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粒尺寸分布(PSD)在污水处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万巧玲 阳春 +1 位作者 张智 胡碧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介绍了污水中微粒的分类、尺寸分布(PSD)和检测PSD的方法。PSD与污水化学成分相关,不同来源的污水PSD各不相同,且PSD会随着污水处理流程变化。PSD可对污水进行表征,对传统方法进行辅助和补充。在生物处理中,微粒尺寸与BOD降解速率呈反... 介绍了污水中微粒的分类、尺寸分布(PSD)和检测PSD的方法。PSD与污水化学成分相关,不同来源的污水PSD各不相同,且PSD会随着污水处理流程变化。PSD可对污水进行表征,对传统方法进行辅助和补充。在生物处理中,微粒尺寸与BOD降解速率呈反比例关系,PSD可提供COD组分迁移变化的必要信息,直接影响着生物处理的效果。无论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还是对生物膜法中的PSD进行研究,均可评估生物处理中碳源是否足够,分析去除机理,优化处理效果。PSD对痕量物质的去除和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度过滤中,污水中PSD呈幂函数关系,PSD可研究雌激素等痕量物质的去除机理。PSD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工具,可以进一步深入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分析 微粒尺寸分布 生物处理 雌激素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轨道不平顺特性分析
2
作者 张东风 胡衍文 +2 位作者 郭骁 叶军 陈宪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00-2811,共12页
随着我国大型城市逐步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运营速度不断提升,大量新建线路的运营养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不平顺特征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市域快轨轨道不平顺在不... 随着我国大型城市逐步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运营速度不断提升,大量新建线路的运营养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不平顺特征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市域快轨轨道不平顺在不同域的特征表达,可更好地了解市域快轨的整体平顺性状态,为车体动力响应研究及维修养护提供参考。本文以北京市某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实测1.5~70 m轨道不平顺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实测不平顺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出该市域快轨线路轨道不平顺在时域上的统计及分布特征;采用韦尔奇法计算并分析该市域快轨线路的功率谱密度,分析功率谱中存在的周期性成分特征;将实测不平顺功率谱进行消峰处理并拟合,得到符合该线路服役状态的市域快速铁路轨道不平顺谱,并与既有的典型轨道谱进行对比分析;在时域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得到有限带宽的本征模态函数,采用希尔伯特变换构建解析信号并得到其瞬时频率和幅值,在时-频分割平面上表达希尔伯特能量密度谱。研究结果表明:该线路数据时域统计量较小,线路平顺性较好,其概率密度曲线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该市域快轨线路在频域上存在不同波长的周期性成分,主要与无砟轨道结构尺寸、32 m简支梁桥及25 m钢轨焊缝有关;拟合得到的市域快轨中长波不平顺谱与实测功率谱吻合程度较高,可与时频域分析结合,更好地定位并处理病害,为维修养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功率谱密度 参数拟合 变分模态分解 时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SD算法的分布式智能灯光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家伟 胥布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4-1838,共5页
针对已有灯光控制算法无法应对系统模型变化的问题,提出将单神经元自适应PSD(proportion sum differential)算法应用于分布式智能灯光控制。利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SD算法的自学习能力,控制器根据系统误差实时修改参数,并与无线传感器/执... 针对已有灯光控制算法无法应对系统模型变化的问题,提出将单神经元自适应PSD(proportion sum differential)算法应用于分布式智能灯光控制。利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SD算法的自学习能力,控制器根据系统误差实时修改参数,并与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络中的分簇机制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适应分布式智能灯光控制算法。以基于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络的灯光控制实验平台为被控对象,设计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实验表明,当系统模型发生改变,与已有的分布式PID灯光控制算法相比,该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神经元 自适应psd控制 智能灯光控制 分布式控制 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Mask R-CNN和SAM获取堆石混凝土坝堆石级配曲线 被引量:2
4
作者 付立群 金峰 +2 位作者 张喜喜 杨家琦 周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1,130,共6页
