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工业生产的算力孪生网络数据处理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双 谢人超 +2 位作者 唐琴琴 谢高畅 黄韬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针对工业场景的算力孪生网络中对高通量、异构工业数据的实时感知、同步和处理分析的需求,提出一种面向工业生产的算力孪生网络数据处理优化方法,以提高工业算网孪生的数据同步质量。首先,考虑工业生产需求和算网孪生服务需求,提出一种... 针对工业场景的算力孪生网络中对高通量、异构工业数据的实时感知、同步和处理分析的需求,提出一种面向工业生产的算力孪生网络数据处理优化方法,以提高工业算网孪生的数据同步质量。首先,考虑工业生产需求和算网孪生服务需求,提出一种面向工业生产的算网孪生架构。其次,针对数字孪生对低同步时延、高数据准确性、高效算力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一个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数字孪生数据处理模型放置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优化算法,能够高效求解模型放置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算法,所提算法可以给出更优的模型放置决策且具备卓越的全局最优解搜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数字孪生 算力网络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物联网下基于太阳能采集的输电线路MEC服务部署机制
2
作者 杨久勇 吉悦洁 +3 位作者 崔鸣石 陆旭 崔淞 李曦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建设电力物联网是向能源互联网转型的重要环节,而保障偏远地区输电线路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偏远地区输电线路具有移动网络覆盖差、距离电力骨干网络接入点远、设备取能困难等特点,考虑该网络存在实时... 建设电力物联网是向能源互联网转型的重要环节,而保障偏远地区输电线路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偏远地区输电线路具有移动网络覆盖差、距离电力骨干网络接入点远、设备取能困难等特点,考虑该网络存在实时视频分析等复杂计算任务,传统的“云—端”模式不能满足现有时延和能耗需求。文中考虑偏远地区特点,使用“太阳能采集+电池”方式对设备供能,为了进一步减少传输数据带来的能量消耗,并采用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技术。文中对输电线路监测系统网络及网络中各节点实体进行建模,根据节点的位置、任务量和能量等信息,在计算任务大小和能量消耗等约束下,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和权重的MEC服务部署方案,为节点提供计算卸载服务。仿真结果表明,该部署方案在保证MEC节点负载均衡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时延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电力物联网 输电线路 边缘计算 部署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物联网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志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6-221,共6页
为解决现有铁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工作量大、配电系统复杂、施工周期长、建设投资大、运维效率低、管理难度高等问题,实现铁路隧道智能运维及绿色低碳目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隧道照明设计规范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技术... 为解决现有铁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工作量大、配电系统复杂、施工周期长、建设投资大、运维效率低、管理难度高等问题,实现铁路隧道智能运维及绿色低碳目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隧道照明设计规范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方案。通过分析现有隧道照明配电系统结构及控制策略缺陷、有线通信的局限性及无线通信的技术要求、隧道运维检修及设备故障下灯具控制要求,优化设计出一种无照明支线的隧道照明配电系统结构,研究系统的通信网络及智能控制方案,配套研制了智能单灯控制装置及无源自发电应急启动开关等设备。该系统有效降低了隧道照明工程施工难度与建设成本,实现了故障预测与智能运维功能。研制的智能灯具保障了检修便捷与运维安全,无源开关具备应用普适性与行业推广价值。通过济青高铁、西康高铁等项目中应用表现,该系统满足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要求,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公路隧道、既有铁路隧道等场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智能照明系统 无线物联网技术 配电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慧园区电力物联网精准时间同步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廖斌 王雨桐 +2 位作者 王睿秋雨 刘朋矩 周振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36,I0011,共11页
智慧园区各类新兴业务在电力物联网(power internet of things,PIo T)设备提供的数据支持下开展。这些业务具有严格的时间同步要求。如何在现有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arrier,PLC)的基础上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时间同步成为关键问题... 智慧园区各类新兴业务在电力物联网(power internet of things,PIo T)设备提供的数据支持下开展。这些业务具有严格的时间同步要求。如何在现有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arrier,PLC)的基础上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时间同步成为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该文建立基于PLC的智慧园区电力物联网精准时间同步网络模型,根据改进精准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计算同步误差,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数字锁相环的频率偏移补偿模型,降低累积误差;其次,提出站点(station,STA)时间同步误差最小化问题;最后,提出基于经验匹配的电力物联网精准时间同步算法,通过调整时间同步匹配成本,优化STA的时间同步路径选择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时间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园区 电力物联网 时间同步 经验升价匹配 数字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输时间的LoRa网络参数分配与功率控制算法
5
作者 宋雨昕 杨茂恒 +1 位作者 贾奇铭 章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68,共6页
