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平湖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遥感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春辉 刘淑芬 +4 位作者 桑彦彦 张秋英 李发东 栗照鑫 肖捷颖 《人民珠江》 2021年第6期35-39,69,共6页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和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提高的背景下,湖泊水质恶化并呈现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加强湖泊水质监测以及治理意义重大。以东平湖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方法定量分析东平湖菹草动态变化,旨在揭示东平湖菹草的季节生...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和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提高的背景下,湖泊水质恶化并呈现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加强湖泊水质监测以及治理意义重大。以东平湖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方法定量分析东平湖菹草动态变化,旨在揭示东平湖菹草的季节生物量动态,阐明对东平湖总磷含量的影响,为东平湖水质治理,特别是总磷的治理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目视判读可见2018年湖水中的植被分布范围少于2017年,并呈湖心向四周同心圆状递减趋势,表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治理力度较大;2018年湖内干物质量少于2017年;菹草死亡对湖水中磷元素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菹草 总磷 东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类胡萝卜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任丹丹 彭光华 +1 位作者 王海滨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0-244,共5页
本文研究了菹草类胡萝卜素提取物(CEPC)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用可见光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分别用浓度为2.5、5、10μg/ml... 本文研究了菹草类胡萝卜素提取物(CEPC)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用可见光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分别用浓度为2.5、5、10μg/ml的CEPC处理Hela细胞,在可见光、荧光显微镜、电镜和LSCM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出现了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皱缩变形、体积缩小、触角伸长,显示亮黄色荧光的细胞核呈现“新月状”、条状甚至碎片状,细胞膜表面绒毛减少,胞浆内空泡明显增多,细胞核染色体发生固缩,细胞中RNA的含量明显增加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CEPC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有效地诱导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类胡萝卜素 人宫颈癌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筛选菹草生根培养基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92,共2页
以沉水植物菹草的生根数和最长根长为测量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菹草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菹草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25%母液Ⅰ+IBA2.0mg/L+蔗糖2%,能促进菹草根长增加的最适培养基为100%母液Ⅰ+IBA2.0mg/L+2%蔗糖。
关键词 菹草 正交设计 生根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华南地区池塘环境质量改善比较研究
4
作者 曾汝 胡铁焕 +4 位作者 胡采芹 曾艳艺 孙金辉 王超 崔培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5期7-16,共10页
华南地区池塘养殖面积大、产量高、随着绿色健康养殖标准体系新要求和养殖尾水排放新标准的出台,池塘养殖环境质量要求趋于严格。本研究对华南地区养殖池塘开展试验,构建沉水植物修复池塘(MFP),并与邻近的养殖投饵池塘、蓄水池塘和景观... 华南地区池塘养殖面积大、产量高、随着绿色健康养殖标准体系新要求和养殖尾水排放新标准的出台,池塘养殖环境质量要求趋于严格。本研究对华南地区养殖池塘开展试验,构建沉水植物修复池塘(MFP),并与邻近的养殖投饵池塘、蓄水池塘和景观池塘进行比较,以探讨沉水植物修复对池塘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以轮叶黑藻、密刺苦草和菹草组合的沉水植物构建群落及修复半年后,MFP水体透明度提高50%以上,并持续增加至全塘清澈见底。随着修复时间从半年到1年进一步延长,MFP水体NH_(4)^(+)-N、TN、Zn、Cr、Pb、Cu、TP含量均显著下降,下降率介于23%~92%;底泥TN、TP、TOM及重金属Cu、Zn含量亦显著下降,下降率分别为27%、42%、45%及70%和30%;MFP水质和底泥均达到清洁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池塘中沉水植物构建群落可协同降低池塘水质和底泥环境中氮、磷含量,缓解养殖池塘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抑制藻华暴发,稳定池塘生态环境,为构建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黑藻 密刺苦草 菹草 水质 底泥 池塘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菹草与红心鸭蛋类胡萝卜素特性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海滨 彭光华 +4 位作者 刘良忠 刘民 任丹丹 石嘉怿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1-45,共5页
