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数据扩充和LSTNet的户用光伏发电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媛媛 尹有鹏 +3 位作者 籍宏震 张立志 曹成军 叶宇轩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
整县光伏政策促使小容量屋顶光伏急剧增长,实现屋顶分布式光伏超短期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是分析海量细粒户用光伏电站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前提。然而,屋顶分布式光伏在原有波动性的基础上存在小容量、分散式、离线式经营的特点,同时缺乏准... 整县光伏政策促使小容量屋顶光伏急剧增长,实现屋顶分布式光伏超短期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是分析海量细粒户用光伏电站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前提。然而,屋顶分布式光伏在原有波动性的基础上存在小容量、分散式、离线式经营的特点,同时缺乏准确的气象数据,使得光伏功率预测异常复杂。为此,文章在有限数据下纵向地从光伏系统历史功率数据中搜索相似样本,横向地收集相邻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功率数据,实现双向数据扩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光伏发电预测对于一些关键输入特征的依赖;在此基础上借助LSTNet(Long-and Short-term Time-series Network)神经网络的短期局部特征捕捉、长期时序信息强化、周期线性成分提取功能实现光伏功率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缺乏重要辐照数据的情况下,所提模型仍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县光伏 光伏发电 短期功率预测 双向数据扩充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快控电源的改进灰色预测滑模电流控制
2
作者 黄海宏 陈昭 王海欣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17-5329,共13页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中等离子体垂直位移控制的重要装置。EAST快控电源采用多个H桥逆变支路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总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平衡控制,而各个并联支...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中等离子体垂直位移控制的重要装置。EAST快控电源采用多个H桥逆变支路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总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平衡控制,而各个并联支路的输出电流一致性对支路稳定工作十分重要。为加快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动态响应速度和保证各个支路电流平衡,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灰色预测新型快速变幂次趋近率滑模控制方法,实现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的良好控制。为加快输出电流响应速度,在总输出电流反馈环节加入改进灰色预测,根据输出电流的凹凸性和积分思想对灰色预测背景值进行重构,将预测值加入到原始序列替换旧信息以实现滚动预测,可以有效提高输出电流的预测精度。设计以总电流跟踪参考电流和支路电流均衡为控制目的滑模面,提出一种新型快速变幂次趋近率以加快滑模系统的收敛速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比其他传统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支路电流一致性和更快的输出电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 输出电流 灰色预测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潮流能发电装置输出功率预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夏海南 王项南 +2 位作者 郭毅 贾宁 陈强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潮流能发电装置输出功率是衡量潮流能发电装置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潮流能发电装置现场测试期间获取的潮流流速数据有可能难以覆盖测试海域潮流流速的全年变化范围这一科学问题,采用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推导、模型验证等方法,分析了... 潮流能发电装置输出功率是衡量潮流能发电装置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潮流能发电装置现场测试期间获取的潮流流速数据有可能难以覆盖测试海域潮流流速的全年变化范围这一科学问题,采用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推导、模型验证等方法,分析了潮流流速数据和电功率数据的分布规律,构建了潮流流速数据和电功率数据的分布频率数学模型,提出了潮流能发电装置输出功率预测方法,并应用潮流能发电装置功率特性现场测试期间获取的数据,对提出的输出功率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应用。结果表明:现场测试期间获取的潮流流速数据并不是严格遵守正态分布规律,且潮流流速超过2.0 m/s的数据约占统计数据集的7.0%左右,但潮流能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数据呈现指数函数分布规律,且拟合后的曲线决定系数为0.99;在流速区间为2.3 m/s时,模型预测的输出功率与区间法计算的平均功率之间的差值达到最大,数值约为区间法计算的平均输出功率的3.5%;建立的两组数据集的最大不确定性约为其输出功率的2.9%;潮流流速的不确定性传播系数整体上随着潮流流速的增加而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研究成果期望为潮流能发电装置整体经济性能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潮流能发电装置 输出功率 现场测试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PV/T复合系统电、热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光明 刘祖明 +3 位作者 李景天 廖华 朱勋梦 张卫东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提高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PV/T)能量输出,将新型铝合金背板型光伏组件和自行设计制作的不锈钢扁盒流道集热板相结合,用导热硅胶加以粘接构成新型PV/T复合系统。将新型PV/T复合系统、常规TPT背板光伏组件、常规平板集热器至于同于工况... 为提高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PV/T)能量输出,将新型铝合金背板型光伏组件和自行设计制作的不锈钢扁盒流道集热板相结合,用导热硅胶加以粘接构成新型PV/T复合系统。将新型PV/T复合系统、常规TPT背板光伏组件、常规平板集热器至于同于工况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TPT光伏组件相比,新型PV/T系统的电压约提升了0.5~1.5V,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输出功率及发电量平均提高了9.76%、1.49%、3.75%、4.02%。而复合系统热效率比常规平板集热器约低22%左右。相对于常规TPT光伏系统或自然循环平板集热器热水系统,新型PV/T系统有发电量高、占地面积小、综合性能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背板光伏组件 不锈钢扁盒流道 新型pv T复合系统 热效率 输出功率及发电量增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尺度模式的大气稳定性对风电场运行特性
