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random and scattered coincidences from outside of field of view o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with different reconstruction protocols
1
作者 Mahak Osouli Alamdari Pardis Ghafarian +2 位作者 Arman Rahmim Mehrdad Bakhshayesh‑Karam Mohammad Reza Ay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40-52,共13页
Image quality i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is affected by random and scattered coincidences and reconstruction protocols.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cattered and random coincidences from outsi... Image quality i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is affected by random and scattered coincidences and reconstruction protocols.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cattered and random coincidences from outside the field of view(FOV)on PET image quality for different reconstruction protocols.Imaging was performed on the Discovery 690 PET/CT scanner,using experimental configurations including the NEMA phantom(a body phantom,with six spheres of different sizes)with a signal background ratio of 4:1.The NEMA phantom(phantom I)was scanned separately in a one-bed position.To simulate the effect of random and scatter coincidences from outside the FOV,six cylindrical phantoms with various diameters were added to the NEMA phantom(phantom II).The 18 emission datasets with mean intervals of 15 min were acquired(3 min/scan).The emission data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different techniques.The image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evaluated by both phantoms.Variations i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NR)in a 28-mm(10-mm)sphere of phantom II were 37.9%(86.5%)for ordered-subset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SEM-only),36.8%(81.5%)for point spread function(PSF),32.7%(80.7%)for time of flight(TOF),and 31.5%(77.8%)for OSEM+PSF+TOF,respectively,indicating that OSEM+PSF+TOF reconstruction had the lowest noise levels and lowes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OV)values.Random and scatter coincidences from outside the FOV induced lower SNR,lower contrast,and higher COV values,indicating image deteriora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smaller sphere sizes.Amongst reconstruction protocols,OSEM+PSF+TOF and OSEM+PSF showed higher contrast values for sphere sizes of 22,28,and 37 mm and higher contrast recovery coefficient values for smaller sphere sizes of 10 and 1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 Random coincidences Scatter coincidences·Time of flight(TOF) Point spread function(PSF) Field of view(FOV) Noise equivalent count rate(NECR) Signal-toNoise ratio(S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组织学分级
2
作者 石琴 张依凡 +2 位作者 杨易 潘博 倪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6,178,共7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分类中组织学分级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PET/CT资料。根据WHO(202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分类中组织学分级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PET/CT资料。根据WHO(2021)分级进行三级肿瘤分级。比较3种分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和CT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3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性能。结果较高的肿瘤分级与男性患者(χ^(2)=11.803,P=0.003)、吸烟史(χ^(2)=7.702,P=0.021)、肿瘤最大径(H=20.548,P=0.002)、淋巴结转移(P<0.001)、脉管癌栓(χ^(2)=33.270,P<0.001)、胸膜侵犯(χ^(2)=15.116,P=0.001)及气道播散有关(χ^(2)=17.867,P<0.001)。随着肿瘤级别提高,SUVmax(H=71.488,P<0.001)、糖酵解总量(H=30.658,P<0.001)和CT纯实性表现比例(χ^(2)=28.872,P<0.001)显著增加。SUVmax增高(OR=1.234,95%CI 1.141~1.334,P<0.001)和CT纯实性表现(OR=2.205,95%CI 1.166~4.171,P=0.015)是3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SUVmax、CT实性表现及两者联合预测3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641、0.804,其中最佳截断SUVmax为6.08。结论SUVmax和CT实性表现是3级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18)F-FDG PET/CT可辅助评估肺腺癌分级,有助于改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国际疾病分类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
3