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网络具有连接数量多、传输距离远、功耗低的特点,然而海量LoRa终端的接入将使得LoRa网络的数据包碰撞率激增,制约网络传输性能。为优化LoRa网络参数分配和功率控制,以A类终端设备建立了LoRa网络冲... 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网络具有连接数量多、传输距离远、功耗低的特点,然而海量LoRa终端的接入将使得LoRa网络的数据包碰撞率激增,制约网络传输性能。为优化LoRa网络参数分配和功率控制,以A类终端设备建立了LoRa网络冲突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时间的LoRa网络参数分配与功率控制算法,其目标是最小化网络数据包传输平均冲突率时最小化网络能耗,通过优化网络整体节点的参数和发送功率来实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APA等参数分配算法相比,基于传输时间的LoRa网络参数分配与功率控制算法能显著降低冲突率24.8%以上,降低网络能耗30.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LoRa网络 网络参数分配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F的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认证协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征 张跃飞 +1 位作者 冯笑 乔雅馨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6,共14页
电力系统逐步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互联和数据共享,但由于设备多样性、资源受限、通信环境复杂、物理分布广泛等特点以及高实时性需求,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验证在密码破解、仿冒攻击和复杂性... 电力系统逐步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互联和数据共享,但由于设备多样性、资源受限、通信环境复杂、物理分布广泛等特点以及高实时性需求,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验证在密码破解、仿冒攻击和复杂性等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应对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在通信中的认证安全性挑战,引入PUF技术并设计扩展CRP结构,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认证协议。使用ProVerif工具和Tamarin工具进行模拟实验,证明该协议能够有效抵御常见攻击,如中间人攻击和仿冒攻击等,对轻量级和双向认证等协议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并与相似方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案在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研究为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的安全认证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不仅弥补了传统认证方案的不足,还为未来的电力物联网系统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技术基础,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智能终端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身份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物联网设备的基于PUF的轻量级认证协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跃飞 袁征 +1 位作者 冯笑 乔雅馨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1-1548,共8页
随着电力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认证机制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认证方式存在着密钥管理复杂、计算成本高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轻量级且高效的认证协议来满足电力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需求。针对... 随着电力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认证机制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认证方式存在着密钥管理复杂、计算成本高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轻量级且高效的认证协议来满足电力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轻量级认证协议,该协议通过改进传统PUF认证机制,设计扩展挑战-响应对(CRP)结构,低成本实现对电力物联网设备的高安全认证。在介绍了电力物联网设备安全性挑战和PUF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提出的认证协议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步骤,并对其在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PUF的轻量级认证协议在安全性和效率上均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有效应对电力物联网设备面临的安全威胁,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轻量级 认证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物联网下基于多边缘节点协作的绿色节能卸载策略
8
作者 陆旭 程文梁 +3 位作者 粘中元 慕春芳 周真诚 张鹤立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0,120,共9页
随着分布式发电设备的不断增多,电力物联网中数据量倍增。为了应对电力物联网中不断增长的数据量,考虑在电力物联网中部署边缘节点以提供就近的计算与存储资源。然而,电力物联网业务的多样性使得业务的时空请求分布不均,造成了部分业务... 随着分布式发电设备的不断增多,电力物联网中数据量倍增。为了应对电力物联网中不断增长的数据量,考虑在电力物联网中部署边缘节点以提供就近的计算与存储资源。然而,电力物联网业务的多样性使得业务的时空请求分布不均,造成了部分业务时延过长以及边缘节点的能耗不均的问题。为了保证边缘节点的正常工作,文中提出了一种多边缘节点协作的卸载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卸载策略在满足时延约束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边缘节点的能量消耗,同时在太阳能的补充下实现边缘节点的不间断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能耗不均 分簇算法 多边缘节点协作卸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采用异构数据库的电力智能一体化评标系统
9
作者 黄永祥 潘镔 +2 位作者 吕晓俊 杨岸涛 李晟玥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6,81,共5页
