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cess on radioactive^(18)F-labelled chemical agents as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ing probes for tumour detection
1
作者 WU Rui ZHANG Yankun +2 位作者 LU Jiufu ZHANG Pengfei WANG Yang 《无机化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702-1718,共17页
Malignant tumours always threaten human health.For tumour diagnosis,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i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advanced imaging technique by radiotracers,such as radioactive^(18)F,^(11)C,^(64)Cu,^(68)G... Malignant tumours always threaten human health.For tumour diagnosis,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i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advanced imaging technique by radiotracers,such as radioactive^(18)F,^(11)C,^(64)Cu,^(68)Ga,and^(89)Zr.Among the radiotracers,the radioactive^(18)F-labelled chemical agent as PET probes plays a predominant role in monitoring,detecting,treating,and predicting tumours due to its perfect half-life.In this paper,the^(18)F-labelled chemical materials as PET probe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First,we introduce various radionuclides of PET and elaborate on the mechanism of PET imaging.It highlights the^(18)F-labelled chemical agents used as PET probes,including[^(18)F]-2-deoxy-2-[^(18)F]fluoro-D-glucose([^(18)F]-FDG),^(18)F-labelled amino acids,^(18)F-labelled nucleic acids,^(18)F-labelled receptors,^(18)F-labelled reporter genes,and^(18)F-labelled hypoxia agents.In addition,some PET probes with metal as a supplementary element are introduced briefly.Meanwhile,the^(18)F-labelled nanoparticles for the PET probe and the multi-modality imaging probe are summarized in detail.The approach and strategies for the fabrication of^(18)F-labelled PET probes are also described brief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ET probe is also prospected.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18)F-labelled PET probes will expand our knowledge and shed light o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nostics of tum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 radioactive imagin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labelled tumou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PET及PET/MR脑成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与额颞叶痴呆(FTD)均为常见痴呆类型。MRI、PET及PET/MRI可无创精准评估AD及FTD患者脑结构、功能及分子水平改变,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MR、PET及PET/MR脑成像鉴别AD与FTD现状进行述评。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G PET/MR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同脑区占全脑百分比与脑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胤琰 张焱 +8 位作者 黄干 辛玫 袁沛哲 王悦 万良荣 王成 黄钢 刘建军 张晨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基于18 F-FDG PET/MR脑显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特定脑区体积在全脑体积中所占百分比(记为占比%)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以及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AD患者,基于脑18 F-FDG PET/MR图像获取40个特定脑区... 目的基于18 F-FDG PET/MR脑显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特定脑区体积在全脑体积中所占百分比(记为占比%)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以及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AD患者,基于脑18 F-FDG PET/MR图像获取40个特定脑区体积,计算占比%及平均SUV(SUV mean),分析各脑区占比%与其SUV mean的相关性;以基于正常大脑的数据库为参照,计算AD患者各脑区占比%的Z值及SUV mean的Z值,分别以之代表脑区结构与功能变化,观察二者相关性。结果29个脑区占比%与SUV mean原始值之间,以及占比%与SUV mean的Z值之间均具有相关性(r=0.288~0.778,P均<0.05),其中双侧颞中回、右侧梭状回、右侧海马、右侧楔前叶、左侧舌回及右侧海马旁回共7个脑区的相关系数均>0.6。结论FDG PET/MR所示AD患者大脑结构与代谢功能,以及二者改变之间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MRI诊断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腺 被引量:1
4
作者 罗莹莹 阳依宏 +6 位作者 尤志雯 陈兴 周子荣 袁增贝 王海峰 赵军 王海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5,共6页