堆石混凝土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浇筑密实度,其不仅决定于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也与堆石体中的空隙性质密切相关。快速获取堆石粒径级配可以保障浇筑质量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现场的堆石数量巨大,依靠手工测量块石粒度... 堆石混凝土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浇筑密实度,其不仅决定于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也与堆石体中的空隙性质密切相关。快速获取堆石粒径级配可以保障浇筑质量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现场的堆石数量巨大,依靠手工测量块石粒度不切实际,依靠图像识别技术快速获取堆石粒径是可行的办法。利用MaskR-CNN算法和大模型Segment Anything算法,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获取现场堆石粒径级配曲线的方法。该级配计算方法利用了MaskR-CNN算法和Segment Anything算法各自的优势,提高了堆石料粒径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拓展了堆石粒径识别的应用场景。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现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坝 SAM 神经网络算法 图像处理技术 级配曲线(p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衍射法和吸管法分析黏性富铁土颗粒粒径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杨艳芳 李德成 +3 位作者 杨金玲 张甘霖 赵玉国 赵文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5-412,共8页
激光衍射技术(Laser diffraction technique,简称LD法)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土壤颗粒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的手段。为检验LD法在黏粒含量高的富铁土上应用的可行性,用LD法和传统的吸管法实测了6个黏性富铁... 激光衍射技术(Laser diffraction technique,简称LD法)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土壤颗粒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的手段。为检验LD法在黏粒含量高的富铁土上应用的可行性,用LD法和传统的吸管法实测了6个黏性富铁土剖面(黏粒含量>40%)不同层次土样的PSD数据,比较发现:LD法能够提供更多颗粒粒径级别,尤其是黏粒部分(<2μm)的PSD信息,且分析耗时短,效率高。但是LD法与吸管法测定的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种方法相比,激光衍射法"低估"黏粒和"高估"粉粒,或者沉降法"高估"了黏粒和"低估"了粉粒。虽然在黏性富铁土的黏粒部分未发现两种方法的线性关系,但粉粒和砂粒分别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供试土壤黏粒含量高且分布范围窄是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经过模型转换后,LD法和吸管法PSD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明显降低,这说明LD法可以用于黏性土壤的PSD分析。但是LD法PSD测定结果尚不能直接用于目前基于沉降法的土壤质地三角图,需要一定的数据转换。应该尽快通过对各类代表性土壤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对比研究,提高LD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建立起基于LD技术的新的土壤质地三角图,以便进一步深化其在土壤科学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粒径分布 激光衍射 吸管法 富铁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4种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55
6
作者 刘云鹏 王国栋 +1 位作者 张社奇 党亚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采用分形模型 ,研究了陕西 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粒径的重量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其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为 0~ 3。分形维数与土壤中粘粒含量呈明显的线性相关 ,表现为粘粒含量越高的土壤 ,其分形维数也越高。分形维... 采用分形模型 ,研究了陕西 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粒径的重量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其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为 0~ 3。分形维数与土壤中粘粒含量呈明显的线性相关 ,表现为粘粒含量越高的土壤 ,其分形维数也越高。分形维数不仅受粘粒含量的支配 ,还与土壤质地的均一程度有关 ,土壤质地均匀指数 Iu与分形维数也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但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土壤粒径分布 分形特征 土壤结构 粘粒含量 土壤质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储能特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法宇 杜金红 +2 位作者 刘辰光 李莉香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1-86,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激光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低温氮吸附等研究手段,以平直炭纤维为参照,对比研究了碳氢化合物催化分解法制备的螺旋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螺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要比平直...  采用扫描电镜、激光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低温氮吸附等研究手段,以平直炭纤维为参照,对比研究了碳氢化合物催化分解法制备的螺旋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螺旋炭纤维的微观结构要比平直炭纤维的结构更加无序;但螺旋炭纤维的外层结构较为有序。与中孔分布广、孔容低的平直炭纤维不同,螺旋炭纤维的中孔主要分布在3nm~4nm范围内,且有着较高的孔容,其比表面积几乎是平直炭纤维的10倍。这些结构特性使得螺旋炭纤维在抗氧化性、储氢、电化学电容等方面都体现出超越平直炭纤维的优势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炭纤维 微观结构 储能特性 孑L结构分布 电化学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长江口滩地土壤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学峰 赵睿 +1 位作者 李媛媛 陈小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44-5551,共8页