为实现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异构数据互联,保证招投标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基于物联网基础下的机器到机器通道(machine to machine,M2M)和开放式数据库互联(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技术,开发一款采用异构数据库的智能一体化评标系... 为实现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异构数据互联,保证招投标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基于物联网基础下的机器到机器通道(machine to machine,M2M)和开放式数据库互联(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技术,开发一款采用异构数据库的智能一体化评标系统。系统基于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3层架构体系,通过异构的终端数据采集设备/系统和智慧化管控系统分别完成投标处理操作和人、物、料的全流程监控。采用ODBC技术来实现异构数据库的互联,利用M2M技术提供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接口,进行关联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的加工、处理和转化。应用结果表明:该智能一体化评标平台能实现对招投标程序中的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以及对评标工作的全流程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建设 物联网 招投标 ODBC技术 M2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中基于上校博弈的抗无线电干扰算法
10
作者 张亮 冯光辉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1,共6页
物联网常遭遇无线电干扰,为此,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物联网系统(OFDM-IoT),提出基于上校博弈的抗无线电干扰算法。CBG-AJ算法通过IoT控制器保护物联网设备免受恶意无线电干扰。将IoT控制器与干扰攻击者间的抗衡模拟成上校博弈模型。Io... 物联网常遭遇无线电干扰,为此,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物联网系统(OFDM-IoT),提出基于上校博弈的抗无线电干扰算法。CBG-AJ算法通过IoT控制器保护物联网设备免受恶意无线电干扰。将IoT控制器与干扰攻击者间的抗衡模拟成上校博弈模型。IoT控制器作为防御者,通过在子载波上合理分配功率,对抗干扰攻击,进而降低由干扰攻击引起的误码率。而干扰攻击者通过在子载波上分配干扰功率,降低网络性能。CBG-AJ算法采用进化博弈论方法求解固定策略的纳什均衡。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CBG-AJ算法能将误码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维护物联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无线电干扰 上校博弈 功率分配 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FSL:基于自适应多模态小样本学习的轻量级蜜网入侵检测系统
11
作者 汪溢镭 韩嘉佳 +3 位作者 孙歆 汪自翔 戴桦 刘恒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为了提高蜜罐的使用效率,动态蜜网采用重定向技术将高风险的流量引导至合适的蜜罐,而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则是重定向技术的关键前提条件。然而,由于电力物联网中攻击事件稀缺、训练样本不足,导致基于人工智能... 为了提高蜜罐的使用效率,动态蜜网采用重定向技术将高风险的流量引导至合适的蜜罐,而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则是重定向技术的关键前提条件。然而,由于电力物联网中攻击事件稀缺、训练样本不足,导致基于人工智能的IDS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分类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传统蜜网消耗大量计算资源,不适合部署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弱计算环境。针对这些挑战,文中提出了一种名为MulFSL的自适应多模态小样本学习技术用于轻量级蜜网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将加密的流量载荷生成文本模态,提取流的统计特征生成结构化数据模态,形成小样本学习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切分为支撑集和查询集。MulFSL通过训练嵌入函数,将查询集中的数据投影到同类样本距离较近的空间,作为不同攻击类型的原型,然后通过计算样本与原型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此外,系统根据可用资源自适应调整卷积编码器的大小,减少边缘设备的资源消耗。该入侵检测系统在自建数据集上得到验证,并与XGBoost、随机森林、决策树和高斯朴素贝叶斯等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ulFSL的性能最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蜜罐 蜜网 小样本学习 入侵检测 模型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新型电力系统的5G/6G高可靠低时延电力物联网通信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琦 刘友波 +3 位作者 李梓玮 马超 钟俊 刘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435-8443,I0009,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协同控制具有大规模节点接入、双向可靠和广域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需求,是5G通信重要垂直应用场景。然而,现有民用5G通信无法完全满足电力业务互动控制对高可靠和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需求。该文在5G标准基础上,... 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协同控制具有大规模节点接入、双向可靠和广域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需求,是5G通信重要垂直应用场景。然而,现有民用5G通信无法完全满足电力业务互动控制对高可靠和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需求。该文在5G标准基础上,将子载波跳频技术(frequency hopping,FH)应用于可配置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系统中,形成OFDM/FH传输新体制,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多业务接入和高可靠的信号传输方案;同时,考虑控制业务短包和突发特性,将OFDM/FH信号传输与5G/6G微时隙(mini-slot)调度策略融合,以mini-slot为基本单位的资源调度和重传机制能有效降低时延。随后,通过理论分析,揭示该电力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通信系统传输可靠性与重传时延的内在折中关系。通过对无线通信物理层信号处理和媒介接入层时隙调度联合设计,该文提出的基于mini-slot调度架构OFDM/FH的电力物联网5G/6G通信方案,可支持“源-网-荷-储”多业务泛在接入、高达99.999%传输可靠性和毫秒级低时延要求,实现了5G/6G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ility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与泛在电力控制业务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通信 电力业务 可靠性 时延性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涛 梁敏航 +3 位作者 罗庆全 蓝超凡 王艺澎 潘振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4-3338,共15页
