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受扰后平衡点延拓的在线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受扰后平衡点计算
1
作者 李崇涛 张建新 +4 位作者 何劲捷 刘宇明 李诗旸 高琴 段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1,32,共12页
针对传统潮流计算模型在电力系统受扰后平衡点计算中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考虑动态元件稳态运行特性的受扰后系统平衡点计算方法。首先,从代数方程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电源、负荷及网络的受扰后平衡点分析模型;之后,基于同伦法给出了受扰... 针对传统潮流计算模型在电力系统受扰后平衡点计算中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考虑动态元件稳态运行特性的受扰后系统平衡点计算方法。首先,从代数方程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电源、负荷及网络的受扰后平衡点分析模型;之后,基于同伦法给出了受扰后系统平衡点的高效求解步骤,解决了严重扰动下牛顿法收敛困难的问题;最后,采用IEEE 39节点标准算例及省级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适用于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动态元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所提计算方法与暂态仿真计算方法的收敛结果完全相符,且收敛耗时减少了95%以上,准确性相比传统的潮流方法提高了至少3个数量级,为受扰后系统的快速在线稳定性评估提供了高效解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受扰后平衡点 暂态稳定 同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场地效应的多点地震动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分析
2
作者 宋健 潘驭航 +3 位作者 陆朱汐 姬建 张飞 高玉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地震动引起的边坡土层非线性动力响应可能导致坡体不同位置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不一致,从而对整个滑动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及之后的地震累积永久位移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场地效应对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条分法,通过对不同土... 地震动引起的边坡土层非线性动力响应可能导致坡体不同位置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不一致,从而对整个滑动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及之后的地震累积永久位移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场地效应对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条分法,通过对不同土条赋予不同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时程,推导出一种考虑场地效应的圆弧和任意形状滑面的多点地震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分析方法。通过与有限差分软件FLAC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合理考虑地震动的场地效应。通过研究不同分布形式的多点地震动及竖向地震动对边坡永久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效应引起的水平地震动放大以及多点地震动不同分布模式会导致整个滑体平均地震惯性力作用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地震作用下滑动体沿滑面的永久变形量,竖向地震动对边坡地震位移影响较小。将方法应用于Lexington土石坝震后变形案例分析,计算得到的坝坡地震永久位移与实际震后观测值相吻合,证明了考虑场地效应的重要性及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边坡稳定性 场地效应 永久位移 极限平衡条分法 多点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及其暂态电流注入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继磊 张兴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400,I0045,I0046,共13页
在电网故障期间,逆变器之间以及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易引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问题。此外,以往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改进策略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单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并不适用于多逆变器并联系统。针对这一问题,... 在电网故障期间,逆变器之间以及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易引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问题。此外,以往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改进策略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单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并不适用于多逆变器并联系统。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建立了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同步模型,指出多机交互作用会改变系统平衡点存在性和暂态特征参数。然后,在不同电网故障初始状态和逆变器输出特性下,采用等面积准则和相平面图分析了多机交互作用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实现电网故障前后平衡点近似恒定的暂态电流注入策略,以确保各逆变器暂态稳定运行,为电网故障期间暂态电流的设置提供参考。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和实验平台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暂态同步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系统暂态响应特性,所提策略能够最大化系统暂态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 暂态稳定性 多机交互作用 暂态电流注入策略 电网故障 平衡点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猎物种群合作对抗捕食者种群的建模与分析
4
作者 冯姗姗 张永鑫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7-424,共8页