作者 薄祥坤 朱日祥 +1 位作者 陈晋 陈赛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复发/转移,将患者...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复发/转移,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48)、未发生组(n=72)。所有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18)F-FDG PET/CT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和血清RBM3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RBM38水平和SUV_(max)、MTV、TLG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RBM38、SUV_(max)、MTV、TLG及联合诊断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的RBM38水平低于未发生组,SUV_(max)、MTV、TLG水平高于均未发生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RBM38水平与SUV_(max)、MTV、TLG水平呈负相关性(r=-0.600、-0.606、-05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UV_(max)、MTV、TLG、RBM38及联合诊断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32、0.706、0.737、0.910,敏感度分别为64.58%、66.67%、70.83%、79.17%、89.58%,特异度分别为76.39%、72.22%、65.28%、62.50%、75.00%(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BM38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临床预测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复发/转移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 联合 CEA 在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将 吴海波 王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癌胚抗原(CEA)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CEA检查,以内镜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癌胚抗原(CEA)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CEA检查,以内镜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18)F-FDG PET/CT、CEA单独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结果内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8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结肠癌60例,直肠癌25例;高分化38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21例。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SUVmax值、CEA值对比,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18)F-FDG PET/CT、CEA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68、0.810、0.862,联合诊断价值高。结论^(18)F-FDG PET/CT联合CEA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金爱芳 骆柘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UVmax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效能。结果135例伴可疑椎管内转移症状的肿瘤患者中,硬脊膜内(软脊膜和髓内)转移18例,其他病变80例,脊髓无病变37例。18例硬脊膜内转移中,13例软脊膜转移,2例髓内转移,3例同时有软脊膜和髓内转移。转移表现为结节状(10例)或条片状(6例)18F-FDG摄取增高,对应CT上髓旁或髓内结节或脊髓肿胀。^(18)F-FDGPET/CT比MRI发现了更多的病灶,包括亚厘米的病灶。基于患者,^(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9%、89.2%、89.1%;以转移灶和正常脊髓SUVma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界值为2.45时约登指数最大,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2%、75.7%。结论18F-FDG PET/CT是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种可选择影像模式。硬脊膜内转移大多数表现为局灶性高代谢病变,SUVmax可作为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内转移 软脊膜转移 脊髓内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付玉娟 尚毓 +1 位作者 吴岳 宋银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24-2028,共5页
目的 探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THRIL(lncRNA THRIL),微小RNA-98-5p(miR-98-5p)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5... 目的 探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THRIL(lncRNA THRIL),微小RNA-98-5p(miR-98-5p)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5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SPN患者分为良性组(75例)和恶性组(40例),比较两组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lncRNA THRIL与miR-98-5p的相关性。一致性Kappa检验比较PET/CT、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单独及联合诊断SPN恶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T/CT检查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水平对恶性SPN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血清lncRNA THRIL水平比良性组高,miR-98-5p水平比良性组低(P<0.05)。Pearson分析显示,lncRNA THRIL与miR-98-5p表达呈负相关(r=-0.491,P<0.05),且lncRNA THRIL与miR-98-5p有靶向结合位点。PET/CT、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联合共诊断出38例恶性SPN患者,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29(P<0.05),联合诊断恶性SPN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最高,分别为90.67%、95.00%、84.44%、97.14%、92.17%。PET/CT、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联合诊断恶性SP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95%CI:0.874~0.968),均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2.235、2.478、2.444,P<0.05)。结论 PET/CT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检测可提高对恶性SPN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 长链非编码RNA THRIL 微小RNA-98-5p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OPA PET/CT定量分析提高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武婕 周蕾蕾 +5 位作者 张逸悦 蒋腾 徐志宏 张思伟 白侠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3例晚期(Hoehn-YahrⅢ~Ⅳ级);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对照者27例,行^(18)F-FDOPA PET/CT。于HERMES BRASS平台计算受试者纹状体各亚区与枕叶体积计数比(SORs),完成基于感兴趣区的脑半定量分析,观察早期和晚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性。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PD组和健康对照组纹状体各亚区SORs行主成分分析,观察数据聚集度和组间区分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晚期PD患者尾状体、前壳核、后壳核和纹状体整体SORs显著降低(t=9.02~11.72,P<0.0001),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73、0.995和0.982。早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指数分别为尾状核(7.61±5.50)%、前壳核(11.43±8.97)%、后壳核(17.17±11.63)%、纹状体(10.65±7.46)%。