5
作者 乐可定 郁冶 +4 位作者 王异成 吴春雷 王强 罗坤 樊建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了了解大气稳定性决定的风速廓线分布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探索了不同大气稳定性下大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和风力机功率输出规律.结果表明:风电场在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尾流效... 为了了解大气稳定性决定的风速廓线分布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探索了不同大气稳定性下大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和风力机功率输出规律.结果表明:风电场在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尾流效应,随着大气由非稳定性转为强稳定性,尾流呈现加强趋势.另外,上下游风电场的相互干扰在稳定大气边界层下较为明显;功率输出方面,稳定边界条件下风电场功率输出较平均功率高了约4%,而不稳定边界层下低于平均功率输出约9%.此外,地表切应力和大气稳定强度对风力机功率输出影响显著,在不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大气稳定度可以作为风功率的评估参数,因此传统上仅考虑风切变对功率的影响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大气稳定度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尾流效应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模态分解重构及BiTCN-BiGRU模型的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
6
作者 文斌 章学勤 +2 位作者 付文龙 丁弈夫 封宣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4-87,共14页
针对光伏功率序列具有非平稳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导致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模态分解重构、双向时序卷积网络(bidirectional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BiTC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ircul... 针对光伏功率序列具有非平稳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导致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模态分解重构、双向时序卷积网络(bidirectional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BiTC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irculation unit,BiGRU)组合模型及与多策略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multi-strategy improved sand cat swarm algorithm,MSCSO)相结合的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选取气象特征作为模型输入,并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相似日分类。其次,采用改进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变分模态分解对光伏功率序列进行分解并采用样本熵对分量进行重构。最后,建立Bi TCN-Bi GRU组合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通过MSCSO优化模型参数,将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光伏功率预测值。通过与多种预测模型在不同天气条件和不同地区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模态分解重构 沙猫群算法 双向时序卷积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光伏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老化过程中的输出性能变化
7
作者 查少平 杜常清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4,共8页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动力经济性会随着燃料电池的老化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与燃料电池堆的输出功率衰减有关,还受到辅助系统功耗占比增加的影响,是功率输出调节必须考虑的因素。利用Amesim软件为燃料电池系统的各个部件构建功率计...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动力经济性会随着燃料电池的老化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与燃料电池堆的输出功率衰减有关,还受到辅助系统功耗占比增加的影响,是功率输出调节必须考虑的因素。利用Amesim软件为燃料电池系统的各个部件构建功率计算模型,使用燃料电池半经验模型及零变量老化因子,生成电堆老化后的极化曲线,建立燃料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功率计算模型,探讨在老化过程中的输出性能变化。随着电堆老化时间变化,在功率控制策略中需要对电堆最大允许工作电流密度进行相应的限制,避免燃料电池系统在老化过程中的闭环功率控制策略失效。这为燃料电池汽车功率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系统 老化 功率模型 寿命预测 动力系统 输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光伏场站出力短期时-空预测
8
作者 刘洪波 王铎皓 +3 位作者 石鹏 李倩倩 王曦 孙黎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光伏场站作为重要的电力供应来源之一,其出力短期时-空预测成为电力系统调度和运营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光伏场站出力短期时-空预测方法,旨在解决以往研究对多光伏场站间光伏出力的时-空...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光伏场站作为重要的电力供应来源之一,其出力短期时-空预测成为电力系统调度和运营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光伏场站出力短期时-空预测方法,旨在解决以往研究对多光伏场站间光伏出力的时-空关联难以进行精准建模进而导致预测效果不精确的问题。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光伏出力的核心特征,并构建特征集合。然后,充分考虑光伏场站光伏出力的时域和空域特征对预测效果的影响,将多个光伏场站数据以时-空图的形式进行表达,并通过边特征描述站点之间的关联程度。其次,利用图卷积层对时-空图数据进行学习,有效地捕捉时空图内节点之间的空间特征。最后,将图卷积层输出的空间特征构成时间序列输入至门控循环单元中,完成对时域特征的挖掘。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新方法有显著的优势。该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光伏场站之间的时空关联,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伏场站出力时-空预测 图卷积神经网络 图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合预测模型
9
