智能高效工作的关键。为进一步保障采煤工作面支护安全,保证液压支架跟机速度,总结供液系统发展现状、提炼智能供液关键技术需求和发展...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为液压支架提供高压大流量液压动力,其性能和可靠性是综采成套装备安全智能高效工作的关键。为进一步保障采煤工作面支护安全,保证液压支架跟机速度,总结供液系统发展现状、提炼智能供液关键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是实现大功率供液系统性能跃升的首要环节。以当前液压支架供液系统大功率化、智能化发展为背景,系统地归纳分析了液压支架大功率供液系统的构型和工作原理,论述并比较了多种泵控和阀控构型的稳压控制方法;着眼于大功率供液系统压力和流量连续控制需求,分析对比了相关研究中高压大流量高水基比例卸载阀和比例流量阀的先导驱动、结构原理、工作参数等方面的特点,指出了高压大流量高水基连续控制阀研发的重点难点;针对支撑按需供液精准控制的长管路动力传递环节建模和稳压控制方法,论述了液压支架长管路非恒定流动力学建模方法的现实意义,总结比较了面向液压支架周期复合动作的强时变供液系统稳压控制策略和方法;围绕系统安全可靠性保障需求,综述了包含监测和诊断的供液系统智能运维技术研究现状。聚焦综采工作面可靠高效应用需求和高水基液压系统智能化技术前沿,分析了限制供液系统控制性能突破的理论瓶颈,全面地总结了目前大功率供液系统关键技术研发的不足;论述了从元件和系统层面提升控制性能及其可靠性以支撑大功率液压支架供液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液压支架供液系统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大功率 高水基 供液系统 稳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快控电源的改进灰色预测滑模电流控制
6
作者 黄海宏 陈昭 王海欣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17-5329,共13页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中等离子体垂直位移控制的重要装置。EAST快控电源采用多个H桥逆变支路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总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平衡控制,而各个并联支...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中等离子体垂直位移控制的重要装置。EAST快控电源采用多个H桥逆变支路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总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平衡控制,而各个并联支路的输出电流一致性对支路稳定工作十分重要。为加快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动态响应速度和保证各个支路电流平衡,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灰色预测新型快速变幂次趋近率滑模控制方法,实现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的良好控制。为加快输出电流响应速度,在总输出电流反馈环节加入改进灰色预测,根据输出电流的凹凸性和积分思想对灰色预测背景值进行重构,将预测值加入到原始序列替换旧信息以实现滚动预测,可以有效提高输出电流的预测精度。设计以总电流跟踪参考电流和支路电流均衡为控制目的滑模面,提出一种新型快速变幂次趋近率以加快滑模系统的收敛速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比其他传统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支路电流一致性和更快的输出电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 输出电流 灰色预测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雷达供电母线电流谐振的抑制方法
7
作者 朱永亮 吴志辉 黄炼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射脉冲时,供电母线的电流随着发射脉冲的频率和脉宽而波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条件下电流波动的峰值差异很大。当雷达发射脉冲的频率与供电系统输入端的谐振频率接近时,母线电流将出现谐振放大,谐振波动的幅值将大大...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射脉冲时,供电母线的电流随着发射脉冲的频率和脉宽而波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条件下电流波动的峰值差异很大。当雷达发射脉冲的频率与供电系统输入端的谐振频率接近时,母线电流将出现谐振放大,谐振波动的幅值将大大超过正常雷达发射时的峰值电流,这给卫星供电系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母线电流谐振波动的现象,文中分析了电流谐振波动产生的原理,并提出一种电压和电流双控制环路的抑制方法。该方法在稳压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流幅值的稳定控制来抑制供电母线电流谐振的幅值,使供电母线电流在任何工况下的波动均保持在最小值以内。仿真及实际电路的验证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母线电流谐振波动的幅值,可用于星载雷达天线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卫星电源 供电母线 电流谐振波动 环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供电系统下扁线电机绕组交流损耗计算
8
作者 边旭 张果果 +1 位作者 李雪 梁艳萍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7,122,共10页
针对逆变器供电系统下含有谐波电流的电机绕组交流损耗计算问题,本文以一台60 kW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例,提出一种谐波电流法计算逆变器供电系统下的电机绕组交流损耗。首先,对逆变器供电系统下的电机定子电流采用谐波分析法进行分解作... 针对逆变器供电系统下含有谐波电流的电机绕组交流损耗计算问题,本文以一台60 kW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例,提出一种谐波电流法计算逆变器供电系统下的电机绕组交流损耗。首先,对逆变器供电系统下的电机定子电流采用谐波分析法进行分解作为电机有限元外电路激励,采用2D有限元模型耦合外电路方法计算电机绕组交流损耗。其次,对PMSM有限元模型与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的逆变器驱动系统进行联合仿真,仿真得到电机低速、额定转速、峰值转速三种典型工况下的绕组电流。最后,基于仿真得到绕组电流,采用谐波电流法计算了三种工况的绕组交流损耗,该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现有含谐波电流源输入法的计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9%,计算速度加快了4倍。最后,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联合仿真的有效性和损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MTPA控制 PMSM 联合仿真 绕组交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
9
作者 杨清海 廖成龙 +5 位作者 贾德利 祝英俊 于川 孔令维 于洋 杜凯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管柱间电能与信号的近距离无线传输,为井下多个智能配产器供电,并实现双向通讯。研制了适应井下复杂工况的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智能配产器、地面控制器等核心工具,以及大通径丢手锚定器、油井过电缆封隔器等配套工具,实现了技术定型。在大庆油田完成10口井现场试验,两管柱井下对接快捷、可靠,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工作稳定,实现了井下分层流量、压力、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层产液量调控,提高了储层认识程度,取得了增油、降含水的生产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电磁耦合 电能无线传输 信号无线传输 井下实时监测 注采协同调控 降水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与量子技术在未来电网中的融合模式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臧奕茗 李卓潇 +4 位作者 张少春 闫云凤 许永鹏 刘亚东 江秀臣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8-1726,共19页
