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拉沐伦钼矿带车户沟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褚少雄 曾庆栋 +4 位作者 刘建明 张伟庆 张作伦 张松 汪在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65-2481,共17页
车户沟钼-铜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上典型的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南侧。矿床赋存于成矿母岩花岗斑岩及其围岩中,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还存在隐爆角砾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根据脉体类型和... 车户沟钼-铜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上典型的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南侧。矿床赋存于成矿母岩花岗斑岩及其围岩中,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还存在隐爆角砾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根据脉体类型和矿物组合将车户沟钼-铜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分别为(1)辉钼矿-黄铁矿-石英阶段、(2)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英阶段、(3)黄铁矿+石英阶段、(4)石英+碳酸盐±萤石阶段。成矿流体寄主矿物石英中发育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LCO2+VCO2+LH2O)、Ⅱ型含子晶三相(V-L+S)包裹体、Ⅲ型富气相(V-L)包裹体、Ⅳ型富液相(L-V)包裹体、Ⅴ型纯气相(V)包裹体和Ⅵ型纯液相(L)六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类型从早到晚具有规律性演化特征,表现为阶段(1)、(2)以发育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LCO2+VCO2+LH2O)和Ⅱ型含子晶三相(V-L+S)包裹体为特征,成矿晚期阶段(3)、(4)以发育Ⅲ型富气相(V-L)包裹体、Ⅳ型富液相(L-V)水溶液包裹体为特征。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温度及盐度具有规律性演化特征。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270~400℃、230~370℃、160~290℃、120~230℃,成矿温度逐渐降低;流体盐度,阶段(1)流体盐度分两组:3.39%~14.25%NaCleqv和31.01%~>66.75%NaCleqv、阶段(2)流体盐度分两组:1.23%~12.85%NaCleqv和31.14%~64.33%NaCleqv、阶段(3)、(4)盐度分别介于1.05%~21.47%NaCleqv和2.07%~10.73%NaCleqv,盐度逐渐降低。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及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体体系成分以H2O、CO2、Cl-、SO42-、Na+为主,贫F-、Ca2+、Mg2+为特征,特征离子比值暗示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包裹体测温表明,流体由早期的高温、高盐度、含二氧化碳NaCl-H2O-CO2体系岩浆流体在主成矿阶段(1)、(2)发生流体包裹体的沸腾作用和相分离,伴随流体沸腾、CO2逸失、温度降低等过程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成矿晚期阶段(3)、(4),成矿体系趋于开放,流体存在大气降水混入演化为晚期中-低温、中-低盐度贫CO2的NaCl-H2O流体体系。成矿作用机制上沸腾作用是导致主成矿期辉钼矿、黄铜矿沉淀成矿的重要机制。成矿作用晚期阶段(3)、(4)流体混合作用成为成矿作用的主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拉沐伦钼矿带 斑岩型钼-铜矿 流体包裹体 车户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鸡冠山斑岩钼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流体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伟军 刘建明 +4 位作者 刘红涛 孙兴国 张瑞斌 张作伦 覃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3-1436,共14页
内蒙古鸡冠山钼矿床是西拉沐伦钼成矿带上的典型斑岩矿床。矿床产于火山侵入杂岩中,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对矿床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了151.1±1.3Ma的等时线年龄,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成矿... 内蒙古鸡冠山钼矿床是西拉沐伦钼成矿带上的典型斑岩矿床。矿床产于火山侵入杂岩中,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对矿床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了151.1±1.3Ma的等时线年龄,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发育乳白色石英和粗粒浸染状黄铁矿;中阶段包括早期石英-多金属硫化物亚阶段和晚期石英-萤石-金属硫化物亚阶段;晚阶段为石英-碳酸盐细脉,穿切早、中阶段脉体和矿物组合。鸡冠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有六种类型:富液相、富气相、含子晶多相、含CO2三相、纯CO2及纯液相包裹体。其中,早阶段以富气和富CO2包裹体为主,中阶段多种包裹体共存,晚阶段则主要为富液包裹体。冷热台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早阶段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480℃,盐度最高>66.75%NaCleqv,包裹体气相成分富含水和CO2,液相成分则以水为主,子晶矿物有石盐、黄铜矿以及指示氧化条件的赤铁矿等,同时也说明成矿流体是富含成矿金属元素的。中阶段早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20~480℃,晚期石英和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80~320℃。中阶段流体盐度介于4.65%~56.76%NaCleqv。中阶段包裹体含石盐、方解石、黄铜矿、赤铁矿等子矿物,富气相、富液相与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共存,且具有相近的均一温度,而盐度相差悬殊,指示流体发生了沸腾。晚阶段流体的温度降低至100~180℃,盐度则低于10.86%NaCleqv,流体包裹体成分主要为水。鸡冠山钼矿成矿流体演化从早至晚为:从早阶段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CO2、富成矿物质以岩浆热液为主成矿流体,演化至晚期低温、低盐度、无子晶、贫CO2、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流体。沸腾作用是鸡冠山钼矿形成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钼矿 Re-Os等时线年龄 流体包裹体 内蒙古鸡冠山 西拉沐伦钼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拉木伦成矿带劳家沟斑岩型钼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利 曾庆栋 +3 位作者 刘建明 段晓侠 孙守恪 张连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3-676,共14页