作者 沈赋 刘思蕊 +3 位作者 蔡子龙 王哲 杨光兵 翟苏巍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2,共10页
为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NEPS)风/光功率预测的精确度以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光功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NEPS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以及模型预测误差的自适应优化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 为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NEPS)风/光功率预测的精确度以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光功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NEPS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以及模型预测误差的自适应优化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合预测模型。通过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基于混沌鲸鱼算法(CWOA)优化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模型对风/光功率初步预测获取预测误差,将分解后的风/光功率预测误差与原始输入特征融合,对光/风功率交叉联合预测。通过华东地区某新能源场站实际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该文所提联合预测模型对NEPS风/光功率预测精度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新能源电力系统 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混沌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电压恒定下DAB变换器回流功率优化控制
10
作者 王强 宋彤昊 +1 位作者 王皓宇 陈傲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23,共14页
双有源桥式(DAB)变换器在新能源并网与电机控制器等恒定输出电压工况下要求高动态性能和高效率,但其存在回流功率,在影响输出电压恒定的同时对变换器效率提升带来困难。先分析变换器扩展移相下输出电压与内外移相占空比的关系,推导出变... 双有源桥式(DAB)变换器在新能源并网与电机控制器等恒定输出电压工况下要求高动态性能和高效率,但其存在回流功率,在影响输出电压恒定的同时对变换器效率提升带来困难。先分析变换器扩展移相下输出电压与内外移相占空比的关系,推导出变换器输出电压预测模型;再将考虑开关损耗的回流功率优化控制嵌入电压预测模型,得到一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据此,以保证在降低变换器原边回流功率和开关损耗的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动态性能。另外,提出一种反馈校正方法,以提升参数不匹配情况下控制精确度,增强控制鲁棒性。最后,搭建变换器仿真模型,与不同控制策略下变换器稳动态性能和回流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能较好地兼顾变换器恒定电压输出及其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电压恒定 双有源桥变换器 扩展移相 模型预测控制 回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S和LK光流法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11
作者 王光 王欣 +1 位作者 王安杰 焦建芳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5-845,共11页
针对现有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精度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天空图像数据为基础,基于阳光大气辐射传输的简单模型(SMARTS)和LK光流法的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利用SMARTS计算指定时间的晴空辐照度和太阳位置信息,同时通过LK光流法获取... 针对现有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精度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天空图像数据为基础,基于阳光大气辐射传输的简单模型(SMARTS)和LK光流法的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利用SMARTS计算指定时间的晴空辐照度和太阳位置信息,同时通过LK光流法获取云层运动向量,使用云层运动向量推测未来时刻云层对太阳直射光的遮挡情况,再利用晴空辐照度和预测得到的太阳遮挡情况计算最终功率预测结果。采用天空图像数据集SKIPP'D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晴天环境下,将所提方法与Bird模型、Ineichen模型进行对比;在阴天环境下,将所提方法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阴天环境下,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捕捉云层变化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模型决定系数R 2大于90%,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都明显优于对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预测 晴空辐照度 云预测 天空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WT-CEEMDAN-LSTM的短期光伏功率区间预测模型
12
作者 陈船宇 熊国江 +1 位作者 方厚康 罗颖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24,共9页
针对光伏功率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提出一种基于最大重叠小波变换(MODWT)、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光伏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MODWT和CEEMDAN将光伏功率时间序列进行二次分解... 针对光伏功率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提出一种基于最大重叠小波变换(MODWT)、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光伏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MODWT和CEEMDAN将光伏功率时间序列进行二次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再将这些IMF分量分别输入进LSTM进行分量预测并将分量预测结果重构得到点预测结果;最后利用分位数回归对点预测结果进行建模后得到区间预测结果。实际算例表明,时频域分解方法与频域分解方法的结合,使得该模型在3种天气情况下的光伏功率点预测和区间预测均表现出优异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 预测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 最大重叠小波变换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中的IOFA-SVM算法实现 被引量:21
13
作者 谢波 高建宇 +1 位作者 张惠娟 刘金委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69,共7页