用菹草喂养蛋鸭能生产优质红心蛋,通过薄层层析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发现菹草含有一类特殊的红色类胡萝卜素,菹草红色类胡萝卜素及部分黄色类胡萝卜素与红心蛋色素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证明了红心鸭蛋的红色素来源于菹草;菹草红色类... 用菹草喂养蛋鸭能生产优质红心蛋,通过薄层层析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发现菹草含有一类特殊的红色类胡萝卜素,菹草红色类胡萝卜素及部分黄色类胡萝卜素与红心蛋色素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证明了红心鸭蛋的红色素来源于菹草;菹草红色类胡萝卜素易溶于丙酮、乙醇、甲醇等极性溶剂,其丙酮溶液的可见吸收光谱峰波长为480nm;菹草和红心鸭蛋中都含有β-胡萝卜素;对菹草类胡萝卜素的部分特性作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胡萝卜素 红心鸭蛋 喂养 蛋鸭 红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类胡萝卜素对小鼠肝癌H_(22)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任丹丹 黄红霞 +2 位作者 彭光华 王海滨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本文研究了菹草类胡萝卜素(CEPC)的抗癌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动物移植性肿瘤小鼠肝癌H22为模型,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以色拉油为阴性对照,观察5、10、20mg/kg·d的CEPC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肝脏中MDA、SOD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菹草类胡萝卜素(CEPC)的抗癌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动物移植性肿瘤小鼠肝癌H22为模型,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以色拉油为阴性对照,观察5、10、20mg/kg·d的CEPC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肝脏中MDA、SOD的影响,通过CEPC对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和NK细胞活性的测定来观察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中高浓度的CEPC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对肝癌H22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力,对荷瘤小鼠肝脏中MDA有降低作用,对SOD有增强作用,且CEPC对小鼠免疫系统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提示CEPC对移植性H22肿瘤小鼠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类胡萝卜素 抗肿瘤 H22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类胡萝卜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任丹丹 彭光华 +1 位作者 王海滨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菹草类胡萝卜素是红心鸭蛋中红色素的天然来源。本文用D—脱氧核糖法研究菹草类胡萝卜素清除·OH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组织及肝线粒体中丙二醛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程度,从而研究类胡萝... 菹草类胡萝卜素是红心鸭蛋中红色素的天然来源。本文用D—脱氧核糖法研究菹草类胡萝卜素清除·OH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组织及肝线粒体中丙二醛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程度,从而研究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菹草类胡萝卜素可以清除·OH,抑制·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减少红细胞溶血,减轻肝线粒体肿胀程度。可以得出菹草类胡萝卜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类胡萝卜素 羟基自由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菹草不同生长期生物量及营养价值变化动态 被引量:10
8
作者 任文君 吴亦红 +4 位作者 田在锋 刘霞 宁国辉 谢建治 王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33,共10页
本研究在白洋淀王家寨淀区选取5个采样点,分别于菹草返青期、指数生长期、芽殖体发生期和植株衰亡期,对各采样点的菹草植株进行取样、监测并记录各采样点菹草的生物量变化,并对菹草植株各项营养指标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菹草指数生长... 本研究在白洋淀王家寨淀区选取5个采样点,分别于菹草返青期、指数生长期、芽殖体发生期和植株衰亡期,对各采样点的菹草植株进行取样、监测并记录各采样点菹草的生物量变化,并对菹草植株各项营养指标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菹草指数生长期,生物量增大,粗蛋白、粗脂肪、总磷以及β-胡萝卜素均达到最大值,而粗纤维、粗灰分、钙以及Vc含量在3-6月的监测中呈现逐渐上升趋势,5月初是白洋淀采集菹草的最佳季节。不同采样点,菹草的营养指标含量存在差异。整个菹草生长期,各采样点菹草粗蛋白含量在100g/kg以上,粗纤维含量低于155g/kg,粗脂肪含量在12g/kg以上,粗灰分含量在140g/kg以上,钙和磷含量均在3.0g/kg以上,维生素C含量在140mg/kg以上,β-胡萝卜素含量在310mg/kg以上,营养价值较其他水生饲料高,是草鱼、畜禽理想的青饲料。菹草中的类胡萝卜素等成分可提高蛋品的保健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白洋淀 生物量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水体pH值的影响及其脱氮作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赵联芳 朱伟 莫妙兴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7,共4页