土壤粒径分布影响土壤水分、肥力等传输与保持,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崇明东滩滩地围垦后,表层0~20 cm及20~40 cm土层土壤粒径分布受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年限的显著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平均粒径为高潮滩<稻田<菜地<... 土壤粒径分布影响土壤水分、肥力等传输与保持,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崇明东滩滩地围垦后,表层0~20 cm及20~40 cm土层土壤粒径分布受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年限的显著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平均粒径为高潮滩<稻田<菜地<林地。不同围垦年限下,土地利用15 a间土壤平均粒径逐渐增加,但土地利用年限延长至38 a时,平均粒径显著降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植被覆盖和受风蚀程度,以及不同土地利用年限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受风蚀影响程度,改变了粘粒和细粉粒等土壤细颗粒的含量,引起土壤粒径分布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围垦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doop架构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布式计算技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友波 刘洋 +3 位作者 刘俊勇 李勇 刘挺坚 刁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97,共8页
以提升大规模组合故障快速仿真分析能力为目标,在Hadoop框架下研发了连锁故障分布式计算技术。基于PSD-BPA软件计算模块,利用Java开发连锁故障计算分析功能,实现驱动判定、故障集筛选、事故链搜索、严重度评估4类模块。通过部署Hadoop... 以提升大规模组合故障快速仿真分析能力为目标,在Hadoop框架下研发了连锁故障分布式计算技术。基于PSD-BPA软件计算模块,利用Java开发连锁故障计算分析功能,实现驱动判定、故障集筛选、事故链搜索、严重度评估4类模块。通过部署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调度功能,将事故链解耦为小粒度单一故障场景进行计算,可针对连锁故障仿真的不同复杂度提供跨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服务,灵活应对计算开始前连锁故障中事故链组合的不可预测性。利用10机、16机系统和某省网实际数据进行技术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发系统实现了连锁故障分析应用与数据在计算服务网络中的分离,具备动态调配计算节点资源的能力,能自动适应事件规模为电网连锁故障的仿真分析提供强大计算能力,具有在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分布式计算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psd-B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货车随机振动谱的测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远 赵德坚 +3 位作者 蚁顺珍 袁维 段先杰 李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概述了包装 /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经受的随机振动。并在小型货车上对随机振动谱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的分析 ,对包装 /产品的设计有很好的意义。
关键词 测量 流通过程 随机振动 振动谱 小型货车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法与比重计法粒径分布相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玉鹏 邓永锋 +1 位作者 洪振舜 丁建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5-760,共6页
为了建立激光法与比重计法粒径分布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通过系列室内颗粒分析试验,描述了激光法与比重计法的粒径分布曲线特征,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定量给出了2种方法测得的砂粒含量、细颗粒含量以及d30,d50粒径之间的相关性,提出... 为了建立激光法与比重计法粒径分布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通过系列室内颗粒分析试验,描述了激光法与比重计法的粒径分布曲线特征,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定量给出了2种方法测得的砂粒含量、细颗粒含量以及d30,d50粒径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激光法与比重计法测试结果相互转换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法和比重计法测得的颗粒分布曲线特征受土性影响较大;激光法能够给出更加完整的粒径曲线分布图;2种方法测得的砂、黏粒含量值以及d30,d50粒径值不同,但可相互转换.结合Kerry和Konert等提出的建议,激光法和比重计法的测试结果有可能在土体粒级分类图中实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比重计法 激光法 液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分布对氧化铝多孔支撑体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丁贯保 漆虹 邢卫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7,共5页
采用中位粒径(D50)分别为(20±2)μm、(15±2)μm、(10±2)μm的α-Al2O3粉体为原料,通过调整其粒径分布,考察了粒径分布参数占的变化对片状支撑体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本研究的三种中位粒径(D50)下,当... 采用中位粒径(D50)分别为(20±2)μm、(15±2)μm、(10±2)μm的α-Al2O3粉体为原料,通过调整其粒径分布,考察了粒径分布参数占的变化对片状支撑体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本研究的三种中位粒径(D50)下,当δ〈4.0时,随δ值的增大,支撑体的孔隙率由40%下降到30%左右;当δ〉4.0以后,支撑体的孔隙率基本稳定在28%.对于采用中位粒径分别为(20±2)μm和(15±2)μm的原料制备的支撑体,当艿〈3.0时,随δ值的增大,支撑体的平均孔径分别从3.5μm减小到1.1μm,从2.0μm减小到1.3μm;而对D50为(10±2)μm的原料制备的支撑体,δ在1.5~8.0范围内变化时,支撑体的平均孔径基本稳定在0.8μm.