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固化PUA/EA核壳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袁腾 陈任 +1 位作者 王锋 涂伟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4-850,共7页
以亲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为高分子乳化剂,与环氧丙烯酸酯(EA)树脂混合后,采用相反转乳化法制备了UV固化PUA/EA复合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水性PUA合成过程以及复合乳液UV固化前后进行了表征,表明得到了目标产物且UV... 以亲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为高分子乳化剂,与环氧丙烯酸酯(EA)树脂混合后,采用相反转乳化法制备了UV固化PUA/EA复合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水性PUA合成过程以及复合乳液UV固化前后进行了表征,表明得到了目标产物且UV固化良好。透射电镜(TEM)测试表明,复合乳液随EA含量不同呈不同的不规则的核壳结构。讨论了羧基含量、中和度以及EA树脂含量对乳液相反转过程、PUA预聚体的乳化能力、复合乳液及其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A预聚体的乳化能力随羧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2.3%后变化不再明显;相反转过程中体系黏度与电导率的最大值均随羧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出现得越来越晚;中和度增加,复合乳液的粒径逐渐减小,稳定性先变好后变差,乳液的黏度增加而固化膜的耐水性降低;EA含量增加,乳液粒径降低,涂膜的光固化速率提高,固化膜硬度增加,柔韧性变差,耐水及耐热性能均先增加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环氧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相反转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FSiPUA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新颜 蔡锡松 万彩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9,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子乳液,加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FSiPUA)复合乳液.考察了HPMA、PDMS和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接触角仪、FT-IR、TG-DSC、XPS和AFM等表征了PUA、SiPUA、FSiPUA的乳液特性及涂膜性能.结果表明:当HPMA、PDMS和DFMA用量分别为5.2%、7.0%和20.0%时,可得到耐水性和疏水性良好的交联型FSiPUA复合乳液;HPMA、PDMS和DFMA的引入使涂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吸水率减小,水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强,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含氟丙烯酸酯 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涂膜 疏水性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含量对UV固化PUA/EA核壳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2-538,共7页
以自制的亲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为高分子乳化剂,与自制的环氧丙烯酸酯(EA)树脂充分混合后,采用相反转乳化法制备了可UV固化的具有不规则核壳结构的PUA/EA复合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水性PUA合成过程以及复合乳液UV固... 以自制的亲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为高分子乳化剂,与自制的环氧丙烯酸酯(EA)树脂充分混合后,采用相反转乳化法制备了可UV固化的具有不规则核壳结构的PUA/EA复合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水性PUA合成过程以及复合乳液UV固化前后进行了表征,表明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且UV固化良好。透射电镜(TEM)测试表明,复合乳液呈不规则的核壳结构,且EA含量不同时核壳结构也不同。重点讨论了羧基含量对乳液相反转过程、PUA预聚体的乳化能力、复合乳液以及固化后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反转过程中体系黏度与电导率有类似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均随羧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出现得越来越晚;PUA预聚体的乳化能力随羧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2.3%后变化不再明显;此外,随羧基含量的增加,乳液的平均粒径变小、外观越来越透明、黏度变大、贮存稳定性变好,而UV固化后膜的硬度越来越高,吸水率先增加、后降低、又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环氧丙烯酸酯 不规则核壳结构 复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环氧改性水性PUA乳液稳定性和耐水性的因素(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朝霞 叶代勇 陈焕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4-30,共7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环氧树脂E-20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作中和剂、乙二胺(EDA)为扩链剂制备了环氧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环氧树脂E-20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作中和剂、乙二胺(EDA)为扩链剂制备了环氧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NCO/OH总摩尔比、DMPA含量、HPA含量、环氧树脂含量和中和度对乳液稳定性和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UA乳液的耐水性随着NCO/OH总摩尔比和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明显增强,随中和度的增大而减弱;随着DMPA含量和中和度的增大,PUA乳液的外观和稳定性变好;当NCO/OH的总摩尔比为1.1~1.2,DMPA的含量为6%,环氧树脂的用量为4%~8%,以及中和度为90%~95%时,所得PUA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改性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稳定性 耐水性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A/SA共混乳液防火涂料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守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6-369,共4页