劳家沟钼矿是西拉木伦成矿带东段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新发现的一个斑岩型钼矿床。矿床赋矿岩石为中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矿化类型以细脉状和浸染状辉钼矿为主。成矿过程包括早阶段(石英-辉钼矿-黄铁矿组合)、中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组合... 劳家沟钼矿是西拉木伦成矿带东段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新发现的一个斑岩型钼矿床。矿床赋矿岩石为中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矿化类型以细脉状和浸染状辉钼矿为主。成矿过程包括早阶段(石英-辉钼矿-黄铁矿组合)、中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组合)和晚阶段(石英-方解石组合)三个阶段。早阶段的石英细脉中发育气相水包裹体(PV)、液相水包裹体(PL)、CO2-H2O三相包裹体(C)、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子矿物包括石盐、硬石膏及其它不明矿物;中阶段较早阶段除缺少CO2三相包裹体外,其它相似;而晚阶段的石英-方解石细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较少,且类型单一,只有L类和少量V类。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劳家沟斑岩钼矿的成矿流体是以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和含CO2为特征的岩浆热液型流体,从早到晚其演化规律为:早阶段高温(320~>550℃)、高盐度(6~16wt%Na-Cleqv、52.89~>66.75wt%NaCleqv)、高氧逸度、富CO2→中阶段中高温(280~>550℃)、高盐度(5~>15wt%NaCleqv、>66.75wt%NaCleqv)、含CO2→晚阶段中低温(160~250℃)、低盐度(0.5~5wt%Na-Cleqv)、贫CO2。利用含石盐子晶包裹体的气液均一温度ThL-V、石盐消失温度Tmhalite和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其最小捕获压力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成矿深度大约为5~7km。根据区域成矿规律推测劳家沟斑岩钼矿的成矿时间大致为早白垩世,成矿构造背景对应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强烈减薄。本文将劳家沟斑岩钼矿的成矿机制大致概括为:岩石圈强烈减薄诱发岩浆侵入活动,岩浆在侵入晚期发生液态不混溶作用形成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含CO2的含矿气水热液,在地壳快速抬升期间流体多次减压沸腾,导致成矿物质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钼矿 流体包裹体 劳家沟 西拉木伦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鸡冠山斑岩钼矿富氟高盐度高氧逸度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华英 张连昌 +3 位作者 陈志广 万博 相鹏 张晓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3-1374,共12页
鸡冠山斑岩钼矿床位于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南侧、内蒙古赤峰市北东约35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中段。辉钼矿化主要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在花岗斑岩中,部分成细脉浸染状分布在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同时,在矿区出露... 鸡冠山斑岩钼矿床位于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南侧、内蒙古赤峰市北东约35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中段。辉钼矿化主要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在花岗斑岩中,部分成细脉浸染状分布在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同时,在矿区出露的辉绿岩和流纹岩中也有少量的细网脉状钼矿化。矿石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闪锌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和少量方解石、萤石。矿脉穿插关系和矿物组合显示了早、中、晚3个阶段的矿化:(1)石英-辉钼矿阶段;(2)萤石-(石英)-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贫矿萤石阶段。各阶段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包裹体类型众多,包括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型),H2O-CO2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其中以大量发育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为特征。子矿物种类有石盐、钾盐、赤铁矿、石膏、辉钼矿、方解石等及其他未鉴别透明、不透明子矿物,有时一个包裹体含有多达4~5个子矿物。包裹体大量的赤铁矿、石膏和金属子矿物的出现,说明含矿流体具有高的氧逸度和很强的金属携带能力。包裹体岩相学、激光拉曼和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来自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的岩浆流体和部分天水与岩浆热液混合所形成的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两个端员组份。高温、高盐度流体以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为代表,其形成温度大于440℃,盐度变化范围为:28%~76%NaCleqv,部分高于76%NaCleqv。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主要源自矿化后期天水与岩浆热液的混合,温度在322℃以下,盐度变化范围为:0.9%~20.3%NaCleqv。实验结果表明鸡冠山矿区含矿硫化物主要沉淀温度区间在310~400℃之间,其次为210~320℃,钼矿化主要形成于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及富氟元素的H2O-NaCl流体体系,温度降低、流体沸腾作用及流体混合是该钼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沸腾作用 流体混合 斑岩钼矿 高氧逸度流体 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尔布干成矿带太平川铜钼矿床含CH_4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世武 张连昌 +4 位作者 李克庆 陈志广 吴华英 相鹏 张晓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6-1396,共11页