在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中,为提高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精度,设计出改进最优觅食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IOFA-SVM)预测模型,在传统最优觅食算法中加入柯西变异和差分进化策略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以获取SVM的最优参数。用改进后的IO... 在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中,为提高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精度,设计出改进最优觅食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IOFA-SVM)预测模型,在传统最优觅食算法中加入柯西变异和差分进化策略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以获取SVM的最优参数。用改进后的IOFA-SVM模型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BP、GWO-SVM、OFA-SVM模型进行对比,在相同的条件和参数下,该模型3种评价指标MAE、NMAE和NRMSE至少下降0.59%、0.53%和0.50%,表明IOFA-SVM模型确实提高了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和准确性,对电能调度和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最优觅食算法 支持向量机 柯西变异优化 差分进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ShapeDTW-QWGRU的分布式光伏集群短期功率预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欧阳静 秦龙 +3 位作者 王坚锋 尹康 褚礼东 潘国兵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与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PCAShapeDTW-QWGRU)的集群功率预测模型。针对集群划分不够精细、光伏电站数据蕴含的信息难以捕捉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密度聚... 针对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与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PCAShapeDTW-QWGRU)的集群功率预测模型。针对集群划分不够精细、光伏电站数据蕴含的信息难以捕捉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密度聚类算法(PCA-OPTICS)的集群划分方法;针对目前选取代表电站与集群相似性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ShapeDTW)的代表电站的选取方法,利用ShapeDTW度量相似性距离,选取最小值作为代表电站,并利用基于均方根传播梯度下降法优化的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RMSprop-QWGRU)模型进行预测;为了解决代表电站与集群功率的变换系数转换差异较大的问题,采用实时变换系数对代表电站进行集群功率值预测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光伏集群功率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集群划分 主成分分析 动态时间规整 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联合预测与预调度框架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林 裴铭 +3 位作者 李卓 宋旭日 罗雅迪 汤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23-3836,共14页
随着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风电-光伏功率的联合预测和协调调度是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为此,从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相关性分析出发,对风电-光伏功率时空耦合、风电光伏联合预测建模、风电光伏联... 随着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风电-光伏功率的联合预测和协调调度是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为此,从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相关性分析出发,对风电-光伏功率时空耦合、风电光伏联合预测建模、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模型参数优化、考虑风电-光伏联合预测的电力系统预调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研究揭示风电-光伏功率在时间-空间上的交互影响机理,提出面向多时间尺度的风电-光伏功率时间互补性分析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发电空间相关性量化模型,构建基于多阶图卷积神经网络风电-光伏发电时空耦合模型;基于此,研究提出了融合异构图神经网络的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方法,建立了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模型参数优化模型,构建了新能源有功功率预测误差矢量评价体系,为风电-光伏联合发电系统的协调调度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撑;在风电-光伏联合发电预测的基础上,采用风电、光伏发电时间互补、空间互济的思路探讨了风电-光伏联合的电力系统预调度策略和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风电-光伏的协调调度策略进行了剖析,建立了电网-区域-集群-场站空间递阶的风电-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分层调度框架。最后,展望了未来风电-光伏联合预测与预调度方面应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光伏联合预测 时空相关性 异构图神经网络 风电-光伏协调调度 电力系统预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氢耦合系统的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宇 周新鹏 +2 位作者 郭浩德 王嘉俊 张启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153,共10页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方法。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中设备的特性,建立计及设备启停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场景生成技术对风光出力及电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生...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方法。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中设备的特性,建立计及设备启停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场景生成技术对风光出力及电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描述系统不确定性的场景集;基于生成的场景集,在设计的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框架下,构造系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而对系统进行经济优化控制。由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需提供准确描述系统不确定性的场景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预测的场景生成机制。通过案例仿真分析,相较于常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所提控制方法降低5.89%的运行成本;相较于常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降低13.25%的运行成本,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解决风光氢耦合系统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光伏 氢能 非参数预测 不确定性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场景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出力序列场景生成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骞 辛阔 +2 位作者 王子强 袁泉 刘春晓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69,共10页