基于三维捕食-猎物模型讨论猎物种群间的合作及其对捕食过程的影响.首先,利用动力系统理论分析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并证明无猎物种群平衡点的周期震荡特征.其次,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猎物种群y的平衡点... 基于三维捕食-猎物模型讨论猎物种群间的合作及其对捕食过程的影响.首先,利用动力系统理论分析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并证明无猎物种群平衡点的周期震荡特征.其次,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猎物种群y的平衡点E_(1)和无猎物种群z的平衡点E_(2)都是周期震荡的,并且随着合作效应的增大震荡幅度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猎物模型 合作 平衡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激励下Morris-Lecar神经系统的分岔与集群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其霞 李新颖 郭汶卉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1,共8页
将磁控忆阻器引入Morris-Lecar神经系统中描述由磁通引起的感应电流,探究忆阻参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电荷与磁通的关系建立忆阻Morris-Lecar神经元模型,对系统的放电模式进行数值仿真,利用相似函数研究耦合系统的同步转迁过程... 将磁控忆阻器引入Morris-Lecar神经系统中描述由磁通引起的感应电流,探究忆阻参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电荷与磁通的关系建立忆阻Morris-Lecar神经元模型,对系统的放电模式进行数值仿真,利用相似函数研究耦合系统的同步转迁过程,得出电耦合强度和忆阻参数对系统的同步状态具有调控作用。构建一个非对称局部耦合忆阻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时空动态图研究耦合强度对神经网络嵌合态存在性的影响,可进一步揭示复杂神经网络系统的信息编码和传递过程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忆阻器 平衡点分析 双参数分析 相似函数 嵌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甲烷的二/三元混合改性推进剂的泡点计算
6
作者 黄平瑞 张春伟 +5 位作者 罗泰茗 苏健 王遥 陈永 杨括 陈静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7,77,共10页
为探究高沸点甲烷混合改性推进剂的最优配制方案,对甲烷的4种二元混合体系和2种三元混合体系,在不同组分比例条件下的泡点温度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不同的状态方程和混合规则共构建泡点计算模型11套,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为探究高沸点甲烷混合改性推进剂的最优配制方案,对甲烷的4种二元混合体系和2种三元混合体系,在不同组分比例条件下的泡点温度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不同的状态方程和混合规则共构建泡点计算模型11套,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评估,采用最优模型对混合改性推进剂的泡点温度提升方案展开讨论。结果表明,CH_(4)+C_(2)H_(6)混合体系的泡点温度提升效果最好,在压力0.3 MPa,C_(2)H_(6)质量分数20.4%的条件下,其泡点温度提升至128.71 K,相较纯甲烷的沸点温度提升2.0 K。三元混合体系对泡点温度的调控效果相较二元混合体系无优势,其效果介于所对应的两种二元混合体系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混合改性推进剂 泡点温度 状态方程 气液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定点氩的分子力场参数模拟优化方法
7
作者 贾会伦 刘思琦 +1 位作者 张海洋 高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为解决分子力场势能函数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Lennard-Jones参数难以准确求取的问题,以1990年国际温标所定义的低温固定点工质氩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势能参数-临界特性量效规律的分子力场Lennard-Jones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吉布斯系综蒙特卡... 为解决分子力场势能函数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Lennard-Jones参数难以准确求取的问题,以1990年国际温标所定义的低温固定点工质氩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势能参数-临界特性量效规律的分子力场Lennard-Jones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吉布斯系综蒙特卡罗方法,利用Trappe-ua和COMPASS两种力场对氩的气液相平衡开展了分子模拟研究,得到初步模拟结果。通过参数扰动法进行两势能参数对饱和气液相密度、饱和蒸气压和蒸发焓影响的定性分析,进一步通过定量分析构建了COMPASS力场势能参数与临界特性间的函数关系,将实验临界值代入确定了优化的COMPASS力场的Lennard-Jones参数。利用优化的参数重新编写力场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对于COMPASS力场而言,氩的饱和气液相密度、蒸气压及蒸发焓模拟精度显著提升,与Refprop 9.1软件计算值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由27%降到了18%,可为低温区其他固定点工质气液相平衡的分子力场Lennard-Jones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定点 气液相平衡 吉布斯系综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水合物相图的数值计算方法
8
作者 龙回龙 唐浩然 +3 位作者 马源 秦云锋 包祎辉 张增富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71-4878,共8页
随着气体水合物在碳捕集与在油气运输中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其相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形成水合物的气体可以是纯组分,也可以是混合物。水合物的形成伴随着三相或者四相平衡,包括I-H-V(冰-水合物-气相)、L_(w)-H-V(液态水-水合物-气相)... 随着气体水合物在碳捕集与在油气运输中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其相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形成水合物的气体可以是纯组分,也可以是混合物。水合物的形成伴随着三相或者四相平衡,包括I-H-V(冰-水合物-气相)、L_(w)-H-V(液态水-水合物-气相)、L_(w)-H-L_(HC)(水-水合物-液态烃)以及L_(w)-H-V-L_(HC)(液态水-水合物-气相-液态烃)的相平衡。不同气体组分形成的水合物相图有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相点的个数。本文以甲烷、氮气、二氧化碳、丙烷等和天然气混合物体系为例,分别讨论了含一个、两个四相点及四相线的水合物相图的数值计算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SimTech Simulator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商业软件Pro/Ⅱ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相图 四相点 数值模拟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ix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model considering influence of advanced traveller information systems in degradable transport network 被引量:4
