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ection model of trip time for rural popul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忠祥 袁华智 +2 位作者 刘静 高璇 张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274-278,共5页
Referring to the 1 248 survey data of rural population in 14 provinces of China,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ip time choi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disaggregate model and its modelling method, nin... Referring to the 1 248 survey data of rural population in 14 provinces of China,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ip time choi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disaggregate model and its modelling method, nine grades were selected as the alternatives of trip time, the variables affecting time choice and the method getting their values were determined, and a multinomial logit (MNL) model was developed. Another 1 200 trip data of rural population were selected to testify the model's valid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ximum absolute error of each period between calculated value and statistic is 3.6%, so MNL model has high calcula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planning rural population trip time disaggregate model multinominal logit (MN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韧性:一个拓展家庭发展能力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帆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演变,家庭发展能力成为研究热点。家庭发展能力是一个双核结构,包含家庭常规能力和家庭韧性,但以往研究更关注探讨家庭的常规能力。然而,家庭韧性作为家庭应对压力和挑战、维持家庭功能及促进成员...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演变,家庭发展能力成为研究热点。家庭发展能力是一个双核结构,包含家庭常规能力和家庭韧性,但以往研究更关注探讨家庭的常规能力。然而,家庭韧性作为家庭应对压力和挑战、维持家庭功能及促进成员发展的核心能力,应当是理解家庭发展能力的重要概念。通过分析家庭韧性的特质性能、动态演化和系统交互三个理论视阈,可以揭示家庭如何通过内在特质、时间演变中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适应逆境。家庭韧性不仅是家庭在压力下的适应性特质,还涉及家庭在不同时期的持续成长和代际传递。家庭韧性的视角超越了传统的家庭发展能力研究视角,强调了家庭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性。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家庭韧性的培养和传承对于应对社会变迁、经济压力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韧性 家庭发展能力 人口老龄化 代际关系 家庭政策 家庭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浩 孟欣怡 陈友华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9,共15页
探究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多样化特征是深入理解收缩型城市发展特征及人口收缩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重要基础。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识别收缩型中小城市,比较收缩型中小城市和发展条件相似的增长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 探究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多样化特征是深入理解收缩型城市发展特征及人口收缩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重要基础。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识别收缩型中小城市,比较收缩型中小城市和发展条件相似的增长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指标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表现为更高的老龄化、少子化、家庭小型化和适育人口减少,以及更低的城镇化增幅、一产就业降幅和二产就业增幅,是优势人口流失和低发展水平共塑的人口结构特征。进一步将2010~2020年间各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家庭结构、地域结构与社会结构变化值作为考察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进行类型学研究。综合人口结构变迁、人口收缩特征与经济社会基本面指标分析,结果发现,全国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可以归纳为“产业调整冲击收缩型城市”“发展滞后长期收缩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平稳收缩型城市”和“虹吸外迁良性收缩型城市”四种人口结构变化类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收缩型中小城市的人口结构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大部分城市并未出现人口结构的整体性衰退,部分城市反而迎来经济较快增长、财政压力减轻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等正面效应。基于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的总体特征及内部差异,从总体和分类两个层次提出了应对不同人口结构变迁趋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负增长 收缩城市 人口结构 类型学 人口普查 规划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家庭债务与消费支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心雅 楚尔鸣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60,共21页
