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棉属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的植物形态及农艺性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聂以春
刘金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337,共5页
合成的棉属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新种质植株形态特性一致,主要农艺性状稳定,结铃正常。单铃重0.56~0.65g,衣分20.8%~21.6%,2.5%纤维跨距长度23mm左右,比强34.0~34.9g/t...
合成的棉属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新种质植株形态特性一致,主要农艺性状稳定,结铃正常。单铃重0.56~0.65g,衣分20.8%~21.6%,2.5%纤维跨距长度23mm左右,比强34.0~34.9g/tex,麦克隆值4.8~4.9。各世代每天经10h短日照处理后比自然光照条件下现蕾、开花提前7~10d,结铃性提高2~4倍,表明该种质对光照要求较迟钝,与陆地棉杂交易获得杂种,是一个新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属
种间杂交
异源四倍体
植株形态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司怀军
戴朝曦
《马铃薯杂志》
1997年第4期193-196,共4页
对马铃薯双单倍体品系81-15和南美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phureja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8块愈伤组织再生的15个株系、81-15和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3块愈伤组织再生的10个株系的形态学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
对马铃薯双单倍体品系81-15和南美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phureja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8块愈伤组织再生的15个株系、81-15和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3块愈伤组织再生的10个株系的形态学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种植株的多数形态学特征和农艺性状,如分枝型、茎色、叶色、叶形、茎和茎叶绒毛、薯块皮色等呈现双亲的中间型,部分性状,如株型、花色等表现为偏亲性状。杂种植株与其双亲相比,生活力强,生长旺盛,叶片宽,块茎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体细胞杂种
形态学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体细胞杂种主要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鉴定
被引量:
4
3
作者
宣俊杰
蔡兴奎
+2 位作者
郭鲜蒲
何礼
柳俊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5期261-264,共4页
试验对来自马铃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与野生种S.chacoense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131个株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大多数体细胞杂种的生长势较亲本弱,所有杂种的株高均小于融合亲本;匍匐茎长度均小于双亲平均数,其中...
试验对来自马铃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与野生种S.chacoense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131个株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大多数体细胞杂种的生长势较亲本弱,所有杂种的株高均小于融合亲本;匍匐茎长度均小于双亲平均数,其中小于栽培种亲本的体细胞杂种占42.1%;大多数体细胞杂种的叶片呈卵园形,叶形指数小于双亲。65%的体细胞杂种叶片有不同程度的褶皱现象。杂种群体的株高分离呈正态分布,匍匐茎长度的分离呈偏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体细胞杂种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材料农艺性状和种子品质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盼
赵璇
+5 位作者
耿玉璐
郑宇茜
蒋金金
吴健
方玉洁
王幼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3,共11页
远缘杂交能够有效拓宽物种的遗传背景,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前期研究中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甘蓝型油菜扬油6号(Y6)与白芥的属间杂种,将杂种与Y6连续回交和自交得到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的渐渗系株系。本研究以62个渐渗系株系为材料,对...