采用中位粒径D50为(20±2)μm、(15±2)μm、(10±2)μm的三种原料制备的支撑体,随δ值的增大,其孔径分布变窄,最可几分布峰高变高,分布向小孔径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膜 多孔支撑体 氧化铝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稳随机过程非均匀采样信号的数字谱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洁 高品贤 林建辉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前的随机信号分析多是基于作等时间间隔采样以描述信号特征,而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避免采样的非均匀性;传统的谱分析方法必然产生原理误差。本文引入平稳随机点过程的知识,建立了广义平稳随机信号的非均匀采样序列模型,推导了其数字频... 目前的随机信号分析多是基于作等时间间隔采样以描述信号特征,而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避免采样的非均匀性;传统的谱分析方法必然产生原理误差。本文引入平稳随机点过程的知识,建立了广义平稳随机信号的非均匀采样序列模型,推导了其数字频谱的一般公式,分析了具有典型分布函数的随机采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稳随机过程 非均匀采样信号 数字谱 功率谱 分布函数 特征函数 随机信号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设障年限沙丘土壤粒径和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28
14
作者 许婷婷 董智 +2 位作者 李红丽 邵水仙 王丽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8-634,共7页
为探讨沙柳沙障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粒径和SOC(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取流动沙丘、设障2和7 a的半固定和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多重分形理论分析不同设障年限沙丘PSD(土壤粒径分布)(以φ计)和w(SOC)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设置沙障... 为探讨沙柳沙障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粒径和SOC(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取流动沙丘、设障2和7 a的半固定和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多重分形理论分析不同设障年限沙丘PSD(土壤粒径分布)(以φ计)和w(SOC)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设置沙障后,φ(黏粒)、φ(粉粒)与φ(极细砂)增加,φ(细砂)与φ(中砂)下降;土壤粒径的多重分形参数D1/D0(D1为PSD均匀性程度,D0为PSD宽度)和δ-f(δ)谱图可以反映沙丘土壤PSD的宽度与均匀性程度,随着设障年限延长,PSD的D1/D0均小于流动沙丘,土壤中细粒物质显著增多.D0表现为设障7 a沙丘(1.01)〉流动沙丘(1.00)〉设障2 a沙丘(0.93),D1表现为流动沙丘(0.91)〉设障2 a沙丘(0.88)〉设障7 a沙丘(0.65).w(SOC)随着设障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设障7 a沙丘与其他2类沙丘间w(SOC)差异显著;多重分形参数可以表征土壤养分状况与流沙防治状况,设障沙丘上部、下部的w(SOC)与PSD的D1/D0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设障沙丘上部、下部D1/D0间呈明显负相关,设障沙丘中部D1/D0之间则呈正相关,流动沙丘各部位w(SOC)与D1/D0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沙障 土壤粒径分布 多重分形参数 有机碳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燃烧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及排放规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光学 刘建忠 +3 位作者 周俊虎 叶琳 张保生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17-1821,共5页
采用冲击式尘粒分级仪对水煤浆锅炉电除尘器前后的细灰粒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除尘器前细灰粒径分布基本上完全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相关系数大于0.999;而除尘器后粒径分布更接近罗辛-拉姆勒分布,相关系数约为0.989.由于电除尘器对粗颗粒的... 采用冲击式尘粒分级仪对水煤浆锅炉电除尘器前后的细灰粒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除尘器前细灰粒径分布基本上完全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相关系数大于0.999;而除尘器后粒径分布更接近罗辛-拉姆勒分布,相关系数约为0.989.由于电除尘器对粗颗粒的除尘效率高于对细颗粒的除尘效率,导致除尘器后PM1、PM2.5和PM10的质量分数均有很大幅度的提高.烟气中细颗粒的质量分数与锅炉负荷有关,负荷降低将导致烟气中细颗粒的质量分数增大.水煤浆锅炉由于燃料中存在的水分,以及燃烧时雾化和结团的影响,PM2.5和PM10的质量分数低于一般煤粉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PM10 水煤浆 细颗粒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微颗粒分布规律与特征参数的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在刚 徐勇鹏 刘广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69-1572,共4页
以给水处理常规工艺去除的微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原水、沉淀出水和过滤出水的颗粒粒径的大小及颗粒的数量分布关系,发现水中微颗粒的直径及相对应的颗粒数量满足lnN(DP)=-βlnDP+K的双对数线性关系,与理想状态下推导出的颗粒分布数... 以给水处理常规工艺去除的微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原水、沉淀出水和过滤出水的颗粒粒径的大小及颗粒的数量分布关系,发现水中微颗粒的直径及相对应的颗粒数量满足lnN(DP)=-βlnDP+K的双对数线性关系,与理想状态下推导出的颗粒分布数学模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合试验结果探讨参数β和K的物理意义及其变化规律,分别定义为颗粒分布指数和颗粒体积指数,分别反应给水处理过程中微颗粒的分布情况和水中颗粒的总量.指出单元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对后续工艺存在较大的影响,给水处理系统各单元工艺的稳定运行是系统优化运行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颗粒 粒径分布 颗粒分布指数β 颗粒体积指数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曝气强度下MBR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葛根 王洪礼 张海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3-918,共6页
