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溶性超长碳链防蜡降凝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
1
作者 但波 马喜平 +2 位作者 黄钰 肖万鑫 郑存川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为预防塔里木油田H原油中高碳数石蜡的析出,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和1-十八烯为原料研制出一种超长碳链的油溶性防蜡降凝剂PDM,对加剂前后防蜡降凝性能、普适性、析蜡特性、微观形貌以... 为预防塔里木油田H原油中高碳数石蜡的析出,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和1-十八烯为原料研制出一种超长碳链的油溶性防蜡降凝剂PDM,对加剂前后防蜡降凝性能、普适性、析蜡特性、微观形貌以及碳数分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PDM加量为2000 mg/L时,静态防蜡率可达74.79%,动态防蜡率为50%以上,H原油的凝点可从26℃降至9℃,并对同区块的三种原油表现出良好的普适性。PDM主要是通过长碳链烷基与蜡晶的共晶吸附来改变蜡晶聚集的形态结构,分子中的极性酸酐基团将持续增强蜡晶在原油中的分散性,两者协同作用实现预防高碳数石蜡沉积的目的。PDM的加入减弱了蜡晶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H原油凝点,显著改善了H原油低温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数石蜡 防蜡降凝剂 动态防蜡 蜡晶结构 防蜡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杂化碳球-聚十六烯降凝防蜡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2
作者 严东寅 李龙 +4 位作者 冯泉 戚亚明 尹宇寒 宗郡桓 颜学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4,42,共6页
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含有羟基的纳米碳球,利用甲基丙烯酰氯与羟基发生酰化反应将纳米碳球进行杂化,再将纳米杂化碳球与十六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纳米杂化降凝防蜡剂CS-H,利用FTIR、1HNMR和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降凝防... 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含有羟基的纳米碳球,利用甲基丙烯酰氯与羟基发生酰化反应将纳米碳球进行杂化,再将纳米杂化碳球与十六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纳米杂化降凝防蜡剂CS-H,利用FTIR、1HNMR和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降凝防蜡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其降凝防蜡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S-H的杂化率约为92.3%;当CS-H浓度为100mg·L^(-1)时,含蜡原油WCO-1和WCO-2的倾点分别降低了11℃和6℃,析蜡点分别降低了6℃和4℃;CS-H在WCO-1和WCO-2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降凝防蜡性能,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球 杂化 聚合 降凝防蜡剂 含蜡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蜡原油聚烯烃降凝防蜡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翔 张国欣 +5 位作者 陆原 胡廷 魏强 陈严飞 陈小敏 曾喆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2-910,928,共10页
以丙烯酸十八酯(ODA)、十八烯(ODE)和苯乙烯(SM)为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P(ODA-co-ODE-co-SM),以其为主剂合成了聚烯烃降凝防蜡剂POOS,对三元共聚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加剂前后原油流变性、析蜡特性、微观形态以及降凝防蜡效果进行... 以丙烯酸十八酯(ODA)、十八烯(ODE)和苯乙烯(SM)为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P(ODA-co-ODE-co-SM),以其为主剂合成了聚烯烃降凝防蜡剂POOS,对三元共聚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加剂前后原油流变性、析蜡特性、微观形态以及降凝防蜡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最优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ODA)∶n(ODE)∶n(SM)=5∶3∶2、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含量(以丙烯酸十八酯、十八烯和苯乙烯总质量为基准,下同)为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8h。当POOS质量浓度为200mg/L时,原油流变性与未加POOS原油相比变化明显,15℃下加剂前后屈服应力为50.30和2.95 Pa,屈服应力降幅为94%,析蜡温度由31.33℃降至24.94℃,凝点由25℃降至15℃,加剂后冷指测试防蜡率为88.00%,环道测试防蜡率为83.70%,蜡晶形态由针状转变为圆状结晶,加剂后蜡晶析出分布不均匀,多个微小蜡晶聚集析出形成单个聚集体,POOS的加入有效改善了蜡晶分散形态,抑制网状结构形成,显著改善了原油低温流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降凝防蜡 流变性 析蜡特性 微观结构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机理