研究了伊乐藻和菹草光合作用对水中pH值的改变及其对脱氮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伊乐藻和菹草处理组中的pH值升高,促进了氮的去除;伊乐藻比菹草有更强的脱氮能力,其在12 d内去除的总氮量高于菹草25 d内的去除量;植物生物量较大时,pH... 研究了伊乐藻和菹草光合作用对水中pH值的改变及其对脱氮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伊乐藻和菹草处理组中的pH值升高,促进了氮的去除;伊乐藻比菹草有更强的脱氮能力,其在12 d内去除的总氮量高于菹草25 d内的去除量;植物生物量较大时,pH值发生较小的变化即可促进系统中氮的去除。试验条件下,生物量越大,则对氮的去除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PH值 脱氮 伊乐藻 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水界面中可交换态氮对不同菹草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燕文明 麻林 +1 位作者 向龙 杨家亮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9-122,128,共5页
为了认清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可可交换态氮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利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了NO-3-N、NH3-N等指标,并结合其他环境指标,研究了沉积物-水界面中TN、NO-3-N、NH3-N对不同菹草量(0 g、150 g、300 g)... 为了认清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可可交换态氮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利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了NO-3-N、NH3-N等指标,并结合其他环境指标,研究了沉积物-水界面中TN、NO-3-N、NH3-N对不同菹草量(0 g、150 g、300 g)的响应。结果表明,菹草的存在增加了间隙水氧化还原电位(Eh),降低了p H,且菹草量越大,间隙水中Eh、p H值变化越明显;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300 g菹草组与对照组的间隙水TN质量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菹草量越大,间隙水中TN、NO-3-N和NH3-N以及表层沉积物中固定态铵、有机氮、NH3-N和NO-3-N的去除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沉积物 间隙水 硝氮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平湖菹草腐烂对上覆水碳氮磷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焕广 张菊 +3 位作者 吴金甲 姚昕 王倩 陈诗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5-68,共4页
为研究东平湖不同生物量菹草腐烂对上覆水中碳氮磷浓度的影响,将杀青后的菹草按1、5、10 g/ L 的生物量分别投放进装有超纯水的烧杯中,并分别置于25 ℃ 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在不同时刻测定了上覆水中总碳(TC)、总氮(TN)、... 为研究东平湖不同生物量菹草腐烂对上覆水中碳氮磷浓度的影响,将杀青后的菹草按1、5、10 g/ L 的生物量分别投放进装有超纯水的烧杯中,并分别置于25 ℃ 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在不同时刻测定了上覆水中总碳(TC)、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并计算了碳氮磷的累计释放量和单位质量累计释放量.结果表明:菹草腐烂过程中,上覆水中TC、TN、TP 的浓度及其累计释放量均随菹草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低生物量(1 g/ L)下TC、TN 的单位质量累计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生物量下的;各生物量下上覆水中C/ N 为0. 54 ~0. 59,随时间变化较小;菹草腐烂过程中N 的相对污染负荷大于P 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腐烂 营养元素 释放 东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浓度对附植藻类在菹草上定植及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玉芝 杨旻 +2 位作者 杨美玖 赵淑颖 王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5-382,共8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附植藻类群落在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的定植及群落演替规律,利用显微计数法,通过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体不同氨氮水平对太湖常见沉水植物菹草上附植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附植藻类在不同氨氮浓度下建群速度和时间是不... 为了更好地认识附植藻类群落在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的定植及群落演替规律,利用显微计数法,通过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体不同氨氮水平对太湖常见沉水植物菹草上附植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附植藻类在不同氨氮浓度下建群速度和时间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氨氮浓度会改变附植藻类的群落结构,最终演变成低浓度下以硅藻门为绝对优势种,高浓度下以绿藻门为优势种的局势;某些附植藻类只在特定的氨氮环境下表现出优势,如绿藻门的新月藻只在1.5 mg·L-1的低浓度组和5 mg·L-1的高浓度组才表现出优势,而硅藻门的针杆藻只在2.5 mg·L-1的中浓度组表现出优势;低浓度范围内营养盐的增加会促进附植藻类生物量的积累,但过高则会抑制生物量;中等浓度的氨氮营养盐中附植藻类的生物量最大,此时的种类也最多。该研究表明氨氮营养盐对附植藻类的群落演替影响显著,附植藻类或许是沉水植物衰退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浓度 附植藻类 优势种 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生态因子对菹草鳞枝形成和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永函 金送笛 +1 位作者 史进禄 秦懿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9,共9页