PD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主成分分析有显著区分度,PD组纹状体^(18)F-FDOPA摄取显著降低,早期PD患者对侧后壳核损失最显著,下降百分比为34%。结论平台半定量分析^(18)F-FDOPA PET/CT图像,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半定量数值,纹状体特别是壳核的不对称性可能是PD早期诊断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8)F-FDOPA pet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半定量分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丹丹 楼云龙 林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基于乳腺癌相关代谢参数建立无创性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1日—2023年3月30日诊断为乳腺癌且术前在我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58例,获取乳腺癌原发灶代谢参数[最... 目的基于乳腺癌相关代谢参数建立无创性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1日—2023年3月30日诊断为乳腺癌且术前在我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58例,获取乳腺癌原发灶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TLG)]、腋窝摄取最高淋巴结SUVmax(SUVmax ALN)、腋窝淋巴结短径及临床相关指标[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ALNM阳性组[ALNM(+)]和ALNM阴性组[ALNM(-)],分析两组间各参数的关系,筛选出最佳影响因素,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两组间乳腺癌原发灶的TLG、代谢体积、腋窝淋巴结短径及SUVmax AL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24~-1.812,P均<0.05),而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原发灶SUVmax及SUV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原发灶的TLG及SUVmax ALN可作为乳腺癌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这两个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为Logit(P)=0.142+0.443×SUVmax ALN-0.013×TLG。以TLG及SUVmax ALN构建的ALNM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 0.691~0.841,P<0.001)。结论乳腺癌原发灶的TLG及SUVmax ALN可作为独立预测乳腺癌ALNM的因素,基于这两个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ALNM,该非侵入性的方法在临床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淋巴转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与^(18)F-DPA-714 Micro PET/CT显像评价生酮饮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
9
作者 黄禹豪 曾薪宇 +3 位作者 陈飞 詹友胜 杨凡慧 李素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1-438,共8页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能否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促进认知。材料与方法将20只APP/PS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KD组(APP/PS1+KD)与普通饮食组(APP/PS1),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能否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促进认知。材料与方法将20只APP/PS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KD组(APP/PS1+KD)与普通饮食组(APP/PS1),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酮饲料喂养APP/PS1+KD组,普通饲料喂养APP/PS1组和对照组,共4个月。连续喂养4周、4个月后,记录小鼠的血酮,并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认知,再行^(18)F-FDG和^(18)F-DPA-714 micro PET/CT分别评估KD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各脑区葡萄糖代谢及神经炎症的影响;完成PET/CT显像后取脑组织,选择海马CA1区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情况。结果4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第3~4天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在纹状体、海马、背侧丘脑、中央灰质、上丘、嗅球、中脑等脑区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海马、背侧丘脑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等脑区对^(18)F-DPA-714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上升(P<0.05或P<0.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降低了海马区相对^(18)F-DPA-714摄取(P<0.01)。与对照组、APP/PS1+KD组相比,APP/PS1组小鼠脑(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KD可通过提高APP/PS1小鼠大脑代谢并抑制神经炎症,促进其认知行为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大脑代谢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API-42与^(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比较
10
作者 柯渺 张静 +5 位作者 吕杰 李友财 钟凯翔 侯鹏 赵睿玥 王欣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8-1255,共8页
目的 比较^(18)F-FAPI-42和^(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5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周内同时接受^(18)F-FAPI-42和^(18)F-FDG PET/CT检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以手术切... 目的 比较^(18)F-FAPI-42和^(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5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周内同时接受^(18)F-FAPI-42和^(18)F-FDG PET/CT检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以手术切除及穿刺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随访(CT/MRI增强扫描)为最终诊断金标准,比较^(18)F-FAPI-42和^(18)F-FDG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和肿瘤/背景比以及阳性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34例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2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5例,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2例。^(18)F-FAPI-42在诊断肝内病灶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显著优于^(18)F-FDG(肝内病灶:93.33%比52.22%,P<0.001;淋巴结转移:100%比87.50%,P=0.021)。在远处转移方面两者检出率相当(100%比96.20%,P>0.05)。^(18)F-FAPI-42在肝内病灶、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骨、腹膜转移中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及肿瘤/背景比均高于^(18)F-FDG(Z=5.261~1.183,P均<0.05)。初始分期评估中,^(18)F-FAPI-42改变了20.8%(5/24)患者的T分期、8.3%(2/24)患者的N分期和8.3%(2/24)患者的M分期,与多模态影像结果一致。评估治疗后患者的结果显示,^(18)F-FAPI-42对肝癌复发灶的检出率为92.86%(13/14),高于^(18)F-FDG(64.28%,9/14);^(18)F-FAP-42发现更多复发原发灶和肝内转移子灶,较^(18)F-FDG更敏感。结论^(18)F-FAPI-42 PET/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18)F-FDG,在肿瘤的分期及再分期方面表现优异,提示^(18)F-FAPI-42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18)F-FAPI-42 ^(18)F-FDG 肿瘤分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c(RGD)_(2) SPECT/CT与^(18)F-FDG PET/CT 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