9
作者 程琳 楼小明 +1 位作者 周静 马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82-1194,共13页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 can not only improve drivers' accessibility to the more accurate route travel time informat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drivers' adaptability to the stochastic network cap...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 can not only improve drivers' accessibility to the more accurate route travel time informat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drivers' adaptability to the stochastic network capacity degradations. In this paper, a mix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ve route choice behaviors between ATIS equipped and unequipped drivers on a degradable transport network. In the proposed model th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of equipped drivers was reflected by lower degree of uncertainty in their stochastic equilibrium flow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behavioral adaptability was captured by multiple equilibrium behaviors over the stochastic network state set. The mixed equilibrium model was formulated as a fixed point problem defined in the mixed route flows, and its solution was achieved by executing an iterative algorithm.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properties of the mixed 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model degradable transport network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 drivers' behavioral adaptability multiple equilibrium behaviors fixed point probl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造滑面正应力分布的岩质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法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坤林 梅一帆 +3 位作者 王林飞 贾森林 秦涛 朱大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65-2274,共10页
开展岩质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常规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来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不能准确反映岩体材料强度包线呈非线性分布的特征,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建议了一种逐点等效Mohr-Coulomb... 开展岩质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常规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来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不能准确反映岩体材料强度包线呈非线性分布的特征,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建议了一种逐点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替代常规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通过构造滑面上的正应力分布,滑面上各点的等效黏聚力和等效内摩擦角则随着滑面正应力分布而逐点变化。在此基础上,将逐点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方法和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构造滑面正应力分布的岩质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已有方法相印证,适用于任意空间滑面形态。与常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相比,该方法得到稳定性系数显著偏低。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露天矿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评价,效果理想,并被工程单位所采纳。该方法结果可靠,计算过程简单且易于编程,可为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三维稳定性 极限平衡 稳定性系数 HOEK-BROWN强度准则 逐点等效Mohr-Coulomb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逆变器LVRT同步稳定性分析及其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继磊 张兴 +1 位作者 韩峰 付新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7,共9页
针对现有低电压穿越(LVRT)研究难以准确全面评估变流器同步运行能力的问题,首先结合LVRT特性和电网侧特性定量研究不同因素对准静态平衡点的影响,揭示系统准静态平衡点的存在条件。其次,分析LVRT特性对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和小信号稳... 针对现有低电压穿越(LVRT)研究难以准确全面评估变流器同步运行能力的问题,首先结合LVRT特性和电网侧特性定量研究不同因素对准静态平衡点的影响,揭示系统准静态平衡点的存在条件。其次,分析LVRT特性对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和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明晰电网故障期间系统不仅存在暂态失步的风险,而且难以在准静态平衡点稳定运行。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提高并网逆变器LVRT同步运行能力的优化策略。该策略在LVRT期间根据电网运行状态自适应调整锁相环参数,不仅可降低系统暂态失步的风险,还可增强其小信号稳定裕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暂态稳定性 锁相环 小信号稳定性 准静态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污水处理数学模型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鸿 蔺小林 +1 位作者 李建全 裴立影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2,共7页