目的观察^(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MRI诊断前列腺癌(PCa)侵犯精囊腺(S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2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男性PCa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所见有无SVI将其分为阳性组(n=26)与阴性组(n=66)。比较组间PC... 目的观察^(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MRI诊断前列腺癌(PCa)侵犯精囊腺(S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2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男性PCa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所见有无SVI将其分为阳性组(n=26)与阴性组(n=66)。比较组间PCa病灶PET/MRI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_(min))、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 mean)、SUV_(max)/ADC_(min)、SUV_(max)/ADC mean、PSMA肿瘤体积(PSMA-TV)及PSMA表达总量(TL-PSMA);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诊断SVI的效能。结果92例中,^(18)F-PSMA-1007 PET/MRI显示30例SVI、62例无SVI,其诊断SVI的准确率为73.91%、敏感度为61.54%、特异度为78.79%、阳性预测值为53.33%、阴性预测值为83.87%。组间ADC_(min)、PSMA-TV及TL-PS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SUV_(max)、ADC_(min)、ADC mean、SUV_(max)/ADC_(min)、SUV_(max)/ADC mean、PSMA-TV及TL-PSMA诊断PCa SV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4、0.341、0.396、0.603、0.581、0.755及0.705;其中,PSMA-TV的AUC高于除TL-PSMA外其他参数,其敏感度为84.60%、特异度为56.10%。结论^(18)F-PSMA-1007 PET/MRI有助于诊断PCa S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精囊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渐进重建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 被引量:1
5
作者 田燕 龙其刚 +2 位作者 许振春 张文倩 蔡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观察深度渐进重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7例接受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患者,分别利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及DPR算法重建设备列表下每床位30、60、90及120 s数据,共得到7组PET... 目的观察深度渐进重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7例接受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患者,分别利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及DPR算法重建设备列表下每床位30、60、90及120 s数据,共得到7组PET图像,包括3组OSEM(OSEM_30、OSEM_60及OSEM_120组)和4组DPR(DPR_30、DPR_60、DPR_90及DPR_120组)图像;比较各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后者包括病灶和肝脏最大及平均标准摄取值(SUV),即SUV_(max)及SUV_(mean);计算靶区本底比值(TBR)、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肝脏变异系数(CV liver)。以OSEM_120组为参考,绘制Bland-Altman图,观察基于DPR_30、DPR_60及DPR_90组所获病灶及肝脏SUV与基于OSEM_120组所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相同采集时间下,各DPR组图像主观评分均高于相应各OSEM组;基于各DPR组所获病灶SUV_(max)、SUV_(mean),TBR、SNR、CNR及CV liver均优于相应OSEM组(P均<0.001)。相比OSEM_120组,DPR_30组主观评分及SNR均降低而TBR及CV liver升高,DPR_60组及DPR_90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改善(P均<0.05)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上述7组所测肝脏SUV_(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5),且基于DPR_30、DPR_60及DPR_90组所测病灶和肝脏SUV_(max)及SUV_(mean)均与基于OSEM_120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结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采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人工智能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CH PET/CT在原发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费子航 王政杰 +1 位作者 勾亚婷 庞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HPT 22例)。通过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生化指标、^(18)F-FCH PET/CT显像参数及其诊断效能等方面的差异,比较^(18)F-FCH PET/CT相关参数在PHPT与SHPT间的差异,同时探讨临床生化指标与PET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MTV总和、TLFM总和在PHPT与SHP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18)F-FCH PET/CT检测PHPT更具优势,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6.8%和74.6%)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和89.8%)均高于SHPT。血磷水平、SUV_(mean)总和鉴别诊断PHPT与SPHT的效能优于其他指标,其截断值分别为1.175(AUC=0.918)、3.4(AUC=0.8417)。PTH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等PET参数存在正相关性,其余临床指标与PET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在PHPT与SHP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ET/CT影像参数对PHPT的检测效能明显高于SHPT。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18)F-FCH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模型自动分割68 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1 PET/MRI所示前列腺癌