4
作者 刘峻峰 石磊 +3 位作者 杨飞 闫锋 李其抚 聂超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1725,共6页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良好的有机相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将PMMA微球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8)降凝剂复合制备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以长庆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变实验评价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原油流变...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良好的有机相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将PMMA微球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8)降凝剂复合制备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以长庆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变实验评价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原油流变性的改善效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法考察了添加降凝剂前后原油的结晶特性和蜡晶形貌变化。结果表明:与纯EVA28降凝剂相比,加入质量分数20 mg/kg 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使长庆含蜡原油的凝点从8℃降低到5℃,5℃时的黏度从40.96 mPa·s减小到35.56 mPa·s,屈服值从0.527 Pa减小到0.224 Pa。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可以进一步降低长庆含蜡原油的析蜡点,增溶石蜡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利于改善原油的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降凝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流变性 黏度 蜡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制备及其降凝机理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拂晓 方龙 +1 位作者 聂兆广 张晓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1-806,共6页
以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和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的胺解改性物(MAVA)和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EVA)为原料,通过复配制备了1种高凝原油降凝剂(PPD),并对其降凝效果和降凝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凝原油降凝剂对凝点为43... 以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和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的胺解改性物(MAVA)和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EVA)为原料,通过复配制备了1种高凝原油降凝剂(PPD),并对其降凝效果和降凝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凝原油降凝剂对凝点为43℃的胜利原油具有明显的降凝效果,在加剂质量分数为400μg/g时,原油的凝点降低了11℃;由原油中的沥青质和胶质所形成的聚集体结构是原油的蜡晶成核剂,降凝剂可以同原油中的沥青质和胶质结合形成新的沥青质-降凝剂-胶质聚集体结构,该聚集体结构作为加剂原油的蜡晶成核剂,可以改变蜡的结晶方式,延缓蜡晶的析出速率,大幅地降低了原油的凝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凝点 蜡晶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对蜡晶晶格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蒋庆哲 宋昭峥 +1 位作者 葛际江 赵福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实验考察了丙烯酸二十二酯降凝剂对原油中蜡相变过程的蜡晶晶格参数的影响。分离出的蜡结晶为正交晶型的晶体,晶面距为0.415 6 nm,结晶度为70.5%,表现为长程有序;原油组分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增大了蜡晶转化成斜方晶型的趋势,使蜡晶的... 实验考察了丙烯酸二十二酯降凝剂对原油中蜡相变过程的蜡晶晶格参数的影响。