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机理分析为污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是非常重要的.基于经典微生物和底物的物料守恒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该数学模型的雅可比矩阵,分析了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动力学性质,给出了模型平衡点稳定的充分... 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机理分析为污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是非常重要的.基于经典微生物和底物的物料守恒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该数学模型的雅可比矩阵,分析了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动力学性质,给出了模型平衡点稳定的充分性条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有效验证,从数学分析的角度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参数的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升污水处理效果,并用数值模拟验证建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数学模型 正平衡点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加热三维温度模型仿真与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昊 李少甫 +2 位作者 王威 蒋成 唐颖颖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微波加热不均匀性一直以来都是从事微波加热控制方向研究人员心目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微波加热装置的物理结构建立了炉内各层表面的温度静态差分模型结合实验以求得微波加热的实际功率。再基于传热学的有限差分法建立三维空间中的温度分... 微波加热不均匀性一直以来都是从事微波加热控制方向研究人员心目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微波加热装置的物理结构建立了炉内各层表面的温度静态差分模型结合实验以求得微波加热的实际功率。再基于传热学的有限差分法建立三维空间中的温度分布模型,利用MATLAB以及COMSOL仿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假定微波均匀加热求得被加热介质的平衡温度与不均匀加热时的温度进行比对以找出微波加热过程中介质的部分温升平衡点,最后互相比对找出最优点为控制对象进行专家PID(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微波加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精确地测量出被加热介质任何时刻的平衡温度,使得微波加热在工业生产上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静态差分 有限差分 COMSOL仿真 温升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烷烃混合流体固液平衡状态预测与致密化规律
14
作者 刘柏文 王磊 +3 位作者 上官石 厉彦忠 谢福寿 马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2,86,共7页
对比分析了多种轻质烷烃类混合流体凝固温度预测模型,发现正规溶液模型具有较高精度。采用该模型分别针对甲烷-乙烷、甲烷-丙烷二元混合流体的凝固温度及密度提升率开展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甲烷-乙烷体系,当甲烷摩尔含量为0.72时,... 对比分析了多种轻质烷烃类混合流体凝固温度预测模型,发现正规溶液模型具有较高精度。采用该模型分别针对甲烷-乙烷、甲烷-丙烷二元混合流体的凝固温度及密度提升率开展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甲烷-乙烷体系,当甲烷摩尔含量为0.72时,体系达到最低凝固点,温度约72.90 K,相较于三相点纯甲烷,密度提升率为21.62%;对甲烷-丙烷体系,最低凝固温度存在于甲烷含量为0.66时,凝固温度为71.55 K,密度提升率34.48%。采用理想溶液模型预估了甲烷-乙烷-丙烷三元体系的混合特征。结果发现,当混合比为0.63∶0.17∶0.20时,凝固温度降至63.11 K,甲烷推进剂过冷潜能进一步提高。提供了3种混合流体相图,为液甲烷推进剂过冷制备、深度致密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相平衡 共晶点 致密化 正规溶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怀疑和辟谣机制的SEIMR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飞宇 卢友军 +2 位作者 魏嘉银 邓云峰 官永秋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考虑到复杂网络上的谣言传播可能会受到怀疑和辟谣等因素的影响,在SIR谣言传播模型中引入怀疑和辟谣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SEIMR谣言传播模型。基于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模型在均匀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无谣言平衡点和... 考虑到复杂网络上的谣言传播可能会受到怀疑和辟谣等因素的影响,在SIR谣言传播模型中引入怀疑和辟谣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SEIMR谣言传播模型。基于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模型在均匀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无谣言平衡点和谣言盛行平衡点的存在性,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的基本再生数R_(0)。在此基础上,通过Routh-Hurwitz判据分析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和谣言盛行平衡点处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怀疑和辟谣机制对谣言爆发规模、爆发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模型 平衡点 怀疑 辟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时间延迟和强制静默的SICR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友军 吴森 +2 位作者 魏嘉银 邓丽 罗莎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1,共9页
考虑谣言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谣言时可能存在时间延迟以及受到网络监管者的强制静默而无法传播谣言等因素,在SI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辟谣机制和空格理论,将网络中的节点分为易感节点S、感染节点I、辟谣节点C和免疫节点R,提出了一种新的S... 考虑谣言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谣言时可能存在时间延迟以及受到网络监管者的强制静默而无法传播谣言等因素,在SI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辟谣机制和空格理论,将网络中的节点分为易感节点S、感染节点I、辟谣节点C和免疫节点R,提出了一种新的SICR谣言传播模型。首先,通过平均场理论给出了均匀网络结构下谣言传播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发现基本再生数与传播率、平均度、迁入率、迁出率、强制静默率和感染节点恢复率有关。其次,通过Routh-Hurwitz判据分析了平衡点处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且通过LaSalle不变原理对无谣言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数值仿真实验对理论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辟谣机制的SICR模型相较于SIR模型能够更好地抑制谣言的传播。基于Dataset_R6数据集,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模型参数,模型的R^(2)为0.9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R模型 辟谣 基本再生数 平衡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返利市场演化博弈模型及策略分析