7
作者 洪文威 李如帅 +1 位作者 孟庆乐 徐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0,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扩散模型自动分割^(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 PET/MRI所示前列腺癌(PCa)的效果。方法对含125例PCa患者的^(68)Ga-PSMA-11 PET/MRI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设计基于Faster-RCNN及空间和通道重建卷积(SCConv)Diffusion级... 目的观察基于扩散模型自动分割^(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 PET/MRI所示前列腺癌(PCa)的效果。方法对含125例PCa患者的^(68)Ga-PSMA-11 PET/MRI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设计基于Faster-RCNN及空间和通道重建卷积(SCConv)Diffusion级联的分割网络,其中的一级网络通过Faster-RCNN对前列腺和精囊腺进行粗定位,二级网络以基于扩散模型的SCConv Diffusion网络分割PCa;观察上述模型用于分割^(68)Ga-PSMA-11 PET/MRI中的PCa的效果。结果Faster-RCNN+SCConv Diffusion模型分割^(68)Ga-PSMA-11 PET/MRI中的PCa的戴斯相似系数(DSC)、交并比(IoU)及95%豪斯多夫距离(HD)分别为0.76、0.63及20.02 mm,其性能优于nnU-Net(分别为0.73、0.62及21.20 mm)及Faster-RCNN+nnU-Net(分别为0.75、0.62及20.70 mm)模型,且其分割单发及多发PCa均更为精准,少见误分割非瘤组织。结论基于扩散模型的Faster-RCNN+SCConv Diffusion级联网络可完整、准确地分割^(68)Ga-PSMA-11 PET/MRI所示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子宫颈平滑肌肉瘤PET/MRI表现
8
作者 冯艳 陈志仁 +3 位作者 梁妍 李雪 侯广哲 王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3,共2页
患者女,53岁,体检发现宫颈占位2年余、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近1个月,无腹痛、腹胀等;停经2年,2年前接受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全切术及放射、化学治疗。查体:胸部见左乳术后瘢痕;下腹部触及9 cm×10 cm×9 cm包块,质硬,活动度差,... 患者女,53岁,体检发现宫颈占位2年余、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近1个月,无腹痛、腹胀等;停经2年,2年前接受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全切术及放射、化学治疗。查体:胸部见左乳术后瘢痕;下腹部触及9 cm×10 cm×9 cm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平滑肌肉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H3 G34突变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18 F-FET PET/MR显像
9
作者 白洁 段焕利 +1 位作者 程也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07,共2页
患者女,35岁,言语不利、行走不稳伴右面部麻木1周、加重3天;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查体:言语不利,反应迟缓,右面部痛、温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深浅感觉减退,步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胶质瘤 组蛋白 突变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以国产NeuWise及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所获^(18)F-FDG全身显像图像质量及半定量参数
10
作者 莫碧云 牟兴宇 +4 位作者 秦杰 曾钰瀧 崇维霞 李楠 付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6-820,共5页
目的对比以国产NeuWise及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所获^(18)F-FDG全身显像图像质量及其半定量参数。方法纳入34例于同日分别接受以NeuWise和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进行的全身^(18)F-FDG PET/CT检查患者,比较2种图像质量... 目的对比以国产NeuWise及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所获^(18)F-FDG全身显像图像质量及其半定量参数。方法纳入34例于同日分别接受以NeuWise和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进行的全身^(18)F-FDG PET/CT检查患者,比较2种图像质量评分及其半定量参数,包括正常组织平均标准摄取值(SUV mean)、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峰值标准摄取值(SUV peak)、SUV mean、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及肿瘤代谢体积(MTV)。结果2种图像质量及病灶半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主动脉弓、肝脏、腰椎及脊髓SUV 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图像之间病灶SUV_(max)、SUV mean、MTV及TLG均呈强相关(r_(s)=0.734~0.890,P<0.001),SUV peak呈高度相关(r=0.919,P<0.001),病灶SUV_(max)、SUV peak、SUV mean、TLG及MTV一致性较好至极好(ICC=0.891~0.986,P均<0.001),且全部半定量参数差值均在95%置信区间内。结论以国产NeuWise与Philips Ingenuity TF PET/CT仪所获^(18)F-FDG全身显像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疗要求,且基于2种图像所获半定量参数具有良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18F氟脱氧葡萄糖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与代谢通路的MRI与PET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丽娜 李晓露 +1 位作者 卜书婷 范国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1-825,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及帕金森病(PD)是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均可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相关代谢通路存在共性而亦有所差异,可能涉及不同发病机制。利用MRI可间接评估代谢通路的结构与功能变化;PET则能用于评估脑代谢活性及功能连接。