鳞枝是菹草抵御不良生境的一种延存器官。当环境中的pH、光照、营养盐等偏离正常值时,均可促进鳞枝的形成,但高pH的作用特别突出。 刚形成的鳞枝都有一个自发休眠期。休眠时间的长短依水温、光照而不同,在水温22~25℃有光照的条件下约... 鳞枝是菹草抵御不良生境的一种延存器官。当环境中的pH、光照、营养盐等偏离正常值时,均可促进鳞枝的形成,但高pH的作用特别突出。 刚形成的鳞枝都有一个自发休眠期。休眠时间的长短依水温、光照而不同,在水温22~25℃有光照的条件下约为50天;高温(>30℃)、无光会延长其休眠期,低温(13℃)和红光刺激可使休眠期缩短。休眠期已满的鳞枝在水温2~35℃、pH3~10、盐度<11‰的环境中,无论光照条件如何均可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鳞枝 形成 萌发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颗粒饲料对蛋鸭生产红心蛋生产性能的试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海滨 张声华 +3 位作者 余佑生 尹珍环 任丹丹 吴时兵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11期34-36,共3页
将菹草颗粒添加在蛋鸭饲料中喂养,以考察它对红心蛋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组,试验15d(含适应期1d),菹草颗粒添加量为0(对照组)、15%、20%和25%,并将其分别与100%、85%、80%和75%的普通蛋鸭配合饲料混合组成试验饲料。试验结果表明... 将菹草颗粒添加在蛋鸭饲料中喂养,以考察它对红心蛋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组,试验15d(含适应期1d),菹草颗粒添加量为0(对照组)、15%、20%和25%,并将其分别与100%、85%、80%和75%的普通蛋鸭配合饲料混合组成试验饲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菹草颗粒的添加量与红心蛋的平均色度(指罗氏色度)及15度以上红心蛋所占的比例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将20%的菹草颗粒与80%的普通蛋鸭配合饲料混合组成的试验饲料综合效果最好。如正式喂养第4d,蛋黄平均色度就由对照组的7度上升到15度,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随喂养天数的增加其蛋黄色度平均值保持在15度以上。喂养第13、14d时,15度以上红心蛋占所产蛋总数的80%,并全部达到14度以上。该试验组饲料的平均产蛋率为96.2%,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该试验组饲料可显著增加平均蛋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红心鸭蛋 颗粒饲料 喂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沉水植物浸提液对斜生栅藻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琳 吴伟 +3 位作者 胡庚东 瞿建宏 陈家长 李成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30-1535,共6页
采用玻璃水族箱及恒温光照培养箱,分别研究了两种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和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的浸提液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化感效应。结果显示,这两种沉水植物的浸提液均对斜生栅藻的生... 采用玻璃水族箱及恒温光照培养箱,分别研究了两种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和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的浸提液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化感效应。结果显示,这两种沉水植物的浸提液均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具有化感效应,且都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现象。伊乐藻和蓖齿眼子菜20%浸提液试验组对斜生栅藻有明显的促生长效应,试验第7d时,其藻细胞浓度分别为同期对照组的237%和180%。伊乐藻和篦齿眼子菜50%~90%浸提液试验组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且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试验第7d时,伊乐藻和蓖齿眼子菜90%浸提液试验组藻细胞浓度分别为同期对照组的38%和32%。从对藻类生长的抑制效果上看,伊乐藻浸提液对斜生栅藻的EC5(06d)为70%,篦齿眼子菜浸提液对斜生栅藻的EC5(06d)为55%,表明了眼子菜浸提液对斜生栅藻的抑制效果较伊乐藻浸提液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乐藻 篦齿眼子菜 斜生栅藻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类胡萝卜素提取物诱导人肝癌细胞QGY-7703凋亡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海滨 黄进 +5 位作者 张民 彭光华 刘良忠 任丹丹 李忠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1-216,共6页
采食菹草的蛋鸭所产红心蛋蛋黄的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S180肿瘤的作用,为阐明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了菹草类胡萝卜素提取物(CEPC)对人肝癌细胞QGY-77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本文报道采用体外培养、细胞增殖实验,然后以可见... 采食菹草的蛋鸭所产红心蛋蛋黄的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S180肿瘤的作用,为阐明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了菹草类胡萝卜素提取物(CEPC)对人肝癌细胞QGY-77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本文报道采用体外培养、细胞增殖实验,然后以可见光、荧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肝癌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分别用含10、20和40μmol/L的CEPC的培养介质处理QGY-7703细胞24、48和72h,在可见光、荧光显微镜、LSCM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出现了肝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皱缩变形、体积缩小、触角伸长、细胞表面凸起多个小泡,显示亮黄色荧光的细胞核呈现“新月状”、条状甚至碎片状形状,细胞核中呈黄色的DNA面积较明显减小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凋亡细胞的方法测定了CEPC对QGY-7703细胞凋亡指数影响,细胞凋亡指数随CEPC剂量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因此CEPC对QGY-770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及使用较小的CEPC剂量能有效地诱导QGY-7703细胞凋亡。