分离出的蜡结晶为正交晶型的晶体,晶面距为0.415 6 nm,结晶度为70.5%,表现为长程有序;原油组分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增大了蜡晶转化成斜方晶型的趋势,使蜡晶的晶面距增大,蜡晶表现为短程有序,这种转化依赖于原油组分的性质和含量;降凝剂降低蜡晶体的有序度,晶面距增大到0.419 0 nm,57%的蜡转化为斜方晶型,降低了蜡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原油凝点和粘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蜡晶 正交晶型 斜方晶型 晶面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对原油中蜡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金俊 关建宁 +2 位作者 宋娜 周健 姚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降凝剂(PPD)在不同添加量下原油蜡晶形态的变化;采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分析蜡晶的数目、颗粒直径等参数,实现了蜡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的量化描述。结果表明,随着降凝剂的加入,原油中的蜡晶由不规则的大的片状、...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降凝剂(PPD)在不同添加量下原油蜡晶形态的变化;采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分析蜡晶的数目、颗粒直径等参数,实现了蜡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的量化描述。结果表明,随着降凝剂的加入,原油中的蜡晶由不规则的大的片状、棒状形态逐渐变成大量小的、分散较均匀的结晶形态,原先占主导地位的大直径(9~13μm)蜡晶的质量分数由67.5%下降至0.01%,小直径(2~5μm)蜡晶的质量分数由8.5%上升至95.6%;降凝剂的加入阻碍了蜡晶相互连接搭桥成网,体系能量降低,形成空间网络结构的可能性较小,原油低温流变性得到明显改善。通过非线性回归可确定降凝剂添加量、蜡晶平均直径、降凝幅度的关系,其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晶 直径 添加量 降凝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含蜡原油降凝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飞 李传宪 林名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以长庆、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利用DSC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和原油中的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和流变试验评价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 以长庆、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利用DSC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和原油中的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和流变试验评价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EVA结晶性能稍有提高;随着极性基团含量的提高,EVA结晶性能显著恶化。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与原油组成和降凝剂结构有关:随着原油中蜡含量的增大或蜡平均碳数的提高,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变差;降凝剂的分子量通过影响其在原油中的溶解性来影响降凝效果;EVA极性基团含量过高(大于33%)或过低(小于18%)都不利于降凝,只有在中间范围内时(28%左右),才能起到较好的降凝效果;随着EVA浓度的提高,改性效果先不断提高,然后在高浓度下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降凝剂 结晶性能 蜡晶形态 降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油降凝剂PMST的合成及其降凝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龙小柱 王闯 +2 位作者 王肖肖 唐磊 张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4-788,797,共6页
以马来酸酐、混合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PMST)蜡油降凝剂,适宜的酯化条件为:n(混合醇)∶n(马来酸酐)=2∶1,催化剂质量分数1.5%,溶剂质量分数20%,酯化时间3 h;聚合条件:n(苯乙烯)∶n(马来酸混合酯)=1∶1,溶... 以马来酸酐、混合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PMST)蜡油降凝剂,适宜的酯化条件为:n(混合醇)∶n(马来酸酐)=2∶1,催化剂质量分数1.5%,溶剂质量分数20%,酯化时间3 h;聚合条件:n(苯乙烯)∶n(马来酸混合酯)=1∶1,溶剂质量分数50%,引发剂质量分数1.5%,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3 h。用红外及核磁分析确证了产物结构。PMST的添加量为0.4%(以蜡油质量计),热处理温度为70℃时,可使实验用蜡油凝点降低26℃,实现高凝点蜡油在常温乃至低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油 降凝剂 聚合物 凝点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降凝剂复配及降凝机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葵 韩生 +2 位作者 吴志桥 王鹏 谭凤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1-416,共6页