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居民杠杆率高企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对于经济长期增长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家庭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会通过增加预防性储蓄、降低家庭收入和家庭杠杆率降低家庭消费,基于CFPS数据的... 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居民杠杆率高企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对于经济长期增长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家庭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会通过增加预防性储蓄、降低家庭收入和家庭杠杆率降低家庭消费,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家庭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为负,且长期对家庭消费的负面效应更强;家庭债务的扩张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增加了家庭当期的消费支出,但是从长期来看,该效应会逐渐弱化,异质性分析也发现,高债务水平家庭的长期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对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老年人口增加会显著增加家庭的医疗保健支出并挤出家庭其他消费,降低了家庭的消费质量。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提升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抵御老年人的医疗支出风险,降低家庭的养老负担,同时要进一步缓解家庭的住房债务及其他债务压力,以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抚养比 家庭杠杆率 消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社会-家庭双代际再分配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慧丽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是提高人力资本,增加对年轻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率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但是在中国老龄化、少子化社会特征日益显著的状况下,快速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的社会支出急剧增加... 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是提高人力资本,增加对年轻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率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但是在中国老龄化、少子化社会特征日益显著的状况下,快速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的社会支出急剧增加,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出现对公共资源再分配的竞争。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下,这种竞争会造成代际矛盾甚至代际分裂,但是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国家的社会代际矛盾,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依然占有基础性地位,家庭中的代际再分配消减了社会代际再分配中的矛盾,与社会代际再分配互相补充。“社会-家庭双代际再分配”模式是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福利体系形成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再分配 家庭养老 年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展及“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重大任务 被引量:2
6
作者 卢伟 李沛霖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9,共1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差距扩大趋势总体趋缓,区域人口聚散格局加快重塑,区域创新格局极化态势明显,区域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差距扩大趋势总体趋缓,区域人口聚散格局加快重塑,区域创新格局极化态势明显,区域开放格局不断优化。“十五五”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战略举措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必将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多重影响。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顺应人口聚散格局变化引导各地充分获取人口红利,促进创新要素多梯度布局和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开辟区域高水平开放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十五五” 人口流动 区域创新 区域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举措
7
作者 朱荟 李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8,共12页
银发经济不仅仅是针对老年人口的消费命题,更是涉及全人口结构、全代际互动和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其关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发展银发经济的主旨要义在于发展老龄产业,激... 银发经济不仅仅是针对老年人口的消费命题,更是涉及全人口结构、全代际互动和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其关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发展银发经济的主旨要义在于发展老龄产业,激活长寿红利的经济动能;建设老龄事业,构建全龄友好的福利体系;落实国家战略,夯实现代化建设的银发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与促进老年社会参与则构成了发展银发经济的重点方向。从“一五”到“十四五”,中国的人口政策随经济社会宏观目标而适时调适,老龄政策逐渐发展至成体系,并最终形成了“银发经济”这一超出单一人口政策范畴的宏观规划。在“十五五”时期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与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导向的人口发展的叠合点,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立足民生导向,强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建设,推动银发经济在经济社会诸维度上的整体发展与主体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发经济 人口老龄化 人口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实施中的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概念辨析、协同困境与治理路径
8
作者 朱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共11页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组成,明确其实施路径、提升其治理效能至关重要。从政策协同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老龄事业与产业的概念生成及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组成,明确其实施路径、提升其治理效能至关重要。从政策协同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老龄事业与产业的概念生成及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并明晰了二者的概念边界:老龄事业以政府主导的社会服务为核心,聚焦于社会公平与基本保障;老龄产业则以市场驱动的经济活动为导向,着重满足多样化需求与推动经济增长。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困境在于政策领域本身的复杂性、横向的部门间权责交叉、纵向的宏观设计与地方执行不完全吻合等。