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GPS PPK无验潮水深测量精度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炳昭 张振艳 《海洋测绘》 2006年第1期29-33,共5页
针对作用距离、数据同步、姿态、声速等因素对全球定位系统动态后处理(GPS PPK)无验潮沿岸水深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GPS PPK无验潮水深测量作业模式消除涌浪影响的机理,对姿态传感器的测量和安装精度以及GPS天线与测深仪换... 针对作用距离、数据同步、姿态、声速等因素对全球定位系统动态后处理(GPS PPK)无验潮沿岸水深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GPS PPK无验潮水深测量作业模式消除涌浪影响的机理,对姿态传感器的测量和安装精度以及GPS天线与测深仪换能器相对位置的量测精度等提出了定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动态后处理 水深测量 精度 涌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差动态定位的近实时潮位变化反演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健 刘焱雄 冯义楷 《海洋测绘》 2011年第2期8-12,共5页
基于GAMITTRACK双差动态定位模块计算海洋潮汐。将不同基线组合下的计算结果分别与压力式验潮仪记录值比对,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比较不同星历和基线组合的结果,得出在150km基线以内,采用IGS最终星历得到的潮位变化结果精度最高... 基于GAMITTRACK双差动态定位模块计算海洋潮汐。将不同基线组合下的计算结果分别与压力式验潮仪记录值比对,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比较不同星历和基线组合的结果,得出在150km基线以内,采用IGS最终星历得到的潮位变化结果精度最高,但不具备实时性;超快速星历结果精度稍次之,可以用于实时GPS验潮;广播星历结果最差,仅满足短基线实时验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动态定位 潮位测量 TRACK 动态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重力场模型在高精度动态测量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士健 高淑照 +2 位作者 孙诚彬 李杨 杨林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113-121,共9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力场模型在工程测量中的适用性,对动态测点GNSS高程转换的精度进行评估:基于某铁路公司实际测量作业,将地球重力场模型2008(EGM2008)、欧洲新技术改进重力场模型6C4(EIGEN-6C4)、实验重力场模型2019e_2159(XGM2019e_215...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力场模型在工程测量中的适用性,对动态测点GNSS高程转换的精度进行评估:基于某铁路公司实际测量作业,将地球重力场模型2008(EGM2008)、欧洲新技术改进重力场模型6C4(EIGEN-6C4)、实验重力场模型2019e_2159(XGM2019e_2159)3种重力场模型应用在轨道上动态测点的GNSS高程转换中;并采用精度评定指标和多基准站高程互差法、基准站位差互差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XGM2019e_2159重力场模型的精度评定指标略优于EGM2008、EIGEN-6C4模型;2)不同模型的多基准站高程互差存在显著差异,2个测段中XGM2019e_2159重力场模型计算的高程互差都能满足限差要求;3)不同模型的基准站位差互差存在较大差异,XGM2019e_2159重力场模型在各测段的基准站位差互差最小。在实际作业中应结合测区选用合适的重力场模型,以保证动态测点的高程转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高程异常 适用性分析 后处理动态 高精度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动态后处理技术在强夯夯沉量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朱耀杰 张晓明 耿煜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098-4102,共5页
强夯法因其经济便捷、效果显著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目前,中国强夯施工信息化水平较低,夯沉量的监测普遍采用人工测量,测量设备信息化程度低且精度差,难以实现对强夯数据的精准控制与信息化管理。针对目前夯沉... 强夯法因其经济便捷、效果显著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目前,中国强夯施工信息化水平较低,夯沉量的监测普遍采用人工测量,测量设备信息化程度低且精度差,难以实现对强夯数据的精准控制与信息化管理。针对目前夯沉量测量存在的痛点问题以及信息化监测的工程需求,提出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动态后处理(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post processed kinematic, GNSS-PPK)的夯沉量监测技术,采用远程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 LoRa)建立实时数据通信链路,事后进行高精度PPK解算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夯沉量的动态监测。遵循低功耗高精度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夯沉量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依照强夯施工的监测需求进行试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强夯高冲击环境下实现厘米级测量,低功耗设计满足在线长期监测,为强夯施工摆脱人工测量实现信息化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动态后处理 LoRa 夯沉量 低功耗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