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鼠模型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水平与椎管内麻醉剖宫产孕妇低血压对去氧肾上腺素应答不良的相关性
1
作者 任侠 高玉华 +1 位作者 陈易 郭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4-1080,共7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α水平与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低血压孕妇对去氧肾上腺素(Phe)升压治疗应答不良的相关性。方法招募择期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手术的孕妇87例,根据麻醉后是否出现低血压,以及对麻黄碱和Phe的应答情况进行分组,为...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α水平与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低血压孕妇对去氧肾上腺素(Phe)升压治疗应答不良的相关性。方法招募择期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手术的孕妇87例,根据麻醉后是否出现低血压,以及对麻黄碱和Phe的应答情况进行分组,为:(1)麻醉0组,孕妇无低血压反应,35例,占40.2%;(2)麻醉1组,孕妇有低血压反应,对麻黄碱应答良好,12例,占13.8%;(3)麻醉2组,孕妇有低血压反应,对麻黄碱应答不良,6例,占6.9%;(4)麻醉3组,孕妇有低血压反应,对Phe应答良好,8例,占9.2%;(5)麻醉4组,孕妇有低血压反应,对Phe应答不良,26例,占29.9%。ELISA法测定孕妇外周血清和胎盘组织匀浆中CGRPα水平。大鼠正常妊娠,利血平灌胃法诱导建立低血压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妊娠组、模型+妊娠组、模型+妊娠+Phe组,每组10只。第2~6周利血平灌胃连续诱导,连续监控大鼠体质量;诱导第6周末,检测大鼠收缩压,并采集大鼠眼眶静脉丛外周血清和胎盘组织样本,测定CGRPα的水平。结果孕妇外周血清和胎盘组织CGRPα水平检测显示,与麻醉0组相比,麻醉1~4组血清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3组相比,麻醉4组血清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2组相比,麻醉4组血清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0组相比,麻醉4组胎盘组织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3组相比,麻醉4组胎盘组织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2组相比,麻醉4组胎盘组织CGRPα水平升高(P<0.05)。大鼠在体实验,从低血压建模第2~6周,与妊娠组相比,模型+妊娠组和模型+妊娠+Phe组体质量降低(P<0.05)。基线值各分组大鼠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建模第6周末,与妊娠组相比,模型+妊娠组和模型+妊娠+Phe组收缩压降低(P<0.05);血清和胎盘组织匀浆中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妊娠组相比,模型+妊娠+Phe组收缩压上升(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低血压孕妇对Phe升压治疗应答不良可能与胎盘和外周血清中CGRPα水平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椎管内麻醉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低血压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影响
2
作者 赵盼盼 石晴晴 李北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4—6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12例,男56例,女56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4—6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12例,男56例,女56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56例。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完成心电监护测量基础值后分组给药:L组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1.0 mg/kg;N组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与利多卡因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丙泊酚1.0 mg/kg。两组均在检查过程中按需追加丙泊酚。记录胃镜和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和不自主体动的发生情况。记录丙泊酚胃镜置入用量、维持用量和总用量。记录检查结束后15 min VAS疼痛评分、VAS疲劳评分和清醒时间。记录消化内科医师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麻醉诱导时注射痛、术中过敏反应、苏醒后舌头麻木、金属味、耳鸣、恶心、呕吐、头晕和头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胃镜检查中,与N组比较,L组术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在肠镜检查中,两组术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和不自主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胃肠镜检查中,与N组比较,L组术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和不自主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N组比较,L组丙泊酚胃镜置入用量、维持用量和总用量明显减少,检查结束后15 min VAS疲劳评分明显降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消化内科医师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检查结束后15 min VAS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减少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发生,提高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丙泊酚 老年 胃肠镜检查 呼吸抑制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伴神经原性直立性低血压多学科协作康复一例
3
作者 张宇航 王含 丁荣晶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8-453,共6页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罕见的、成年起病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根据运动表型不同,将MSA分为帕金森型和小脑型。MSA起病隐匿,早期常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易误诊。神经原性直立性低血压(neurogeni...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罕见的、成年起病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根据运动表型不同,将MSA分为帕金森型和小脑型。MSA起病隐匿,早期常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易误诊。神经原性直立性低血压(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nOH)是原发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慢性自主神经衰竭的关键表现,是MSA患者最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然而目前针对MSA患者伴nOH的治疗方法有限。本文报告1例MSA伴nOH患者的多学科协作康复治疗方案,旨在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多系统萎缩 神经原性直立性低血压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4