基于上述问题,秉持整体性治理、动态适配、公平效率共生和多元共治原则,提出了“十五五”期间我国老龄事业与产业在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和工具协同上的治理路径与实践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龄事业 老龄产业 银发经济 社会治理 “十五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变与应变:“十五五”时期人口发展规划的新格局、新挑战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陆杰华 冯雨欣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发展深度转型的重要节点。“十五五”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准确识别人口规模、结构、素质、分布等要素呈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时把握当前人口发展的潜在机遇...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发展深度转型的重要节点。“十五五”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准确识别人口规模、结构、素质、分布等要素呈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时把握当前人口发展的潜在机遇和堵点难点,根据人口发展新格局适时调整应变思路,不断推进人口自身均衡发展,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还需要纵向锚定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应对未来人口发展新变化的超前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人口发展规划 人口高质量发展 适变与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影响因素:一项范围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海燕 宁艳花 +5 位作者 孔维娟 郭亚红 史晶 柳玲娜 吕兄兄 李美曼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2-490,共9页
背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的健康管理服务是我国农村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必要途径,而该项服务在实践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目的对影响我国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的因素进行范围综述,为提高该项服务的可及性和有... 背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的健康管理服务是我国农村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必要途径,而该项服务在实践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目的对影响我国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的因素进行范围综述,为提高该项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1—4月,遵循范围综述报告规范清单,于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Medlin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12-3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审查、总结和分析影响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的因素。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提取了与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相关的个人、人际、组织、社区及政策5个层面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受到多层面、多因素影响,推动农村地区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发展需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明确各责任部门、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合力促进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的健康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乡村卫生服务 老年人 人口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年龄段人群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欣欣 隋锦辉 +3 位作者 吴浜栋 刘燕 梁晓晖 赵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3-979,共7页
背景家庭生育意愿关系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当前我国面临较大的低生育风险,低生育现象已成为常态。目的在全面开放三孩的政策背景下,通过分析人群的生育意愿以及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晰不同年龄人群对于生育的顾虑,为相关... 背景家庭生育意愿关系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当前我国面临较大的低生育风险,低生育现象已成为常态。目的在全面开放三孩的政策背景下,通过分析人群的生育意愿以及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晰不同年龄人群对于生育的顾虑,为相关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本研究选取年龄为20~44周岁的人群,剔除缺失变量后,共纳入样本2525名,其中包括1444名女性。针对全人群的研究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每5岁为1组,共计5组;针对女性的研究,按照年龄≤34岁和≥35岁为标准分为两组。以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观点态度3个维度的多个变量为可能影响因素,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全人群以及仅针对女性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结果意愿生育二孩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59.05%(1491/2525),≤34岁人群相较于≥35岁人群生育0孩的意愿更高(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特征变量中,35~39岁人群和≥35岁女性群体中健康状况更好的人生育意愿高的可能性更大(P<0.05);家庭特征变量中,≥25岁人群和≥35岁女性群体中有更多家庭人口数的人生育意愿高的可能性更大(P<0.05);≤34岁女性群体中有稳定的伴侣生育意愿高的可能性更大(P<0.05);观念态度变量中,20~24岁人群所有变量有显著性,在其他年龄组的结果表现出多样性。结论意愿生育二孩为当下主流生育意愿,以≤34岁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低生育意愿相对较高。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更多的家庭人口数在35岁以上年龄段结果更突出,观念态度对生育意愿影响较强并且年龄差异明显。建议关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育观,加强家庭、社会和政策支持,重视女性自身的身体健康,提供生育医疗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 生育意愿 年龄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人口老化与代际阶层流动——基于CGSS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娜 冯大威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4,共15页