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实时传感、透明感知与全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化,传统的设备传感与静态独立的智能系统难以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激增、多元化数据爆发式增长、传感器通信可靠性差与能效低下和算法模... 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实时传感、透明感知与全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化,传统的设备传感与静态独立的智能系统难以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激增、多元化数据爆发式增长、传感器通信可靠性差与能效低下和算法模型迭代成本高等难题。因此,高度多元集成、绿色持续可靠、云边端深度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有望成为新范式。该文首先以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的基本内涵为基础,构建了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融合贯通的体系架构。然后重点阐述了国产化高频新型传感技术、绿色供能的高性能嵌入式芯片技术、高可靠性灵活组网技术、轻量化模型推理技术、云边协同资源共享技术和在线学习持续迭代技术。并进一步展望了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在数据治理、隐私保护、软件定义硬件、业务-算力微服务、多层分布式泛在智能和电力大模型等发展方向,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物联网 专用传感 边缘智能 云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BFT算法的配电物联网接入认证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铭泉 杨甜 朵春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7,共9页
随着物联网与配电网深度融合,海量终端设备接入系统给配电物联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针对传统身份认证方式过于中心化且无法承载大规模终端等现状,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的配电物联网终端接入认证方法。由配电物联网网关负... 随着物联网与配电网深度融合,海量终端设备接入系统给配电物联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针对传统身份认证方式过于中心化且无法承载大规模终端等现状,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的配电物联网终端接入认证方法。由配电物联网网关负责对待接入终端节点登记注册,采用共识算法进行分布式认证,将合法终端上链存储。在传统PBFT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配电物联网终端共识算法。该算法引入权重机制,根据终端节点权重选取认证节点,缩小共识规模;引入可验证随机函数增强主节点安全,避免启动视图切换协议,提高共识效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优化一致性协议,降低通信开销。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规避多种网络攻击,通信开销和吞吐量优于其他方法,系统抗攻击性较强,满足配电物联网对认证效率和系统可靠性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物联网 区块链 接入认证 共识算法 权重机制 可验证随机函数(V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物联网中继传感节点最小功耗布置方法研究
15
作者 周淦淼 陈平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8,共7页
物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中继传感节点能量不足或者能量消耗过多将导致部分节点失效,降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认知物联网中继传感节点最小功耗布置方法。根据中继节点结构特征、有向加权图,建立数据传输功耗的数学模型... 物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中继传感节点能量不足或者能量消耗过多将导致部分节点失效,降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认知物联网中继传感节点最小功耗布置方法。根据中继节点结构特征、有向加权图,建立数据传输功耗的数学模型;以最小功耗布置为目的,制定数据流向、通信容量、数据最大传输次数的约束条件,阻止中继节点逆向传输,使节点满足通信容量范围的同时,避免出现逐条传输数据的事件;引入贪婪算法布置中继传感节点,实现中继传感节点最小功耗布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中继传感节点布置最大功耗为17.58 J;在传感节点分布密度为370个/m^(3)时,中继节点布置数量为126个;在11.9 s内即可完成150个中继节点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节点 中继节点 节点布置 认知物联网 最小功率 数据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务驱动的低轨卫星物联网终端模态切换方法
16
作者 洪涛 王凡 +4 位作者 李治 钟志伟 丁晓进 刘子威 张更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67-2876,共10页
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场景下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体制的物联终端大尺度地理范围内多场景应用业务时延和终端功耗需求动态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评估NB-IoT终端在扩展不连续接收(extended... 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场景下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体制的物联终端大尺度地理范围内多场景应用业务时延和终端功耗需求动态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评估NB-IoT终端在扩展不连续接收(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eDRX)和节能模式(power saving mode,PSM)下的时延功耗的方法,建立了以下行业务延迟和终端功耗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信关站利用终端历史业务数据信息离线训练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时延功耗的回归预测模型,以回归预测模型作为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II,NSGA-II)的目标函数,得到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前沿解集,进一步从Pareto前沿解集中选择满足当前应用时延功耗需求的工作状态定时器参数值,在线配置终端。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地面物联网终端固定式定时器参数配置方法,所提出的业务驱动的定时器参数配置方法在终端动态多场景应用下能够更好地满足业务时延和终端功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物联网 窄带物联网 马尔可夫链 时延功耗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综合相似度的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连福 钟海旺 +1 位作者 谭振飞 阮广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I0001,共12页