作者 王荣荣 樊佳威 +3 位作者 白雪 张愫艺 苗娜娜 张二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阻滞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75~9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阻滞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75~9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监测IVC-CI指导的GDFT组(GF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F组),每组50例。GF组由麻醉科医师通过超声监测IVC-CI评估容量状态,对患者进行GDFT,直至下腔静脉直径>1 cm且IVC-CI<42%;CF组由麻醉科医师依照生理需要量、术前丢失量、术中出血量及尿量给予经验性补液治疗。记录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术后24 h内低血压发生情况,术中和术后24 h内出入量包括液体总入量、输液量、血制品输入情况、尿量,术后新发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水肿、急性肾损伤、恶心呕吐、伤口延迟愈合等发生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包括硬膜下血肿、心力衰竭、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情况。结果与CF组比较,GF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24 h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液体总入量、输液量明显增多(P<0.05),术后液体总入量、输液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血制品输入情况、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肺部感染、肺水肿、急性肾损伤、恶心呕吐、伤口延迟愈合、硬膜下血肿、心力衰竭、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液体治疗比较,通过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降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低血压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手术 老年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下腔静脉塌陷率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蛋白肽体内降血压功效研究
5
作者 卫萍 刘国明 +1 位作者 韦珍 邓中霖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
旨在为火麻蛋白作为降血压功能因子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以火麻仁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火麻蛋白,再通过分步酶解法制备火麻蛋白肽,以火麻蛋白肽为原料进行动物实验探究其体内降血压功效。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Wistar雄性大鼠)、阳性... 旨在为火麻蛋白作为降血压功能因子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以火麻仁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火麻蛋白,再通过分步酶解法制备火麻蛋白肽,以火麻蛋白肽为原料进行动物实验探究其体内降血压功效。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Wistar雄性大鼠)、阳性组[卡托普利20 mg/kg,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火麻蛋白肽中剂量组(750 mg/kg,雄性SHR)和火麻蛋白肽大剂量组(1500 mg/kg,雄性SHR),研究短期给药(单日1次)和长期给药(连续21 d)对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心律和体质量的影响,并对火麻蛋白肽的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和火麻蛋白肽干预后,单日给药后1 h及连续给药7 d后均可显著降低SHR的收缩压,单日短期给药药效可持续5 h,长期给药21 d还有药效,且火麻蛋白肽大、中剂量组与阳性组相比,降压效果未见有显著差异(p>0.05);短期给药和长期给药对SHR心率均有一定影响,而长期给药对SHR体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火麻蛋白肽中与其发挥降血压功效相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占比高达31.91%,此外,部分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脂肪族氨基酸(亮氨酸、缬氨酸)以及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也较高。综上,火麻蛋白肽在SHR体内具有一定的降血压功效,具有开发成新型降血压功能食品成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蛋白 火麻蛋白肽 SHR 降血压 心率 体质量 长效 短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1号中药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晓楠 王俊 +1 位作者 毛建芳 刘金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心衰1号中药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 目的研究心衰1号中药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衰1号中药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疗程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血压变化、血清炎症因子、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疗效显效率68.00%(3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0%(24/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文版本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躯体领域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MLHFQ躯体领域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8.00%(4/50)、10.00%(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1号中药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更好地改善心功能状况及血压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治疗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低血压 心衰1号中药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梁长宁 陈小萍 +2 位作者 魏静静 葛亚丽 高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严格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2例,均为安排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依据研究对象接受单次细针腰麻后于仰卧位状态下15 ... 目的探讨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严格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2例,均为安排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依据研究对象接受单次细针腰麻后于仰卧位状态下15 min内血压改变进行分组,参考既往文献低血压定义标准分为血压降低组(H组)和血压正常组(N组)共两组。实施细针腰麻前进行微容量负荷试验,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测量每搏量指数变异度(variation of stroke volume index,ΔSVI)并记录血压及心率等循环数据的基线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腰麻下行骨科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绘制ΔS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ΔSVI的预测价值。结果腰麻后有29例(40.27%)患者发生低血压。与N组相比,仰卧位状态下15 min内发生低血压的H组患者年龄更大,ASAⅢ级、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分析结果显示ΔSVI是老年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ΔSVI在≥0.805%时,预测腰麻后低血压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1.4%,曲线下面积为0.868。ΔSVI与SBP最大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562,P<0.01)。结论微容量负荷试验是一种有效预测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 微容量负荷试验 蛛网膜下腔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环泊酚在老年患者诱导后低血压的比较