17
作者 曹晓刚 何洋 +1 位作者 闻卉 肖泊宁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51,共15页
为了探究网络返利市场的演化规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由消费者和网络平台组成的返利市场主体博弈模型,探究了返利市场的动态决策过程、演化路径、规律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均衡解应满足的条件.结果表明,当消费者购买返利产品和不购买... 为了探究网络返利市场的演化规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由消费者和网络平台组成的返利市场主体博弈模型,探究了返利市场的动态决策过程、演化路径、规律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均衡解应满足的条件.结果表明,当消费者购买返利产品和不购买返利产品的效用之比大于1和网络平台成本收益比小于1时,系统会向着利于返利市场发展的方向进行演化,在此条件下返利市场的发展与购买返利产品的消费者初值、开展返利的网络平台初值成正相关,而消费者获取返利信息的信息成本及网络平台开展返利的业务成本会抑制返利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利 演化博弈 网络平台 均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垂直传染的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
18
作者 郝艳荣 赵春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1,共11页
基于动力系统的理论,讨论了一类具有垂直传染的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采用下一代矩阵法获得了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由Routh-Hurwitz判别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在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 基于动力系统的理论,讨论了一类具有垂直传染的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采用下一代矩阵法获得了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由Routh-Hurwitz判别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在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当R0> 1时,地方病平衡点存在且唯一,借助Routh判据,得出了系统在地方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条件,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在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传染 基本再生数 平衡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类新型激活函数的递归神经网络的多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维昕 刘洋 王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101,共12页
本研究基于一类新型连续锯齿型激活函数研究了递归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络)的多稳定性。首先,通过区间剖分法、Brouw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基于该激活函数的n维神经网络模型至少具有7n个平衡点,并运用对角占优矩阵理论、局部稳定性判定... 本研究基于一类新型连续锯齿型激活函数研究了递归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络)的多稳定性。首先,通过区间剖分法、Brouw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基于该激活函数的n维神经网络模型至少具有7n个平衡点,并运用对角占优矩阵理论、局部稳定性判定定理等方法证明了其中4n个平衡点是局部指数稳定的,剩余的平衡点是不稳定的。其次,通过增加锯齿型激活函数的峰值点将激活函数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得到了n维神经网络在含有k个峰值点的连续锯齿型激活函数中至少具有(2k+1)n个平衡点,其中(k+1)n个平衡点为局部稳定的。本研究设计的激活函数相较于现有的一些激活函数会产生更多的稳定平衡点,并且在增加峰值点的过程中不会增加神经网络的计算复杂度。最后,通过两个具体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本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PFIELD神经网络 多稳定性 平衡点 连续锯齿型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机矿物演变机理构建飞灰软化温度预测模型
20
作者 李珍兴 裴江 +2 位作者 刘宝满 邬幸哲 肖海平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9-134,共6页
煤的不同灰成分影响高温下无机矿物的演变规律,从而导致灰熔融温度变化。开展灰熔融温度测定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灰样中的无机矿物,结合热力学平衡计算,对比阐述了典型煤种高温无机矿物演变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 煤的不同灰成分影响高温下无机矿物的演变规律,从而导致灰熔融温度变化。开展灰熔融温度测定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灰样中的无机矿物,结合热力学平衡计算,对比阐述了典型煤种高温无机矿物演变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构建软化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煤B中硅铝质量分数高、碱酸比低,其灰熔融温度比煤A高200℃。飞灰中的Al_(2)O_(3)、SiO_(2)在高温下易生成莫来石、石英等高熔点矿物,致使灰熔融温度较高;而当飞灰碱酸比相对较高时,飞灰易发生铝硅酸化反应生成大量低熔点矿物(如碱金属长石、辉石等),其助熔共晶效应导致灰熔融温度降低。以不同灰成分的质量分数和综合评价指标(硅铝比、碱酸比)为输入量,基于LSSVM算法构建软化温度预测模型,其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仅1.51%。因此,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高温下飞灰的熔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熔融温度 灰成分 无机矿物 热力学平衡计算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