目前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具有单评价对象的特点,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用.为全面评价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成效,在综合考量电力物联网不同建设和运营阶段及其关键要素基础上,建立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具有单评价对象的特点,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用.为全面评价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成效,在综合考量电力物联网不同建设和运营阶段及其关键要素基础上,建立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其单评价对象场景的特点,提出基于云模型综合相似度的评价模型.通过对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改造构建单评价对象的决策矩阵,提出以兼顾云模型的形状-距离综合相似度为度量,表征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相对贴近度,进而实现对单评价对象的精准评价.应用所提方法综合评价某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验证了所提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指标体系 云模型 云模型相似度 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物联网云边协同系统计算资源双目标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屈径 刘文泽 +3 位作者 蔡泽祥 岑伯维 胡凯强 刘媛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19,共8页
云边协同系统能够支持计算资源弹性扩展,适应配电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针对云边协同系统的计算资源配置问题,刻画了云边协同系统的计算资源,建立了计算业务模型,提出了批量计算业务的业务超时系数以对系统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基于上述模型... 云边协同系统能够支持计算资源弹性扩展,适应配电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针对云边协同系统的计算资源配置问题,刻画了云边协同系统的计算资源,建立了计算业务模型,提出了批量计算业务的业务超时系数以对系统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基于上述模型,以最小化云边协同系统开销和最小化业务超时系数为目标,建立了考虑云边互动的计算资源优化配置双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得到帕累托前沿。基于仿真算例讨论了不同双目标处理方法、通信质量、并发业务规模等对所提计算资源配置方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物联网 计算资源配置 云边协同系统 双目标规划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传感器的伪三阶Delta-Sigma调制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聪 黄黎杰 +1 位作者 胡炜 魏榕山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3-2130,共8页
针对物联网传感器难以同时满足高分辨率与低功耗的瓶颈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伪三阶离散时间delta-sigma调制器.该架构将一阶无源噪声整形SAR(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量化器嵌入传统二阶delta-sigma调制器以实现更强的噪声整... 针对物联网传感器难以同时满足高分辨率与低功耗的瓶颈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伪三阶离散时间delta-sigma调制器.该架构将一阶无源噪声整形SAR(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量化器嵌入传统二阶delta-sigma调制器以实现更强的噪声整形能力.本文设计允许系统在更低的过采样率(Over Sampling Ratio,OSR)下获取更高的峰值SQNR(Signal-to-Quantizing Noise Ratio),有效缓解了系统精度和功耗之间的设计矛盾,并且减少了有源积分器的使用.针对传统有源加法器高功耗和无源加法器存在衰减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前馈求和量化电路,它具有对衰减不敏感的优势并且降低了第二级有源积分器的驱动压力,这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功耗.本文提出的delta-sigma调制器采用180 nm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工艺制造并测试.在电源电压1.4 V下,芯片测试功耗为47.2μW.在带宽为8 kHz的测试条件下,调制器的DR(Dynamic Range)、峰值SNDR(Signal-to-Noise and Distortion Ratio)和SFDR(Spurious-Free Dynamic Range)分别为97.2 dB,96.6 dB和114.4 dB.因此,Schreier和Walden的SNDR FoM(Figure of Merit)优值达到了178.9 dB和0.053 pJ/step.本文提出的伪三阶delta-sigma调制器在功耗和分辨率之间实现了较好的权衡,为物联网领域的低功耗高分辨率调制器设计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DELTA-SIGMA调制器 低功耗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系统差异化业务的数据处理架构与低时延传输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元轶 滕昌志 +2 位作者 徐波 徐邦宁 赵海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6,共10页
面向差异化业务需求,电力物联网(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EIoT)需要设计与之适配的数据处理架构,该架构将引入数据缓存、边缘处理等功能,并且涵盖EIoT中数据的清洗、过滤和融合等关键步骤。此外,在该架构基础上,需要同时满足大规... 面向差异化业务需求,电力物联网(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EIoT)需要设计与之适配的数据处理架构,该架构将引入数据缓存、边缘处理等功能,并且涵盖EIoT中数据的清洗、过滤和融合等关键步骤。此外,在该架构基础上,需要同时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需求,尤其是将电力终端的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EE)作为保障测量、监控、控制等多个电力运行环节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的重要依据。在URLLC中,功率分配被认为是提高能效与数据处理效率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URLLC的特殊要求,传统香农公式在其中并不适用。因此,需要使用有限块长度编码理论来确保超可靠和低延迟的通信。文中解决了EIoT中URLLC的能效优化问题,并引入自适应深度神经网络,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电力设备接入数量,动态优化深度神经网络参数。深度神经网络将要优化的功率分配函数参数化,以无监督的方式离线训练,并可以在线部署以实现实时的功率分配结果。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在数据处理效率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架构 电力物联网 超可靠低延时通信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