联... 阿尔茨海默病(AD)及帕金森病(PD)是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均可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相关代谢通路存在共性而亦有所差异,可能涉及不同发病机制。利用MRI可间接评估代谢通路的结构与功能变化;PET则能用于评估脑代谢活性及功能连接。联合应用MRI与PET可为解析神经结构与功能提供互补信息。本文就MRI与PET神经影像学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所致认知障碍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认知障碍 脑化学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付倩茹(综述) 刘劲松(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78-682,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亦居首位。随着影像组学的快速发展,高通量算法已可精确量化肿瘤内部的空间异质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亦居首位。随着影像组学的快速发展,高通量算法已可精确量化肿瘤内部的空间异质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技术深度融合高清解剖与功能代谢信息,已在肿瘤诊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将^(18)F-FDG PET/CT影像技术与影像组学结合并构建机器模型,进一步拓展了其在肿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范围,已被迅速引入肺癌全程管理领域。在鉴别诊断方面,可有效辅助鉴别良恶性肺结节,提高早期NSCLC诊断的准确率,预测NSCLC的病理亚型。在治疗指导方面,影像组学为精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辅助肺癌TNM分期、预测关键的基因突变状态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此外,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在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展现出重要价值,能够有效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本文就^(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NSCLC全程管理中的近期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显像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治疗决策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PET/MR检查^(18)F-FDG剂量减低的可行性研究
13
作者 顾海峰 李昂 +1 位作者 蔡军 张龙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究胸部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检查中^(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使用剂量降低对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目的探究胸部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检查中^(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使用剂量降低对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图像质量及病变可检测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使用SIGNA PET/MR行^(18)F-FDG胸部PET/MR检查(注射剂量3.70 MBq/kg)的患者图像118例,所有图像中均有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病灶。用5个不同PET采集时间(20、10、5、2、1 min)对列表(list-mode,list)数据回顾性重建,分别模拟100%、50%、25%、10%、5%^(18)F-FDG注射剂量,记作G100、G50、G25、G10、G5。用李克特5分法对5组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客观分析指标包括病变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的最大值(maximum SUV of lesion,L-SUVmax)、平均值(mean SUV of lesion,L-SUV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ion SUV,L-SUVsd)、背景SUV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ackground SUV,B-SUVsd)、病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of lesion,L-SNR)、图像噪声比(image noise ratio,IN)和L-SUVmax相对背景噪声比(lesion-to-background ratio,LBR),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指标组间整体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以G100为参考,评估其他组病变可检测性。结果5组^(18)F-FDG模拟剂量越高图像整体质量的主观评分也越高(P<0.05)。G25、G50、G100图像质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均评分>4分。各组L-SUVmax、L-SUVmean、L-SUVsd、IN和LBR随^(18)F-FDG模拟剂量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NR随^(18)F-FDG模拟剂量增加而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在L-SUVmax和L-SUVsd上G25、G50、G100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UVmean和L-SNR上,G5、G10两组之间或G25、G50、G100三组之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N上,5组之间任意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BR上,G5和G10、G25和G100、G50和G100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G100为参考,G50、G25、G10、G5漏检率分别为1.4%、2.4%、4.4%、6.8%。结论使用SIGNA PET/MR,若胸部^(18)F-FDG PET/MR检查PET时间为20 min,^(18)F-FDG剂量可由3.70 MBq/kg减少至0.93 MBq/kg,用量减少了75%,这不会改变PET图像质量及定量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非小细胞肺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标准摄取值 低剂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MR表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悦 白书维 +5 位作者 张焱 黄干 张晨鹏 郝勇 刘建军 邵泓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0,共6页
