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Transformer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的稳态运动视觉诱发电位解码方法
1
作者 张焕卿 谢俊 +3 位作者 杨瀚林 杜方钊 金志伟 陈昱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3,共10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NN)在感受野有限、缺乏对全局信息的有效感知,以及在处理短时稳态运动视觉诱发电位(SSMVEP)信号时分类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紧凑EEGNet-Transformer(即EEGNetformer)网络。EEGNetformer网络融合了为脑电(EEG)信...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NN)在感受野有限、缺乏对全局信息的有效感知,以及在处理短时稳态运动视觉诱发电位(SSMVEP)信号时分类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紧凑EEGNet-Transformer(即EEGNetformer)网络。EEGNetformer网络融合了为脑电(EEG)信号识别任务而设计的通用的卷积神经网络EEGNet网络和Transformer网络的优势,有效地捕捉与处理脑电信号中的局部和全局信息,增强网络对SSMVEP特征的学习,进而实现良好的解码性能。EEGNet网络用于提取SSMVEP的局部时间和空间特征,而Transformer网络用于捕捉脑电时间序列的全局信息。在基于SSMVEP-BCI范式采集的数据基础上,开展了实验以评估EEGNetformer网络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当在2 s SSMVEP数据条件下,EEGNetformer网络在基于被试者内情况的平均准确率为88.9%±6.6%,在基于跨被试者情况的平均准确率为69.1%±4.3%。与传统的CNN算法相比,EEGNetformer网络的分类性能提升了4.2%~17.4%。研究内容说明,EEGNetformer网络在有效提高SSMVEP-BCI识别准确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进一步提升SSMVEP-BCI解码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运动视觉诱发电位 EEGNet网络 transformer网络 EEGNetformer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位下PEMFC阴极催化层Pt对碳腐蚀的影响
2
作者 刘明俊 周芬 +3 位作者 朱振 黄鹏涛 姚志鹏 潘牧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3-1010,共8页
结合非色散红外光谱(NDIR)和电化学表征的方法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在0.8 V恒电位下,碳腐蚀的变化规律及其对Pt氧化过程的依赖性。研究发现0.8 V恒电位下,Pt会导致碳载体的腐蚀更加剧烈。运行100 h后,Pt/C电极的碳损失质... 结合非色散红外光谱(NDIR)和电化学表征的方法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在0.8 V恒电位下,碳腐蚀的变化规律及其对Pt氧化过程的依赖性。研究发现0.8 V恒电位下,Pt会导致碳载体的腐蚀更加剧烈。运行100 h后,Pt/C电极的碳损失质量达到8.7%,是纯碳电极的3.5倍。Pt/C电极的碳腐蚀规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呈对数增长,第三阶段呈线性增长,中间存在混合增长区。而Pt氧化物累积量分析表明Pt的氧化呈现出两段对数关系,且中间存在一个过渡区,这解释了碳腐蚀的三段规律。活跃的Pt-OH催化碳腐蚀,并快速转化成PtO_(x)等惰性氧化物,大幅降低对碳腐蚀的促进作用,当Pt-OH含量稳定后,碳腐蚀速率达到稳态。电位阶跃工况下,Pt氧化物增长速度明显降低,碳载体质量损失达到了15.55%,几乎是恒电位工况的2倍,表明控制Pt氧化物累积速度会加速碳载体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体腐蚀 0.8 V恒电位 pt催化剂 pt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市场潜力提升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扩量提质”视角下的机制探析
3
作者 何文韬 赵世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2,共10页
市场需求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内生动力,为此应当充分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推动生产“扩量提质”,以有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文基于2012~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30个省(区、市)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实证检验了市场潜力在培育新... 市场需求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内生动力,为此应当充分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推动生产“扩量提质”,以有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文基于2012~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30个省(区、市)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实证检验了市场潜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推动市场潜力提升能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且市场潜力会通过促进生产的“扩量”“提质”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人口稠密、高市场化程度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市场潜力提升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明显。据此,本文提出深度挖掘市场潜力,以生产“扩量”带动设备更新与投资需求,以生产“提质”引领创新驱动与科技赋能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潜力 新质生产力 生产“扩量提质” 设备更新 技术改造 供需匹配 消费升级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断线后电抗器匝间保护新判据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争光 李岩军 +5 位作者 詹荣荣 周春霞 周泽昕 詹智华 余越 李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6398-6404,共7页