面向更精准的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校验,提出横纵向融合及人为指定持续极端日的光伏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首先,依据日辐照度特征指标及聚类把历史数据划分为多个极端日和多个典型日;然后,利用马氏链生成下一个月横向辐照度日类型序列及特... 面向更精准的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校验,提出横纵向融合及人为指定持续极端日的光伏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首先,依据日辐照度特征指标及聚类把历史数据划分为多个极端日和多个典型日;然后,利用马氏链生成下一个月横向辐照度日类型序列及特征指标序列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日类型出现概率及日类型允许转换矩阵的辐照度日类型序列生成方法,生成下一个月纵向日类型序列及特征指标序列,并将横纵向数据进行融合;最后,基于优化方法及光电转化模型生成月度光伏出力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为指定持续极端日光伏出力序列场景生成方法。算例表明所提算法能更好地为运行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日出力序列场景 横纵向融合 日类型 允许的日类型转换矩阵 人为指定持续极端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长航时水面无人平台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研究
18
作者 王兵振 柯伟 +2 位作者 周茜子 申书源 杨维维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56,共8页
以研制的小型长航时水面无人平台为研究对象,研究波浪作用下小型长航时水面无人平台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问题。建立基于高频非稳定姿态响应分析模型、任意斜面辐照度计算模型和光电转换模型的小型长航时水面无人平台光伏发电功率仿真分... 以研制的小型长航时水面无人平台为研究对象,研究波浪作用下小型长航时水面无人平台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问题。建立基于高频非稳定姿态响应分析模型、任意斜面辐照度计算模型和光电转换模型的小型长航时水面无人平台光伏发电功率仿真分析模型,利用水池造波试验检验实海况条件平台光伏阵列姿态响应分析模型,利用陆上摇摆试验装置检验任意斜面辐照度计算模型和光电转换模型;在此基础上,梳理平台典型海上作业工况,并对各工况条件下的平台光伏发电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海况条件下,小型长航时水面无人平台光伏瞬时发电功率波动情况受海况、波向、时刻等因素影响较大,平均功率受影响较小;3级海况下功率变化幅值最大可达平均值的82.5%,4级海况下功率变化幅值最大可达平均值的1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水面无人平台 波浪作用 计算机仿真 功率预测 海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聚类分场景的光伏汇聚趋势量化方法
19
作者 杨锡运 刘晗 +3 位作者 陈文进 彭琰 陈菁伟 王晨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5,共10页
持续功率曲线能反映长时间波动特性规律,通过研究已建设光伏集群持续功率曲线,建立预测模型揭示不同规模集群的汇聚演化规律,最终得到待建光伏集群的持续功率曲线。首先,利用层次聚类算法确定光伏集群汇聚规模的分层顺序,得到装机容量... 持续功率曲线能反映长时间波动特性规律,通过研究已建设光伏集群持续功率曲线,建立预测模型揭示不同规模集群的汇聚演化规律,最终得到待建光伏集群的持续功率曲线。首先,利用层次聚类算法确定光伏集群汇聚规模的分层顺序,得到装机容量逐层递增的光伏集群,并提出汇聚效应指标验证顺序的有效性;其次,为了更好地判断和预测光伏持续功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对持续功率曲线进行出力场景划分;最后,为避免单一模型预测偏差,在各出力场景下,通过改进的信息熵组合预测模型掌握汇聚过程中规模演变规律,完成规划待建设集群持续功率曲线的预测。利用河北某地区实测数据仿真结果表明:验证聚类方法得到的集群分层顺序更能体现汇聚效应,并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出力场景划分准确刻画集群持续功率曲线汇聚趋势;通过模型对比表明分场景下改进信息熵组合预测模型更能精确完成待建光伏集群持续功率特性的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集群层级划分 汇聚效应 持续功率曲线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优化BP神经网络的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晓荣 胡鹏飞 +3 位作者 王飞 张明晨 赵洁 王波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6,共8页
光伏发电功率的精确预测可以帮助电网实现更精细的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但光伏发电功率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具有较大的随机波动性,故挖掘光伏发电的效率特性非常困难。该文提出一种新方法,通过使用小波变换和优化BP神经网络来预... 光伏发电功率的精确预测可以帮助电网实现更精细的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但光伏发电功率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具有较大的随机波动性,故挖掘光伏发电的效率特性非常困难。该文提出一种新方法,通过使用小波变换和优化BP神经网络来预测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该方法基于皮尔逊系数,可以获得与气象因素相关的预测结果;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将原始功率一阶差分序列分解为若干个不同频段的分量,提取光伏出力波动的频域特性;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功率一阶差分值进行聚类,并建立相应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重组所得预测结果,得到初始预测功率差分值;利用气象因素通过GAACO-BP神经网络修正预测所得功率差分值,得到最终预测功率序列。利用某光伏电站所记录的实际功率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WT-GA-ACO-BP预测模型能提供较为精确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出力预测 小波变换 优化BP神经网络 Kmeans 功率差分序列 超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