以PUA/SA共混乳液为成膜物质,制备了以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为膨胀阻燃体系(AMP膨胀阻燃体系)的水性饰面型防火涂料。考察了配方中各重要组分对涂料防火性能及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聚氨酯共聚乳液与苯丙乳液按2∶1... 以PUA/SA共混乳液为成膜物质,制备了以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为膨胀阻燃体系(AMP膨胀阻燃体系)的水性饰面型防火涂料。考察了配方中各重要组分对涂料防火性能及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聚氨酯共聚乳液与苯丙乳液按2∶1比例的共混乳液(PUSA),质量分数为30%,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质量比为21∶11∶9,质量分数为60%时,涂料的防火性能和理化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共聚乳液 苯丙乳液 防火涂料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结构对WPUA胶粒结构及其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利 范仁祥 +4 位作者 方华高 刘阳 魏海兵 杨善中 丁运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08-5214,共7页
设计了聚合度相同,但组成结构不同的聚氨酯大分子表面活性剂(PUS),并将此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制备出乳胶粒结构不同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WPUA),乳液经干燥成膜后得到不同的样膜。应用透射电镜(TEM)、Z... 设计了聚合度相同,但组成结构不同的聚氨酯大分子表面活性剂(PUS),并将此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制备出乳胶粒结构不同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WPUA),乳液经干燥成膜后得到不同的样膜。应用透射电镜(TEM)、Zeta纳米粒度仪及旋转黏度计对WPUA乳胶粒形貌、粒径和乳液黏度进行了测试与表征,通过ATR-FTIR、吸水率测试、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对WPUA膜的结构、耐水性、力学性能和物理老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US组成结构会影响WPUA乳胶粒的结构,进而影响形成的WPUA膜的性能。WPUA-PCDL乳胶粒的核壳结构明显,其膜的力学和耐老化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组成结构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PUA/EA共混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文迪 王秀夷 +3 位作者 方大为 王占东 王孟雪 聂俊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0,共7页
为提高UV光固化共混乳液的涂膜性能,本文合成了可光固化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并将其作为高分子乳化剂与环氧丙烯酸酯(EA)进行共混,制备岀4种不同的共混乳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UA的反应过程进行监测,同时对产物结构进行表... 为提高UV光固化共混乳液的涂膜性能,本文合成了可光固化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并将其作为高分子乳化剂与环氧丙烯酸酯(EA)进行共混,制备岀4种不同的共混乳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UA的反应过程进行监测,同时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与目标产物相同。并分别通过DSC、TGA和DMA对共混涂膜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环氧丙烯酸酯EA含量对共混乳液粒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液稳定性随着EA含量的增多逐渐下降,且粒径变大。与纯PUA相比,在不改变涂膜柔韧性的同时,共混涂膜的硬度增大,热稳定性逐步提高,耐水及耐溶剂性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 环氧丙烯酸酯 共混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氨酯为乳化剂的PUA乳液合成及表征
8
作者 谢丽峰 杜宗良 +1 位作者 王海波 成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2,共5页
以甲醇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作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乳液(PUA)乳液。通过表面张力仪和纳米粒度仪对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乳化剂对PUA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氨酯中亲水段的含量... 以甲醇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作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乳液(PUA)乳液。通过表面张力仪和纳米粒度仪对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乳化剂对PUA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氨酯中亲水段的含量为8%时,乳化剂的表面活性最好,结构也相对稳定;当水性聚氨酯(WPU)用量在15%以下与1%A-6828作为复合乳化剂使用时,可以提高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稳定性,并且有效地防止凝胶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巯基复合改性光固化WPUA涂料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瑶瑶 魏铭 +3 位作者 李博申 董月林 董群峰 刘传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86-3193,共8页
采用端羟基硅油(HS)、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先后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探究了HS及PETMP添加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了改性前、后产物的结构;测试了乳液粒径,并利用TEM和SEM对乳液形貌和涂层断面进行... 采用端羟基硅油(HS)、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先后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探究了HS及PETMP添加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了改性前、后产物的结构;测试了乳液粒径,并利用TEM和SEM对乳液形貌和涂层断面进行了分析。通过涂膜附着力、硬度、柔韧性、抗冲击、接触角、综合热分析、电化学阻抗谱及极化曲线等测试评价涂层的机械性能、疏水性、耐热性及防腐性能。结果表明:当HS及PETMP添加量分别为3%、5%时,硅/巯基复合改性的紫外光固化WPUA涂层相对于改性前,硬度由HB提升为3H,附着力由3级提升到1级,柔韧性为0.5mm,耐冲击为50cm,接触角由68.5°提升到90.5°,吸水率由18.78%降低为6.94%;涂层的热稳定性显著增强;涂层阻抗由1.86×10^(6)Ω·cm^(2)增大到6.45×10^(7)Ω·cm^(2),E_(coor)由-1.069V正移到-0.4215V,I_(coor)由2.12×10^(-8)A/cm^(2)减小到8.11×10^(-10)A/cm^(2),年腐蚀速率为0.0242mm。