电抗器在电压互感器(potential transformer,PT)断线后均采取闭锁匝间保护的策略,容易造成故障范围的扩大。该文分析电抗器PT断线时零序阻抗计算的方法,研究电抗器区外故障和匝间故障时首末端故障电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零序阻... 电抗器在电压互感器(potential transformer,PT)断线后均采取闭锁匝间保护的策略,容易造成故障范围的扩大。该文分析电抗器PT断线时零序阻抗计算的方法,研究电抗器区外故障和匝间故障时首末端故障电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零序阻抗和故障电流特征的PT断线后电抗器匝间保护新判据,并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平台上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判据完善了现有电抗器保护方法。最后在动模实验室建立线路电抗器系统模型,动模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断线 零序阻抗 继电保护 新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互感器4PT接线对谐波测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代双寅 李琼林 +1 位作者 单瑞卿 刘书铭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为了研究电压互感器4PT接线方式对谐波测量结果的影响,该文结合实际谐波测量案例,通过对谐波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变压器的电磁关系从理论上溯源谐波测量结果异常机理,并基于PSCAD/EMTDC对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进行仿真研究,最后... 为了研究电压互感器4PT接线方式对谐波测量结果的影响,该文结合实际谐波测量案例,通过对谐波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变压器的电磁关系从理论上溯源谐波测量结果异常机理,并基于PSCAD/EMTDC对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电压互感器采用4PT接线时谐波测量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电压互感器采用4PT接线时增大了零序电流的阻抗,使磁通中产生了3次谐波成分,从而造成谐波测量结果中3次谐波成分显著增大,该方式下二次侧的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的谐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接线方式 谐波 测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四线系统PT二次回路N线多点接地对PT二次电压降的影响以及解决办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培龙 赵素华 徐英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几起三相四线接线的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简称PT)二次回路N线多点接地造成PT二次压降超差现象的分析,讨论和总结了PT二次回路N线多点接地后PT二次电压降的表现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二次回路 pt二次电压降 多点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数据处理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佳喜 边少锋 +1 位作者 韦宏玮 纪兵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5,共15页
本文从FALCON AGG水平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的测量原理出发,推导了伞状全张量重力梯度仪FTG/eFTG (Full Tensor Gradiometer,FTG;Enhanced Full Tensor Gradiometer,eFTG)的解析测量方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FALCON AGG和FTG/eFTG的噪声... 本文从FALCON AGG水平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的测量原理出发,推导了伞状全张量重力梯度仪FTG/eFTG (Full Tensor Gradiometer,FTG;Enhanced Full Tensor Gradiometer,eFTG)的解析测量方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FALCON AGG和FTG/eFTG的噪声评估方法和基于多分量位场转换的降噪方法,梳理了航空重力梯度测量精度与分辨率的综合评定方法.结合国外实测数据分析了航空重力梯度测量数据的噪声统计特征.基于重力场统计特征模型模拟了三种重力梯度仪的原始观测量,并验证了多分量位场转换的降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全张量位场转换能有效抑制测量噪声,部分分量的降噪幅度达到50%以上.本文相关结论可为后续开展航空重力梯度测量任务设计、数据处理与模拟仿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梯度测量 空间分辨率 系统噪声 数据处理 位场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励磁特性对铁磁谐振的影响及检测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兰华 王彬 +1 位作者 杨亮 袁天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4,共5页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系统母线装置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在一定激发条件下极易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过电压受很多因数的影响。一些文献对铁磁谐振电路中的消耗、电压幅值、电容值的大小及合闸初相角对谐振...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系统母线装置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在一定激发条件下极易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过电压受很多因数的影响。一些文献对铁磁谐振电路中的消耗、电压幅值、电容值的大小及合闸初相角对谐振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多,本文将对非线性电感的励磁特性对铁磁谐振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非线性铁磁谐振电路方程,从而检测出系统发生铁磁谐振的类型。通过计算与仿真分析得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为相关电力部门采取相应地措施消除谐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铁磁谐振 励磁特性 铁磁元件 MATLAB/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PMN-PT红外传感器读出信号降噪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殷晓敏 徐婷婷 +3 位作者 张华 景为平 鲁华祥 李言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99-1604,共6页