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 FDG)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表现,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影... 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 FDG)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表现,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影像学标记物。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E患者(AE组)和1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 HC)(HC组)的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头颅^(18)F-FDG PET/MR影像。首先,使用统计参数图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12, SPM12)处理包得出AE组FDG摄取异常脑区。然后,使用后处理工作站多模态脑分析软件提取脑区体积/全脑体积(volume/total intracranial volume,volume/TIV)和平均标准化摄取率(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 SUVr)参数,比较AE组与HC组各个脑区volume/TIV和SUVr的组间差异,并分别选取volume/TIV和SUVr有显著差异的脑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单一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最后,进行DeLong检验选择最佳模型,绘制联合诊断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置换检验用于评估统计量的显著性。结果 SPM12的分析显示,AE组脑干和小脑FDG摄取增高(P<0.001),而双侧额叶、顶叶、右侧枕叶FDG摄取减低(P<0.001)。脑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岛叶、扣带回、距状回volume/TIV减低(P<0.05),中扣带回、顶叶、楔叶、枕外侧回SUVr减低(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联合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964)最高。DeLong检验显示定量参数两两联合诊断效能与单一参数诊断效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显示诊断模型的校准度一般,但决策曲线显示在一定风险阈值范围内患者可获得比较高的净收益。置换检验显示AE组及HC组的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患者^(18)F-FDG PET/MR存在某些特定脑区FDG代谢异常和脑体积改变,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SUVr两个参数联合是潜在诊断AE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 影像学表现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OPA PET/CT定量分析提高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婕 周蕾蕾 +5 位作者 张逸悦 蒋腾 徐志宏 张思伟 白侠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3例晚期(Hoehn-YahrⅢ~Ⅳ级);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对照者27例,行^(18)F-FDOPA PET/CT。于HERMES BRASS平台计算受试者纹状体各亚区与枕叶体积计数比(SORs),完成基于感兴趣区的脑半定量分析,观察早期和晚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性。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PD组和健康对照组纹状体各亚区SORs行主成分分析,观察数据聚集度和组间区分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晚期PD患者尾状体、前壳核、后壳核和纹状体整体SORs显著降低(t=9.02~11.72,P<0.0001),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73、0.995和0.982。早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指数分别为尾状核(7.61±5.50)%、前壳核(11.43±8.97)%、后壳核(17.17±11.63)%、纹状体(10.65±7.46)%。PD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主成分分析有显著区分度,PD组纹状体^(18)F-FDOPA摄取显著降低,早期PD患者对侧后壳核损失最显著,下降百分比为34%。结论平台半定量分析^(18)F-FDOPA PET/CT图像,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半定量数值,纹状体特别是壳核的不对称性可能是PD早期诊断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8)F-FDOPA pet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半定量分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MRI海马纹理特征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志庚 毕晟 +7 位作者 何雨洁 薛寒笑 崔碧霄 杨宏伟 齐志刚 韩璎 闫少珍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7,共6页
目的观察PET/MRI海马纹理特征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AD(AD组)、60例aMCI患者(aMCI组)及55名健康受试者(HC组),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行一体化PET/MRI,获取3D T1WI和^(1... 目的观察PET/MRI海马纹理特征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AD(AD组)、60例aMCI患者(aMCI组)及55名健康受试者(HC组),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行一体化PET/MRI,获取3D T1WI和^(18)F-FDG PET图;对训练集提取双侧海马ROI纹理特征,分别以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及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3D T1WI模型、^(18)F-FDG PET模型及联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模型诊断AD与aMCI的效能。结果小波特征在可用于诊断AD与aMCI的最优海马纹理特征中占比最高。基于各算法的联合模型诊断测试集AD的曲线下面积(AUC)均最高(0.996、0.993、0.991),^(18)F-FDG PET模型次之(0.941、0.941、0.967)而3D T1WI模型最低(0.801、0.801、0.750)。