11
作者 阿米娜·依布拉音 谢彬 +2 位作者 秦永德 李肖红 李勇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99)mTc-c(RGD)2]SPECT/CT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HAE)增殖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新... 目的探讨^(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99)mTc-c(RGD)2]SPECT/CT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HAE)增殖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HAE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PET/CT、腹部^(99)mTc-c(RGD)2 SPECT/CT显像及手术治疗,对34例患者的41个HAE病灶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边缘带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HAE浸润带18F-FDG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摄取比值(TBR)、^(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靶非靶比值(T/NT)分别与MVD计数的相关性;比较HAE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阳性(T/NT>1)及阴性(T/NT<1)两组间MVD计数的差异。结果41个HAE病灶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T/NT值与MVD计数两组间呈高度正相关性(r=0.823,P<0.01);^(18)F-FDGPET/CT显像SUVmax值、TBR与MVD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HAE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阳性组17个与阴性组24个病灶MVD计数分别为89.00±9.87、43.08±18.36个/高倍视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E^(99)mTc-c(RGD)2 SPECT/CT显像RGD的摄取程度与HAE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呈高度正相关,^(99)mTc-c(RGD)2 SPECT/CT显像可间接反应HAE的侵袭性,可作为评价病灶侵袭性经济、无创的检查手段之一,并且可与18F-FDGPET/CT联合从HAE浸润带的新生血管表达及炎性活性两方面共同评价其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整合素ΑVΒ3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肌肉瘤的CT、MRI及PET/CT影像学表现
12
作者 蒲迪 刘慧君 +1 位作者 陈月芹 于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横纹肌肉瘤(RMS)的CT、MRI及^(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6例RMS患者资料,分析其CT、MRI及^(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结果 16例RMS中,10例病灶位于头颈部,1例位于肺部,4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腹盆腔... 目的 探讨横纹肌肉瘤(RMS)的CT、MRI及^(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6例RMS患者资料,分析其CT、MRI及^(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结果 16例RMS中,10例病灶位于头颈部,1例位于肺部,4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腹盆腔。按病理分型为胚胎型RMS 6例,腺泡型RMS 7例,多形性RMS 2例,硬化性RMS1例。7例接受CT检查,6例见等密度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1例见不均匀稍低密度肿块影;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动脉期病灶内见迂曲小血管影。10例行MRI检查,10例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病灶中央见稍低信号;8例DWI提示扩散受限,呈不均匀高信号;8例增强MRI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灶内见条片状无强化区。5例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病灶呈^(18)F-FDG摄取增高。6例伴骨质破坏,1例伴肺部转移,2例伴骨髓浸润,1例侵犯右眼眶及右额部。结论 CT检查显示RMS对邻近骨质破坏,MRI检查显示RMS病变大致侵袭范围,^(18)F-FDG PET/CT检查显示病灶代谢活性及是否伴远处转移,有助于提示RMS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具有诊断价值
13
作者 杨易 潘博 汪世存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3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14例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患者,用手划感兴趣区法分析全身肌肉摄取程度,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14),... 目的探讨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3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14例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患者,用手划感兴趣区法分析全身肌肉摄取程度,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14),测量对照组肌肉摄取值,比较二者肌肉摄取值的差异。结果14例皮肌炎患者,伴发胃癌4例,卵巢癌3例,淋巴瘤2例,肺癌、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各1例,不明来源低分化腺癌1例;以上皮肌炎患者的肌肉摄取平均值为3.5±1.8,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值(1.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不仅能通过肌肉的弥漫性摄取程度判断疾病活跃程度,为病变的活检提供依据,还能够对伴发的恶性肿瘤进行分期和评估,为临床精确诊治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 皮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跨模态轻量级YOLOv5模型的PET/CT肺部肿瘤检测
14
作者 周涛 叶鑫宇 +1 位作者 刘凤珍 陆惠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4-632,共9页
