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式桥抗震韧性评估方法:Ⅰ.基于专家意见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晓伟 叶爱君 +6 位作者 吴学平 周连绪 宋开辉 李军 娄亮 魏新农 彭俊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梁式桥是中国交通路网中最普遍的桥型,建立其抗震韧性评估方法是“韧性城市”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需求,但其中至关重要的梁式桥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尚未建立。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表征了结构在遭受地震后使用功能损失-保持-恢复的过... 梁式桥是中国交通路网中最普遍的桥型,建立其抗震韧性评估方法是“韧性城市”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需求,但其中至关重要的梁式桥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尚未建立。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表征了结构在遭受地震后使用功能损失-保持-恢复的过程。为填补这一空白,该文第一部分采用专家意见调研的方法,构建了梁式桥主要受力构件(墩柱、主梁、支座、基础、桥台)和次要受力构件(挡块、伸缩缝)的震后功能恢复模型。首先,系统地定义了各构件的多级损伤状态和性能指标;然后,设计了调研问卷,面向全国各地124位桥梁设计、科研、施工、检测、养护、加固领域的专家,征询各构件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桥梁震后通行决策、残余通行功能、决策时间、构件修复策略与时间、以及构件修复期间桥梁残余通行功能;最后,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梁式桥各构件的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该文第二部分将利用该模型对我国量大面广的板式支座梁式桥开展抗震韧性评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震韧性 震后功能恢复模型 专家意见调研 功能损失 构件修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湿法冶金资源回收效率提升方法设计及研究
2
作者 宋玉安 赵伟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湿法冶金资源回收率,解决资源回收流程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金属浸出率预测,再采用Distributional Q-function改进DQN模型进行湿法冶金金浸出率最大化的湿法冶金流程... 为进一步提高湿法冶金资源回收率,解决资源回收流程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金属浸出率预测,再采用Distributional Q-function改进DQN模型进行湿法冶金金浸出率最大化的湿法冶金流程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方法能有效提升湿法冶金过程中金属浸出率的预测准确率;基于Distributional Q-function改进DQN模型能有效降低资源回收率最大化模型的迭代计算时间。该法能有效提高某工厂湿法冶金资源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模型 最优化 Distributional Q-function DQN模型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容量变换器中快恢复二极管的模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易荣 赵争鸣 袁立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7,80,共7页
以高压大容量变换器中的快恢复二极管为研究对象,结合集总电荷模型和功能模型,提出一种新的二极管混合模型。模型采用四个阶段准确描述反向恢复过程,正向恢复过程考虑"电感效应"。模型在电路仿真软件PSIM中实现,仿真结果与产... 以高压大容量变换器中的快恢复二极管为研究对象,结合集总电荷模型和功能模型,提出一种新的二极管混合模型。模型采用四个阶段准确描述反向恢复过程,正向恢复过程考虑"电感效应"。模型在电路仿真软件PSIM中实现,仿真结果与产品手册数据、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模型能准确地反映二极管正向和反向恢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恢复二极管 混合模型 集总电荷模型 功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函数递减模型的建立、对比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元千 傅礼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1,共5页
Arps基于矿场油井产量递减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指数、双曲线和调和三种经典的递减模型,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至今被广泛地应用于全球油气工业的产量和可采储量的评价。应当指出,Arps的指数递减是递减率为常数且产量递减较快... Arps基于矿场油井产量递减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指数、双曲线和调和三种经典的递减模型,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至今被广泛地应用于全球油气工业的产量和可采储量的评价。应当指出,Arps的指数递减是递减率为常数且产量递减较快的一种递减模型。由于其预测的指标比较稳妥,被上市评估公司普遍采用。Arps的双曲线递减和调和递减是两种产量递减较慢的模型,在实际中应用得并不多。陈元千等于2015年建立的线性递减模型,仅适用于产量随时间呈直线下降,而且递减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建立的幂函数递减模型,它的递减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根据Arps提出的递减指数n划分的不同递减模型:n=-1时为线性递减,n=0时为指数递减,0<n<1时为双曲线递减,n=1时为调和递减,1<n≤2时为幂函数递减。由于呈幂函数递减的产量与时间之间存在双对数直线关系,因此,该递减又可称为双对数递减。利用幂函数递减模型,对两口美国页岩水平气井的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经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和递减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两口井的递减指数基本相同,接近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函数递减 预测模型 产量 累积产量 经济可采储量 采出程度 递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2卫星热红外波段MTF在轨评价及其在改进图像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强 李欣耀 陈桂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5-341,共7页