由于弛豫铁电单晶(PMN-PT)优异的压电效应和热释电效应,使得它对外界的干扰更加敏感,制成传感器后会比In-GaAs等材料产生更多的噪声。针对PMN-PT红外传感器读出信号中的白噪声、1/f噪声及其他一些噪声的产生机理、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由于弛豫铁电单晶(PMN-PT)优异的压电效应和热释电效应,使得它对外界的干扰更加敏感,制成传感器后会比In-GaAs等材料产生更多的噪声。针对PMN-PT红外传感器读出信号中的白噪声、1/f噪声及其他一些噪声的产生机理、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利用计算机仿真出了带有白噪声和1/f噪声、信噪比为0dB左右的读出信号模型。采用db4正交小波基对读出信号进行分解,并使用改进的阈值对小波细节系数进行处理,达到降噪的目的。使用FPGA实现了对实测信号的小波去噪,结果表明,降噪后信噪比提高了15dB,提高了红外传感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传感器 PMN-pt 小波变换 1/f噪声 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对二次侧共模干扰建模
10
作者 庞福滨 嵇建飞 +3 位作者 吴贤强 周孟夏 颜伟 许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2-820,共9页
变电站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操作会产生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通过电缆传输和空间辐射两种方式干扰电力二次设备安全可靠运行.VFTO是一种包含多个频段干扰分量的暂态干扰脉冲,其干扰分量频率可达100 MHz,现有电磁干扰模型和试验标准难以描... 变电站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操作会产生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通过电缆传输和空间辐射两种方式干扰电力二次设备安全可靠运行.VFTO是一种包含多个频段干扰分量的暂态干扰脉冲,其干扰分量频率可达100 MHz,现有电磁干扰模型和试验标准难以描述VFTO干扰波形时频特性.为此,首先分析变电站VFTO产生机理及VFTO传输路径,提出变电站VFTO测量方法,测量隔离开关操作时电压互感器二次侧VFTO宏脉冲和微脉冲.其次,提出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的VFTO时频特性分析方法,得到VFTO时频二重域特性,提升了时域和频域分辨率.最后,建立基于衰减阻尼振荡波的变电站VFTO干扰模型,提出基于进化差分算法的VFTO干扰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果和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两者决定系数R 2为0.85,能够表征VFTO干扰波形时频特性,为VFTO抗扰度标准制定和电力设备运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气体绝缘变电站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铂涂层电极用于海洋氧化还原电位的长期监测
11
作者 王泽 贾永刚 +1 位作者 徐海波 芦永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110,共9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强度、低成本的钛基铂涂层电极,用于海洋环境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长期监测。电极采用热分解-氢还原法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显示,电极表面均匀致密,存在大量的Ti 3 Pt纳米晶粒,平均粒度约42 nm...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强度、低成本的钛基铂涂层电极,用于海洋环境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长期监测。电极采用热分解-氢还原法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显示,电极表面均匀致密,存在大量的Ti 3 Pt纳米晶粒,平均粒度约42 nm,涂层厚度仅2μm,析氢强化寿命证实了这种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具有高强度。对比商品铂电极,电化学开路电位(OCP)和循环伏安(CV)测试表明,涂层电极在标准液中的快速平衡方便现场校验,海水中则平衡建立缓慢(0.5~4 h),使得ORP的半定量评估更为重要。海水中,涂层电极对pH值的Nernst响应灵敏度接近每pH单位-43 mV,温度系数为-2.1 mV·℃^(-1),便于在使用中进行校准。氧浓度会影响到电极表面状态变化和ORP过程的建立,使得绝对电位的比较缺乏基准。海水中浸泡104 d后发现,电极表面氧化膜1~2 d后快速生成并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涂层电极的电位更易稳定。因此,低铂载量、高强度的涂层电极能够为海洋ORP长期监测提供有效的新型指示电极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钛基铂涂层电极 Ti 3 pt纳米晶粒 海洋环境 长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压电沉积Pt-Fe合金催化剂及在PEMFC阴极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文文 张华 李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7-1222,共6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探究Pt与Fe共沉积的还原电位,并在此电位下在多孔碳布表面恒压电沉积制备Pt-Fe合金,研究其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利用循环伏安法探究Pt与Fe共沉积的还原电位,并在此电位下在多孔碳布表面恒压电沉积制备Pt-Fe合金,研究其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量色散谱(EDS)、循环伏安(CV)、单电池极化、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等测试技术对所得催化剂进行物理及电化学性能表征。实验表明,在0.075 V电位下可还原得到Pt-Fe合金,其颗粒在碳布表面呈空心球状且分散均匀;共沉积时间对Pt-Fe合金催化剂成分组成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合金中Pt与Fe原子比增加,Fe相对含量下降。Fe可与Pt形成稳定的合金催化剂,显著提高铂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电沉积30 min制得的合金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还原电位 pt-Fe合金 氧还原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系统4PT消谐接线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世旭 李法章 +1 位作者 张国红 连经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154,共4页