柴油降凝剂复配是有效提高其在柴油中降凝效果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考察了不同类型柴油降凝剂在0#柴油中的降凝效果,筛选出其中效果较好的降凝剂进行复配,并考察了不同配比对其降凝效果的影响,最终采用低温原位X射线衍射、低温偏光显微... 柴油降凝剂复配是有效提高其在柴油中降凝效果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考察了不同类型柴油降凝剂在0#柴油中的降凝效果,筛选出其中效果较好的降凝剂进行复配,并考察了不同配比对其降凝效果的影响,最终采用低温原位X射线衍射、低温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比研究了柴油降凝剂加入前后对柴油蜡晶的生长规律和低温结晶热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降凝剂KT4与聚乙烯-乙酸乙烯酯类降凝剂AH-BSFH复配起到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降凝效果,其最佳复配比例为1∶1。XRD、低温偏光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KT4降凝剂主要是通过吸附理论来降凝,AH-BSFH降凝剂主要是通过共晶理论来降凝。DSC分析结果证明,KT4与AH-BSFH按1∶1复配后使蜡晶的固-液相变能下降得更多,提高了降凝剂与蜡的匹配性,从而起到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降凝剂 蜡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处理对长庆原油添加降凝剂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传宪 李晓腾 +4 位作者 杨爽 李桐宇 孙广宇 杨飞 崔凯翔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51,共8页
利用超临界CO2(scCO2)与原油混相处理装置,模拟地层条件对长庆原油进行超临界CO2混相处理,通过对处理前后油样的四组分(SARA)、沥青质稳定性、蜡析出曲线、凝点、流变性分析及微观显微观察,从沥青质缔合状态与蜡结晶层面分析了超临界CO... 利用超临界CO2(scCO2)与原油混相处理装置,模拟地层条件对长庆原油进行超临界CO2混相处理,通过对处理前后油样的四组分(SARA)、沥青质稳定性、蜡析出曲线、凝点、流变性分析及微观显微观察,从沥青质缔合状态与蜡结晶层面分析了超临界CO2处理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降凝剂添加到长庆原油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处理加剂原油相比未处理加剂原油具有更好的低温流动性能。超临界CO2处理会增加未加剂原油体系极性,增强沥青质缔合程度,使低温下蜡晶形貌更细小,恶化原油低温流动性,而超临界CO2处理后添加EVA降凝剂却使得蜡晶形貌向更加紧密的团簇转化。由于超临界CO2处理有利于EVA降凝剂进一步改善蜡晶形貌,故超临界CO2处理可以促进EVA降凝剂对长庆原油低温流动性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降凝剂 流动性能 蜡结晶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蜡原油蜡晶形态及降凝剂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晓非 刘立新 +2 位作者 孟秋菊 赵春雷 张立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3,共3页
针对高含蜡原油不易开采、集输等问题,研究了辽河油田高含蜡原油的结晶形态及降凝剂对蜡结晶的影响.与大庆原油相比,辽河原油中的蜡晶较大且多,2种原油的蜡晶均为小晶粒分散在油中;降凝剂EVA 18/3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7%,油中蜡晶... 针对高含蜡原油不易开采、集输等问题,研究了辽河油田高含蜡原油的结晶形态及降凝剂对蜡结晶的影响.与大庆原油相比,辽河原油中的蜡晶较大且多,2种原油的蜡晶均为小晶粒分散在油中;降凝剂EVA 18/3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7%,油中蜡晶逐渐变小,但油的凝点并未下降;从高蜡原油中分离出的蜡油经溶剂稀释与未稀释的结晶形态不同,稀释后的蜡晶为交错排列的针状或片状,呈规则的网状结构,而未稀释的蜡油中结晶呈不规则的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结晶形态 降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的族组成对原油加降凝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付生 王彪 +2 位作者 谢慧专 董丽坚 张怀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本文总结多年来降凝剂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原油的族组成对原油加剂处理效果的影响。多蜡原油随着蜡含量的增加对降凝剂的感受性逐渐变差,高碳蜡( C40 以上) 的含量过高或蜡的碳数分布过于集中都会导致原油对降凝剂的感受性变差,... 本文总结多年来降凝剂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原油的族组成对原油加剂处理效果的影响。多蜡原油随着蜡含量的增加对降凝剂的感受性逐渐变差,高碳蜡( C40 以上) 的含量过高或蜡的碳数分布过于集中都会导致原油对降凝剂的感受性变差,胶质沥青质对原油加剂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结构组成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原油 族组成 石油添加剂 输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对高蜡稠油的改性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美蓉 王海波 +1 位作者 娄来勇 庄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实验研究了工业品原油降凝剂WHP改善含蜡56.9%、其中96.6%为正构烷烃的胜利郑王庄稠油流动性的效果。