太平川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断裂西北侧,成矿斑岩时代为200Ma左右。该斑岩铜钼矿可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早阶段为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组合,中阶段为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英组合,晚阶段以碳酸盐-黄铁矿-石英脉为特征。石英... 太平川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断裂西北侧,成矿斑岩时代为200Ma左右。该斑岩铜钼矿可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早阶段为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组合,中阶段为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英组合,晚阶段以碳酸盐-黄铁矿-石英脉为特征。石英脉中可见含子晶三相、含子晶两相、CH4-H2O和NaCl-H2O四类包裹体,早阶段发育含子晶和CH4-H2O包裹体,中、晚阶段以NaCl-H2O类包裹体为主。成矿早、中、晚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分布在340~500℃、158.8~360.5℃和147.8~219.7℃,相应盐度为10.1%~55.8%NaCleqv、0.7%~10.9%NaCleqv和2.1%~10.9%NaCleqv。激光拉曼探针测试显示,早、中阶段包裹体含有CH4和H2O,晚阶段包裹体则以盐水溶液为主。早阶段多种类型包裹体共生,均一温度相近,且均一方式多样,指示早阶段流体发生过沸腾作用。本文认为早阶段成矿作用主要与高温、高盐度、含CH4流体的沸腾作用有关,中-晚阶段成矿作用显示出不同来源流体的混合作用特征。成矿构造环境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所形成的陆缘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中生代 含CH4包裹体 太平川 得尔布干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Don Javier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宏军 王可勇 +4 位作者 邱瑞照 陈秀法 卢民杰 王军 杨日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5-1078,共14页
Don Javier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中段,秘鲁中南部-智利北部巨型斑岩铜钼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区主要出露Yarabamba超群花岗闪长岩岩基和英安斑岩岩体,矿体呈筒状,主要赋存在英安斑岩体及其围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在野... Don Javier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中段,秘鲁中南部-智利北部巨型斑岩铜钼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区主要出露Yarabamba超群花岗闪长岩岩基和英安斑岩岩体,矿体呈筒状,主要赋存在英安斑岩体及其围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对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进行探讨。对黄铁矿-石英和黄铜矿(辉钼矿)-石英2个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成矿阶段矿石中发育富气相-液相、气液两相及含NaCl子矿物三相3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7~499℃,含NaCl子矿物包裹体的盐度w(NaCleq)为30%~42%,密度为1.08~1.21 g/cm3,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_2O体系,为岩浆热液来源的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特征还表明,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重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DON Javier斑岩铜钼矿床 安第斯成矿带 秘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敖仑花斑岩铜钼矿床成矿时代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舒启海 蒋林 +1 位作者 赖勇 鲁颖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01-2614,共14页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敖仑花铜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是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29.4±3.4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根据成矿中的流体过程可分为...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敖仑花铜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是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29.4±3.4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根据成矿中的流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以发育石英-黄铁矿脉为标志,中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以发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为标志。这两个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330~430℃和250~350℃,盐度分别为1.06~>58.41 wt%NaCl eqv和0.88wt%~48.21 wt%NaCl eqv,两个阶段均为多种类型包裹体密切共生,均一温度接近而盐度相差悬殊,且两个阶段的包裹体均一方式多样,这些特征指示了这两个阶段的流体皆发生过沸腾作用。晚阶段以发育石英-碳酸盐细脉为标志,只有少量黄铁矿沉淀,该阶段仅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270℃.盐度低,范围为0.71 wt%~8.41 wt%NaCl eqv。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早、中阶段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为H_2O和CO_2,而晚阶段气相中只含H_2O。总体来看,初始流体可能直接来自岩浆房中岩浆流体的上涌,具有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和富CO_2等特点,在430℃和350℃时流体发生了两次沸腾作用,致使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流体氧逸度降低,CO_2逃逸,到了晚期,流体包裹体中基本不再含有子晶和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旗 斑岩 铜钼矿床 成矿时代 流体包裹体 Area study 均一温度 盐度 沸腾作用 发育 华北克拉通北缘 氧逸度 石英 激光拉曼光谱 黄铁矿 多金属硫化物 NaCl 同位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