代际流动性偏低和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已成为中国居民当前面临的两大突出挑战。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微观层面家庭人口老化现象,进而改变了家庭代际关系,导致代际流动性降低。基于2010—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混合截面数据,分别以家... 代际流动性偏低和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已成为中国居民当前面临的两大突出挑战。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微观层面家庭人口老化现象,进而改变了家庭代际关系,导致代际流动性降低。基于2010—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混合截面数据,分别以家庭老年抚养比、阶层代际传递作为度量指标,从微观视角考察家庭人口老化对代际阶层流动性的负向影响。结果显示,中间社会阶层表现出较强的继承性,中低阶层之间具有向上代际传递的趋势,中高阶层则面临向下流动的压力;代际阶层固化现象随着家庭人口老化进一步加剧,尤其体现在子代出生于1970年及以后、高收入和生活在城镇地区的家庭中;从影响机制来看,家庭医疗支出在家庭人口老化抑制代际阶层流动性提升过程中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据此,研究认为从降低医疗支出负担角度设计政策方案缓解家庭养老压力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人口老化 阶层代际传递 代际阶层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基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菊华 闫紫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劳动年龄人口是中国人力、人才资源潜力最具代表性的人群。通过对1953—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与占比优势显著,是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国;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资本禀赋极大改善,就业结构大大优化,... 劳动年龄人口是中国人力、人才资源潜力最具代表性的人群。通过对1953—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与占比优势显著,是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国;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资本禀赋极大改善,就业结构大大优化,人口迁移流动日益活跃,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不过,受过去几十年生育政策、文教卫生资源配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劳动年龄人口老化趋势明显,就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迟缓,且城乡之间在资本禀赋层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持续推动劳动年龄人口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数量、素质、结构与分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年龄人口 人力资源强国 人口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提示列表在晚期痴呆老年人家庭照顾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军亚 商君婷 +2 位作者 陈燕 宋雪青 许翠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004-3008,共5页
总结问题提示列表的编制过程、主题内容、干预要素、评估工具,阐述问题提示列表在晚期痴呆老年人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现状和干预效果,提出问题提示列表在我国推广使用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问题提示列表 痴呆病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家庭照顾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对避孕决策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丑欣彤 彭瀚瑜 +3 位作者 马慧 张珍 苏先 邱红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3294-3299,共6页
背景近年来,现行生育政策虽不断调整优化,但在孕产妇避孕服务保障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可能导致部分产妇面临非意愿妊娠及短间隔妊娠的潜在风险。目前避孕决策多集中于产后,时机相对滞后,而产前避孕决策较少。目的探讨产妇对3种避孕决策... 背景近年来,现行生育政策虽不断调整优化,但在孕产妇避孕服务保障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可能导致部分产妇面临非意愿妊娠及短间隔妊娠的潜在风险。目前避孕决策多集中于产后,时机相对滞后,而产前避孕决策较少。目的探讨产妇对3种避孕决策模式(医生主导、患者自主与共享决策)的偏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其在产前阶段对产后避孕决策的需求情况。方法对2023年1—7月在吴忠市人民医院和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建档并分娩健康活产儿且在产后(42±7)d复查的18~45岁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分为4个方面:产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产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产前避孕决策服务现状;产后避孕情况;调查对象避孕决策情况(避孕决策偏好)。通过使用问题解决决策量表(PSDM)划分产妇的避孕决策偏好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妇对避孕决策偏好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并收集问卷650份,其中排除数据重复及严重缺失34份,最终纳入分析的有效问卷为616份。本次调查的616名产妇中,612名(99.4%)产妇在产前未接受过任何避孕决策相关服务,仅4名(0.6%)产妇接受了此类服务。在接受产前服务的4名产妇中,1名产妇由医生(护士)主导选择避孕方法,3名产妇更倾向于自主决策。533名(86.5%)产妇在产前阶段对产后避孕共享决策有需求,545名(88.5%)产妇愿意在产前接受产后避孕共享决策的服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偏好自主决策相比,产前阶段对产后避孕决策的接受情况是偏好共享决策的影响因素(OR=0.231,95%CI=0.062~0.864,P<0.05)。结论产妇对避孕共享决策模式的接受度高,但实际获得相关服务的比例较低。应加强孕产妇在产前阶段对共享决策的了解和参与,推动产前和产后避孕服务相结合,进一步保障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决策偏好 共享决策 计划生育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人口预测问题——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16
作者 陈弘正 王红扬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6,共13页