表明HS及PETMP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涂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乳液 紫外光固化 硅/巯基改性 耐水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复配与应用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镇恒 陆少锋 姚东霞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使用自制的苯丙乳液与水性聚氨酯乳液作为织物的湿摩擦牢度提升剂,探究其在织物整理中的复配效果并优化整理工艺。结果表明:两种乳液以1∶2复配,总质量浓度为40 g/L,柔软剂的质量浓度为40 g/L,130℃焙烘3 min,黑色纯棉针织物的耐湿摩擦... 使用自制的苯丙乳液与水性聚氨酯乳液作为织物的湿摩擦牢度提升剂,探究其在织物整理中的复配效果并优化整理工艺。结果表明:两种乳液以1∶2复配,总质量浓度为40 g/L,柔软剂的质量浓度为40 g/L,130℃焙烘3 min,黑色纯棉针织物的耐湿摩擦色牢度能提升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摩擦牢度提升剂 活性染料 苯丙乳液 水性聚氨酯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丙酮丙烯酰胺参与共聚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崔月芝 段洪东 +2 位作者 张庆思 王世泰 赵传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作为官能单体 ,与其它乙烯基单体共聚合成了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将此乳液分别与含肼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和肼混合后 ,得到了交联型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和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 .对这两种乳液进行的红外...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作为官能单体 ,与其它乙烯基单体共聚合成了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将此乳液分别与含肼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和肼混合后 ,得到了交联型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和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 .对这两种乳液进行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研究 ,证实了交联反应的发生 ;对其膜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联反应极大地提高了聚合物的耐水、耐溶剂性及膜的强度等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丙酮丙烯酰胺 聚氨酯 乳液性能 交联 聚丙烯酸酯乳液 制备 复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乳液交联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崔月芝 张庆思 +2 位作者 段洪东 王世泰 盖永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将由双丙酮丙烯酰胺 (DAAM )参与共聚的丙烯酸酯乳液与含有肼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混合后 ,得到了交联型聚氨酯 /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技术证实了酮羰基与肼基之间的交联反应的发生。对乳液膜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 将由双丙酮丙烯酰胺 (DAAM )参与共聚的丙烯酸酯乳液与含有肼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混合后 ,得到了交联型聚氨酯 /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技术证实了酮羰基与肼基之间的交联反应的发生。对乳液膜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联反应极大地提高了乳液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断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丙酮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乳液 水性聚氨酯 酮羰基 肼基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侯青顺 张剑秋 张翔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31-835,850,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氨酯 -丙烯酸酯 (PUA)复合乳液研究的新进展 ,总结介绍了各类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PUA共混复合乳液、PUA复合核 /壳乳液、互穿网络PUA复合乳液 )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
关键词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研制 进展 核/壳乳液 互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芝华 邬花元 +1 位作者 任冬燕 李晶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7-20,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酸酯与聚氨酯共混、以水性聚氨酯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种子乳液聚合以及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接枝共聚 3种方法分别得到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 ,通过激光散射粒径仪测定乳胶粒的粒径、乳胶膜的透明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采用聚丙烯酸酯与聚氨酯共混、以水性聚氨酯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种子乳液聚合以及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接枝共聚 3种方法分别得到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 ,通过激光散射粒径仪测定乳胶粒的粒径、乳胶膜的透明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结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 (SEM)对乳胶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反应和接枝反应所得到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乳胶粒粒径比水性聚氨酯的粒径显著增大 ,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 ;由种子乳液聚合和接枝聚合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膜中颗粒与颗粒之间结合紧密 ,表面光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改性 水性聚氨酯 合成 性能表征 共混 乳液聚合 接枝共聚 粒径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夏骏嵘 刘娇 +1 位作者 潘肇琦 杲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9-404,共6页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不外加乳化剂的条件下,运用物理共混...