8
作者 赵丽霞 马潇 +1 位作者 金文杰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环泊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的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62例,男58例,女4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环泊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的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62例,男58例,女4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环泊酚组(C组),每组31例。麻醉诱导时R组持续输注瑞马唑仑3 mg·kg^(-1)·h^(-1),C组持续输注环泊酚6 mg·kg^(-1)·h^(-1)。记录PIH发生情况、最低MAP、诱导成功率、镇静药物用量、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意识消失即刻、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切皮即刻HR和MAP。记录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注射痛、呃逆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R组PIH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最低MAP明显升高(P<0.05)。两组诱导成功率均为100%,诱导期间累积镇静药物剂量分别为瑞马唑仑0.16 mg/kg和环泊酚0.29 mg/kg,两组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R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 HR明显增快,插管后即刻MAP明显升高(P<0.05)。两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发生注射痛、呃逆、术后谵妄和术中知晓。结论两种诱导策略在老年患者中均能实现有效的麻醉诱导,持续输注瑞马唑仑3 mg·kg^(-1)·h^(-1)诱导麻醉能够显著减少PIH发生率,维持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环泊酚 老年 慢诱导 诱导后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S和微旁流EtCO_(2)监护下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俊杰 杨晓春 +4 位作者 刘卓懿 吴若秋 李平 郭曲练 王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研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纳入行日间宫腔镜手术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8~60岁,BMI18.5~27 kg/m~2,ASAⅠ-Ⅱ级。R组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P组应用... 目的研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纳入行日间宫腔镜手术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8~60岁,BMI18.5~27 kg/m~2,ASAⅠ-Ⅱ级。R组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P组应用丙泊酚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在手术开始前5 min予以舒芬太尼0.1μg/kg缓慢静脉注射。R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首剂予以0.2 mg/kg缓慢静脉注射,根据镇静深度单次予以0.05 mg/kg追加。P组丙泊酚首剂予以1.5~2 mg/kg缓慢静脉注射,根据镇静深度单次予以0.5 mg/kg追加。所有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并记录心电图、SpO_(2)、NIBP、HR、BIS、微旁流EtCO_(2)。记录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关指标(包括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离室时间),安全性指标(低血压、低氧饱和度、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中镇静深度满足临床要求,低血压和注射痛发生率低(P<0.01),呼吸抑制更轻(P<0.05),手术时间、离室时间、恶心呕吐及满意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检镇静深度合适,低血压、注射痛发生率低,呼吸抑制更轻微,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宫腔镜 注射痛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直立不耐受人群血流动力学模式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贯绯 张逊娟 +1 位作者 庞猛 李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3-480,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直立不耐受(OI)人群血流动力学模式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为早期评估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吉林省长春市3个街道/乡镇≥40岁63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直立倾... 目的:探讨慢性直立不耐受(OI)人群血流动力学模式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为早期评估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吉林省长春市3个街道/乡镇≥40岁63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直立倾斜试验(HUTT)评估OI人群血流动力学模式,建立OI研究队列;按血流动力学改变模式将患者分为直立位低血压(OH)组、直立位高血压(OHT)组、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组和直立性脑低灌注综合征(OCHOs)组;对入选的研究对象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2年;以首次缺血性卒中发病为观察终点,收集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和随访期间缺血性卒中发病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关联的因素。结果:121例研究对象符合OI诊断标准,其中OH组80例(66.12%),OHT组35例(28.93%),POTS组5例(4.13%),OCHOs组1例(0.82%);随访期间,总体人群确诊新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共43例;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以非OI者为参照,OI全人群、OH和OHT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1.527倍[风险比(HR)=2.527,95%CI:1.269~5.032,P<0.01]、2.268倍(HR=3.268,95%CI:1.603~6.663,P=0.001)和2.153倍(HR=3.153,95%CI:1.213~8.916,P=0.008)。结论:OI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其中OH组和OHT组患者发病风险增加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不耐受 直立位低血压 直立位高血压 缺血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 直立倾斜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智全 姚涛 张靖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 目的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透析充分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疲惫乏力、口干、皮肤干燥、头晕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 Kt/V)、平均时间尿素值(Time-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urea, TACure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 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KT/V、TACurea、CRP及U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4%(6/49)、16.33%(8/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透析充分性,并且安全性可靠,是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低温 养元益肾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低血压预测指数指导术中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许琳涓 李轶 谢建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6-970,共5页