系统理解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提升人口预测有效性的关键前提。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发展环境-发展逻辑-人口规律-规划逻辑-人口预测的一致性”的历史性分析框架,对1949年以来人口预测的历史分析发现,随着发展环... 系统理解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提升人口预测有效性的关键前提。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发展环境-发展逻辑-人口规律-规划逻辑-人口预测的一致性”的历史性分析框架,对1949年以来人口预测的历史分析发现,随着发展环境的转变,发展逻辑和规划逻辑的转型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口规律,并相应地改变人口预测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提出,人口预测必须摆脱路径依赖,并重新审视人口规律,对深度转型期的发展逻辑和人口规律,及二者间的关系作出结构性阐释,指出人口对发展的约束性和对应性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澄清人口预测是人口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与结果的统一,提出人口预测在认识层面、思路层面和方法层面的转型方向,以期加强人口预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预测 人口规律 发展逻辑 深度转型期 国土空间规划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父母的真实需求:金钱还是陪伴?——农村家庭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的影响视角
17
作者 康姣姣 吴方卫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9,共15页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随着劳动力流动进入新阶段,农村代际居住状况成为影响家庭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方面,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代...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随着劳动力流动进入新阶段,农村代际居住状况成为影响家庭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方面,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代际之间存在居住距离成为农村家庭的常态,并且这种常态可能会因为成年子女城镇定居的趋势与愿景而强化。第二,代际居住距离存在的实质是子女陪伴的减少,造成传统的“养儿防老”预期受到冲击,养老质量下降。第三,金钱不能替代陪伴。子女的经济支持虽然可以改善老年父母的经济状况,但在非家庭养老资源缺乏的场景中,经济支持未能缓解代际居住距离的冲击。进一步讨论发现,高龄老年群体往往主观偏好子女照料,但客观现实却是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的负向影响更大。据此提出应鼓励子女增加探望老年父母的频率,增加本地就业机会,探索多样化养老新业态,保障子女就业、生活的同时,提高老年父母的养老质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流动 子女陪伴 经济支持 代际居住距离 养老质量 非家庭养老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正切搜索与竞争交配的斑马优化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晨 王防修 黄淄博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5-963,共19页
针对斑马优化算法(ZOA)在求解最优解时存在早熟收敛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融合正切搜索与竞争交配的斑马优化算法(TZOA)。对该算法使用了正切搜索策略,增加种群多样性防止陷入局部最优解,并使用双曲余弦因子作为调节参数... 针对斑马优化算法(ZOA)在求解最优解时存在早熟收敛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融合正切搜索与竞争交配的斑马优化算法(TZOA)。对该算法使用了正切搜索策略,增加种群多样性防止陷入局部最优解,并使用双曲余弦因子作为调节参数,避免影响收敛速度。将野马优化算法(WHO)的放牧行为与斑马优化算法的觅食行为共同组成双种群共生策略,提高算法前期的全局探索能力与后期的局部收敛能力。加入一种全新的竞争交配机制进一步提高种群多样性与局部探索范围。实验部分则通过与改进策略、近几年优秀算法、其他作者改进ZOA算法分别在14个CEC2017测试函数的10、30、50维上进行测试,并使用种群多样性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探索开发分析和运行时间对比图来验证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ZOA相较于其他几种智能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求解能力与精度。同时将TZOA应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在简单地图与复杂地图测试所得结果中皆为最佳值,进一步证明了改进算法TZOA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优化算法 正切搜索 双曲余弦函数 野马优化算法 双种群共生 竞争交配 机器人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19
作者 王振宇 王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7-1004,共8页
鲸鱼优化算法自身存在收敛速度比较缓慢、寻优精准度不高、极易生成局部极值缺陷,为了能将这些缺点进行改进,本文研发出一种将多种策略进行相互融合的鲸鱼优化算法提高其收敛速度和优化精度。采用立方混沌映射算子初始化种群,增强种群... 鲸鱼优化算法自身存在收敛速度比较缓慢、寻优精准度不高、极易生成局部极值缺陷,为了能将这些缺点进行改进,本文研发出一种将多种策略进行相互融合的鲸鱼优化算法提高其收敛速度和优化精度。采用立方混沌映射算子初始化种群,增强种群多样性,减少个体搜索盲区和重叠概率以提升种群多样性;为了协调算法的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达到最佳的状态,设计出了一种收敛因子更新公式,结合迭代次数进行非线性调整。为了使算法的效率与收敛精准度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反向学习策略,使算法的速度得到增强。改进算法的寻优性能经过5个基准测试函数,以及部分CEC测试函数的检验,发现其收敛速度明显加快,寻优精度也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在鲁棒性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进一步地,通过剖析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挑战,深化了对融合多种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在实际工程场景中应用可行性和效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 收敛速度 种群多样性 立方混沌 非线性收敛因子 凸透镜成像 路径规划 CEC测试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担不重的人”:中国农村独立老人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意蕴——基于华南与华中的区域比较
20
作者 冯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9,331,共14页
独立老人是拥有生活目标独立性且“负担不重的人”。在华南与华中农村,低龄老年人生活目标的独立性以居住空间、财产支配和带孙选择三个方面的独立状态作为基础支撑,其共性逻辑在于因子代结婚彩礼普遍不高、父代代际责任有限而产生的清... 独立老人是拥有生活目标独立性且“负担不重的人”。在华南与华中农村,低龄老年人生活目标的独立性以居住空间、财产支配和带孙选择三个方面的独立状态作为基础支撑,其共性逻辑在于因子代结婚彩礼普遍不高、父代代际责任有限而产生的清晰人生节点。老年人独立生活的区域差异性,直接关系到他们成为村庄治理积极参与者的概率,以及他们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所遭遇的生活状况。“父强子弱”的核心家庭自主性结构,保障了华南农村独立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在失能后的家庭养老秩序。“父子双强”的核心家庭自主性结构,使华中农村的独立老人缺失子代养老反馈的足够保障,在将独立老人推向极端的“私”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他们在失能后陷入生存困境。辨析独立老人在治理意蕴方面的区域差异,有助于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走向简约高效且低成本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年人 家庭代际关系 核心家庭自主性 基层治理现代化 区域差异 公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