远缘杂交能够有效拓宽物种的遗传背景,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前期研究中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甘蓝型油菜扬油6号(Y6)与白芥的属间杂种,将杂种与Y6连续回交和自交得到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的渐渗系株系。本研究以62个渐渗系株系为材料,对这些株系进行14个农艺性状的考察,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株系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与全株角果数、有效分枝数和每角粒数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点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可以概括14个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这些主成分主要与角果数目、株高、角果长度和千粒重等性状指标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每角粒数、二次有效分枝数、株高和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一些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材料,如L8等株系角果数目明显增多;L3、L7等株系分枝数目明显增多;L42、L49等株系千粒重明显增加;L3、L8等株系单株产量明显提高。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分析渐渗系材料种子品质性状,发现硫代葡萄糖甘、芥酸、亚麻酸等品质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可用于选育具有优良品质性状的材料。本研究表明远缘杂交对于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提高油菜产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结果为利用这些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芥
体细胞杂交
农艺性状
单株产量
种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属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的植物形态及农艺性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聂以春
刘金兰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337,共5页
基金
农业部"八.五"攻关资助
文摘
合成的棉属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新种质植株形态特性一致,主要农艺性状稳定,结铃正常。单铃重0.56~0.65g,衣分20.8%~21.6%,2.5%纤维跨距长度23mm左右,比强34.0~34.9g/tex,麦克隆值4.8~4.9。各世代每天经10h短日照处理后比自然光照条件下现蕾、开花提前7~10d,结铃性提高2~4倍,表明该种质对光照要求较迟钝,与陆地棉杂交易获得杂种,是一个新的种质材料。
关键词
棉属
种间杂交
异源四倍体
植株形态
农艺性状
Keywords
Gossypium
interspecific hybrid
allotetraploid
botanical
morphology
agronomic
character
分类号
S562.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司怀军
戴朝曦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处
《马铃薯杂志》
1997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文摘
对马铃薯双单倍体品系81-15和南美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phureja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8块愈伤组织再生的15个株系、81-15和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3块愈伤组织再生的10个株系的形态学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种植株的多数形态学特征和农艺性状,如分枝型、茎色、叶色、叶形、茎和茎叶绒毛、薯块皮色等呈现双亲的中间型,部分性状,如株型、花色等表现为偏亲性状。杂种植株与其双亲相比,生活力强,生长旺盛,叶片宽,块茎大。
关键词
马铃薯
体细胞杂种
形态学
农艺性状
Keywords
potato
,
somatic hybrids
,
morphology
,
agronomic characters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体细胞杂种主要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鉴定
被引量:
4
3
作者
宣俊杰
蔡兴奎
郭鲜蒲
何礼
柳俊
机构
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华中分中心湖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5期261-26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970516)
文摘
试验对来自马铃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与野生种S.chacoense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131个株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大多数体细胞杂种的生长势较亲本弱,所有杂种的株高均小于融合亲本;匍匐茎长度均小于双亲平均数,其中小于栽培种亲本的体细胞杂种占42.1%;大多数体细胞杂种的叶片呈卵园形,叶形指数小于双亲。65%的体细胞杂种叶片有不同程度的褶皱现象。杂种群体的株高分离呈正态分布,匍匐茎长度的分离呈偏态分布。
关键词
马铃薯
体细胞杂种
农艺性状
Keywords
potato
somatic
hybrid
agronomic
character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材料农艺性状和种子品质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盼
赵璇
耿玉璐
郑宇茜
蒋金金
吴健
方玉洁
王幼平
机构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20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150201)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874)
大学生科创基金(x20180675).
文摘
远缘杂交能够有效拓宽物种的遗传背景,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前期研究中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甘蓝型油菜扬油6号(Y6)与白芥的属间杂种,将杂种与Y6连续回交和自交得到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的渐渗系株系。本研究以62个渐渗系株系为材料,对这些株系进行14个农艺性状的考察,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株系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与全株角果数、有效分枝数和每角粒数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点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可以概括14个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这些主成分主要与角果数目、株高、角果长度和千粒重等性状指标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每角粒数、二次有效分枝数、株高和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一些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材料,如L8等株系角果数目明显增多;L3、L7等株系分枝数目明显增多;L42、L49等株系千粒重明显增加;L3、L8等株系单株产量明显提高。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分析渐渗系材料种子品质性状,发现硫代葡萄糖甘、芥酸、亚麻酸等品质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可用于选育具有优良品质性状的材料。本研究表明远缘杂交对于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提高油菜产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结果为利用这些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芥
体细胞杂交
农艺性状
单株产量
种子品质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Sinapis alba L.
somatic
hybrid
agronomic
traits
yield per plant
qualitative
characters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棉属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的植物形态及农艺性状研究
聂以春
刘金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铃薯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观察
司怀军
戴朝曦
《马铃薯杂志》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铃薯体细胞杂种主要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鉴定
宣俊杰
蔡兴奎
郭鲜蒲
何礼
柳俊
《中国马铃薯》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材料农艺性状和种子品质分析
张盼
赵璇
耿玉璐
郑宇茜
蒋金金
吴健
方玉洁
王幼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