本项研究说明菹草中的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类胡萝卜素 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型水体的理化因子和水生生物状况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永函 金送笛 刘国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报道了菹草型水体的理化因子(水温、光照度、pH、溶氧、营养盐)和水生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附着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状况,又分别与无草水体进行了比较。作者还根据有关生态因子讨论了菹草夏季死亡的原因,并对菹草型水体的鱼产... 本文报道了菹草型水体的理化因子(水温、光照度、pH、溶氧、营养盐)和水生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附着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状况,又分别与无草水体进行了比较。作者还根据有关生态因子讨论了菹草夏季死亡的原因,并对菹草型水体的鱼产力进行了初步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理化因子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对地表水体生态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敏 尹传宝 +2 位作者 张翠英 王龙 刘自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8,共4页
设计了一种以沉水植物菹草为核心的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用以修复处理地表富营养化水体。研究在一个周期(10d)的时间内,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对富营养化水体中COD、NH+4-N、NO-3-N及T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附加水力搅... 设计了一种以沉水植物菹草为核心的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用以修复处理地表富营养化水体。研究在一个周期(10d)的时间内,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对富营养化水体中COD、NH+4-N、NO-3-N及T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附加水力搅拌下,植物-微生物组合式生态沉床对富营养化水体COD去除速度较快,2d去除率即达到73%,到第6d去除率即可达到80%以上;对TP的去除率在6d后基本稳定为60%左右;对NH+4-N的去除率在2d后基本稳定在40%~50%;NO-3-N的去除率在6d后稳定在60%。可见,该组合沉床可以很好的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和COD,是处理和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沉床 菹草 微生物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平湖菹草腐烂对上覆水硫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菊 周韵平 +3 位作者 陈诗越 董杰 邓焕广 王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东平湖不同生物量菹草腐烂对上覆水硫化物和SO2-4浓度的影响,将杀青后的菹草按0.1、1、5、10 g/L的生物量梯度分别投放进装有超纯水的烧杯中,并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在不同时刻测定了上覆水的p H值、溶解氧、硫化物和SO2-4的... 为研究东平湖不同生物量菹草腐烂对上覆水硫化物和SO2-4浓度的影响,将杀青后的菹草按0.1、1、5、10 g/L的生物量梯度分别投放进装有超纯水的烧杯中,并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在不同时刻测定了上覆水的p H值、溶解氧、硫化物和SO2-4的浓度,并采用气-液双膜传质模型估算了上覆水H2S的扩散速率。结果表明:菹草分解过程中,生物量越大,DO浓度的降低越显著且恢复越缓慢,但p H值的变化恰好相反;硫化物浓度、SO2-4浓度和H2S扩散速率均随菹草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至试验结束均各自趋于一致;硫化物浓度和H2S扩散速率均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较高生物量培养下SO2-4浓度在第1天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试验期间H2S的扩散总量与菹草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指数增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 浓度 硫化物 腐烂 菹草 东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Cu^2+、Zn^2+、Pb^2+对菹草生长胁迫影响及其应答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婉璐 张光生 成小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1-1007,共7页
为探求不同浓度的Cd^(2+)、Cu^(2+)、Zn^(2+)、Pb^(2+)对菹草(石芽)的生长发育的胁迫及其应答机制,对菹草(石芽)的生长状况、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Cu^(2+)、Cd^(2+)质量... 为探求不同浓度的Cd^(2+)、Cu^(2+)、Zn^(2+)、Pb^(2+)对菹草(石芽)的生长发育的胁迫及其应答机制,对菹草(石芽)的生长状况、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Cu^(2+)、Cd^(2+)质量浓度大于0.5 mg/L,植株无法正常生长或存活;Cu^(2+)胁迫下,植株受损程度相对严重。Zn^(2+)、Pb^(2+)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时,菹草仍可以正常生长,但Pb^(2+)胁迫程度比Zn^(2+)较轻。综上,在相同质量浓度下,4种重金属对菹草(石芽)的胁迫强弱依次为Cu^(2+)、Cd^(2+)、Zn^(2+)、Pb^(2+)。本研究为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金属阈值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 菹草 CD^2%PlUS% CU^2%PlUS% ZN^2%PlUS% PB^2%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