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玫烟色棒束孢FZ-01鉴定及对烟粉虱的防治潜力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宇 丁雪玲 +3 位作者 姚凤銮 卢学松 卓辉 何玉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6-883,共8页
为了明确从罹病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上分离的虫生真菌(菌株FZ-01)的分类归属及其生物防治的潜力,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 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防治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菌株FZ-01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fum... 为了明确从罹病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上分离的虫生真菌(菌株FZ-01)的分类归属及其生物防治的潜力,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 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防治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菌株FZ-01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fumosorosea;该菌株在马铃薯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适应温度和酸碱度范围较广,可耐高温(35℃)和酸碱(pH 4~10);孢子萌发速率快(5 h)且萌发率高(>90%);菌株致病力测定表明分生孢子浓度为1.0×10^7 cfu/mL时,对烟粉虱(MEAM1)成虫致死中时间(LT50)仅为2.75 d,接菌4 d时致死中浓度(LC50)仅为2.69×10^4 cfu/mL。综上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FZ-01对烟粉虱具有十分优良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玫烟色棒束孢 烟粉虱 生防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调控定向富集反硝化生物膜及脱氮效能研究
2
作者 刘鑫燃 高文钰 +2 位作者 唐美怡 彭永臻 崔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7-1485,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电位下生物电极的反硝化效能、氮素转化途径以及相应的微生物菌群功能,构建了多工作电极的套筒型生物电化学系统装置,并对工作电极分别施加-0.3、-0.5和-0.7 V恒电位。结果表明,在-0.3、-0.5和-0.7 V条件下,电极最大电流密... 为了探究不同电位下生物电极的反硝化效能、氮素转化途径以及相应的微生物菌群功能,构建了多工作电极的套筒型生物电化学系统装置,并对工作电极分别施加-0.3、-0.5和-0.7 V恒电位。结果表明,在-0.3、-0.5和-0.7 V条件下,电极最大电流密度分别为36.91、241.92和476.41 mA/m^(2),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88、1.02和1.11 mg/(L·h)。更负的电位有利于微生物利用电极获得电子促进反硝化过程。电极电位调控促进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分化,3个电位下微生物菌群中占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ota和Actinobacteriota,优势菌属分别为Chryseobacterium(31.35%)、Unclassified Comamonadaceae(34.22%)和Azoarcus(16.53%)。此外,电极电位调控也会影响反应机理和关键功能基因表达。-0.7 V电位更有利于napAB基因表达,通过细胞色素电子转移路径进行反硝化,而在-0.3、-0.5 V电位下更利于微生物通过narGHI基因的表达进行电子转移完成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化学系统 电位调控 反硝化 微生物组成 脱氮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炭疽病菌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潜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荣意 谭志琼 简日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1-27,共7页
从热带作物、果树、蔬菜的叶、果上和根系周围土壤中分离到110个芽孢杆菌分离物,以炭疽病菌-芽孢杆菌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桔抗力较强的Ba24、Ba6和Ba23。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这3株芽抱杆菌被鉴定为枯草芽抱杆菌(B... 从热带作物、果树、蔬菜的叶、果上和根系周围土壤中分离到110个芽孢杆菌分离物,以炭疽病菌-芽孢杆菌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桔抗力较强的Ba24、Ba6和Ba23。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这3株芽抱杆菌被鉴定为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subtilis)。抑菌谱的测定结果表明,这3株芽孢杆茵为广谱性的桔抗菌。经离心、过滤,除去菌体后的Ba24、Ba6、Ba23的培养滤液对芒果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而具有较好的生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炭疽病菌 生防细菌 生防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