通过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铁磁谐振机理,指出了几种常见消谐方式的机理,进而重点分析了4TP接入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发生的机理,明确了4PT消谐的有效性。通过对几种常见的4PT消谐的二次接线方式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反应单相接地和PT断线... 通过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铁磁谐振机理,指出了几种常见消谐方式的机理,进而重点分析了4TP接入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发生的机理,明确了4PT消谐的有效性。通过对几种常见的4PT消谐的二次接线方式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反应单相接地和PT断线等异常情况的灵敏度,分别指出了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及运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以后整改及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对于第四只PT的接入,建议采用4PT阻抗甚高的改进型接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消谐 电压互感器 接线方式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迭代和门限理论降低PAPR的改进PTS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巩朋成 黎锁平 +1 位作者 侯尚林 王克融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63-1268,共6页
传统的部分传输序列法(PTS)中,如果要得到最佳的相位旋转因子,需要遍历所有的可选相位,这样的计算量随分割的子序列数按指数增长。本文提出两种减少计算复杂度的改进PTS方法(经迭代的IPTS和经门限的IPTS)。这两种方法都利用快速傅立叶变... 传统的部分传输序列法(PTS)中,如果要得到最佳的相位旋转因子,需要遍历所有的可选相位,这样的计算量随分割的子序列数按指数增长。本文提出两种减少计算复杂度的改进PTS方法(经迭代的IPTS和经门限的IPTS)。这两种方法都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时域循环移位特性增加备选信号,改善PAPR降低的性能。首先提出了一种利用反复迭代移位的IPTS方法(经迭代的IPTS),该方法的计算量随子序列数按线性增长。接着提出了一种利用预先设定的门限值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的IPTS方法(经门限的IPTS)。最后理论分析、比较了PTS、PTS/CSS方法与本文方法的计算复杂度。Matlab软件仿真显示,当使用相同的分割子序列数和相位旋转因子时,两种IPTS方法能够以较小的运算量达到了PTS/CSS方法性能;两种IPTS方法降低PAPR的性能要优于PTS方法,但计算复杂度并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均比 部分传输序列方法 FFT 反复迭代 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催化剂的分散和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方艳 田植群 沈培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利用对Pt/C催化剂分散体系的Zeta电位测定,研究了催化剂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效果。研究结果说明团聚的Pt/C催化剂在溶剂中分散与溶剂的性质有关,研究所用的溶剂中异丙醇对Pt/C催化剂的分散性最好,经过分散处理后催化剂的颗粒最小。实验... 利用对Pt/C催化剂分散体系的Zeta电位测定,研究了催化剂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效果。研究结果说明团聚的Pt/C催化剂在溶剂中分散与溶剂的性质有关,研究所用的溶剂中异丙醇对Pt/C催化剂的分散性最好,经过分散处理后催化剂的颗粒最小。实验结果还发现催化剂的分散效果与溶剂的粘度成反比关系,即粘度越大分散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膜组装电极(MEA) pt/C 催化剂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晶状Pt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殊红外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志有 林建龙 +2 位作者 商淑静 任洁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45-1750,共6页
采用方波电位,在10×10^(-3)mol·L^(-1)K2PtCl6+3×10^(-4)mol·L^(-1)PbAc2+0.5mol·L^(-1)HCIO4溶液中,于本体Pl电极上电沉积制备出枝晶状Pl薄膜.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枝晶长度逐渐由400nm增加... 采用方波电位,在10×10^(-3)mol·L^(-1)K2PtCl6+3×10^(-4)mol·L^(-1)PbAc2+0.5mol·L^(-1)HCIO4溶液中,于本体Pl电极上电沉积制备出枝晶状Pl薄膜.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枝晶长度逐渐由400nm增加到900nm,且枝晶上的小晶粒(-10nm大小)变得密集.根据循环伏安(CV)曲线中氢吸脱附电量可得出Pt薄膜具有中等粗糙度(Cr=9—36),且电极表面的粗糙度随着沉积时间增加而增大.观察到Pt薄膜上吸附态CO的原位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增强吸收效应,当沉积时间为6min时所制得的枝晶Pt电极的红外增强效应最大.CO呈现多种谱峰形状,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谱峰形状依次为左高右低的双极峰(类Fano红外效应),单极向下(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左高右低的双极峰,单极向上(异常红外效应),左低右高的双极峰和单极向下.这表明纳米材料薄膜所呈现出的特殊红外性能,与纳米材料的尺度和聚集状态等密切相关.所制备的枝晶状Pt薄膜有望为深入认识纳米材料的特殊红外性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模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枝晶pt薄膜 类Fano红外效应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 异常红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PT铁磁谐振数字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启新 谈顺涛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0-43,55,共5页