术中低血压与术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基于机器学习的低血压预测指数(HPI)利用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在非心脏和心脏手术中可以预测低血压,使术中血压管理由被动处理转变为预防性的主动控制。HPI的血流动力学管理减少了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术中低血压与术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基于机器学习的低血压预测指数(HPI)利用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在非心脏和心脏手术中可以预测低血压,使术中血压管理由被动处理转变为预防性的主动控制。HPI的血流动力学管理减少了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本文从HPI概述、HPI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以及HPI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低血压预测指数 血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性低血压与脑小血管病综合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李悦 李曼 +3 位作者 左龙 杨磊 秦伟 胡文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的有无及其类型与CSVD综合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CSVD住院患者460例,根据有无OH及不同OH亚型...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的有无及其类型与CSVD综合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CSVD住院患者460例,根据有无OH及不同OH亚型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无OH组、早期OH(early OH,EOH)组及延迟/持续OH(delayed/prolonged OH,DPOH)组。采用0~4分的五分制评分方法评估CSVD综合评分。分别分析不同OH分组与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评分、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basal ganglia-perivascular spaces,BG-PVS)及CSVD综合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中EOH和DPOH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7.17%。各组间存在腔隙的比例、BG-PVS等级及CSVD综合评分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及卧位舒张压后,DPOH是腔隙(OR=2.421,95%CI:1.372~4.271,P=0.002)、严重BG-PVS(OR=1.714,95%CI:1.074~2.740,P=0.024)及更高CSVD综合评分(OR=1.791,95%CI:1.140~2.818,P=0.01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CSVD患者中,DPOH较EOH更多见,且是CSVD综合评分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低血压 脑小血管病综合评分 腔隙 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处理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3
14
作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晕厥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9 位作者 刘文玲 陈海波 王含 李凡 陈琦玲 杨进刚 张海澄 浦介麟 丁岩 万志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8-1069,共12页
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症状,按照病理生理机制分为神经原性和非神经原性两大类,均会伴随生活质量受损和潜在不良结局。由于其影响因素复杂,诊断和治疗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但国内医师对直立性低血压的诊疗不够重视。本共... 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症状,按照病理生理机制分为神经原性和非神经原性两大类,均会伴随生活质量受损和潜在不良结局。由于其影响因素复杂,诊断和治疗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但国内医师对直立性低血压的诊疗不够重视。本共识由心内科、神经内科及心理科专家共同撰写,系统阐述了直立性低血压的概念、病理生理机制、分类、临床特点,对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评估及治疗提出了推荐意见,旨在改善临床医师对直立性低血压的重视程度以及提高其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性低血压 诊断 处理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用于病态肥胖患者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功 卢彦西 +5 位作者 李津 张帆 成灿灿 尹欣林 汪赛赢 常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864,共6页
目的评估瑞马唑仑在病态肥胖患者全身麻醉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本中心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的病态肥胖患者(BMI≥40)108例,男46例,女62例。年龄18~51岁,ASA I~III级。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分别接受... 目的评估瑞马唑仑在病态肥胖患者全身麻醉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本中心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的病态肥胖患者(BMI≥40)108例,男46例,女62例。年龄18~51岁,ASA I~III级。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分别接受瑞马唑仑或丙泊酚作为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对比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P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包括低血压(P<0.01)、低氧血症(P<0.05)、心动过缓(P<0.01)及对血管活性药物的需求增加(P<0.05)。P组意识消失和BIS下降到60的时间短于R组(P<0.01)。两组在术后恢复质量(QoR-40评分)、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吗啡消耗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马唑仑可有效降低病态肥胖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在术后恢复质量方面与丙泊酚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马唑仑 病态肥胖 诱导后低血压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胃枢机”论治餐后低血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青 梅俊 +2 位作者 张瑶 刘玥 徐凤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与隐患。受《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启发与李东垣《脾胃论》思想的影响,通过解析脾胃枢机与餐后低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若脾...