WHP含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嵌段聚醚三元共聚物30%-35%。在60℃将WHP加入稠油中,测定其凝点和32℃、0-42.6 s^-1范围5个剪切速率下的黏... 实验研究了工业品原油降凝剂WHP改善含蜡56.9%、其中96.6%为正构烷烃的胜利郑王庄稠油流动性的效果。WHP含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嵌段聚醚三元共聚物30%-35%。在60℃将WHP加入稠油中,测定其凝点和32℃、0-42.6 s^-1范围5个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均随WHP加量的增加(50-300 mg/L)而降低,200 mg/L为最佳加量,在该加量下0.32 s^-1黏度由34.16 Pa·s降至79.2 mPa·s,凝点(℃)、屈服值(Pa)、稠度系数(Pa·s^n)分别由49.0、32.42、31.57降至39.5、0.1297、0.02142,流型指数由0.1176升至0.9790。由黏温曲线求出,加入200mg/L WHP使该稠油析蜡点由65℃降至58℃,反常点由70℃降至50℃。根据空白和加剂原油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的蜡晶形态,利用共晶机理分析讨论了WHP这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降凝、降黏、改善流动性的作用。图3表3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稠油 降凝剂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流动性改进剂 流变性能 凝点 蜡晶形态 胜利郑王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哈塘油田高含蜡原油降凝剂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文明 康凡 +4 位作者 罗慎超 刘敏 王宏 郭继香 郭瑞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1-645,共5页
哈拉哈塘油田南部区块原油含蜡量高,生产过程中井筒频繁堵塞,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分析了井筒堵塞物成分,主要以微晶蜡堵塞为主;合成了15种共聚物,评价了合成物的降凝和降黏效果,优选出效果较好的SDA-1降凝剂,使原油凝点降低28℃,0℃时原... 哈拉哈塘油田南部区块原油含蜡量高,生产过程中井筒频繁堵塞,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分析了井筒堵塞物成分,主要以微晶蜡堵塞为主;合成了15种共聚物,评价了合成物的降凝和降黏效果,优选出效果较好的SDA-1降凝剂,使原油凝点降低28℃,0℃时原油降黏率为80%;偏光显微结果表明,加剂后原油蜡晶明显变小,SDA-1抑制了蜡晶生长;高温高压井筒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 000 mg/L SDA-1降凝剂后,井筒举升压差由1.37 kPa降低至0.67 kPa,有效抑制了蜡晶析出,SDA-1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凝点 黏度 蜡晶 举升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原油在原油降凝剂作用下的流变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胥思平 宋昭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111,共5页
降凝剂可以用来改进原油的流变性能。合成了丙烯酸二十二酯-丙烯酰胺共聚物(PAA)降凝剂,考察了降凝剂对原油流变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降凝剂的降凝机理。结果表明,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且使非... 降凝剂可以用来改进原油的流变性能。合成了丙烯酸二十二酯-丙烯酰胺共聚物(PAA)降凝剂,考察了降凝剂对原油流变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降凝剂的降凝机理。结果表明,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且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但是,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基本没有变化;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的影响。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高速剪切,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降凝剂的加入使原油中的蜡晶颗粒形态发生变化,使得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全粘温曲线 高速剪切 蜡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原油降凝降粘剂作用机理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 被引量:56
17
作者 张付生 王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7-352,共6页