应用MATLAB软件的PowerSystemBlock Set和Simulink仿真工具,对一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比较了二次侧微电脑消谐和高压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消谐两种措施的消谐效果.提出了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PT谐振的几... 应用MATLAB软件的PowerSystemBlock Set和Simulink仿真工具,对一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比较了二次侧微电脑消谐和高压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消谐两种措施的消谐效果.提出了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PT谐振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pt 铁磁谐振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人工势场法的智能车辆编队避障策略研究
18
作者 孙羽 曹曼曼 +1 位作者 王强 孙博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9,共9页
为克服动态、不确定的复杂行车环境带来的车辆编队碰撞与稳定性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人工势场法的智能车辆编队避障策略。设计了智能车辆编队避障策略框架,建立了基于经典人工势场法的车辆编队控制器,以及具备莱维飞... 为克服动态、不确定的复杂行车环境带来的车辆编队碰撞与稳定性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人工势场法的智能车辆编队避障策略。设计了智能车辆编队避障策略框架,建立了基于经典人工势场法的车辆编队控制器,以及具备莱维飞行随机搜索特性的车辆编队搜索逻辑,以克服人工势场法中引力与斥力增量系数设置的局限性,进而增强车辆编队对复杂行车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联合仿真试验平台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优化人工势场法的智能车辆编队避障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较为复杂的行车环境,并具备更短的编队避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编队控制 人工势场 莱维飞行 队形异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转换伸展型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19
作者 范玉海 屈红军 朱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6,共17页
近年来,东非转换伸展型被动陆缘深水区的鲁武马盆地和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一系列大气田,可采储量达3.8×10^(12) m^(3),但该区资源发现率仅为13.1%,待发现资源潜力巨大,为此,在综合东非被动陆缘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烃源岩、... 近年来,东非转换伸展型被动陆缘深水区的鲁武马盆地和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一系列大气田,可采储量达3.8×10^(12) m^(3),但该区资源发现率仅为13.1%,待发现资源潜力巨大,为此,在综合东非被动陆缘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烃源岩、储层、圈闭及运移等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生储盖组合规律。结果表明:1)东非转换伸展型陆缘盆地主力烃源岩以中上侏罗统白垩系潟湖相、局限海相页岩或灰岩为主;主力储集层为中上侏罗统白垩系新近系海相碎屑岩。2)油气沿断层做“垂向式充注”或“横向式充注”,沿不整合面或储层做“测注式充注”;受控于东非复杂构造演化作用,形成了以构造、地层岩性为主的圈闭类型。3)成藏条件以鲁伍马、坦桑尼亚盆地最为优越,有利勘探层位为白垩系新近系的砂岩储层;索马里盆地三叠系Calub组砂岩具有较好勘探前景。随着勘探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他盆地油气勘探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伸展型盆地 深水 油气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东非被动陆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配电故障下直流偏置电压形成及电压互感器熔断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温伟杰 胡铁伟 +2 位作者 陈晓龙 王磊 李斌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40,共15页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高压侧保护用熔断器频繁熔断问题广泛存在于10~35 kV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中,增加了电网的运维负担,威胁供电可靠性。为分析PT高压侧熔断器频繁熔断的深层机理,该文基于叠加原理,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典型故障...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高压侧保护用熔断器频繁熔断问题广泛存在于10~35 kV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中,增加了电网的运维负担,威胁供电可靠性。为分析PT高压侧熔断器频繁熔断的深层机理,该文基于叠加原理,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典型故障下的系统空载暂态电压,发现该电压呈现交直流复合的特殊形态——工频电压附加直流偏置电压,归纳总结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形成条件和机理为:故障消失时,三相杂散电容的净电荷不为零(Qn≠0),且Qn无泄放路径而形成直流偏置电压。在线路长度、PT阻抗、负载及无功补偿装置等不同因素影响下,研究了Qn泄放路径对直流偏置电压的影响规律,发现直流偏置电压作用下PT深度饱和是触发熔断器熔断的最终原因。最后,通过PSCAD/EMTDC中的10 kV配电网模型和380 V/150 V的实物动态模拟试验平台进行了仿真与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配电网 熔断器 瞬时性接地故障 直流偏置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