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是目前的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两种技术的结合在高精度探测、加速计算、安全通信和新型材料设计等领域有巨大发展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力设... 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是目前的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两种技术的结合在高精度探测、加速计算、安全通信和新型材料设计等领域有巨大发展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力设备监测与运维、电力系统控制与规划、电力交易与市场管理、电力电子系统和电力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应用场景,分析了AI技术具有的优势。然后,从量子测量、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材料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量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量子技术在电力参量高精度测量、电力系统快速规划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通信和电力设备优化改进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从“AI+量子测量”、“AI+量子计算”、“AI+量子通信”、“AI+量子材料”4个角度展望了AI与量子技术紧密融合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AI与量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结合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电网运行控制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 电力系统规划 电力市场 电力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的铁路牵引用光伏储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9-3529,I0020,共12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后,针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结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跨相式和背靠背两种结构的有功/无功优化分配;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结构在实现与传统背靠背结构同样回收再生制动能量、消纳光伏功能的同时,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容量均降低21.2%;并且可以改善电能质量,其中三相电网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从2.46%降低至1.82%、平均功率因数从0.5838提高至0.924,说明新拓扑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铁路能量路由器 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牵引供电光伏储能系统多层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7,I0020,共12页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新型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其交流侧跨接α/β相牵引母线、直流侧接入光伏储能。首先,推导新型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逆变器传统两端口模式转变为RER的三端口模式存在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解耦方法;其次,针对新型RER三端口间多向能流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从2.52%降低至1.58%,平均功率因数从0.688上升至0.966,再生制动回收率61.65%,光伏消纳率94.16%;主设备容量降低42.31%,成本降低37.23%,说明所提新型RER在实现现有RER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单逆变器跨相式铁路能量路由器 多层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挂储能控制的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小军 于铄航 +1 位作者 王伟 公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4,共8页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经分析确定直挂储能装置工作于定功率模式,通过加入母线电压反馈进而调整储能装置出力的方式改进传统定功率控制策略,从而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以降低电流纹波;以荷电状态为对象进行排序均压,保证各储能子模块均匀充放电。在PSCAD/EMTDC中搭建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切除电动机或纯阻性负载突变情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率分别减小约70%和90%,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且蓄电池充放电速率为0.628C,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在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直挂储能 电压波动抑制 定功率控制 载波移相调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研究
14
作者 杨宏钧 刘俊良 +3 位作者 杜雄 杜程茂 陈斌 郑连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633-4644,I0008,共13页
既有研究中,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的设计及验证仅考虑了机车负荷的牵引工况,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尚不明确。为更好实现铁路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该文针对V/v型牵引系统提出考虑时空特性的“RPC+TSC+TCR”混合治理装置... 既有研究中,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的设计及验证仅考虑了机车负荷的牵引工况,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尚不明确。为更好实现铁路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该文针对V/v型牵引系统提出考虑时空特性的“RPC+TSC+TCR”混合治理装置,设计基于供电臂电压电流相位判别的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static power conditioner,RPC)控制策略以及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TSC)控制方式,实现机车在多工况下的电能质量治理;此外,采用实际机车模型替换传统谐波源等效模型,能更准确地体现负荷特性;针对Scott型牵引系统进行应用分析,证明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具有通用性。最后,基于PSCAD搭建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治理方案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电能质量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牵引供电系统 Scott牵引供电系统 混合治理装置 铁路功率调节器控制策略 电能质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炮内膛绝缘动态监测研究
15
作者 黄勇 张涛 +1 位作者 刘勇 王东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1-299,共9页