详细研究了从大庆、江汉、冀东原油分离出的石蜡、胶质、沥青质用降凝降粘剂(EVA、MVA、EM、EMS)处理后红外特征吸收峰和X射线衍射峰的变化。由红外数据证实,降凝剂分子与石蜡分子发生共晶是原油降凝作用的主要机理。由... 详细研究了从大庆、江汉、冀东原油分离出的石蜡、胶质、沥青质用降凝降粘剂(EVA、MVA、EM、EMS)处理后红外特征吸收峰和X射线衍射峰的变化。由红外数据证实,降凝剂分子与石蜡分子发生共晶是原油降凝作用的主要机理。由红外和X射线衍射数据得出结论:降粘剂破坏胶质、沥青质分子平面重叠的聚集体,使聚集结构变疏松,聚集有序性降低,是原油降粘作用机理。提出了降粘作用分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降凝 降粘剂 降粘 粘度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十八酯降凝剂对合成蜡油结蜡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传宪 程粱 +2 位作者 杨飞 刘宏业 蔡金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46-1655,共10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Couette结蜡装置研究了聚丙烯酸十八酯(POA)降凝剂对合成蜡油体系结蜡特性的影响。通过对结蜡层表面样(远离结蜡筒)和底部样(靠近结蜡筒)的宏观观察、DSC放热、气相色谱及蜡晶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POA的加入降低了蜡油体... 采用自主研发的Couette结蜡装置研究了聚丙烯酸十八酯(POA)降凝剂对合成蜡油体系结蜡特性的影响。通过对结蜡层表面样(远离结蜡筒)和底部样(靠近结蜡筒)的宏观观察、DSC放热、气相色谱及蜡晶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POA的加入降低了蜡油体系的结蜡速率,加快了蜡油体系的老化速率,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50~200μg·g^(-1))导致了径向不均质蜡沉积结构的形成,从结蜡层表面到底部含蜡量逐渐升高,但在较高加剂浓度(400μg·g^(-1))时径向不均质蜡沉积结构消失;POA的加入使得结蜡层表面样和底部样的临界碳数(CCN)都由C_(24)升高到C_(25),但结蜡层底部样与表面样相比低碳数正构烷烃(≤C_(25))有所减少,高碳数正构烷烃(≥C_(26))有所增加;随着油样中POA浓度的增大,结蜡层表面样与底部样的蜡晶形貌由针状蜡晶逐渐转变为片状蜡晶,且蜡晶尺寸逐渐变大,结构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蜡油 结蜡 老化 临界碳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透射电镜考察柴油中蜡晶的形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心玲 安文杰 +1 位作者 杨蕾 宋玉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4-316,共3页
测定了兰州石化0#柴油、大庆石化0#柴油和格尔木炼油厂0#柴油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也测定了它们添加降凝剂前后的冷滤点(CFPP),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添加降凝剂(PPD)前后样品在低温下的蜡晶微观形态。结果表明,柴油未加降凝剂时,蜡晶... 测定了兰州石化0#柴油、大庆石化0#柴油和格尔木炼油厂0#柴油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也测定了它们添加降凝剂前后的冷滤点(CFPP),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添加降凝剂(PPD)前后样品在低温下的蜡晶微观形态。结果表明,柴油未加降凝剂时,蜡晶在低温下的尺寸在200 nm以上;添加降凝剂后,若能将柴油的蜡晶颗粒分散为100 nm以下,则具有较好的降凝效果。从蜡晶的微观尺寸解释了柴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晶 透射电镜 降凝剂(P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化蜡油降凝剂的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小柱 孙威 +3 位作者 张广明 刘杰 徐磊 李昱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5-440,共6页
以反丁烯二酸、14醇与26醇的混合物(混合醇)、醋酸乙烯酯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适用于辽化蜡油的降凝剂——反丁烯二酸混合醇酯-醋酸乙烯酯(简称酯-酯)共聚物。利用FTIR,1H NMR,GPC等方法分析了该共聚... 以反丁烯二酸、14醇与26醇的混合物(混合醇)、醋酸乙烯酯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适用于辽化蜡油的降凝剂——反丁烯二酸混合醇酯-醋酸乙烯酯(简称酯-酯)共聚物。利用FTIR,1H NMR,GPC等方法分析了该共聚物的结构。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该共聚物适宜的酯化条件和聚合条件分别为:n(反丁烯二酸)∶n(混合醇)=1∶1、酯化溶剂甲苯的用量25.0%(w)(基于反应体系质量,下同)、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用量1.5%(w)、酯化时间3.0 h;n(反丁烯二酸混合醇酯)∶n(醋酸乙烯酯)=1∶1.25、聚合溶剂甲苯的用量50.0%(w)、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用量1.75%(w)、聚合温度85℃、聚合时间3.5 h。酯-酯共聚物用作辽化蜡油降凝剂时,适宜的降凝条件为:共聚物用量0.4%(w)(基于辽化蜡油的质量)、热处理温度70℃、热处理时间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丁烯二酸 混合醇 醋酸乙烯酯 辽化蜡油 降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