提出了基于理想斜坡模型及目标延拓空间卷积变换的采样成像系统热红外波段MTF在轨评价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性能良好的成像系统而言,系统特征MTF值的绝对评价误差约0.05.同时,利用2006~2008年间的观测数据,定量评价了FY-2C卫星... 提出了基于理想斜坡模型及目标延拓空间卷积变换的采样成像系统热红外波段MTF在轨评价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性能良好的成像系统而言,系统特征MTF值的绝对评价误差约0.05.同时,利用2006~2008年间的观测数据,定量评价了FY-2C卫星热红外通道的系统MTF特性,与卫星发射前地面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在轨评价得到的系统点源扩展函数(PSF),对FY-2C卫星热红外通道图像进行了复原处理,得到了清晰度更高的图像产品,并给出了对典型台风监测结果的改进.传统在轨MTF评价方法中采用的理想阶跃模型,可视为理想斜坡模型中参数Nslope为0时的特例.因此,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在轨MTF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在轨评价 斜坡模型 热红外 图像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晶闸管功能性子电路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峰 林辉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了获得可移植性强的大功率晶闸管子电路模型,采用功能建模法构建了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的大功率晶闸管功能性子电路模型。该模型依据器件主要的动、静态特性搭建了4个功能电路和模块,并采用条件转移语句建立了简单的控制律,简化... 为了获得可移植性强的大功率晶闸管子电路模型,采用功能建模法构建了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的大功率晶闸管功能性子电路模型。该模型依据器件主要的动、静态特性搭建了4个功能电路和模块,并采用条件转移语句建立了简单的控制律,简化了模型结构,同时利用阻容电路改进了触发电路,最后采用带二极管的RLC电路产生模拟的反向恢复电流。将模型应用到矿井电网的大功率TCR系统的仿真分析中,得到了不同触发角时的动、静态过程的波形。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晶闸管主要的动、静态特性,从而弥补了PSPICE模型和MATLAB工具箱中模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 子电路模型 功能建模法 反向恢复电流 暂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扰动引力逼近的改进虚拟压缩恢复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世昌 王庆宾 朱雷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0,105,共4页
将改进的虚拟压缩恢复法应用于扰动引力的逼近问题,与点质量法的比较表明,改进的虚拟压缩恢复法和点质量模型对扰动引力的逼近精度和逼近速度相当。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 扰动引力 虚拟压缩恢复法 点质量模型 调和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条件下基于满意模型预测控制的动基座水下无人航行器对接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伟 伍文华 +2 位作者 滕延斌 宫鹏 唐业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与运动母船对接过程中存在多种复杂约束,单一优化目标无法满足多目标同时最优的问题,本文通过将满意控制思想引入到模型预测控制中,设计了一种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多自由度的满意模型预测控制对接控制器。首先,对动基...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与运动母船对接过程中存在多种复杂约束,单一优化目标无法满足多目标同时最优的问题,本文通过将满意控制思想引入到模型预测控制中,设计了一种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多自由度的满意模型预测控制对接控制器。首先,对动基座水下无人航行器对接过程中的多种复杂条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将水下无人航行器模型按照满意思想进行分布式处理,得到北东位置、深度、纵倾和航向模型。最后,将多种复杂约束分别引入到分布式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预测模型和目标函数中,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处理多种复杂约束问题上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基座水下无人航行器 对接 满意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模型 目标函数 滚动时域 回收母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凝胶调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行才 王洪光 +1 位作者 李凤霞 曾庆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3,75,共6页
针对蒙古林严重非均质层状普通稠油油藏,在各种物理模型上研究了可动凝胶的调驱作用。实验用原油38℃密度0.8878 g/cm^3,黏度255.4 mPa.s。可动凝胶由800 mg/L聚合物(北京恒聚EORPAM-4)和17.8 mg/L羧酸铬乳液在清水中配成。并联双管... 针对蒙古林严重非均质层状普通稠油油藏,在各种物理模型上研究了可动凝胶的调驱作用。实验用原油38℃密度0.8878 g/cm^3,黏度255.4 mPa.s。可动凝胶由800 mg/L聚合物(北京恒聚EORPAM-4)和17.8 mg/L羧酸铬乳液在清水中配成。并联双管模型水驱至含水98%后注入0.2 PV可动凝胶,再水驱时高渗管(2.58μm2)产液量大幅下降,采出程度有所增大,低渗管(0.151μm^2)产液量和采出程度大幅上升。在仿真微观模型上观测到了可动凝胶堵塞大孔道,扩大波及范围,残余油向出口富集等现象。在直径5 cm、长87.21 cm、水测渗透率0.639μm^2的长填砂管中,注入0.3 PV可动凝胶及后续注水初期注入压力迅速升高,此后缓慢下降并稳定在较高水平,原油采收率提高6.6%。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6月,在蒙古林油田先后开展了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扩大试验、Ⅰ区推广、工业推广,预计提高采收率4.18%-5.14%。讨论了可动凝胶的生产特征:注入压力上升,转注水后趋于稳定;堵塞大孔道;注采剖面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聚合物/铬凝胶 调驱 物理模拟 作用机理 矿场实践 蒙古林油田 普通稠油油藏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能量回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均平 刘振 +1 位作者 李科军 何二春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08-1913,共6页