基于LR、RF算法的联合模型诊断测试集aMCI的AUC最高(0.967、0.992),^(18)F-FDG PET模型次之(0.951、0.971),3D T1WI模型最低(0.833、0.824)。基于SVM算法的联合模型与^(18)F-FDG PET模型诊断测试集aMCI的AUC相同(0.951)并均高于3D T1WI模型(0.833)。结论PET/MRI海马纹理分析有助于诊断AD及aMCI;多模态联合诊断优于单模态,且具有良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桐 赵晓斌 +4 位作者 吕瑞娟 袁磊磊 陈谦 王群 艾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点,探讨PET/CT在抗LGI1-A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LGI1-AE的43例患者[其中急性期24例(56%),慢性期19例(44%)]的资料,分析患者^(18)F-FDG PET/CT的影像及临床特征。结果^(18)F-FDG PET显像结果显示,40例(93%)LGI1-AE患者出现明显的代谢异常,而只有26例(60%)患者出现异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P<0.05)。^(18)F-FDG PET代谢异常在治疗后是可逆的,大多数患者出院后^(18)F-FDG PET的代谢几乎均正常。LGI1-AE患者的高代谢区位于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和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MTL)。在33例(77%)患者中观察到BG区高代谢,72%的患者表现出MTL高代谢。共有22例患者(51%)表现出面臂肌张力障碍性癫痫发作(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s,FBDS),其余患者表现出非FBDS症状(49%)。FBDS患者中有7例(7/21)检测到仅BG区高代谢,而非FBDS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2/19)检测到BG区高代谢(33%vs 10%,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抗LGI1-AE患者的早期诊断阳性率高。FBDS患者多表现为仅BG区高代谢,这表明BG区可能参与FBDS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LGI1抗体 脑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MR成像的临床应用述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臣 孙洪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4,26,共9页
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成像系统融合了PET成像的高精确度和数据定量特性,以及MR成像的优质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功能序列成像特性,使其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 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成像系统融合了PET成像的高精确度和数据定量特性,以及MR成像的优质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功能序列成像特性,使其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确认一体化PET/MR成像的临床价值,探讨其临床适应证,明确PET/MR成像在临床上的定位,寻找其最适宜的发展环境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PET/MR成像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突出了相较于正电子发射断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成像,PET/MR成像系统在疾病诊断、病情进展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优势及限制。并对一体化PET/MR成像系统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总之,本述评旨在为临床及放射科医生提供PET/MR成像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实证依据,以释放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分期 疗效评估 预后 正电子发射断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示踪剂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文清 刘明松 +3 位作者 杨莎 马文杰 朱华结 徐志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机理极其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丧失为特征,涉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早期诊断是AD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能够在分子层面准确检测神经元...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机理极其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丧失为特征,涉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早期诊断是AD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能够在分子层面准确检测神经元与脑组织中细微的生理变化,为AD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从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入手,介绍了脑中蛋白变性与神经元损伤的相关靶点,根据亲和力、半衰期、结合区域、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以及结果相关性等几个重要参数,综述了各类PET示踪剂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PET示踪剂开发面临的问题,认为未来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神经炎症相关PET示踪剂的开发;已有示踪剂的进一步评估和优化;示踪剂结果分析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pet示踪剂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PET/MR成像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增贝 赵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3-786,共4页
PET/MR敏感度与特异度高于PET/CT,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之一,并使基于分子影像学技术的精准医疗跨入了新时代。本文围绕改进一体化PET/MR结构、优化成像及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等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