多模态医学图像可在同一病灶处提供更多语义信息,针对跨模态语义相关性未充分考虑和模型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跨模态轻量级YOLOv5(CL-YOLOv5)的肺部肿瘤检测模型。首先,提出学习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多模态医学图像可在同一病灶处提供更多语义信息,针对跨模态语义相关性未充分考虑和模型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跨模态轻量级YOLOv5(CL-YOLOv5)的肺部肿瘤检测模型。首先,提出学习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PET/CT不同模态语义信息的3分支网络;然后,设计跨模态交互式增强块充分学习多模态语义相关性,余弦重加权计算Transformer高效学习全局特征关系,交互式增强网络提取病灶的能力;最后,提出双分支轻量块,激活函数簇(ACON)瓶颈结构降低参数同时增加网络深度和鲁棒性,另一分支为密集连接的递进重参卷积,特征传递达到最大化,递进空间交互高效地学习多模态特征。在肺部肿瘤PET/CT多模态数据集中,该文模型获得94.76%mAP最优性能和3238 s最高效率,以及0.81 M参数量,较YOLOv5s和EfficientDet-d0降低7.7倍和5.3倍,多模态对比实验中总体上优于现有的先进方法,消融实验和热力图可视化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 跨模态交互式增强块 双分支轻量块 pet/ct多模态肺部肿瘤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hydraulic fracture growth behavior in heterogeneous tight sandstone formations using CT scanning and acoustic emission monitoring 被引量:10
15
作者 Nai-Zhen Liu Yu-Shi Zou +2 位作者 Xin-Fang Ma Ning Li Shan W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96-408,共13页
Tortuous hydraulic fractures(HFs) are likely to be created in heterogeneous formations such as conglomerates, which may cause sand plugging, ultimately resulting in poor stimulation efficienc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 Tortuous hydraulic fractures(HFs) are likely to be created in heterogeneous formations such as conglomerates, which may cause sand plugging, ultimately resulting in poor stimulation efficienc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F growth behavior in conglomerate through laboratory fracturing experiments under true tri-axial stresses combin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 and acoustic emission(AE) monitoring. The effects of gravel size, horizontal differential stress, and AE focal mechanisms were examined. Especially, the injection pressure and the AE response features during HF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conglomerate were analyzed. Simple HFs with narrow microfractures are created in conglomerate when the gravels are 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the specimen, whereas complex fractures are created when the gravels are similar in size to the specimen, even under high horizontal differential stresses. Breakdown pressure and AE rates are high when a HF is initiated from the high-strength gravel. A large pressure decline after the breakdown may indicate the creation of a planar and wide HF. Analyzing the focal mechanism indicates that the shear mechanism generally dominat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HF complexity. Tensile events are likely to occur during HF initiation and are located around the wellbore. Shear events occur mainly around the nonplanar and complex matrix/gravel inte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LOMERATE GRAVEL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pagation mechanism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coustic emission (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金龄 嵇建峰 +3 位作者 庞伟强 吴红霞 易贺庆 李林法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21-24,2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量并计算宫颈癌原发灶代谢参数,包括最...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量并计算宫颈癌原发灶代谢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SUVmax)、峰值标准摄取值(peak standard uptake,SUVpeak)、肿瘤代谢体积(tumor metabolic volume,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glycolysis,TLG),分析以上参数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uPA、CK20、CK19及MMP-9)的相关性。结果高分化型宫颈癌原发灶的MTV值明显高于中分化及低分化宫颈癌(P=0.047)。FIGO分期为Ⅳ期患者的原发灶MTV及TLG值均高于Ⅲ期和Ⅱ期患者(P<0.001)。SCC-Ag≥1.5 ng/mL、CEA≥5 ng/mL和CA125≥35 ng/mL的宫颈癌患者原发灶MTV及TLG值均高于血清SCC-Ag、CEA和CA125水平低者(P<0.05)。血清CK19水平与FIGO分期有关(P=0.029),uPA、CK20及MMP-9均与肿瘤代谢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原发灶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FIGO分期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参数 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标志物 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创伤后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杨芳 张毓艺 +3 位作者 冯瑾 张连娜 高璇 陈紫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创伤后骨髓炎中的代谢影像特征,并评估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4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创伤后骨折愈合不良可疑感染患者64例,采用定性及半定量评估方...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创伤后骨髓炎中的代谢影像特征,并评估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4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创伤后骨折愈合不良可疑感染患者64例,采用定性及半定量评估方法评价^(18)F-FDG PET/CT对创伤后骨髓炎的诊断准确性,并与实验室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诊断意义的参数。结果 64例患者中,37例确诊为创伤后骨髓炎,其中23例通过术中微生物培养阳性确诊,14例通过临床症状及随访结果确诊。其余27例患者中,10例术中微生物培养、17例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提示感染。^(18)F-FDG PET/CT正确诊断37例感染组中的34例,正确排除27例感染阴性组中的23例,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总体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1.89%、85.19%、89.47%、88.46%和89.06%。