为了解决挖掘机在回转阶段的能量回收再利用问题,基于压力共轨(CPR)液压混合动力技术设计了一个采用两个蓄能器的闭式回转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考虑到气体温度与热传递对蓄能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回转制动的... 为了解决挖掘机在回转阶段的能量回收再利用问题,基于压力共轨(CPR)液压混合动力技术设计了一个采用两个蓄能器的闭式回转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考虑到气体温度与热传递对蓄能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回转制动的平稳性,减少回转装置的能量损失,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对回转速度进行跟踪控制。在Matlab平台上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有较好鲁棒性、稳定性,可平稳控制回转装置;采用该系统可消除压力共轨系统二次元件之间的压力扰动,能够实现高达49.8%的再生能量用于驱动回转系统,比同吨位的液压挖掘机节能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液压混合动力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挖掘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回滚的操作系统故障自恢复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怡安 史佳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9-715,共7页
操作系统故障根据传播特性可分为process-local和kernel-global 2类,分别造成进程局部数据和内核全局状态的错误。现有技术通过重启系统或故障进程实现对进程局部数据错误的恢复,但未考虑内核全局状态的不一致问题,不能保证对kernel-glo... 操作系统故障根据传播特性可分为process-local和kernel-global 2类,分别造成进程局部数据和内核全局状态的错误。现有技术通过重启系统或故障进程实现对进程局部数据错误的恢复,但未考虑内核全局状态的不一致问题,不能保证对kernel-global类型故障的恢复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偿回滚的故障自恢复技术。该技术通过监测内核全局方法调用,在进程局部数据被正确恢复的前提下,利用补偿操作对不一致的内核全局状态进行恢复,控制了故障的传播效应,减小了单点故障造成的影响。此外,该技术以内核模块的形式实现,不需要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修改,可便捷地实现功能扩展和移植。故障注入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系统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该技术能对91.6%的故障进行有效恢复,且带来的系统负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内核补偿 进程状态回滚 故障自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功能组装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卜海峰 蒋欢军 和留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7-1135,共9页
为了量化单体建筑的抗震韧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组装的通用型功能损失量化方法和对应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为建筑构件定义一种基于概率的功能损失,以考虑构件功能损失在地震作用下的不确定性。使用树状层级结构组装构件的功能以获... 为了量化单体建筑的抗震韧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组装的通用型功能损失量化方法和对应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为建筑构件定义一种基于概率的功能损失,以考虑构件功能损失在地震作用下的不确定性。使用树状层级结构组装构件的功能以获取建筑的功能损失。使用基于修复方案的建筑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获取建筑功能时变函数曲线。基于蒙特卡洛法给出单体建筑抗震韧性量化的计算方法。最后,应用该方法对一幢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公寓建筑的抗震韧性进行了评价,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韧性提升方法对该建筑抗震韧性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合理地评价建筑的抗震韧性,案例建筑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韧性较好,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对建筑抗震韧性有较大影响;不同韧性提升方案中,提高建筑构件抗震性能和优化建筑震后修复策略的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韧性 功能损失量化 修复方案 功能恢复模型 韧性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建筑抗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康现栋 付皓然 +1 位作者 赵光 王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2,共6页
选择已安装观测台阵的某教学楼为例,建立OpenSEES模型,利用振动数据识别结构自振特性标定数值模型,至两者结果吻合良好后,输入10条地震动开展结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楼层层间位移角均在规范限值下,结构抗震性能完好,建筑韧性仅考虑功... 选择已安装观测台阵的某教学楼为例,建立OpenSEES模型,利用振动数据识别结构自振特性标定数值模型,至两者结果吻合良好后,输入10条地震动开展结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楼层层间位移角均在规范限值下,结构抗震性能完好,建筑韧性仅考虑功能损失影响。依据吊顶和填充墙的易损性曲线中2种损伤状态的损失比和发生概率,计算该建筑结构的功能损失R_(loss)和建筑韧性R_(function),结果表明该教学楼在罕遇地震下功能损失超过2/3,建筑韧性仅剩余1/3。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中“建筑主体结构完好,吊顶和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破坏严重”结果相符。参考REDi方法对吊顶和填充墙进行功能修复时间评估,依据建筑功能(韧性)与累计恢复时间对应关系,得到建筑的抗震韧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 建筑韧性 功能损失 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意攻击下城市电力网络毁伤韧性评估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林 赵旭东 +2 位作者 陈志龙 龚华栋 侯本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169,共9页
