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交配型异型体MAT1-1和MAT1-2不同的致病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蒙静雯 谢业焜 +3 位作者 沈林林 李冬亮 祝雯 詹家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89-93,共5页
从全国7个省份(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福建和云南)收集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SSR中性分子标记和交配型特异性引物测定菌株并选出234株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再用离体叶片法测量菌株的致病力(病斑面积)。结果表明,7个群体... 从全国7个省份(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福建和云南)收集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SSR中性分子标记和交配型特异性引物测定菌株并选出234株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再用离体叶片法测量菌株的致病力(病斑面积)。结果表明,7个群体中来自南方群体比来自北方群体致病力强,其中福建群体比山东群体的致病力高98.29%。MAT1-1交配型菌株和MAT1-2交配型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MAT1-2交配型菌株致病力比MAT1-1交配型菌株平均高1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ria ALTERNATA 马铃薯早疫病 致病力 交配型 离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早疫病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凯 杨水英 +3 位作者 黄振霖 青玲 孙现超 李振轮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6X期72-77,共6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马铃薯早疫病菌丝有横隔和分支;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分生孢子倒棒状或手雷形,大小为(46.32~156.33)μm×(11.58~...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马铃薯早疫病菌丝有横隔和分支;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分生孢子倒棒状或手雷形,大小为(46.32~156.33)μm×(11.58~28.95)μm,具纵横隔膜。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nali Sorauer)。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黑暗条件有利于产孢;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7~28℃,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8。营养特性研究表明,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和淀粉都比葡萄糖更有利于菌丝生长,其中蔗糖、果糖、乳糖效果较好;甘氨酸和硝态氮能促进菌丝生长,铵态氮抑制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早疫病 茄链格孢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柴阿丽 石延霞 +2 位作者 谢学文 帕提古丽 李宝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16-320,共5页
为明确引起加工番茄早疫病的病原菌种类。2013年6-9月,从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了加工番茄早疫病样本46份。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种真菌分离物,通过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r DNA-ITS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2种真菌分... 为明确引起加工番茄早疫病的病原菌种类。2013年6-9月,从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了加工番茄早疫病样本46份。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种真菌分离物,通过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r DNA-ITS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2种真菌分离物分别为茄链格孢和链格孢,分离比例约为2∶3。2种病原菌与Gen Bank中已有的茄链格孢和链格孢序列相似性均达到100%,序列已在Gen Bank上登录,登录号分别为KJ696551、KJ696552和KJ018786、KJ018787。因此,将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地的加工番茄早疫病菌鉴定为茄链格孢和链格孢,这是我国首次报道由2种链格孢菌复合侵染引起加工番茄早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早疫病 病原菌鉴定 茄链格孢 链格孢 复合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od基因调控茄链格孢致病性及对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冬梅 侯晓丹 +4 位作者 东曼 白家琪 范莎莎 杨志辉 朱杰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3,共7页
由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可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在获得缺失AsSod基因的茄链格孢突变株(ΔAsSod)的基础上,对ΔAsSod进行了不同的胁迫处理。结果表... 由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可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在获得缺失AsSod基因的茄链格孢突变株(ΔAsSod)的基础上,对ΔAsSod进行了不同的胁迫处理。结果表明,相比于野生型菌株和回复株,突变株ΔAsSod对细胞壁胁迫因子SDS以及渗透胁迫因子KCl、NaCl、山梨醇的耐受性均减弱。进一步分析发现,ΔAsSod对外源过氧化物胁迫更敏感,胞内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在对突变株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的研究中发现,突变株ΔAsSod的孢子萌发率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和回复株。同时,突变株ΔAsSod的致病力也显著降低,表明AsSod基因在茄链格孢对外界胁迫的耐受性、孢子萌发和致病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早疫病 茄链格孢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早疫病菌化学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子耀 孟润杰 +3 位作者 王文桥 马志强 韩秀英 张小风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24-27,共4页
综述了生产中马铃薯早疫病化学防治、主要防治药剂及其作用机理、早疫病菌对常用杀菌剂抗性发生现状、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和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防治早疫病菌的杀菌剂抗性治理策略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菌 化学防治 抗药性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北部马铃薯早疫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园 杨志辉 +2 位作者 徐进 刘丽丽 朱杰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598-4601,共4页
选取2009-2011年采集自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地的74株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的方法,进行嘧菌酯敏感性测定,旨在为生产上科学使用嘧菌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嘧菌酯的EC50介于0.01-0.13μg/m L之间... 选取2009-2011年采集自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地的74株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的方法,进行嘧菌酯敏感性测定,旨在为生产上科学使用嘧菌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嘧菌酯的EC50介于0.01-0.13μg/m L之间,平均EC50为0.04μg/m L。处于敏感基线的菌株(EC500.01-0.07μg/m L)占总数的87.84%。2009-2011年所采集的早疫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随年度略微有所下降,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因此,河北省北部地区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控仍可以使用嘧菌酯,但不可盲目,并实时检测菌株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嘧菌酯 敏感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早疫病菌啶菌噁唑抗性菌株的适合度 被引量:5
7
作者 史晓晶 王华杰 +1 位作者 石瑞 赵丽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3-558,共6页
【目的】评估番茄早疫病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对啶菌噁唑的抗性风险,探讨抗性菌株的适合度变化。【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抗性菌株的啶菌噁唑敏感性、抗性遗传稳定性及生长速率,评估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 【目的】评估番茄早疫病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对啶菌噁唑的抗性风险,探讨抗性菌株的适合度变化。【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抗性菌株的啶菌噁唑敏感性、抗性遗传稳定性及生长速率,评估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孢子竞争力、致病性与产毒量的变化。【结果】抗性菌株对啶菌噁唑处于低至中抗水平,且在继代培养20代后抗性仍可稳定遗传,但菌株对啶菌噁唑的抗性越强,生长速率越慢;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增多,孢子萌发率未发生变化,但孢子竞争力变差;其产毒量下降,致病性降低,在啶菌噁唑压力下致病性强于敏感菌株。【结论】当番茄早疫病菌对啶菌噁唑产生抗性后,抗性可稳定遗传,繁殖能力增强,生存能力和寄生能力减弱,但可借助啶菌噁唑对敏感群体的压制而壮大抗性菌群。需加强田间抗性监测,并制订啶菌噁唑抗性发展延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早疫病 啶菌噁唑 茄链格孢菌 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