感染组中^(18)F-FDG PET/CT半定量指标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6.23±2.16,感染阴性组为4.2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和C反应蛋白为具有诊断意义的参数,且SUVmax诊断准确度高于C反应蛋白(χ^(2)=27.245,P<0.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提供的代谢影像特征有助于为诊断创伤后骨髓炎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创伤和损伤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战莹 郝珊瑚 +3 位作者 武晓丹 焦婷婷 张国旭 王治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3-45,55,共4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科因怀疑各种非甲状腺病变而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817例患者的图像,其中245例(8.7%)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计算最大标...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科因怀疑各种非甲状腺病变而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817例患者的图像,其中245例(8.7%)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进一步检查、检验、手术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245例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患者中84例(34.3%)呈弥漫性摄取,161例(65.7%)呈局灶性摄取。所有经进一步检查的弥漫性摄取患者均被诊断为良性疾病,而接受病理诊断的49例局灶性摄取的患者中29例(59.2%)为良性病变,20例(40.8%)为恶性病变。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患者的SUV_(max)值分别为8.92±6.60和5.57±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18)F-FDG PET/CT检查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患者中,弥漫性摄取通常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而局灶性摄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评估,更有利于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及其他影像手段对胰腺癌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中秋 卢光明 +4 位作者 郑玲 朱虹 常林风 吴江 秦莉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增强CT和综合手段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和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的32例胰腺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胰腺病变的CT形态、密度、强化程度、胰胆管扩张、转移以及...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增强CT和综合手段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和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的32例胰腺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胰腺病变的CT形态、密度、强化程度、胰胆管扩张、转移以及PET显像胰腺病灶感兴趣区(ROI)标准摄取最大值(SUVmax)。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分别比较分析单纯PET、单纯CT平扫、增强CT、PET/CT和综合手段对胰腺疾患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32例胰腺病变中,胰腺恶性肿瘤26例,其中20例为胰腺癌,3例为胰腺癌手术后复发,2例为胰腺转移癌,1例为交界性肿瘤(潜在恶性);良性病变为6例,其中5例为肿块性慢性胰腺炎,1例为急性胰腺炎。胰腺周围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8例,腹膜及肠系膜转移4例,肝脏转移7例,骨转移2例,其他部位转移2例。单纯PET、单纯CT、增强CT、PET/CT和综合手段对胰腺疾患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8.5%、73.1%、84.6%、92.3%、96.2%,特异性分别为66.7%、33.3%、66.7%、66.7%、83.3%,准确性分别84.4%、65.6%、81.3%、87.5%、93.8%。结论:18F-FDG PET/CT较单纯PET、单纯CT、增强CT对胰腺疾患的诊断价值高,综合手段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 胰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18F-FDG PET/CT代谢特征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慧春 王玉斌 +2 位作者 崔兰兰 陈晓红 虎维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348,共6页
目的分析肺癌原发灶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以及两者在Ⅰa~Ⅲa期与Ⅲb~Ⅳb期肺癌中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肺癌患者,测量原发灶直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代谢体... 目的分析肺癌原发灶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以及两者在Ⅰa~Ⅲa期与Ⅲb~Ⅳb期肺癌中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肺癌患者,测量原发灶直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MTV)与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检测肺癌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以PET/CT分期结果为主要依据,综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TNM分期。根据病理类型分组,比较各组代谢参数的差异、各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分期中各指标的差异。结果鳞癌患者SUVmax、MTV、TLG均显著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TLG显著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及SCLC患者原发灶直径、腺癌与SCLC患者SUVmax/MTV、鳞癌与SCLC患者代谢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原发灶直径、MTV、TLG与血清CEA(r=0.449、0.452、0.422,P<0.01)、CYFRA21-1水平(r=0.472、0.448、0.449,P<0.01)均呈中等正相关;鳞癌患者原发灶直径、MTV与CYFRA21-1间(r=0.573、0.700,P<0.01),TLG与SCCA、CYFRA21-1间(r=0.504、0.544,P<0.01)亦呈中等正相关;SCLC患者各项代谢参数与肿瘤标志物无相关性(P>0.05)。与鳞癌和SCLC不同,腺癌患者Ⅰa~Ⅲa期与Ⅲb~Ⅳb期原发灶直径、MTV、TLG、CEA及CYFRA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原发灶的代谢特征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及其危险性因病理类型的差异而不同。腺癌与鳞癌的非SUVmax代谢参数直径、MTV、TLG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腺癌的非SUVmax代谢参数及血清CEA、CYFRA21-1水平是影响分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癌胚抗原 角蛋白质类 抗原 肿瘤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胃泌素释放肽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