为提升蓄意攻击威胁下城市电力网络毁伤韧性评估的有效性,采用性能时程响应函数(PRF)法,结合攻防双方策略博弈模型,建立蓄意攻击下城市电力网络毁伤韧性评估方法及流程;同时,融合电力潮流分析设计新型性能PRF,使韧性评估结果更符合电力... 为提升蓄意攻击威胁下城市电力网络毁伤韧性评估的有效性,采用性能时程响应函数(PRF)法,结合攻防双方策略博弈模型,建立蓄意攻击下城市电力网络毁伤韧性评估方法及流程;同时,融合电力潮流分析设计新型性能PRF,使韧性评估结果更符合电力网络实际功能需求;以我国某市电力网络为例,依托策略博弈模型求解出纳什均衡状态下攻防双方策略,并评估不同恢复条件下该电力网络毁伤韧性。研究结果表明:纳什均衡策略为攻防双方最有可能采取的攻击和防护策略,城市电力网络的毁伤韧性受恢复资源和恢复预算2个条件共同控制,恢复资源决定网络的恢复速度,恢复预算决定网络的恢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意攻击 城市电力网络 毁伤韧性评估 策略博弈模型 时程响应函数(PRF) 恢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纠正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秋菊 王彤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72,共7页
针对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纠正易受到误差传递算法的影响,导致纠正后最大相对波动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恢复函数的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纠正方法。采集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信号数据,去除噪音信号,以恢复函数为基础,... 针对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纠正易受到误差传递算法的影响,导致纠正后最大相对波动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恢复函数的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纠正方法。采集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信号数据,去除噪音信号,以恢复函数为基础,设计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传递算法;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非线性误差校正模型,再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实现误差的良好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纠正方法应用效果与文献相比,传感器的最大相对波动分别降低了13.53%与7.08%,具有更优的应用性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函数 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非线性误差 校正模型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测量误差分布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RCNN补充模块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蔚瑞 侯培国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7-1672,共6页
激活函数在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中可以增加算法的非线性、提高算法的复杂程度。利用ReLU激活函数在算法训练时间短的优点,针对负值通过ReLU激活函数置零导致部分神经元失活的问题,将失活的部分通过rReLU函数重新加入到模型中,该方法称为FSR... 激活函数在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中可以增加算法的非线性、提高算法的复杂程度。利用ReLU激活函数在算法训练时间短的优点,针对负值通过ReLU激活函数置零导致部分神经元失活的问题,将失活的部分通过rReLU函数重新加入到模型中,该方法称为FSRCNN补充模块算法。实验过程中分别测试了FSRCNN模型在激活函数为ReLU、PReLU以及使用ReLU激活函数加入补充模块后的算法性能,结果表明:在放大倍数为4的条件下,补充模块算法的峰值信噪比结果高于原FSRCNN算法0.1dB。因此,补充模块能够提高模型的性能,增强模型对信息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图像恢复 超分辨率重建 FSRCNN模型 补充模块 rReLU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传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139,共9页
经过多年开发实践,针对低渗透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油藏工程理论研究尚不完善,目前尚无针对低渗透油藏CO_(2)驱采收率评价的理论模型。基于低渗透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利用广义油藏工程... 经过多年开发实践,针对低渗透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油藏工程理论研究尚不完善,目前尚无针对低渗透油藏CO_(2)驱采收率评价的理论模型。基于低渗透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利用广义油藏工程方法,筛选用于CO_(2)驱采收率评价理论研究的基本相似准则及关键参数,建立能够表征低渗透油藏CO_(2)驱开发特点和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的主控因素表征函数,构建低渗透油藏CO_(2)驱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依据代表性低渗透油藏CO_(2)驱开发实际参数,应用单因素虚拟开发模拟方法求解出该模型的各项系数。利用多因素虚拟开发模拟方法分析该模型的适用性,通过对比油藏实际采收率与理论模型公式计算采收率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低渗透油藏CO_(2)驱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强的可靠性,对定量评价低渗透油藏CO_(2)驱开发效果、完善低渗透油藏CO_(2)驱评价方法和油藏工程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采收率 理论模型 表征函数 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