针对电磁轨道炮高电压、窄脉冲的工况特点,其整体绝缘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较少,现有绝缘动态监测算法均是基于工频电网工况进行在线监测的问题,提出了电磁轨道炮内膛正负极漏电流在线检测、绝缘介损角在线检测2种绝缘监测方法,重点阐述了... 针对电磁轨道炮高电压、窄脉冲的工况特点,其整体绝缘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较少,现有绝缘动态监测算法均是基于工频电网工况进行在线监测的问题,提出了电磁轨道炮内膛正负极漏电流在线检测、绝缘介损角在线检测2种绝缘监测方法,重点阐述了高压脉冲电源工况下电磁轨道炮绝缘介损角在线检测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电磁轨道炮内膛正负极漏电流在线检测,可以预警对地绝缘击穿故障;当绝缘整体受潮、劣化变质等局部缺陷时,其绝缘电阻以及漏电流变化不大,但其介损角会明显变大,在线监测绝缘介损角可以预警对地绝缘状态;通过对推导的电磁轨道炮绝缘介损角在线检测算法仿真验证,在频率分量为处介损角计算误差≤0.002;当在该频率分量处介损角≤0.02时,可以认为绝缘材料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当在该频率分量处介损角>0.02时,随着介损角的增大,绝缘性能则变差。仿真数据表明,绝缘介损角在线检测算法能有效且高精度的实时在线辨识介损角的变化,将2种方法有机结合可以提高电磁轨道炮内膛绝缘监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源 发射器 绝缘 介损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动态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
16
作者 冯洪赟 朱泓宇 +5 位作者 董跃 王俊辉 张逸凡 刘芸江 李朝阳 胡海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4,共8页
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减少电分相数量、增加供电臂距离并提高供电能力,可有效解决西部艰险山区电气化铁路建设中电分相设置困难的难题。目前,该系统仍处于理论验证及实验探索阶段,在仿真系统中,模拟因列车移动所导致的牵引网阻... 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减少电分相数量、增加供电臂距离并提高供电能力,可有效解决西部艰险山区电气化铁路建设中电分相设置困难的难题。目前,该系统仍处于理论验证及实验探索阶段,在仿真系统中,模拟因列车移动所导致的牵引网阻抗动态变化的过程较难实现。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源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通过对VSC交流端口等效阻抗的控制来模拟实物系统中列车两端牵引网阻抗的变化,进而实现对列车动态运行过程的实验模拟;随后运用所提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模拟列车各种工况时牵引网阻抗的动态变化,所提出的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的探索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模拟 电压源变流器 所群贯通供电 牵引供电 dq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供电系统的分散式鲁棒滑模复合控制
17
作者 陈杰 陆宇鑫 +3 位作者 王雪钰 陈鹏伟 陈家伟 高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279-7291,I0021,共14页
针对多电/全电飞机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fuel cell/lithium battery hybrid power supply system,FC/LB-HPSS),提出一种增强的分散式复合控制器,在极端负载变化情况下可实现负载功率的动态分配和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有效提升系统... 针对多电/全电飞机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fuel cell/lithium battery hybrid power supply system,FC/LB-HPSS),提出一种增强的分散式复合控制器,在极端负载变化情况下可实现负载功率的动态分配和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有效提升系统鲁棒性。采用基于改进型下垂控制的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器,解决了燃料电池(fuel cell,FC)和锂电池(lithium battery,LB)单元端口变换器的非最小相位问题。相比于常规比例积分控制,采用所提闭环控制策略后,可显著简化HPSS的闭环小信号模型,便于从理论上指导系统关键参数设计,各单元输出阻抗的优化塑造也更加简便、准确,进一步确保系统功率分配效果。最后,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及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混合供电系统 分散式功率分配 鲁棒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拖拉机双电源并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初香港 王宝超 陈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电动拖拉机具有结构简单和节能减排等优点,但现有电动拖拉机作业时采用单一动力电池能源,存在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为了提高电动拖拉机长续航供电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双电源并联均流联合供电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 电动拖拉机具有结构简单和节能减排等优点,但现有电动拖拉机作业时采用单一动力电池能源,存在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为了提高电动拖拉机长续航供电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双电源并联均流联合供电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系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单电源可以实现升压稳压控制;基于下垂控制的双电源并联均流能够实现双电源的电流均流;当切换不同功率负载时,系统电压随功率增加按比例下调,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双电源并联 下垂控制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27.5 kV电缆护层感应电压与接地电流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泽辉 王凯金 +2 位作者 周学影 张俊博 王友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缆的绝缘状态,为铁路运营单位提供有效的工具,以掌握电缆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铁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因电缆故障导致的运营中断,对于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5kV高压电缆 铁路牵引供电 接地方式 在线监测 接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One通信电源监控系统通信协议破解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友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75-1680,共6页
根据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的一般格式,对串口监听工具截取的Power-One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通信信息进行了逻辑推理和分析,破解了其通信协议的格式和各种通信命令。实际验证表明,破解结果正确无误。研究结果对于我国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 根据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的一般格式,对串口监听工具截取的Power-One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通信信息进行了逻辑推理和分析,破解了其通信协议的格式和各种通信命令。实际验证表明,破解结果正确无误。研究结果对于我国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电源 分布式监控系统 通信协议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