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与隐患。受《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启发与李东垣《脾胃论》思想的影响,通过解析脾胃枢机与餐后低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若脾胃虚弱,则中焦化源不足;枢机不利,则津液运化失司;脾胃失调,则气机斡旋失常,多见餐后低血压。依据脾胃枢机理论,对餐后低血压的治疗提出了补脾胃,升清阳,助化源;调脾胃,祛浊邪,助运化;理脾胃,燮枢机,致平衡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脾胃枢机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预测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露 阳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其与术后急性肾损伤、ICU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等不良结局明显相关。因此,麻醉科医师应重视其管理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关于PIH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PIH的预测及预防,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其与术后急性肾损伤、ICU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等不良结局明显相关。因此,麻醉科医师应重视其管理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关于PIH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PIH的预测及预防,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 危险因素 预测指标 容量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倩宇 李嘉欣 +4 位作者 马婷婷 张星月 李姝 曾敏 彭宇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28例,男276例,女152例,年龄≥18岁,BMI 15~36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本研究定义...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28例,男276例,女152例,年龄≥18岁,BMI 15~36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本研究定义了3个低血压阈值,分别为术中MAP<65 mmHg、60 mmHg和55 mmH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个不同阈值下术中低血压与术后AKI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07例发生术后AKI。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MAP<65 mmHg(OR=1.11,95%CI 1.03~1.20,P=0.010)和术中MAP<60 mmHg(OR=1.12,95%CI 1.02~1.23,P=0.017)与术后AKI的发生相关。结论术中MAP<65 mmHg和60 mmHg与脑肿瘤切除术后AKI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脑肿瘤 术中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于助推策略的饮食管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静静 梁志金 +3 位作者 吴国凤 吴林梅 刘瑞杰 卢秋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证据及助推策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证据为基础,通过制定审查指标并进行基线调查、分析障碍因素,构建基于助推策略的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方案,并应用于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构建基于证据及助推策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证据为基础,通过制定审查指标并进行基线调查、分析障碍因素,构建基于助推策略的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方案,并应用于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比较方案实施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患者低血压、低血糖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患者透析饮食知信行得分。结果基线调查显示12条审查指标执行率未达标,方案实施后,指标2、3、4的执行率为100%,除指标11外,涉及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审查指标执行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患者低血压和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方案实施前(均P<0.05);患者透析饮食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基于助推策略科学构建并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促进证据在临床中的转化应用,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和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饮食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饮食管理 助推策略 证据转化 低血压 低血糖 知信行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压预测指数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中应用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阮文青 付泽润 +3 位作者 黄逸 李龙云 孙耀 李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分析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低血压预测指数(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经过,为同类型大手术的麻醉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 目的:分析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低血压预测指数(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经过,为同类型大手术的麻醉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血流动力学资料、血管活性药物用法用量和临床效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72岁,因肉眼血尿5个月伴尿痛3个月入院。膀胱镜检查,膀胱三角区右侧可见7 cm×7 cm×5 cm肿物,近膀胱颈可见大小约4 cm×3 cm×3 cm肿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膀胱右后壁增厚伴高代谢,初步诊断为膀胱恶性肿瘤。进行麻醉前评估后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同时采用搭载HPI软件的监护仪指导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常规麻醉诱导后,使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术中共发生低血压事件(IOH)6次,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累计时间为13.7 min,占麻醉时长的4.4%,MAP<65 mmHg时间加权平均数为0.28 mmHg。HPI≥85的时间范围与MAP<65 mmHg大致重叠且包含后者。146个HPI≥85的时间点,68.5%(100/146)MAP>65 mmHg;47个MAP<65 mmHg的时间点,97.9%(46/47)均出现HPI≥85。患者术后第1天超敏肌钙蛋白I<0.01μg·L^(-1),未发生围术期不良事件,第8天顺利出院。结论:HPI可及时并准确地预警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IOH的发生。术中使用基于HPI的低血压纠正策略可将患者MAP<65 mmHg的时间加权平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低血压预测指数 机器学习 血流动力学管理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