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不外加乳化剂的条件下,运用物理共混、化学复合和化学共聚三种方法对该水性聚氨酯乳液进行改性研究。用FTIR技术对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结构进行了对比与表征;通过粘度测定、粒度分析、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测试、DSC分析,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共聚的改性方法对原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的改良效果最好,能够得到稳定且综合性能较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杂化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平华 伍胜利 +3 位作者 刘春华 黄璐 王文平 尤业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溶剂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聚物/加聚物复合胶乳的制备科学Ⅱ.核壳结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游波 武利民 +1 位作者 李丹 邹丽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8,共5页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 ,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 ,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 ,及 DSC、FT- IR、粒径分析及力...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 ,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 ,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 ,及 DSC、FT- IR、粒径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表明 ,在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中 ,聚氨酯与丙烯酸酯发生部分交联形成稳定的核 -壳结构。文中还对聚氨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聚物 加聚物 复合胶乳 制备 核壳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合成 表征 接枝乳液 交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3 位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甄海廷 王桂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用丙烯酸酯单体对含C C双键的水性聚氨酯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得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无皂乳液。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及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制备的乳液粒子的形态结...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用丙烯酸酯单体对含C C双键的水性聚氨酯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得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无皂乳液。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及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制备的乳液粒子的形态结构及有关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同改性前的聚氨酯乳液相比,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无皂乳液的粒径明显增大,耐水性、耐溶剂性和抗拉强度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改性 无皂乳液聚合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胡国文 沈慧芳 +1 位作者 杨清峰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70,共7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自...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分别得到无交联型PUA-1、合成交联型PUA-2和室温交联型PUA-3 3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并用这3种乳液配制了清漆.探讨了DMPA、HEMA、ADH和DAAM加入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DMPA中的COOH、HEMA、ADH和DAAM的含量(占PU的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2.5%、1.44%、3.5%和2.0%-3.0%时,乳液和涂膜性能较好.通过粒径和透射电镜(TEM)分析发现,PUA-1胶粒的平均粒径在40-50nm之间,粒子呈规则球形;PUA-2胶粒的平均粒径在90-100nm之间,核壳间形成互穿网状交联结构,胶粒形态偏离球形,与PUA-1相比,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PUA-3胶粒的平均粒径在30-40nm之间,壳层分子与核内分子的互穿部分呈无规状态,胶粒形态非常不规则,但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由PUA-3配制的清漆的耐水性、耐干热性及耐粘污性都很好,但涂膜干燥速度很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乳液 清漆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水性木器涂料附着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孔霞 瞿金清 +2 位作者 朱延安 曹树潮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0,共4页
以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为基料配制水性木器涂料。从润湿与附着的角度考察了乳液种类、涂布量、基材润湿剂、附着力促进剂、成膜助剂等对PuA涂膜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UA乳液表面张力越低,润湿性越好,PUA涂膜附着力越强... 以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为基料配制水性木器涂料。从润湿与附着的角度考察了乳液种类、涂布量、基材润湿剂、附着力促进剂、成膜助剂等对PuA涂膜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UA乳液表面张力越低,润湿性越好,PUA涂膜附着力越强;涂布量增加,涂膜厚度增加,涂膜附着力降低;加入0.6%~0.8%(质量分数)基材润湿剂可明显提高涂膜附着力;附着力促进剂硅烷偶联剂能有效提高涂膜附着力;成膜助剂也对涂膜附着力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水性木器涂料 附着力 附着力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