研究了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s)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的影响.2套MBRs采用曝气强度分别为500L/h及100 L/h恒流出水模式连续运行60 d,应用污泥混合液过滤装置测定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结果表明:过高的曝气强度将恶化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 研究了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s)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的影响.2套MBRs采用曝气强度分别为500L/h及100 L/h恒流出水模式连续运行60 d,应用污泥混合液过滤装置测定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结果表明:过高的曝气强度将恶化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增加膜污染速率;曝气强度的增加将导致污泥混合液上清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浓度增加,此部分大分子有机物浓度的增加恶化了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曝气强度大于500 L/d也将导致污泥絮体中1~10μm细小颗粒和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胞外聚合物 颗粒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冶金草酸钴粒度分布建模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玉清 梁倩 +1 位作者 王姝 张淑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3-153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优化控制策略,对湿法冶金草酸钴粒度分布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与草酸钴合成过程动态机理模型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来预报草酸钴的粒度分布.在所建立的混合模型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优化控制策略,对湿法冶金草酸钴粒度分布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与草酸钴合成过程动态机理模型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来预报草酸钴的粒度分布.在所建立的混合模型基础上,确定了草酸钴粒度分布的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并运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实现了对草酸钴粒度分布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较好地优化了草酸钴的粒度分布,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对草酸钴的工业生产以及促进硬质合金工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钴合成过程 粒度分布 自适应遗传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谱型激励下包装件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志伟 房树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18-226,256,共10页
根据正弦扫频振动试验结果设置共振频率区域谱型相同、非共振频率区域谱型不同的两种加速度随机振动功率谱(PSD)激励。研究了非线性包装系统在3种约束、3种振动等级下,上述两种谱型激励对产品加速度响应和包装件动压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根据正弦扫频振动试验结果设置共振频率区域谱型相同、非共振频率区域谱型不同的两种加速度随机振动功率谱(PSD)激励。研究了非线性包装系统在3种约束、3种振动等级下,上述两种谱型激励对产品加速度响应和包装件动压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约束和激励等级条件下,两种激励谱在激励相同的区域产品加速度响应PSD基本一致,包装件动压力响应PSD也基本一致;当振动强度较高时,由于阻尼影响,共振点附近小范围内两种谱型激励的响应存在一定偏差;两种谱型激励的加速度响应概率密度分布大致相同,且加速度响应的均值、均方差、偏度和峭度均比较接近;两种谱型激励下动压力峰值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谱型1的动压力峰值分布更窄、更高,但两种谱型激励下动压力响应的均值、均方差、均值穿越次数、峰值数和带宽系数均比较接近;共振区域的激励控制了整个非线性包装系统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型 功率谱(psd) 概率密度(PDF) 动压力 峰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稳随机信号非均匀采样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民 邓丹 +2 位作者 卿粼波 张琳 邓建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目前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多是基于对模拟信号等时间间隔采样而得到数字信号来描述该信号特征,而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避免采样时钟的非均匀性;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必然产生原理误差。引入随机延迟系统的知识,推导了起数字频谱的一般公式,分析... 目前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多是基于对模拟信号等时间间隔采样而得到数字信号来描述该信号特征,而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避免采样时钟的非均匀性;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必然产生原理误差。引入随机延迟系统的知识,推导了起数字频谱的一般公式,分析了具有典型分布函数的随机采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采样 功率谱 分布函数 特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